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中医内科学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44
《医学三字经·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遗精《医学三字经·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遗精原创2017-03-22王心远讲述王老師講座節選4:30 遗精来自王老師講座節選一、遗精(一)男性遗精“若遗精,另有说”:遗精是男性常见的一种情况,遗精到底算不算病呢?按照现代的说法,在一定的数量内是正常现象,但是按照中医来讲,遗精是一种病态。
1.遗精分为两种中医遗精分为两种情况:①一个是有梦的遗精。
②一个是无梦的遗精。
(二)遗精的治疗1.有梦的遗精有梦的遗精是有火,属于相火妄动,可以用龙胆泻肝汤送服五味子丸,当然这个方子比较太猛,也许古代的人吃比较合适。
我老觉得现代人身体都比较虚,就算是有梦的遗精,吃龙胆泻肝汤都嫌太猛了。
所以我不太建议大家吃这个。
那么这个有梦的遗精为什么要用泻肝火的药呢?因为“肝热则火淫于内,魂不内守,故多淫梦失精。
”肝藏魂,肝火一旺,你就不能藏魂了,所以做梦,甚至于淫梦失精。
很多男士都有这个体会,青春发育之后都有这个感觉。
也有人说这是阴虚阳扰,为什么?遗精一般是发生在黎明时分,大概在三点到五点(寅时),是阳气发动的时候,所以应该用妙香散更好一些。
(1)妙香散在生活中,有梦的遗精比较多见,我觉得大家可以用妙香散这个方子,因为这个方子比较安全,而龙胆泻肝太厉害了,不要轻易吃龙胆泻肝汤,妙香散这个方子有山药、茯苓、茯神、龙牡、人参、桔梗、木香、甘草、麝香、朱砂这些,其中有一味麝香,当然我们现在用不了,因为麝香太贵了,而古代没有那么贵。
所以我们现在就不用麝香,而用好的广木香。
妙香散每次吃3钱(9克),用莲子汤服下。
妙香散中又有朱砂,而现在朱砂一般不敢用,因为朱砂含有重金属。
朱砂是重镇安神的,如果不用朱砂的话,我们就用龙骨牡蛎之类的,不然怎么能安神呢?妙香散这个方子是以补为主的。
(2)大补阴丸有梦的遗精属于有火,要想泻火的话,我推荐一个药:大补阴丸,这是朱丹溪老先生的方子。
这个泻相火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中医内科学——遗精(已完成)中医内科学——遗精1.简介1.1 定义1.2 病因①心理因素②生理因素③其他因素1.3 发病机制1.4 临床表现①精液异常②生殖器症状③神经精神症状1.5 诊断与鉴别①问诊②望诊③切诊④辅助检查2.中医病机分析2.1 肾虚型①病因分析②舌脉表现③治疗原则2.2 脾虚湿阻型①病因分析②舌脉表现③治疗原则2.3 心肝不宁型①病因分析②舌脉表现③治疗原则2.4 神经症型①病因分析②舌脉表现③治疗原则3.中医治疗方法3.1 中药治疗①补肾药物②祛湿药物③安神药物3.2 针灸疗法①主穴选择②配穴选择③操作方法3.3 推拿疗法①腰部调理②腹部调理③头部调理4.预防与保健4.1 调整生活作息4.2 忌食注意事项4.3 运动锻炼建议4.4 心理调适方法附:相关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内科学:指在中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下,研究并治疗内科疾病的学科;2.遗精:指男性在不主动和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夜间或白天梦中出现自发的性高潮,并伴有阴茎勃起和射精;3.病因: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或因素;4.发病机制:指疾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机制;5.临床表现:指疾病在患者身上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6.诊断与鉴别: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7.肾虚型:指遗精的病因主要是肾功能虚弱造成的类型;8.脾虚湿阻型:指遗精的病因主要是脾功能虚弱且湿气阻滞造成的类型;9.心肝不宁型:指遗精的病因主要是心肝功能不稳定造成的类型;10.