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感想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最近我有幸能够参加学校开设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这是一门引人入胜的课程。
通过学习,我深刻领略到了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在课程学习中,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广泛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接触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古老乐曲、汉族的京剧音乐等等。
通过研究这些音乐作品,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在地域和民族间的多样性,也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多元理解。
我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深刻体验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节奏特点、模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带我们欣赏了很多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内涵,这让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在课程结束后,我发现自己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更深的兴趣。
我开始主动去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家的经典作品,也尝试去学习一些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术。
我觉得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课程,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体验和认识,激发了我对中国音乐传统的浓厚兴趣。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时代意义。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和疏远。
而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意识到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当今社会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和传承好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也让我体察到了中国传统音乐对我自身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传统音乐奇妙的旋律、深远的内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充满了诗意和情感,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热情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感受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个人生活和思维境界。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堂音乐课,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探究和了解,让我对中国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风格以及民俗民间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古老的宫廷音乐到广大的农村民间音乐,每一种音乐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课程中,我最深受启发的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传统音乐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音乐是与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古代的音乐不仅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民间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多彩。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比如西南地区的苗族、彝族音乐文化,东北地区的锡伯族、朝鲜族音乐文化,华北地区的汉族音乐文化等。
每个地区的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有的倾向于舞蹈音乐,有的注重器乐音乐,有的侧重声乐音乐,每种音乐文化都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中国的音乐文化多样性,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不同地区的音乐传统和特色。
在课程中我还学习了民俗民间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民俗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生活为主题,以民间为载体,表达了民间的生活情感和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民俗民间音乐的真挚和淳朴,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民族音乐心得体会(合集五篇)第一篇:民族音乐心得体会对本学期课程和民族音乐的心得体会原本是想随随便便的过了,拿到学分就好,但当老师突然开口唱了一小段民歌之后,我发现这门课程也是挺有意思的,至少上课时能听听优美的歌声也是很不错的。
经过一学期的相处和学习,在音乐方面我也略有所知,了解了不同音乐的发展史。
无论是古代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以及中外艺术歌曲,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也了解了很多。
同时知道了许多音乐方面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
当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每一个作品后,在我们了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之后再去听每一首歌,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
狭义地讲,所谓中华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线性音乐的审美价值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线”型单声织体的音乐表现体系。
使民族旋律不仅具有婉转迂回的曲线美,更具有深刻的表情意义。
它不同西方音乐以旋律、和声、复调共同完成音乐的表现内容,而是仅以单声旋律完成音乐表现内容的全部。
中国民族音乐课心得体会中国民族音乐课是我在大学期间选择的一门选修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知识,也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新的认识。
在之前,我只是对中国的傳統音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一些名曲如《茉莉花》、《大红袍》等。
但是通过参加这门课,我发现中国传统音乐远不止这些名曲。
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琴、二胡、葫芦丝等。
这些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通过学习这些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历史背景,我逐渐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次,这门课程加深了我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很多实际的音乐演奏和欣赏活动。
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音乐会的录音和演出视频,我们一起欣赏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中国传统音乐。
通过仔细聆听和观察,我学会了欣赏音乐的细节和情感表达,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对于人们情感和文化的表达能力。
这对于我未来从事音乐相关职业很有帮助。
此外,中国民族音乐课还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和保护现状。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音乐面临着很多挑战,特别是在年轻人中的流行音乐的冲击下。
这门课程让我们明白了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和重要性,并且提供了一些保护传统音乐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了解到一些音乐组织和演出团体致力于传统音乐的弘扬和推广,通过举办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音乐。
这让我深切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让它们在时代进步的浪潮中消失。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音乐课不仅丰富了我的课程内容,更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与喜爱。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明白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同时也了解到了一些保护传统音乐的措施。
希望我以后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传统音乐,将它传承下去。
音乐为生活增添一抹亮色通过本学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
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也有许多流行音乐的嘻哈摇滚派。
一、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还有传统的地方戏曲也在同学们的讲授中,我才更加的了解到原来戏曲的魅力是如此的巨大,名角的身段和唱功让人惊艳,非常赞叹。
喜欢李玉刚的贵妃醉酒,魅力无法阻挡的感觉。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民族音乐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的艺术表达,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首先,民族音乐给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异,有的民族音乐
充满了热情奔放的节奏,有的则更加柔和细腻。
这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对于欣
赏者来说是非常有魅力的,它可以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其次,民族音乐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和历史背景,而民族音乐则是这种文化特点的表达形式之一。
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我
更加了解了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价值观,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最后,民族音乐也让我明白了音乐的无国界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色,但音乐的美和情感却是可以跨越国界的。
民族音乐让我相信,音乐是一种普遍的
语言,无论我们来自何方,都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
综上所述,欣赏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让我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文化的多
样性和音乐的普遍性。
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我更加了解和欣赏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也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聆听感受
