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脉造影操作现用图解

冠脉造影操作现用图解

冠脉造影操作现用图解
冠脉造影操作现用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

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合格的操作者,甚至不能一下子成为一个助手,那我建议你先从外围工作做起,先看看别人怎么做,不要嫌麻烦。(术前的准备工作肯定到位了,我们在这里不再叙述。)所以就从推病人进导管室,上导管床开始学起吧!这时,你将成为助手的助手!但是就算想成为助手的助手,我们也得自己私下里做做功课必须。最好买本《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看看,第几版的无所谓,这本书可以说是真正教学型的。我读了3遍!另外还可以看看《冠脉介入诊治技巧与器械选择》;《心血管介入学》等等。最重要的是:心脏解剖。论坛上不少高手已经发了很多资料了,例如虫哥的(心脏解剖与临床入门精要------虫哥说图(二)心脏的血管解剖与造影;https://www.doczj.com/doc/4012117541.html,/bbs/topic/23910464),建议大家读一读,另外介入相关有效帖分类汇总;https://www.doczj.com/doc/4012117541.html,/bbs/topic/25967797;这个帖子也很牛X,把坛子里比较重要的资料汇总了,大家可以先去学习下。基础打好,常看看没坏处。

言归正传,现在就开始你助手的助手工作吧!

首先,咱们将帮助病人躺在导管床合适的位置上,头向C型臂,下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桡动脉入路,所以我们先从摆穿刺手,也就是固定右手开始。将病人右臂外展45°左右,放在右手支撑板上,为了给操作者提供良好好的穿刺体位,在病人右手腕下垫上绷带卷,或者纱布包,但是我们比较倾向垫上500ml的袋装盐水,既能支撑,病人又舒服,还能充分暴露穿刺点,把支撑板和盐水袋子用手术包的外包装袋子套上,这样肯定视野干净多了。然后用绷带绕患者右手掌捆扎结实,避免其移动,这样在穿刺和手术时能避免病人不自觉的躲避而导致出现状况,然后就是消毒了,自指尖一直到肘关节。如下图

为了体现我们的谨慎,建议将右股动脉穿刺点也准备好,提前消好毒。已备桡动脉穿不成功的不时之需。消好毒,请站到一边,因为助手将铺手术巾了,你可不要碰到无菌巾哟!这时你可以穿好铅衣,站在一旁看看肝素是怎么配置的,心电监护的链接,三联三通的联接,并开始学习助手的操作了。

当你站在一旁观察上十几台造影术后,你大可以试一试助手的工作了,因为有些工作不可能只看就能看会,比如说摇床到位!我只能说试一试,因为一个合格的助手,其实比术者一点也不差,阜外医院摇床者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因为一台造影做的成不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你造成影没造成影,而是你造的影是不是能完整的将血管展开,看清楚。这就全凭助手摇床的技术了!但是我相信,大家肯定会提前做好功课,一定也大体了解了几个固定体位,最起码大家肯定知道有一个蜘蛛位!但是,这些体位只是摇机头,还有摆床到位呢!而且就算知道那几个固定体位只是开始,将来要根据病人血管走向,自己找到展示血管的最佳角度和体位,这才是我们摇床的真正重点!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那当我们穿上手术衣,站在助手的位置上,那我们该从何处下手呢?好,就从整理手术台;铺无菌巾开始吧。趁着助手的助手绑手的时间,你首先要帮助操作者整理手术台,这时你可以趁机学习造影所用的基本器械了,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不小心掉东西哟,这里的东西可没个便宜的,随便废掉一个咱也赔不呀!!)你要知道一个造影所需的器械有:桡动脉穿刺包(将东西取出,放到弯盘里备用);造影导丝(一般为绿色J头硬导丝,或者超滑又叫泥鳅导丝,它将在血管迂曲时发挥让人惊讶的通过效果)造影导管(一般为5F多功能导管,根据情况还有很多导管,不一一赘述了)三联三通,输液器(2个),测压导管,针管(5ml一个;20ml两个)肝素盐水盘;硝酸甘油杯;冲洗盆;两袋普通生理盐水;纱布两包。最好摆的井井有条,显示咱们利索的手艺么!熟能生巧啊!助手的助手消毒完手了?那就赶快铺无菌巾吧!

铺好了,在你铺的时候,操作者用5ml针管抽麻药,用一个20ml的针管抽取硝酸甘油和肝素,(有的单位还是用“鸡尾酒”)。当你铺好了,此时操作者已经开始选择穿刺点准备穿刺了,咱可别在旁边傻站着,你还有助手的工作呢!将造影导管用肝素盐水预冲下后将导丝穿入造影导管备用,然后连接三联三通!

连接三联三通的方法,会单独给大家做讲解的。当你连接好三联三通,此时,术者应该已经穿刺成功了,硝酸甘油和肝素(或者“鸡尾酒”)也已经推入病人血管中了,那请你将穿好导丝的造影导管递给术者,站在术者旁边,将机头位置摆正(即正位),

那我们预备准备正式开始吧!

