二次根式的乘法
- 格式:ppt
- 大小:512.00 KB
- 文档页数:19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它就像在吃个冰淇淋,慢慢品味就好。
你知道吗?二次根式就像是数学里的小秘密,虽然看起来有点神秘,但一旦你掌握了窍门,简直就像找到了一把打开宝藏的钥匙!咱们开始之前,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基础知识,别急,这可不是枯燥的教科书,我们轻松一点就好。
2.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2.1 基本法则好啦,咱们先从乘法说起。
乘法法则其实就是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时,咱们可以把它们的“根”都放在一起。
比如说,你有(sqrt{a)和(sqrt{b),只要把它们相乘,就可以得到(sqrt{a times b)。
这就像是把两个朋友的手牵在一起,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圈子,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就像加法一样,乘法也没啥复杂的,只要记住这条法则就行了。
2.2 具体例子那么,具体怎么用呢?假设我们有(sqrt{2)和(sqrt{3),想要知道它们的乘积。
咱们直接来,(sqrt{2 times sqrt{3 = sqrt{2 times 3 = sqrt{6)。
就是这么简单!有时候,你可能会想,哎,我要是有更多的根式,比如(sqrt{4)和(sqrt{9)呢?没问题,继续来!(sqrt{4 times sqrt{9 = sqrt{4 times 9 = sqrt{36 = 6)。
瞧!是不是像过山车一样刺激,过了一个小坡就到了终点?3.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3.1 基本法则再来聊聊除法。
说到除法,很多人可能会皱眉头,但其实和乘法差不多哦。
二次根式相除时,我们也能把“根”放在一起,听着有点抽象,但没关系,咱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说你有(sqrt{a)和(sqrt{b),你想知道(frac{sqrt{a{sqrt{b)是什么。
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做个简单的操作,就能得到(sqrt{frac{a{b)。
就像把一个美味的蛋糕切成两半,你只要把蛋糕的“根”一起分开就行了。
二次根式的运算知识点总结二次根式是指具有形如√a的表达式,其中a是非负实数。
在数学中,二次根式的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二次根式。
下面将总结二次根式运算的基本规则和常见的运算方法。
一、二次根式的基本规则1. 二次根式的化简:当被开方数存在平方因子时,可以进行化简。
例如√4×3 = √(4×3) = 2√3。
2.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对于两个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可以将两个二次根式的根号内的数相乘,根号外的数相乘,并进行化简。
例如:√2 × √3 = √(2 × 3) = √6。
3.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对于两个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可以将两个二次根式的根号内的数相除,根号外的数相除,并进行化简。
例如:√6 ÷ √2 = √(6 ÷ 2) = √3。
4.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对于两个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只能进行同类项相加减,并进行化简。
例如:√2 + √3 无法进行化简,可以写成2√2 + 3√5。
二、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1. 二次根式与整数的运算:当二次根式与整数进行运算时,可以将整数视为二次根式的特殊形式。
例如:√2 + 4 = √2 + √(4×4) = √2 + 2√2 = 3√2。
2. 二次根式的有理化:有时候需要将二次根式的分母变为有理数,这个过程称为有理化。
有理化的方法有两种:(1) 乘以共轭根式:对于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的情况,可以通过乘以分母的共轭根式来进行有理化。
例如:(3 + √2)/(1 + √2) = [(3 + √2)/(1 + √2)] * [(1 - √2)/(1 - √2)] = (3 - 3√2 + √2 - 2)/(1 - 2)= (1 - 2√2)/(-1)= 2√2 - 1(2) 分离根号:对于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的情况,可以通过将二次根式的根号部分与非根号部分分离,并进行化简,从而实现有理化。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PPT 课件contents •二次根式基本概念与性质•二次根式乘法运算规则•二次根式除法运算规则•乘除混合运算及简化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举例•错题集锦与答疑环节目录二次根式基本概念与01性质二次根式定义及表示方法定义形如$sqrt{a}$($a geq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表示方法对于非负实数$a$,其算术平方根表示为$sqrt{a}$。
乘法定理$sqrt{a} times sqrt{b} = sqrt{a times b}$($a geq 0$,$bgeq 0$)。
非负性$sqrt{a} geq 0$($a geq 0$)。