神经症型:指遗精的病因主要是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类型。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遗精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遗精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遗精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遗精是指男子睡眠中因梦感动,梦中泄精,频发失度的病症。
相当于西医的“精囊炎”、“神经衰弱”等引起的梦中遗精,可参考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3 诊断及鉴别诊断3.1诊断要点3.1.1 临床表现睡眠中遗精每周2次以上,清醒时无性行为而排精。
常伴有精神萎靡,健忘,腰腿酸软,失眠多梦,性梦,阳事易举,五心烦热等。
3.2鉴别诊断[2-3]遗精当与溢精、早泄、精浊作出鉴别。
4 辨证梦遗之作,其因各有不同。
大凡妄思淫欲,所求不遂,欲火妄动者,初起多君相火动证,稍久则多心肾不交证;诵读劳心,用脑过度之人,多见心脾两虚或心肾失交证;恣啖酒浆,嗜食肥甘者,多湿热下注证。
4.1君相火旺证梦遗频作,阳事易兴,兼见心烦面赤,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口干且苦,小溲短赤,舌红苔薄或黄,脉来弦数。
4.2心肾不交证梦遗泄精,性欲虚亢,潮热颧赤,形瘦盗汗,头晕耳鸣健忘,口咽干痛,虚烦不寐,心悸易惊,腰脊酸痛,发落齿摇,舌红少苔,脉细数。
4.3心脾两虚证有梦而遗,过劳辄发,气短懒言,肢体困倦,面色萎黄,心悸怔忡,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4.4湿热下注证梦遗时作,茎中涩痛,或精随尿出,阴囊湿痒或痛,小溲热赤浑浊,或溺涩不爽、余沥不净;口苦口干,心烦少寐,口舌生疮,或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苔浊腻,脉濡数或滑数。
5 治疗5.1 治疗原则由于本病病机以脑神失调为主,因此,不论病因如何,总以调神(即精神治疗)为先,再辅以药物,方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5.2 分证论治5.2.1君相火旺证(推荐级别:C)治法:清心泻火宁神。
主方:黄连清心饮(《沈氏尊生书》)加减。
常用药:黄连、生地黄、当归、枣仁、茯神、远志、人参、甘草、莲子。
加减:梦遗严重者,可选加龟板、龙骨、牡蛎、芡实、莲须。
5.2.2心肾不交证(推荐级别:C)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医法圆通-遗精、淋遗精按遗精一证,诸书分别有梦而遗,无梦而遗,用心过度而遗,见色而遗,闻女声而遗,无故自遗,种种分别,总无一定不易之法。
予谓不必细分,统以心肾不交,神魂不藏为主。
夫人之立身,原以为主,肾气上腾,指坎气也。
载水气以交于心,而心脏凉。
心气下降,使君火以入肾,而肾脏温。
神居二气之中,昼则从离,夜则从坎,神宰乎气,气统乎精,神施发泄之令。
气动而精自不藏,若云神令未施,而精自泄,必无此理。
又曰:魂者,神之使也。
[眉批]知非氏曰:此按心肾不交,是客从俗情也,神魂不藏,是主谈至理也。
凡遇遗精之人,以心肾不交,或因于湿热极不通之语,告之无不者,肯语以欲炽所致,即弗贴然,又必从而多方文致,故钦安姑存其说,以作陪衬,留病人地步,学者不可不知。
人之遗精,每每五更近天明时者居多,此刻神已居在寅卯界内。
寅卯属木,系藏魂之所,魂喜动,而木喜发泄,木中有火,浊火易乱其神明,邪忘之念偶萌,精神自不能守住,白昼不梦,但心邪思淫,阳物即举,精即离位,况在梦乎!故一发即泄,迅速难留。
因其目瞑必未清,肝火最烈,故发速,非若白昼神在离。
总而言之,神不清而气虚好色者,十居其八。
此证少年最多。
神魂不藏,是其本者。
[眉批]得时而旺,虚灵显应,浊火一入,丧却他家至重珍,深为可惜。
《阴符经》云:沉木入火,自取灭亡。
盖言木得火而焚也。
此段此理说待如吴钩出匣,寒光逼人,病者若见此书,熟读百回,右当百贴清凉饮,定点勿药有喜。
欲使封固,如三才封髓丹、桂枝龙骨牡蛎汤、白通汤,皆可服也。
此三方者,皆是交济阴阳之功,但非一二剂可见大功,总要信心得专,多服十余剂,无不灵应。