首先还是要强调,助手的工作很重要,甚至有时强过术者!当你递给术者导管时,将导丝稍后撤,J型头退入导管内,术者会将导管头塞入动脉鞘管,你的工作正式开始,小步快走,送入导丝。一定感觉下有没有阻力,动作要轻柔,如果遇到任何阻力,马上停止推送,通知术者,在这里提醒下,大家注意J头导丝和多功能导管的长度,应为有时略有阻力是因为J头导丝通过导管头U型弯,你可以根据目测导丝在导管外的剩余长度来区别是遇到血管迂曲还是在导管头U型弯的阻力。如果推送顺利,要将导丝推送到末端,尾部剩下大约10cm~15cm即可。此时术者会踩线,你的任务是摇床(摇床到位也是大学问,我会再下面详细阐述),看到导丝J型头位置,此位置一般已经在锁骨下动脉了!术者会继续送入导管,你可以将导丝导管交给术者,由术者进行导管操作。咱们助手就应该专心致志的进行摇床了。摇床要使屏幕始终跟着导丝头走,就是屏幕始终显示导丝头,大部分初学者摇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这里首先大家要掌握人体解剖结构,了解血管走形,知道机头位置与投射部位关系,(我们可以把看屏幕想象成在机头正上方看病人,你向前推,病人位置便是向右,向上推,病人投射影便是向下,就是你推床向那,屏幕显示病人投射影就向相反的方向顺便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小窍门,你可以在一张A4纸上画一个大概人形,用手机摄像头来看,手机屏幕就是机头所看到的影响,你固定手机,来推动A4纸,代替练习摇床,你就会学的飞快的!)。什么部位在机头正下方,便显示什么部位,所以当导丝送入后,踩线,将床摇到病人右锁骨处正好在机头正下方,你可以看着病人位置摇到位后看看屏幕,切忌摇床不固定而出现滑床。(就是按住摇床按钮头不放来回乱推)。一般会看到导丝向左侧走入到锁骨下动脉。跟随导丝头摇床,导丝会进入到升主动脉,然后下下行,导丝头会再窦底盘曲。此时助手的任务是固定导丝,将体位摆为正位,将屏幕显示。术者将送入导管,到位后抽出导丝,助手将导丝取走,放入冲洗盆内备用,顺手将连接好并抽取5~7ml造影剂的三联三通递给术者。由术者操作导管进入左冠口。此时你的任务是学习术者的导管操作手法了。术者会冒烟,寻找冠口位置,操作导管,当看到导管头在冠口有一个弹入动作时,术者会小冒烟,确定以插入冠口(此节会在你成为术者时详细讲解,咱们现在只谈助手工作!)。此时助手的重任到了:摇床到位!

这是造影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考验你技术过不过关的重要时刻。摇床到位的好坏,直接影响造影结果,马虎不得!

一般造影,会首先选择左冠造影(为什么?),左冠造影我们一般选择6个固定体位,根据不同情况会进行小得调整。当正位导管到位后,马上选择正头位然后是---左肩位---蜘蛛位---正足位---肝位---右肩位。这样便于记忆,顺时针转一圈嘛!而且比英文版和位置版好记忆,什么左前斜+头位啦LAO+CAU啦不拉不拉的~~谁记得住!!而这样记既简单又实用!

左冠体位:(站在助手位置观察机头位置)

正头位:正位+头位------AP+CRA;

左肩位:左

前斜+头位---LAO+CRA;

蜘蛛位:左前斜+足位---LAO+CAU;

正足位:正位+足位------AP+CAU;0

肝位:右前斜+足位---RAO+CAU 0

右肩位:右前斜+头位---RAO+CRA

右冠体位

左侧斜位45°:这个体位

即是右冠插管体位,亦是造

影体位,此体位可以充分显

示右冠头,体部。是观察右

冠一最重要体位。如果解剖

学好了,你就会知道为什么

这个体位如此之重!另外一

个就是头位。基本上这两个

体位就可以将右冠展示清

楚了。

关于详细的摇床方法,体位

摆正的资料,我会在后续帖

子中详细介绍!

以上基本可以总结为助手

的基本工作,当然,现实中

我们的工作其实远远不止

于此。但是,这毕竟是基础

么!

作为新手,第一次操作难免

会紧张,但是,请千万记住,

紧张,但不能手抖!我第一次桡动脉穿刺就因为手抖而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当助手的工作熟悉后,我们可以正式开始进行单独操作了,但是,做好有一经验丰富者为你的助手,这样,在你操作不顺利,至或突然的操作失误时,他能帮助你,甚至挽救你一把!

言归正传,在造影准备时,助手有助手的工作,那术者此时该干什么呢的?对,桡动脉穿刺!在这里,我只讲桡动脉穿刺,因为现在冠脉造影的大趋势么!股动脉穿刺比较简单,我不在赘述。我们一般用泰尔茂的桡动脉穿刺鞘,用的透壁穿刺法。

先从认识泰尔茂的穿刺鞘管套装开始吧。

这是标准的穿刺套装(导丝未显示)

认识了穿刺鞘,那我们就谈谈桡动脉穿刺吧,此类知识在论坛上有很多,那实际操作该怎么办呢?其中又有什么书上或资料上没写的小细节和小窍门呢?