除法定理$frac{sqrt{a}}{sqrt{b}} = sqrt{frac{a}{b}}$($a geq 0$,$b > 0$)。
二次根式性质介绍例1解析例3解析例2解析计算$sqrt{8} times sqrt{2}$。
根据乘法定理,$sqrt{8} times sqrt{2} = sqrt{8 times 2} = sqrt{16} = 4$。
计算$frac{sqrt{20}}{sqrt{5}}$。
根据除法定理,$frac{sqrt{20}}{sqrt{5}} = sqrt{frac{20}{5}} = sqrt{4} = 2$。
化简$sqrt{18}$。
首先将18进行质因数分解,得到$18 = 2 times 9 = 2 times 3^2$,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sqrt{18} = sqrt{2 times 3^2} = 3sqrt{2}$。
典型例题解析二次根式乘法运算规02则同类二次根式乘法法则两个同类二次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乘,根式部分不变,再根据根式的乘法法则,化简得到结果。
如:√a ×√a = a (a≥0)同类二次根式相乘,结果仍为同类二次根式。
不同类二次根式乘法法则两个不同类二次根式相乘,先把他们的系数相乘,再根据乘法公式展开,化简得到结果。
全面剖析二次根式的乘除及化简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性质3): a ·b =ab (a ≥0,b ≥0).观察这个式子的左边和右边,得出等号的左边是两个二次根式相乘,等号右边是得到的积,仍是二次根式.由此得出:二次根式的乘法就是把被开方数的积作为积的被开方数.(2)对于二次根式乘法的法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满足a ≥0,b ≥0的条件,因为只有a ,b 都是非负数,公式才能成立. ②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先分别求a ,b 两因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积,等号右边是将非负数a ,b 先做乘法求积,再开方求积的算术平方根.③公式a ·b =ab (a ≥0,b ≥0)可以推广到3个二次根式、4个二次根式等相乘的情况.④根据这个性质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恒等变形,或将有的因式适当改变移到根号外边,或将根号外边的非负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内.当二次根式根号外都含有数字因数时,可以仿照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系数之积作为系数,被开方数之积作为被开方数.即m a ·n b =mn ab (a ≥0,b ≥0).【例1】计算:(1)0.4×3.6;(2)545×3223.分析:第(1)小题的被开方数都是小数,先将被开方数进行因数分解,第(2)小题的根号外都含有数字因数,可以仿照单项式的乘法.解:(1)0.4× 3.6=0.4×3.6=0.4×0.4×9=0.4×3=1.2. (2)545×3223=5×32×45×23=152×3×15×23=15230.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1)ab =a ·b (a ≥0,b ≥0).用语言叙述为: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2)注意事项:①a≥0,b≥0是公式成立的重要条件.如(-4)×(-9)≠-4·-9,实际上公式中的a,b是限制公式右边的,对公式的左边,只要ab≥0即可.②公式中的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但必须是非负的.(3)利用这个公式,同样可以达到化简二次根式的目的.(4)ab=a·b(a≥0,b≥0)可以推广为abc=a·b·c(a≥0,b≥0,c≥0).计算形如(-4)×(-9)的式子时,应先确定符号,原式化为4×9,再化简.【例2】化简:(1)300;(2)21×63;(3)(-50)×(-8);(4)96a3b6(a>0,b>0).分析: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a·b(a≥0,b≥0)进行化简.解:(1)300=102×3=102×3=10 3.(2)21×63=3×7×7×9=3×72×32=3×7×3=21 3.(3)(-50)×(-8)=50×8=202=20.(4)96a3b6=42·6·a2·a·(b3)2=4ab36a.3.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于两个二次根式a,b,如果a≥0,b>0,那么ab=ab.这就是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1)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①数学表达式:如果a≥0,b>0,则有a b =ab.②语言叙述:两个二次根式相除,将它们的被开方数(式)相除,二次根号不变.(理解并掌握)(2)在二次根式的除法中,条件a≥0,b>0与二次根式乘法的条件a≥0,b≥0是有区别的,因为分母不能为零,所以被除式可以是非负数,而除式必须是正数,否则除法法则不成立.知识点拓展:(1)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中的a ,b 既可以代表数,也可以代表式子;(2)m a ÷n b =m a n b =mnab (a ≥0,b >0,n ≠0),即系数与系数相除,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除.