近来,通称龙、牡涩精,尚未窥透其中至妙,多经金樱、粟壳、枸杞、巴戟、莲须之类治之,每多不效,由其不知封固这有要也。
淋证按淋证一条,诸书载有劳淋、砂淋、血淋、气淋、石淋之别,是因病情而立名者也。
予欲求其一定之要,诸书俱未明晰,再三追索,统以阳不化阴,抑郁生热为主。
大凡病淋之人,少年居多,由其世欲开,专思淫邪,或目之所见,耳之所听,心之所思,皆能摇动阴精,邪念一萌,精即离位,遂不复还,停滞精道,不能发泄,久久抑郁生热,熬干阴精,结成砂石,种种病形。
中医论遗精中医论遗精(2007-09-09 21:59:16)【证候特征】遗精,每周2次以上,可以在睡梦中遗泄,亦可以在清醒时流出,并有头昏、耳鸣、健忘、心悸、失眠、腰酸、腿软、精神萎靡等症状。
若以劳心过度为困者,多兼见头昏目花、心悸、健忘、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舌红、脉细数等;若以恣情纵欲为困者,多兼见头昏目眩、腰酸耳鸣、神疲乏力、舌红少津、脉弦细带数等;若以禀赋不足为困者,多兼见面色恍白、精神萎靡、舌质淡、脉沉弱等;若以饮食不节为困者,多兼见口苦或渴、小便热赤、苔黄腻、脉濡数等。
【病因病机】1.肾虚不藏(1)恣情纵欲:青年早婚,房室过度,或少年无知,频犯手淫,导致肾精亏耗。
肾阴虚者,多因阴虚火旺,相火偏盛,扰动精室,使封藏失职;肾气虚者,多因肾气不能固摄,精关失约而出现自遗。
(2)禀赋不足:先天不足,真赋素亏,下元虚惫,精关不固,易于滑泄。
《景岳全书·遗精》说:“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单薄也。
”2.君相火旺(l)劳心过度:劳神太过,心阴暗耗,心阳独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而遗。
《证治要诀·遗精》说:“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
”(2)妄想不遂:心有空想,所欲不遂,心神不宁,君火偏亢,相火妄动,亦能促使精液自遗。
正如《金医翼·梦遗滑精》所说:“动于心者,神摇于上,则精遗于下也。
”3.湿热痰火下注饮食不节,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湿生热,或蕴痰化火,湿热痰火,流注于下,扰动精室,亦可发生精液自遗。
《杂病源流犀烛·遗泄源流》说:“有因饮酒厚味过,痰火为殃者,……有因脾胃湿热,气不化清,而分注膀胱者,亦混浊稠厚,阴火一动,精随而出。
”《明医杂著·梦遗滑精》说:“梦遗滑精,……饮酒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
”综上所述,遗精的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于心、肝、肾三脏。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本草纲目验方--18.遗精本病以不因性生活而精液自行排出为特征。
并有轻重之别,有梦而遗精者(名“梦遗”),病情较轻;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名“滑精”),病情较重。
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性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以及某些慢性疾病,见上述表现者,可按证候选方。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四类证型。
心肾不交证湿热下注证肾阴亏损证肾气不固证心肾不交证睡眠不安,多梦,易醒,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心悸,善忘,口干,小便短,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治宜滋阴清火,安神固精。
· 单验方·方一泽泻10—12克。
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每日1剂。
一般服药20—30天。
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遗精14例,均速获良效而告愈。