首先是穿刺点的选择,我们一般选择在搏动点最清楚,最强处,也就是右手腕横纹下一厘米左右,也就是大概第二腕横纹处进行穿刺。因为此处没有大的静脉,所以没有误穿静脉的担心,只要穿刺针有回血,肯定是进动脉了,而此处的迂曲畸形也很少,进导丝一般不会有阻力。若是此处穿刺未成功,可以向近心端移动1cm左右,再进行穿刺。技术熟练了以后,基本上不会穿第三针!但不能保证穿第二针哦!

用三指定位法,以食指为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和麻醉点,中指及无名指标记动脉大体走向,针刺进皮肤后就要沿此走向进针。进行表皮浸润麻醉。麻药量不要太大,1ml左右即可,尽量使针头与皮肤平行进针,免得皮丘太大影响穿刺时搏动感变弱或搏动弥散,导致进针偏移。老年人血管多少有些硬化,妇女则血管很细,此时会出现血管滑动,所以,进针时要用手指轻轻按压血管,以固定动脉,但不要用力按压,有时会反而感觉不到搏动,而导致穿刺失败呢。穿刺成功后可少量

的补充点麻药,以避免出现桡动脉痉挛,补充就沿导丝进入方向穿刺点后2~5mm 内补充1ml即可,不用太多。

麻醉完成后,关键的是进针了,进针角度一般与皮肤呈30°~45°角,若是血管

粗,而表浅,则穿刺角度大些亦可,若是血管细,搏动感不明显,则穿刺角度略小,进针点可选择麻醉的进针点。进针前认真的感觉下再进针,进针点不怕选择的时间长,就怕选择错,记住:the first hit is the best !!(一针见血)。感觉动脉搏动最强点,用指腹来感觉,指腹的中点,即穿刺点,平时没事多摸摸别人的桡动脉,想象下穿刺点。穿刺时针进入皮肤下后,可以摸一摸,感觉下针尖走向和动脉搏动最强点的位置关系,来调整进针后的走向。

新手不建议上面的站在手臂一侧进行穿刺,因为你手下的角度往往与你的视角有关,容易看着像是沿血管走向进针,其实和走向有一定的角度,而导致:我摸着是这个点,怎么老是穿不进去的尴尬。我的意见是,新手最好与患者手垂直站立!而不是平行站立。这样,你观看的角度是一条类似竖线,这样进针,不会因视线关系偏移,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进针后,穿刺套管针将会有回血。如下图:

拔出针芯。

冠脉造影操作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一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护理标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前端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准确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度和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并测定左室功能。 1 . 术前准备 (1)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①术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感染因子、心肌酶谱、脑钠肽;②X线胸片;③心电图;④心脏彩超等。 (2)药物准备:CAG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检查,但有时因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可在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并口服波立维、拜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术前口服负荷量各300mg,如使用替格瑞洛口服180mg/次。 (3)皮肤准备:股动脉穿刺者应双侧腹股沟备皮,备皮时应注意防止损伤局部皮肤。 (4)心理护理:CAG及PCI在我国尚未普及并有创伤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CAG及PCI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 (5)术前训练:由于摄X线片时要求患者憋气,摄片后要求患者进行强有力咳嗽,以利造影剂从冠状动脉中排出,因此,要求患者术前训练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需卧床24 h,因此患者应先适应床上排便。 (6)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1ml原液,15-2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及全身症状)。 2. 术后护理 (1)术后严密监护,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立即行ECG 监测,应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量约为6~8 h内饮水1 000~2 000 ml,以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 (2)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及血肿,观察末梢循环及桡动脉搏动情况。有些患者因压迫不彻底或因应用肝素或制动不够而发生局部出血或血肿,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因此1 h内每15 min观察1次,无异常每2~4 h观察1次。如有渗血、血肿及前臂肿胀明显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股动脉植入动脉鞘管,可有股动脉血栓形成。如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较术前减弱,应考虑股动脉血栓形成,结合肢体皮肤温度及颜色,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发现并通知值班医生。血管应用抗凝剂时要特别注意,

史上最详细:冠脉造影全程图解

史上最详细:冠脉造影全程图解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感到莫名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 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大家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而真正操作起来,却想不起来了。所以,今天我们将其简化,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 就从推病人进导管室,上导管床开始学起吧!这时,你将成为助手的助手。 首先,帮助病人躺在导管床合适的位置上,头向C 型臂,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桡动脉入路,所以我们先从摆穿刺手,也就是固定右手开始。 将病人右臂外展45°左右,放在右手支撑板上,为了给操作者提供良好的穿刺体位,在病人右手腕下垫上绷带卷,或者纱布包,有条件最好垫上500 ml 的袋装盐水,既能支撑,病人舒服,还能充分暴露穿刺点。