点拨:在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应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系数与系数相除,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除,二次根号不变,但应注意的是当被开方数是带分数时,首先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进行计算,并且计算的最终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形式,此外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要把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如-26a 不能写成-2a 6.【例3】如果x x -1=x x -1成立,那么( ). A .x ≥0 B .x ≥1C .0≤x ≤1D .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成立的条件.要求x ≥0,x -1>0,则x >1.故选D.答案:D点拨:(1)逆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时,一定要满足条件a ≥0,b >0.(2)通常去掉分母中的根号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和除法运算;二是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法运算.4.二次根式除法的逆用 通过计算:(1)1625=(45)2=45,1625=45,显然1625=1625;(2)81121=(911)2=911,81121=911,显然81121=81121,从而我们可以发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也可以反过来运用,即如果a ≥0,b >0,那么a b =ab,也就是说,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名师归纳: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的逆用: (1)数学表达式:如果a ≥0,b >0,则有a b =ab;(2)语言叙述: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3)逆用二次根式除法法则,可以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形式.(理解并掌握) 【例4】把下列各式中根号外的因数(式)移到根号内. (1)535; (2)-2a 12a ;(3)-a-1a ; (4)xyx (x <0,y <0).分析:将根号外的因数(式)移到根号内时,要将根号外的数(式)改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作为被开方数(式),如5=52,实际上是运用了公式a =a 2(a ≥0).同时,此题还运用了公式a ·b =ab (a ≥0,b ≥0).如果根号外有负号,那么负号不能移入根号内,移到根号内的因数(式)必须是正的,但有些字母的取值范围需由隐含条件得出,如(2),(3)小题.解:(1)535=52×35=52×35=15.(2)∵12a >0,∴a >0. ∴-2a 12a =-(2a )2·12a =-(2a )2·12a =-2a .(3)∵-1a >0,∴a <0. ∴-a -1a =(-a )2·-1a=(-a )2·(-1a )=-a .(4)∵x <0,y <0, ∴x y x=-(-x )2y x=-(-x )2·y x =-xy .(1)要将根号外的因数(式)平方后移到根号内,应运用公式a =a 2(a ≥0)及a ·b =ab (a ≥0,b ≥0);(2)根号外的负号不能移到根号内,如果根号外有字母,那么要判断字母的符号,如果符号是负的,那么负号要留在根号外.5.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对最简二次根式的理解①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②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即每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是1.【例5】若二次根式-33a +b 与2a +bb 是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求a ,b 的值.分析: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是指根指数相同,根号内的因式相同且不能开方的二次根式.解:由题意,得⎩⎨⎧ a +b =2,3a +b =b ,解得⎩⎨⎧a =0,b =2.所以a ,b 的值分别是0,2.本题考查的是对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最简同类二次根式是指根指数相同,根号内的因式相同且不能开方的二次根式.6.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与整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公式、法则:整式乘除中的公式、法则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中仍然适用. (3)运算律:整式乘法的运算律在二次根式运算中仍然适用.乘法分配律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而不是乘法对除法的分配律.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常见的错误是:①忽略计算公式的条件; ②不注意式子的隐含条件;③除法运算时,分母开方后没写在分母的位置上; ④误认为形如a 2+b 2的式子是能开得尽方的二次根式. 【例6】计算下列各题: (1)9145÷(3235)×12223; (2)2ab a 2b ·3a b ÷(-121a ).