方二黄柏200克,冰片4克。
共研细末,面糊为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 食疗方·方一生地黄30克,酸枣30克,白米50克。
前二味药水煎2次取汁,用药汁煮米成粥,食时可加糖少许,每日1剂。
方二莲肉10克,淮山药15克,银耳6克。
共煮汤,加入鸡蛋1—2个。
煮熟,砂糖适量,调服。
· 外治方·方一芒硝适量。
装纱布袋内,放手心握紧,任其自然溶化,每日2次。
方二见本病湿热下注外治方。
湿热下注证阴茎痿软,阴囊潮湿,遗精次数较多或小便时伴有精液流出,口苦或渴,心烦少眠,或脘腹痞闷,下肢酸重,大便溏滞不爽,小便热赤混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热利湿。
· 单验方·方一地丁(紫花地丁)30克(鲜品60克)。
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金樱子、扁蓄各30克(鲜品加倍),水煎2次,混合后,分2日服,每日服2次。
一般服2剂即可控制症状。
为巩固疗效,可再服2—3剂。
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遗精63例,均全部治愈。
· 食疗方·方一冬瓜子15克。
炒熟研末,温开水送下,每日1剂。
三十八、遗精三十八、遗精一.心动神浮,火扰精泄证:寐少楚多,心中烦热。
楚而遗精。
精神不振,体倦乏力。
头晕目眩。
怔忡心悸,健忘善恐。
掌烙心烦,口干。
小溲短赤。
舌本红,脉虚数。
脉细涩。
1君相火旺:1.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黄连12g,生地12g,当归15g,甘草9g,酸枣仁20g,茯神15g,远志15g,人参20g,莲子肉15g,天冬15g,熟地20g,黄柏15g,砂仁12g。
此方为(黄连清心饮加三才封髓丹)积思不遂,心神浮越证:见色动情,积思不遂,心动神摇,精不安舍,主证积思多楚,楚中泄精,日久可兼失寐、夜烦、心神不宁,或精神恍惚、健忘、心悸易惊等症。
2.安神定志丸;朱砂0.5克(冲)茯苓6克茯神6克人参6克(焗服)远志3克龙齿3克1.如兼挟痰热,胸闷苔腻者,加栝蒌、竹茹等,以清热化痰;2.如惊悸、失眠较重,加琥珀、牡蛎、磁石等,增强重镇安神之力;3.如心中烦热,懊懊者,加山栀子、莲子心,增其清心降火降烦之功。
用心太过,心不摄肾:心主存神,气交于肾,劳心诵读,曲运神机则心气受耗,气不摄精,主证楚遗时作,失眠、多楚,或兼心悸易惊,健忘神倦,黄色苍白、气短自汗盗汗、舌质嫩、脉细无力等症。
治宜3.益气宁心,3妙香散;麝香0.3克(粉服)煨木香7.5克姜山药3克茯神3克茯苓3克黄芪3克炒远志3克人参1.5克桔梗1.5克炙甘草1.5克辰砂0.9克(另研粉,冲服)加减:1. 若遗精频作不愈,伤及肾元,成为脾肾两亏,此时就要兼治下焦可加入菟丝子、山萸肉等,;2. 若中气不升,兼有头晕目眩,可改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
心血暗耗,阴不敛阳证:劳心思虑,久则伤及心血,心中阴不敛阳,神浮精动,主症楚遗时作,怔忡健忘、心悸夜烦,或见自汗盗汗,心口生疮,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宜养阴配阳,收敛心气。
4.天王补心丹;人参1.5克(焗服) 酸枣仁3克当归3克生地12克柏子仁3克麦门冬3克天门冬3克远志1.5克北五味子3克白茯苓1.5克丹参1.5克元参1.5克桔梗1.5克灯心草1.5克1.失眠较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等以增碁重镇安神之效;2.如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可酌加龙眼肉、夜交藤以加强养心安神之效;3.如有遗精滑泄,可酌加金樱子、芡实、牡蛎等以固肾涩精。
遗精的中医诊治来源:《医学从众录》作者:陈修园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一、遗精概论:梦而遗者,相火之强也,宜用龙胆泻肝汤,送下五倍子丸二钱。
《经》云∶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内。
盖肝主疏泄,相火鼓之,则肾虽有闭藏之权,亦拱手授之矣。
不梦而遗者,心肾之虚也,以六味丸为主,煎补中益气汤送下,以升提之。