把支撑板和盐水袋子用手术包的外包装袋套上,视野干净多了。 然后用绷带绕患者右手掌捆扎结实,避免其移动。自指尖一直到肘关节进行消毒,如下图。谨慎起见,建议将右股动脉穿刺点也准备好,提前消好毒。已备桡动脉穿不成功的不时之需。 消好毒,请站到一边,因为助手将铺手术巾了,这时你可以穿好铅衣,站在一旁看看肝素是怎么配置的,心电监护的联接,三联三通的联接,并学习助手操作。当你站在一旁观察上十几台造影术后,你大可以试一试助手的工作。有些工作不可能看会,比如说摇床到位! 一个合格的助手,其实不输术者,阜外医院的摇床者多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因为一台造影做得成不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你造没造成影,而是你造的影是不是能完整将血管展开看清。这就全凭助手摇床的技术了。 关于摇床,我们下次另讲。穿上手术衣,站在助手的位置上,该从何处下手呢?就从整理手术台铺无菌巾开始。首先要帮助操作者整理手术台,可以趁机学习造影所用的基本器械了。 一个造影所需的器械有: 桡动脉穿刺包(将东西取出,放到弯盘里备用);造影导丝(一般为绿色J 头硬导丝,或者超滑又叫泥鳅导丝,它将在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

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合格的操作者,甚至不能一下子成为一个助手,那我建议你先从外围工作做起,先看看别人怎么做,不要嫌麻烦。(术前的准备工作肯定到位了,我们在这里不再叙述。)所以就从推病人进导管室,上导管床开始学起吧!这时,你将成为助手的助手!但是就算想成为助手的助手,我们也得自己私下里做做功课必须。最好买本《冠

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为冠心病病人的确诊提供了最好的手段。它利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动脉血管(股动脉或桡动脉)后置入细小造影导管于心脏冠状动脉开口,造影显示全部冠状动脉内情况。具有准确、直观、微创、痛苦少的特点,目前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准确的确诊方法。通过它可了解冠脉内情况,有无冠脉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同时为下一步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否可以行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重新疏通病变冠状动脉血管、还是需要外科搭桥手术等决策做准备,并对病人的预后做评估。 一、适应证 1、典型心绞痛发作,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 2、原因不明的胸痛,需除外冠心病。 3、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4、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变特征;术后症状复发。 5、原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者。 6、特殊职业人员疑似冠心病者(飞行员、高空作业人员等)。 7、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 二、禁忌证 AHA/ACC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禁忌证未作特殊规定。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属于相对禁忌。 1、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2、严重心律失常。 3、发热及急性感染。 4、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5、严重肺部疾病。 6、周身动脉硬化。 7、凝血功能障碍。 8、碘制剂过敏。 9、低钾血症。 10、预后不良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11、桡动脉穿刺禁忌证:无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支循环欠佳。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

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冠脉造影的目的:已知有明确的胸痛及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适的原因待查,为手术或介入性导管治疗确立指征和(或)进行手术后疗效考核。(一)术前的准备 (1 )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常规化验和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X 线胸片﹑心电图。 (2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心导管检查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消除顾虑,并取得病人的合作。 (3 )术前一日通知放射科和导管室。 (4 )术前一天根据手术医生确定的插管部位,护士给予局部清洗和备皮。 (5 )术前作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常用30 %泛影葡胺1ml 静脉注射。 (6 )术前病人练习床上排便。 (7 )术前一天晚上适当给予镇静﹑安眠药,消除紧张情绪。 (8 )术前2h 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明显升高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暂停检查。 (9 )术前4h 禁食﹑禁饮水。 (10 )术前30min 肌肉地西泮10mg ,嘱病人排便后,连同病历﹑X 线片﹑沙袋等推送至导管室。 (二)术后护理 (1 )安置在普通病房,将病人移至床边,并立即测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整理床单。 (2 )测血压、脉搏及观察伤口有无渗血,30min1 次,共4 -6 次,平稳后停测。 (3 )观察体温每天4 次, 共3 天,正常后改为每天1 次。 (4 )应仔细观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和色泽感觉的变化,如有异常,可能是由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所致,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5 )伤口包扎处沙袋压迫8 ~12 小时,并经常检查伤口渗血情况,若发生出血,应立即在穿刺点上方一厘米处压迫止血15 ~30 分钟,确认无再出血后,重新消毒包扎。 (6 )根据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3 天。 (7 )患者绝对卧床24 小时,期间协助作好生活护理,如无禁忌,术后24 小时可下床活动。 手术的大致过程: 麻醉方式: 全麻 操作经过: 全麻成功后,患者平卧于放射检查床上,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防渗血管鞘,导入左冠造影导管,在X 线引导及压力监测下下,将管端置入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分别于LAO45o 及RAO30o 造影摄片。拔除左冠导管,导入右冠导管,在X 线引导及压力监测下下,将管端置入右侧冠状动脉开口,分别于LAO45o 及RAO30o 造影摄片。操作完毕,拔除右冠导管及血管鞘,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 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器械的不断发展,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技术。桡动脉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直接位于皮下,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很少有分支。 一、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讲解手术的目的,优点及手术过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介绍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交流,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对精神紧张患者术前可给予镇静剂。 (二)ALLen试验 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完好。评价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情况。方法:检查者同时按压患者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嘱其握拳数次待手部皮肤颜色变苍白或紫绀,松开尺动脉后10秒内颜色转红润恢复正常为阳性。如阴性提示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不良,则宜改为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 (三)遵医嘱询问过敏史