分析: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与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不同的是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时,二次根式的系数要与系数相乘除,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乘除.解:(1)9145÷(3235)×12223=(9÷32×12)145÷35×83 =(9×23×12)145×53×83=3881=322×292=3×292=232; (2)2ab a 2b ·3a b ÷(-121a )=[2ab ·3÷(-12)]a 2b ·a b ÷1a=-12aba 2b ·a b·a =-12ab a 4=-12ab ·a 2=-12a 3b .7.二次根式的化简(1)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①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把分母化为有理式.②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它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它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2)口诀“一分、二移、三化”“一分”即利用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的方法把被开方数(或式)的分子、分母都化成质因数(或质因式)的幂的积的形式.“二移”即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移到根号外,其中把根号内的分母中的因式移到根号外时,要注意写在分母的位置上.“三化”即化去被开方数的分母.(3)化去分母中的根号①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其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关键是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式子,使它与分母相乘得整式.②下面几种类型的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a与a;a+b与a-b;a+b与a-b;a b+c d与a b-c d.③化去分母中的根号时,分母要先化简.(4)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结果一般都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例7】(1)当ab<0时,化简ab2,得__________.(2)把代数式x-1x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_.(3)把-x3(x-1)2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是__________.(4)化简35-2时,甲的解法是:35-2=3(5+2)(5-2)(5+2)=5+2,乙的解法是:35-2=(5+2)(5-2)5-2=5+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正确,乙不正确B.甲不正确,乙正确C.甲、乙的解法都正确D.甲、乙的解法都不正确解析:(1)在ab2中,因为ab2≥0,所以ab·b≥0.因为ab<0,b≠0,所以b<0,a>0.原式=b2·a=-b a.(2)因为-1x≥0,又由分式的定义x≠0,得x<0.所以原式=-(-x)-1x=-(-x)2(-1x)=--x.(3)化简时,需知道x,x-1的符号,而它们的符号可由题目的隐含条件推出.∵(x-1)2>0(这里不能等于0),∴-x3≥0,即x≤0,1-x>0.故原式=(-x)2·(-x)(1-x)2=-x1-x-x.(4)甲是将分子和分母同乘以5+2把分母化为整数,乙是利用3=(5+2)(5-2)进行约分,所以二人的解法都是正确的,故选C.答案:(1)-b a(2)--x(3)-x1-x-x(4)C8.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综合应用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可解决一些综合题目,如:(1)比较大小比较两数的大小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有作差法、作商法等.对于比较含有二次根式的两个数的大小,一种方法是把根号外的数移到根号内,通过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来比较原数的大小;二是将要比较的两个数分别平方,比较它们的平方数.(2)化简求值对于此类题目,不应盲目地把变量的值直接代入原式中,一般地说,应先把原式化简,再代入求值.在化简过程中要注意整个化简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如开平方时注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等.再者,有些二次根式的化简,从形式上看是特别麻烦的,让人一看简直无从下手,但仔细分析又是有一定规律和模式的.(3)探索规律适时运用计算器,重视计算器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中的作用. 如:借助于计算器可以求得 42+32=__________, 442+332=__________, 4442+3332=__________, 4 4442+3 3332=__________, ……__________.解析:利用计算器我们可以分别求得42+32=25=5, 442+332= 3 025=55, 4442+3332=308 025=555, 4 4442+3 3332 =30 858 025=5 555,2011555个.答案:5 55 555 5 555 2011555个【例8-1】已知9-x x -6=9-xx -6,且x 为偶数,求(1+x )x 2-5x +4x 2-1的值.分析:式子a b =ab ,只有a ≥0,b >0时才能成立.