或用心过度,心不能主令,而相火用事者,亦前丸为主,而兼用归脾汤。
有命门火衰,元精脱陷,玉关不闭者,急用八味丸以壮阳气,使之涵乎阴精而不泄。
此赵氏之法,本其师薛氏,实中庸之道也。
至于景岳秘元煎、固阴煎,苓术菟丝煎,皆见症治症之方,闽中多有此陋习。
张景岳云∶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
凡少年多欲之人,或心有妄想,外有妄遇,以致君火摇于上,相火炽于下,则水不藏而精随以泄。
二、遗精诊法:《诀》云∶遗精白浊,当验之尺(尺脉),结芤动紧,二症之的。
《正传》云∶两尺洪数,必便浊遗精。
(散人:左右两手尺脉皆洪大而且快)三、对应方:1、龙胆泻肝汤治胁痛,口苦耳聋,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
今借治梦泄,以肝实而火盛也。
大苦大寒,不宜常服,加味逍遥散可以代之。
2、五倍子丸(治遗精甚效)五倍子(青盐煮,晒,焙)茯苓(各二两)蜜丸桐子大。
每服二钱,日二服,空心盐汤送下,或以药汁送下。
又按∶有梦而泄者,于补肾摄精方加莲子心一钱,生枣仁二钱,所以治其妄梦也,多效。
又多梦者,神之乱也。
龙为天地之神,故龙骨最能补神而治妄梦。
合之牡蛎之咸寒,便能引火归原。
《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最为神妙,莲须为标药中之神品。
3、牛膝酒煎治男子茎中痛,及妇人血结少腹痛。
牛膝一大握;酒煮饮之。
4、文蛤津脐膏治遗精。
文蛤(研细末),以小儿津调贴脐内,立止。
5、思仙丹:治阴虚火动梦遗神方。
莲须石莲肉(去肉青翳并外皮)芡实(各十两,去壳)上为末,再以金樱子三斤去毛,子,水淘净,入大锅内水煎,滤过再煎,加饴糖和匀前药。
丸如桐子,每服七、八十丸。
6、封髓丹:治遗精。
『遗精』遗精的病因与诊断君相火旺劳心过度,心阴暗耗,心火偏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发为遗精。
《证治要诀·遗精》谓:“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
”一、病因病机1、君相火旺劳心过度,心阴暗耗,心火偏亢,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发为遗精。
《证治要诀·遗精》谓:“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
”《折肱漫录·遗精》说:“梦遗之证,其因不同,非必尽因色欲过度,以致滑泄。
大半起于心肾不交,凡人用心太过则火亢于上,火亢则水不升而心肾不交。
士子读书过劳,每有此病。
”又心有妄想,情动于中,所欲不遂,心神不宁,君火偏亢,相火妄动,扰动精室,也可发为遗精。
2、湿热痰火下注饮食不节,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湿生热,或蕴痰化火,湿热痰火流注于下;或湿热之邪侵袭下焦,湿热痰火扰动精室,发为遗精。
《杂病源流犀烛·遗泄源说流》:“有因脾胃湿热,气不化清,而分注膀胱者,亦混浊稠厚,阴火一动,精随而出,此则不待梦而自遗者。
有因饮酒厚味太过,痰火为殃者。
”《明医杂著·梦遗滑精》云:“梦遗滑精,饮酒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
”3、劳伤心脾素禀心脾亏虚,或劳心太过,或体劳太过,以致心脾亏虚,气不摄精,发为遗精。
《景岳全书·遗精》谓:“有因用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
”4、肾虚不固先天不足,禀赋素亏;或青年早婚,房室过度;或少年无知,频犯手淫,导致肾精亏虚。
若致肾气虚或肾阳虚,则下元虚惫,精关不固,而致滑精。
故《景岳全书·遗隋》说:“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之单薄也。
”若肾阴亏虚,则阴虚而火旺,相火偏盛,扰动精室,精液自出,发为遗精。
《医贯,梦遗并滑精论》说:“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临不藏之精,有不梦,梦即泄矣。
”《证治要诀,遗精》谓:“有色欲太过,而滑泄不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