冠脉造影操作现用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前端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准确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度和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并测定左室功能。 1病例选择和操作方垂 1.1适应证(1)缺血性心脏病;(2)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3)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手术前后;(4) 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前后。 1.2禁忌证(1)充血性心力衰竭;(2)严重心律失常;(3)急性感染;(4)肝肾功能损害;(5)严重肺部疾病;(6)急性心肌梗死三周内。 1.3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局部消毒,局 麻下行才尧、股动脉穿刺并经穿刺针送入导丝、撤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防漏鞘管,撤出导丝。长导丝、导管经导管鞘送入至主动脉弓处,行左冠或右冠造影。造影完毕,撤出导管。 2护理 2. 1 术前准备(1)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①术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②X

线胸片;③心电图;④心脏彩超等。(2)药物准备:CAG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检查,但有时因病变严重,离土紊乱或操作不当可在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并口服

波立维。(3)皮肤准备:股动脉穿刺者应双侧腹股沟备皮,备皮时应洼意防止损伤局部皮肤。(4)心理护理:CAG及PCI在我国尚未普及并有如鱼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CAG及PCI 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5)术前训练:由于摄X线片时要求患者憋气,摄片后要求患者进行强有力咳嗽,以利造影剂从冠状动脉中排出,因此,要求患者术前训练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需卧床24 h,因此患者应先适应床上排便。(6)术前皮肤过敏试验: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 2.2 术后护理(1)术后严密监护,注意患者 的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立即行ECG监测,应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量约为6—8 h内饮水1 000?2 000 ml,以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遅。(2)注意穿刺处有无血肿及出血,有些患者因压迫不彻底或因应用住或制动不够而发生局部出血或血肿,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因此1 h内每15 min观察1次,无异常每2?4h观察1次。如有出血或血肿应及时通知医生。(3)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股动脉植入动脉鞘管,可有股动脉血栓形成。如术侧星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较术前减弱,应考虑股动脉血栓形成,结合肢体皮肤温度及颜色,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发现并通知值班

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高危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的的分析

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高危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分析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死因。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都是死于冠心病和卒中,死亡人数将从2008年的1730万激增到2030年的2330万。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是导致患者死亡率急剧上升的罪魁祸首,大多数患者在冠脉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突发心脏性猝死)急性发作之前都没有任何征状或者警示征兆。 目前看来,想有效地减轻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负担以及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只有做好急性冠脉事件的预防工作。但是,如何使用心血管影像学来确定患者是否处于急性冠脉事件的边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当下的诊断策略显然侧重于检测有无心肌缺血和血流动力学管腔狭窄,而不是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身。这种策略适合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却忽略了以急性冠脉事件为始发症状的CAD患者。 尸检报告显示,大多数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是由于斑块破裂,导致突发管腔内血栓形成所诱发的。易于破裂的冠脉病变斑块在形态上与稳定型斑块截然不同(见图1),利用这点,可以在早期采用非有创的影像学检查来鉴别易损斑块。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检测管腔狭窄,检测冠脉斑块的组成和尺寸更有利于早期诊断急性冠脉事件。

图 1 稳定型斑块和易损斑块的形态学与功能特征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可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无创性评估,而不仅限于检测冠脉管腔。CCTA可以明确冠脉的分支走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整体情况,但一般的检测方法只能辨别管腔狭窄与否或者根据钙离子水平判断斑块类型。 有了新的应用设备,影像指导下的预防、药物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效果都能得到相应的改善。根据斑块特性进行分层,可制定相应的个性治疗方案。因此,我们需要掌握解析CCTA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判断