因此得到9-x ≥0且x-6>0,即6<x ≤9,又因为x 为偶数,所以x =8.解:由题意,得⎩⎨⎧ 9-x ≥0,x -6>0,即⎩⎨⎧x ≤9,x >6.∴6<x ≤9.∵x 为偶数,∴x =8. ∴原式=(1+x )(x -4)(x -1)(x +1)(x -1)=(1+x )x -4x +1=(1+x )x -4x +1=(1+x )(x -4). ∴当x =8时,原式的值为4×9=6. 【例8-2】观察下列各式: 223=2+23,338=3+38.验证:223=233=23-2+222-1=2(22-1)+222-1=2+222-1=2+23;338=338=33-3+332-1=3(32-1)+332-1=3+332-1=3+38.(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思路,猜想4415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 (n 为任意正整数且n ≥2)表示的等式,并给出证明.分析:本题是利用所学过的根式变形,去发现变形的规律,由于这种变形方法比较陌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素材,即学即用.解:(1)4415=4+415. 验证:4415=4315=43-4+442-1=4(42-1)+442-1=4+442-1=4+415.(2)猜想:nnn2-1=n+nn2-1(n≥2,n为正整数).证明:因为nnn2-1=n3n2-1=n3-n+nn2-1=n(n2-1)+nn2-1=n+nn2-1,所以nnn2-1=n+nn2-1.11 / 11。
初中数学如何对两个二次根式进行乘法运算对于两个二次根式进行乘法运算,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步骤和规则来进行计算。
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二次根式的乘法问题。
步骤一:将两个二次根式写成标准形式首先,我们需要将两个二次根式写成标准形式,即确保根号下的数是最简形式且系数为整数。
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进行化简或合并同类项。
步骤二:使用乘法法则计算根号下的数根据乘法法则,我们将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时,可以将它们的根号下的数相乘。
具体来说,如果有两个二次根式√(a)和√(b),其中a和b都是非负实数,那么它们的乘积为:√(a) * √(b) = √(ab)。
步骤三:计算系数在进行根号下的数的乘法计算后,我们需要计算系数的乘法。
如果两个二次根式的系数都是整数,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将它们的系数相乘。
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二次根式的系数不是整数,我们需要将它们进行化简或分解,然后再进行系数的乘法运算。
步骤四:合并结果在计算了根号下的数和系数后,我们将它们合并到一起,得到最终的结果。
如果根号下的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我们可以将其提取出来,得到一个整数。
如果根号下的数不能被整除,我们将其保留在根号下,确保结果是最简形式。
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对两个二次根式进行乘法运算:例子1:计算√(2) * √(3)。
根据乘法法则,我们有:√(2) * √(3) = √(2 * 3) = √(6)。
因此,√(2) * √(3)等于√(6)。
例子2:计算(2√(5)) * (3√(5))。
根据乘法法则,我们有:(2√(5)) * (3√(5)) = 2 * 3 * √(5) * √(5) = 6 * 5 = 30。
因此,(2√(5)) * (3√(5))等于30。
通过这些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对两个二次根式进行乘法运算。
我们需要按照步骤将二次根式写成标准形式,然后分别计算根号下的数和系数,最后合并结果得到最终答案。
总结:对两个二次根式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按照步骤将二次根式写成标准形式,然后分别计算根号下的数和系数,最后合并结果得到最终答案。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文字叙述》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其实没那么难啦!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呀,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咱们来举个例子理解一下。
比如说,根号 2 乘以根号 3 ,就等于根号下 2 乘以3 ,也就是根号 6 。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数学王国里的根号 2 和根号 3 相遇了,它们决定一起做个乘法游戏。
它们按照乘法法则,把自己的被开方数相乘,然后就变成了根号6 ,它们可开心啦,因为它们成功完成了任务。
那这个法则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大啦!
比如说,我们要计算根号 5 乘以根号7 ,按照法则,就是根号下 5 乘以7 ,等于根号35 。
再比如,根号12 乘以根号8 ,先把根号12 变成 2 倍的根号 3 ,根号8 变成2 倍的根号 2 ,然后相乘,就是 4 倍的根号 6 。
咱们在运用这个法则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哦。
被开方数一定要是非负数,如果有负数,要先把它变成正数。
比如说,根号下-2 乘以根号下-3 ,这可不行,得先把它们变成根号 2 乘以根号3 ,再计算。
同学们,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很多数学难题的大门。
只要咱们认真学,多练习,就一定能掌握好它!