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聆听感受是独特而丰富的。
首先,中国民族器乐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自于中国古老的音乐传统。
这些曲目通常以各种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如琴、琵琶、筝、唢呐、笛子等,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其次,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旋律优美,富有诗意。
它们可以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如《广陵散》的悲壮、《梅花三弄》的清雅,也可以展现出生动的画面,如《渔舟唱晚》的宁静、《寒鸦戏水》的活泼。
这些曲目往往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引发强烈的共鸣。
此外,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演奏技巧也十分精湛。
演奏者通常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如滑音、拨弦、颤音等。
他们的精湛技艺使得这些曲目能够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听众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享受。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器乐曲是一种充满诗意和情感的音乐形式,它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在聆听这些曲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无限可能。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感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门让人颇有收获的课程。
在这门课上,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还深入了解了民间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音乐修养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得以领略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
我在课程中了解到了藏族的泛音唱法和蒙古族的长调歌曲,这些传统音乐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还有汉族的京剧音乐、苗族的芦笙、傣族的傣乐、壮族的竹竽、朝鲜族的莲花萨,这些音乐形式各具特色,但又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传统。
通过学习这些音乐,我对中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珍惜祖国的文化遗产。
除了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和风格,我在课程中还学习了民间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间音乐作为人民群众生活和劳动的产物,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文化传承。
乡村里的山歌、农民的劳作歌谣、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都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古老的传统、体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与情感。
在一个国家的音乐传统中,民间音乐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真实性和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我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门课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了解过的音乐形式,比如蒙古族的长调歌曲、朝鲜族的莲花萨等,这些音乐形式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学习如何鉴赏这些音乐,如何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都更加深刻。
除了审美能力的提升,课程还让我在表达能力上有了更多的突破。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音乐形式和历史文化,还有机会尝试自己去演奏、编曲和表演。
民族音乐赏析有感民族音乐是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情感。
每一个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民族音乐赏析为主题,分享我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赏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也是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的民族音乐包括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古老吟唱、壮族的锣鼓舞曲等等。
每一种音乐形式都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记得曾经听过一场蒙古族长调的表演,那种悠扬的声音和深沉的情感让我震撼不已,仿佛能听到大草原上的风声和马蹄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除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我还对日本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也是多种多样、富有特色。
日本的民族音乐以箏曲、民间歌谣、民间舞蹈等形式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日本的箏曲。
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音乐形式,以箏为主要乐器,配以笛子、鼓等乐器演奏。
箏曲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富有东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日本古老的宫廷之中。
我曾经听过一场箏曲的演奏,那种清澈悠扬的音乐让我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对日本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中国和日本的民族音乐,我还对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以其多样性和包容性而闻名于世,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各具特色,却又有着共同的西方音乐风格。
例如爱尔兰的民间音乐以其欢快的舞曲和悠扬的小夜曲而闻名,希腊的民族音乐则以其热情奔放的舞蹈和富有悲壮情感的歌曲而著称。
我曾经听过一场爱尔兰的民间音乐表演,那种欢快的音乐旋律和富有活力的舞蹈让我感受到了爱尔兰人民的热情和豪放,让我对西方国家的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民族音乐史读后感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令人着迷。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民族音乐史》的著作,对于这一领域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读后感中,我希望能够分享一些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史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首先,在阅读《中国民族音乐史》时,我深深地被中国民族音乐的多元性所震撼。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
从月琴、二胡到葫芦丝、琵琶,每一种乐器都承载着独特的音乐特色和情感表达方式。
在古代,这些乐器扮演着重要的社交和文化角色,同时也反映出各个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史的了解,我对于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底蕴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其次,中国民族音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独特的变迁和发展。
在书中,我了解到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音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论是古代的宫廷音乐,还是近现代的农民歌谣和革命歌曲,每一种音乐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这使得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于音乐本身的探索,更是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解读。
另外,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代也经历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我在书中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音乐人如何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的案例。
这种创新不仅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国民族音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最后,在阅读《中国民族音乐史》时,我对于音乐的力量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传递功能。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分享和传递自己的感受。
中国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动人的节奏,让人们在欢乐、悲痛、思考和祈祷中得到心灵的宽慰和启迪。
对民族音乐的感想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幅员辽阔。
经过千年的传承和涤练,中国文化更是璀璨辉煌。
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更是历久弥香。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
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
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
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
与中国的书法、
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
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
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中国民族音乐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有其巨大的自身价值,这也是其将拥有美好前景的重要因素。
中国民族音乐的价值主要包括:
1、线性音乐的审美价值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线”型单声织体的音乐表现体系。
使民族旋律不仅具有婉转迂回的曲线美,更具有深刻的表情意义。
它不同西方音乐以旋律、和声、复调共同完成音乐的表现内容,而是仅以单声旋律完成音乐表现内容的全部。
它经过长期充分的发展,早已复杂而多样,形成了人们独特的单声音乐审美观念。
2、重意的音乐审美价值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多若繁星,其音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是一种令人回肠荡气、消魂摄魄的音乐美。
因为具有重情、重自娱、重意的音乐审美特质,加上世界听众重视了它的价值功能和表现特征,赢得了世界听众的欢迎。
以上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两个主要的自身价值,也是其独特之处,因为有了线性音乐审美价值和重意音乐审美价值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在未来音乐市场中充满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