冠脉造影的术前护理常规

冠脉造影的术前护理常规 冠脉造影的目的:已知有明确的胸痛及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适的原因待查,为手术或介入性导管治疗确立指征和(或)进行手术后疗效考核。 术前一天 1.术前一日通知放射科和导管室。 2.完善相关检查及检验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常规化验和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 X 线胸片﹑心电图。 3.术前皮肤过敏试验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 4.皮肤准备:术前一天根据手术医生确定的插管部位,护士给予局部清洗和备皮。 5.饮食指导:手术当日应进半流质饮食(面条、稀饭)不宜食牛奶、甜食,避免胃肠胀气。需在全麻下行介入手术者术日应严格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6.保证良好的睡眠:术前一晚保证睡眠,以保持术日良好的精神状态。若心理焦虑难以入睡,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催眠药物 7.术前训练由于摄片时要求患者憋气,摄片后要求患者进行强有力咳嗽,以利造影剂从冠脉中排出,因此,要求患者术前训练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由于患者术后卧床24 h,因此患者应适应床上排便. 8.心理护理 CAG及PCI在我国尚未普及并有创伤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CAI及PCI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 9.药物准备 CAG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检查,但有时因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可在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并口服波立维。 术日准备 1. 术前用药:备0.9%氯化钠250ml,糖尿病患者停服降糖药,术日晨酌情停服β-R阻滞剂。 2. 进食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3. 完善病历:手术申请单、术前准备单、护理记录单、耗材单,X片等。 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左上肢给予留置针穿刺,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入。 5. 准备病人:排空大小便,只穿病员服上装,平躺于转运床上。取下活动假牙、饰物、 贵重物品,标记足背动脉搏动部位,并记录。备好卫生用具。 6. 术前 2h 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明 显升高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暂停检查。 7. 术前 30min 肌肉注射地西泮 10mg 。 8. 送病人:嘱病人排便后,携病历、药物、推平车与护工一同将病人送入介入中心与介 入护士认真进行交接。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今天做造影,明天就上班”的安全、准确,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重中之重。本期,我们步步为营的讲解方式,手把手向您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细节,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本文内容欢迎转发分享,既可以用作新手入门的参考,又可以用于教学资料。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提升自我。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相关禁忌症: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BNP凝血全套甲状腺功能输血前全套心电图心脏超声造影剂皮试(部分医院已取消)2.备皮+消毒+铺巾常规消毒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区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已为主流,但桡动脉穿刺不难见到高位桡动脉、严重迂曲、血管直径过细、严重血管痉挛等情况,所以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有备无患。桡动脉及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铺巾3.器械准备下图中列举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现广泛使用的多功能造影导管,即可同时用于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这种导管在经右桡动脉操作时极为方便,但有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型号便偏小,可借助其他类型造影导管进行操作。介入器材多为亲水涂层,沾水便极为滑利、便于操作。猪尾造影管用于左心室造影

检查,但左心室造影并非所有中心都常规开展的项目。4.药物配制每个中心常规配制的药物不太一样,部分中心还喜欢使用混塔的“鸡尾酒”。我中心常规配制药物:肝素钠(用于术中肝素化,60-80U/Kg),维拉帕米及硝酸甘油缓解血管痉挛。“鸡尾酒”配置及其浓度 5.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为何不直接选择腕关节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此处虽便于穿刺,但可能术后不利于止血,故非上上之选。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的是广为使用的Seldinger穿刺法,如下图所示。Seldinger穿刺法局麻: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方继续推注利多卡因。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以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持针方法: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30-60°,沿血管走形缓慢进针;待针回血后继续进针穿刺切忌急于进针,首当仔细感受血管走形,避开血管弯曲处,沿血管走形进针。初学者穿刺不成功多因进针前未能体会血管走形,盲目进针,首针未见血管实乃常事,此时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

新冠脉造影术备皮流程

冠脉造影术备皮流程 核对医嘱 双人核对医嘱,持执行单到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姓名、年龄 评估 评估患者年龄、意识及合作程度。 检查备皮局部皮肤、毛发情况,选择合适的备皮材料。 观察环境是否宽敞明亮、安全、隐蔽、关闭门窗。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配合方法。 准备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一次性备皮包、一次性备皮刀片、安全剪刀、脱毛膏、手电、屏风、热水瓶、毛巾、 面盆、香皂、清洁纱布数块。 平卧于床上,暴露需要备皮的部位。 做脱毛膏皮肤试验。 备皮 核对 再次核对姓名、床号、手术部位。 备皮范围 上界为脐水平线,两侧至腋中线; 下界至大腿中上1/3处,包括会阴部。 清洁皮肤 蘸取皂沫涂擦手术区域皮肤,用毛巾温水 擦净,反复二遍。 脱毛 会阴部的浓密、较硬的毛发用安全剪刀剪 短。 打开备皮包,涂抹皂液,用一次性备皮刀 刮净会阴部的毛发。用纱布清洁干净会阴 部皮肤。 其他部位皮肤将脱毛膏涂抹在毛发根部, 询问有无过敏史,皮肤敏感者慎用脱毛膏。 皮肤试验 携脱毛膏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姓名、手术部位无误。 用棉签蘸取少许脱毛膏,在上臂掌侧皮肤上涂直径5cm 范围,观 察5分钟,观察皮肤过敏反应,如无即可使用脱毛膏。 操作 步骤 清洗 脱毛后用温水再次清洗手术区皮肤。 检查 用手电筒呈45°角照射,检查毛发是否剃净,皮肤 是否损伤。 整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更换病号服。 打开窗户,撤去屏风。 处理用物,分类处置。 吸收,处理医嘱、签字、记录。 评价 患者皮肤有无破损。 是否保护患者隐私 护士是否操作熟练。