以后遇到二次根式的乘法问题,咱们就能轻松解决啦!。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知识讲解(提高)责编:杜少波【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和化简二次根式的常用方法,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2.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母有理化.【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根式的乘法1.乘法法则:(a≥0,b≥0),即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根指数不变,只把被开方数相乘.要点诠释:(1)在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时,一定要注意:公式中a、b都必须是非负数;(在本章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字母都表示非负数).(2)该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二次根式相乘的运算:≥0,≥0,…..≥0).(3)若二次根式相乘的结果能写成的形式,则应化简,如.要点二、二次根式的除法1.除法法则:==(a≥0,b>0),即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根指数不变,把被开方数相除.要点诠释:(1)在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对于公式中被开方数a、b的取值范围应特别注意,a≥0,b>0,因为b在分母上,故b不能为0.(2)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可将分母中的根号去掉,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尽量化简,最后结果中分母不能带根号.要点三、分母有理化1.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二次根式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2.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有理化因式确定方法如下:a-a-与ba=b等分别互为有理化因式.a+与a-+②两项二次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来确定.如+-.要点诠释: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与步骤:①先将分子、分母化成最简二次根式;②将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中不含根式;③最后结果必须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有理式.【典型例题】类型一、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1.(1) 21521)74181(2133÷-⨯ (2)243)2()()(a a a -÷-⋅-【答案与解析】(1)原式=1(3()8=⨯-⨯ =34-(2)原式=22122a a -÷=-【总结升华】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灵活运算,注意最终结果要化简.举一反三【变式】b b a b a x x b a -÷+⋅-5433622222【答案】原式=21⨯== 2.(2014秋•闵行区校级期中)计算:×(﹣2)÷.【思路点拨】本题中a 作为被开方数,说明a≥0,下面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化简即可.【答案与解析】解:×(﹣2)÷=×(﹣2)×=﹣=﹣=﹣.【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已知,且x 为偶数,求(1+x)的值.【答案】由题意得,即∴6<x≤9,∵x 为偶数,∴x=8∴原式=(1+x)=(1+x)=(1+x)=∴当x=8时,原式的值==6.类型二、分母有理化3. 把下列各式分母有理化:【思路点拨】找分母有理化因式.【答案与解析】(1)552555252=∙∙=(2)b a b a ba b a b a b a b a ba b a b a b a -+=--∙-=-∙--∙-=--)()()(222222(3)ba b a b a b a b a b a ba -=-∙+-∙-=+-)()()()(【总结升华】有理化因式不止一个,但以它们的乘积较简为宜.显然,a ±b 与a b ,a ±b 与a b ,a ±b 与a b 都是互为有理化因式.举一反三:【变式】(2014春•隆化县校级期末)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定义:将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的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如:将分母有理化.解:原式==+运用以上方法解决问题:(1)将分母有理化;(2)比较大小:(在横线上填“>”、“<”或“=”) (n≥2,且n为整数)(3)化简:+++…+.【答案】解:(1)===2﹣;(2)∵=+,=+,又<,∴<,∵=+,=+,∴<,故答案为:<,<;(3)原式=++…+=﹣1+﹣+﹣+…+﹣=﹣1.4.已知x=,y=,求下列各式的值:(1)x yx y+-;(2)223x xy y-+.【思路点拨】先把x、y的值分母有理化,再分别代入所求的两个式子即可.【答案与解析】77x y==-==+(1)x yx y+==-2222 (2)3(73(7(7194x xy y-+=---+++=【总结升华】此题考查分母有理化与二次根式乘除的应用.。