备皮原则: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周围20cm范围内的皮肤都应进行清洁处理 备皮目的:清除皮肤上的污垢、毛发,利于消毒,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备皮标准:1、手术部位皮肤表面无明显肉眼可见毛发。 2、皮肤清洁、无损伤、无划痕。 注意事项: 1、术前皮肤准备前,影响患者进行术前卫生和心理宣教,取得配合。 2、正确选择备皮方式,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保暖。 3、备皮用品选择一人一用一消毒。 4、备皮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熟练。备皮应按顺序从上至下,避免出现盲区。并应顺行剃除毛发,以免损伤毛囊。随时清除刀内毛发,以免影响刀片锐利。 5、脱毛膏使用前做皮肤敏感试验,观察皮肤如出现瘙痒、灼热、红疹为过敏反应,忌使用脱毛膏。过敏处皮肤可用1%的氢化可的松涂抹,即可缓解症状。 6、脱毛膏不得与眼睛接触,打开后在有效期内使用,避免污染。小儿慎用脱毛膏。 7、脱毛时间根据手术时间应小于2小时。

冠脉造影 完

一个优秀的心内科医生必定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包括心血管解剖学、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生理病理学、心血管药物学等等,心血管解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临床工作中的好多内容与解剖息息相关,解剖学与影像学关系尤其密切,学好心脏X线片,心脏CT、MRI,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核素显像等必定要对心脏的解剖有深刻的理解。 最近为给科里医师讲课,复习了心血管解剖方面的内容,现将部分内容整理,与大家共享。 特别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仅用于个人收藏和教学,勿做他用。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解剖与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的冠状动脉系统 心脏作为一个泵,终生不停地将从静脉回心的血液射入动脉,以供机体需要。心脏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按70次/分计算,一年就要跳动3700万次左右。每次心跳心脏都要作功耗能,因此心脏本身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尽管心脏仅占体重的0.5%,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却占心脏总输出量的5%。另外,每次心跳都与心脏的生物电、能量代谢、机械运动(心肌的收缩舒张、瓣膜的开闭)和血流动力学(压力变化、血液充盈、排出等)密切相关。所以一旦心脏血供发生障碍,就会影响上述各方面的功能。冠状动脉又是心脏血供的唯一来源。因此,了解冠状动脉的解剖,对临床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常所说的冠状动脉是指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内、外并将血液转运到毛细血管床部分的血管。可将其分为两组:其一为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外的部分;其二为分布在心肌壁内的部分。前者血管较粗大,冠状动脉造影可充分显现,而后者血管细小,分布密集,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现直径0.5 mm以上的血管而其他血管则不能显现。人类正常冠状动脉主要有两大支,即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其余血管均由这两支血管发出分布于心脏表面及心肌中。在讨论冠状动脉系统的解剖时,应注意其起源或开口、分支、走行、终末部分和各个动脉及其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

冠脉造影操作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 新人入 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 6 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 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 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 C 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 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 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 实战训练。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

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 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 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 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流程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护理流程 1 . 术前准备 (1)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①术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出凝血时间、感染因子、心肌酶谱、脑钠肽;②X线胸片;③心电图;④心脏彩超等。 (2)药物准备:CAG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检查,但有时因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可在术中、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并口服波立维、拜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术前口服负荷量各300mg,如使用替格瑞洛口服180mg/次。 (3)皮肤准备:股动脉穿刺者应双侧腹股沟备皮,备皮时应注意防止损伤局部皮肤。 (4)心理护理:CAG及PCI在我国尚未普及并有创伤性,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CAG及PCI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 (5)术前训练:由于摄X线片时要求患者憋气,摄片后要求患者进行强有力咳嗽,以利造影剂从冠状动脉中排出,因此,要求患者术前训练憋气和强有力的咳嗽。选择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需卧床24 h,因此患者应先适应床上排便。 (6)有过敏体质患者术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1ml原液,15-2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及全身症状)。 2. 术后护理 (1)术后严密监护,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回病房后立即行ECG 监测,应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量约为6~8 h内饮水1 000~2 000 ml,以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 (2)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及血肿,观察末梢循环及桡动脉搏动情况。有些患者因压迫不彻底或因应用肝素或制动不够而发生局部出血或血肿,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因此1 h内每15 min观察1次,无异常每2~4 h观察1次。如有渗血、血肿及前臂肿胀明显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股动脉植入动脉鞘管,可有股动脉血栓形成。如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较术前减弱,应考虑股动脉血栓形成,结合肢体皮肤温度及颜色,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发现并通知值班医生。血管应用抗凝剂时要特别注意,有无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血肿情况。除注意局部穿刺部位出血外,还要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出

冠脉造影+PCI术前讨论(最新)

姓名陈斌科别心脏科病区205 床号07 住院号4387489 姓名陈斌性别女年龄 64岁讨论日期: 2010年 08月 03 日 主持人:徐标职称:主任医师 参加人员姓名及职称:徐标主任医师,宋杰副主任医师,王涟副主任医师,裴力刚主治医师,张松研究生实习医师。 手术前诊断:1、冠心病亚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高血压病。 手术指征:患者胸闷不适伴肩背部疼痛一个月,病程中心电图动态改变,冠状动脉造影示D1、OM1 明显狭窄。 术前准备情况:碘过敏试验(√)备皮(√)手术签字(√)Allen 试验()术前检查禁忌证(无)手术名称: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手术入路:经桡动脉经股动脉 手术步骤:1、患者平卧于导管床,心电、血氧监护,酌情吸氧,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动脉,置入动脉鞘,注入肝素,插入造影管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2、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方案。3、如病变适合且家属同意植入支架,则追加肝素,插入指引导管,在指引导丝指引下,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术,术中酌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指导手术。 术中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动脉夹层——掌握穿刺技巧、避免反复穿刺、操作轻柔;2、过敏反应——激素;3、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急性左心衰——术中严密监护,及时处理;4、心绞痛、心肌梗死——吗啡、硝酸甘油,开通阻塞血管,注意保护边支;5、冠状动脉内膜撕裂——球囊低压力扩张或支架覆盖;6、冠脉穿孔、心包填塞——带膜支架、心包穿刺引流或紧急外科手术;7、慢血流或无血流——药物治疗、血栓抽吸等;8、出血、血栓、栓塞并发症——相应处理;9、支架脱落——取出支架或原位释放,必要时外科手术。 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1、动静脉瘘——局部加压,带膜支架或外科修补;2、假性动脉瘤——局部加压或外科手术;心包填塞——心包穿刺引流或手术;3、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急性左心衰——及时相应处理;4、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必要时复查造影、血运重建;5、急性肾功能损害——

冠脉造影图像心血管边缘提取

一开题背景 近年来,图像成像技术为医学诊断提供了丰富和准确的信息,对疾病的无创伤精确诊断起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人们在获取和传输数字图像的同时,难免于图像数据被外界噪声所污染,妨碍了人们对图像信息的理解,由此,图像去噪技术应运而生。图像去噪,即在尽可能地不损失原图像细节的前提下,去除图像中无关的噪点,现有的图像去噪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均值滤波器2.低通滤波器。3中值滤波器。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的方法是人工地给原图像添加噪声,主要是随机噪声和椒盐噪声。 另外,图像边缘反映了图像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对边缘的检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最重要,最经典的课题之一。对医学图像而言,常需要通过边缘的提取来确定病灶的大小、脏器的运动情况、血球流动状态等。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图像边缘往往不也很清晰,这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图像边缘和轮廓特征的检测和提取方法,一直是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中的研究热点。 为方便医学影像工作者的使用,本文在对图像平滑(去噪)及对图像边缘检测技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缺陷。 二课题目的 在学习了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冠脉造影图像为例,利用Matlab软件,学习医学图像的图像增强和边缘提取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别利用中值滤波和高斯平滑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和随机噪声,分析不同 的模板大小对中值滤波的影响,以及尺度(方差)对图像平滑的影响。 2.对造影图像分别用灰度梯度算子、Roberts交叉算子、Sobel算子、Kirsch算 子、Laplace算子、Marr算子进行边缘提取,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并研究阈值选取对边缘检测的影响。 四原理和方法 1图像平滑 1.1 图像平滑的概念与分类。 图像平滑主要是为了消除被污染图像中的噪声。图像的简单平滑是图像增强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利用卷积运算对图像邻域的像素灰度进行平均化,从而达到减少图像中杂点的影像,降低图像对比度的目的。在空间域方法中,主

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

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 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今天做造影,明天就上班”的安全、准确,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重中之重。 作者| 黄大军孔令秋来源| 孔较瘦本期,我们用步步为营的讲解方式,手把手向您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细节,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本文内容既可以用作新手入门的参考,又可以用于教学资料。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提升自我。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相关禁忌证: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BNP凝血全套甲状腺功能输血前全套心电图心脏超声造影剂皮试(部分医院已取消)2.备皮+消毒+铺巾常规消毒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区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已为主流,但桡动脉穿刺不难见到高位桡动脉、严重迂曲、血管直径过细、严重血管痉挛等情况,所以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有备无患。桡动脉及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铺巾3.器械准备下图中列举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现广泛使用的多功能造影导管,即可同时用于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这种导管在经右桡动脉操作时极为方便,但有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型号便偏小,可借助其他类型造影导管进行操作。介入器材多为亲水涂层,沾水便极为滑利、便于操作。猪尾造影管用于左

心室造影检查,但左心室造影并非所有中心都常规开展的项目。4.药物配制每个中心常规配制的药物不太一样,部分中心还喜欢使用混塔的“鸡尾酒”。我中心常规配制药物:肝素钠(用于术中肝素化,60-80U/Kg),维拉帕米及硝酸甘油缓解血管痉挛。“鸡尾酒”配置及其浓度5.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为何不直接选择腕关节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此处虽便于穿刺,但可能术后不利于止血,故非上上之选。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的是广为使用的Seldinger穿刺法,如下图所示。Seldinger穿刺法局麻: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方继续推注利多卡因。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以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持针方法: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30-60°,沿血管走形缓慢进针;待针回血后继续进针。穿刺切忌急于进针,首当仔细感受血管走形,避开血管弯曲处,沿血管走形进针。初学者穿刺不成功多因进针前未能体会血管走形,盲目进针,首针未见血管实乃常事,此时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受此时穿刺针与血管搏动之间的关系,再将穿刺针退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