专题16 二次根式的乘除知识解读1.二次根式相关法则 (1)乘法法则:ab ab =a ≥0,b ≥0).a bc abc =a ≥0,b ≥0,c ≥0).(2)除法法则:a ab b=(a ≥0,b ≥0). (3)积的算术平方根:ab a b =⋅(a ≥0,b ≥0).(4)商的算术平方根:a ab b=(a ≥0,b >0). 2.分母有理化(1)分母形如a x 的二次根式,可分子、分母同时乘x .(2)分母形如a x b y +的式子,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子、分母同时乘a x b y -,就可以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3.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式,也就是被开方数是整数或者是整式;(2)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数或者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即每个因数或者因式的指数都是1.培优学案典例示范一、二次根式的乘法 例1 计算:(1)0436..⨯; (2)32545223⨯. 【提示】可将系数与系数相乘,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乘,最后将二次根式化简. 【解答】【技巧点评】二次根式变形的最后结果必须是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要求: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跟踪训练 1.计算:(12330554a b .bc (2320((211548)3⨯.二、二次根式的除法 例2 计算:(1)1327()108÷; (2)(24118854)33÷⨯-.【提示】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行计算. 【解答】【技巧点评】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根号前面的系数与系数对应相除,根号内的部分对应相除,被开方数对应相除时也可以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进行约分化简. 跟踪训练 2.计算:(23213022)232⨯÷-.三、分母有理化 例3 化简下列各式:(172 (22x y +; (353-; (4232332-; (5x y +.【提示】(12;(2x y +;(3)将分子、分母同时乘53+;(4)将分母提取6;(5)由于x y +的有理化因式x y -可能为零,所以不能将分子分母同乘x y -,可考虑将x y -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解答】 跟踪训练3.将下列各式分母有理化:(1)3540; (2)101280⨯; (3)233a a -+; (4)74323++.四、二次根式的化简 例4 化简:1232=________. 【技巧点评】二次根式化简的思路很多,只要应用的法则有根有据就行. 跟踪训练 4.化简312aab=________.【拓展延伸】 例5 比较大小:(1)323 (27582; (351-05.; (4)12m m ++与23m m ++; (5)213与327+; (6)148-与82-【提示】(1)可把前面的系数乘到根号内,然后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2)可比较两数平方的大小;(3)将两数相减,看差是正数还是负数;(4)将两数相除,比较商与1的大小;(5)可用估值法;(6)将148-与82-看作1481-与821-,然后分子、分母分别同时乘148+和82+.【解答】跟踪训练 5.比较大小:(1)43与34; (2)611+与143+; (3)332+与531-;(4102652; (531-21-; (615141413【竞赛链接】例6 (希望杯试题)322322+-的结果是 ( ) A .3 B . 12 C . 22+D . 22 【提示322322+-. 跟踪训练6.(希望杯试题)如果7352x y +=-,7253x y -=-,那么xy 的值是 ( )A . 3332+B . 3332-C . 7352-D . 7253-培优训练直击中考 1.★化简13232-+-的值是 ( ) A .0 B . 23 C . 23- D . 4 2.★计算35210⨯的结果应该是 ( ) A .300 B . 302 C . 605 D . 300 3.★y >0时,3x y -= ( ) A . x xy - B . x xy C . x xy -- D . x xy -4.★计算:3427a b =________;3239()x y x y +=________. 5.★计算: (1)273; (2)(23418)58÷-.6.★计算: (13022043.; (2320((211548)3-⨯.7.★比较下列各式大小:(1)21135 (2)2736 (3148115;(4)62-与2; (5)237-与73-.8.★当a =-3,b =-2时,求322442b a a b ab a b b-+-的值.挑战竞赛1. ★★把二次根式1a a-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 ( ) A . a B . a - C . a -- D . a - 2.★★(希望杯试题)设11n n x n n+=++11n ny n n +=+-,n 为正整数,如果22221922015x xy y ++=成立,那么n 的值为 ( ) A . 7 B . 8 C . 9 D . 10114142.≈≈________(精确到0.01,22141422222.==≈≈⨯________(精确到0.01). (2)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最简单的二次根式,使它们的积不含根号: 3×________; ②26×________; 32________;22a ________; 38x ________1x -×________;(3)根据以上问题解答过程所得到的启发求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1): ①63; ②2105; ③63214; ④15..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