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 格式:pdf
- 大小:232.94 KB
- 文档页数:5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分离、检测和定量化分析化合物的高效分析技术。
它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一、HPLC的基本原理HPLC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力(如极性、亲疏水性、离子性等)使化合物在固定相中发生分离。
其中,固定相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材料,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高分子材料等;流动相则是一种能够溶解样品的溶剂或混合物,流动相中的溶剂性质和浓度对分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在HPLC中,样品被注入进入色谱柱中,随着流动相的不断流动,化合物会在固定相中发生一系列的吸附、解吸、扩散等步骤,从而实现分离。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利用色谱柱上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分离。
例如,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柱可以实现对带电化合物的分离,利用手性固定相可以实现对手性化合物的分离。
二、HPLC的检测方式HPLC的检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UV检测:利用紫外线在化合物中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定量分析化合物。
2. 荧光检测:利用荧光化合物在激发光下的荧光发射特性,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化合物。
荧光检测对于具有荧光基团的化合物非常敏感,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化合物。
3. 电化学检测:利用电极与样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通过测定电极的电势变化来定量分析化合物。
电化学检测通常用于检测带电化合物,如离子、电解质等。
4. 质谱检测:利用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测定化合物的质量谱图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
三、HPLC的应用领域HPLC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化学品生产等领域。
例如,药物分析中常用HPLC对药物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食品安全中常用HPLC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环境监测中常用HPLC对水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四种检测方法及计算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在化学、生物学、制药、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将详细介绍四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计算方式。
一、紫外-可见光检测法 (UV-Vis)紫外-可见光检测法是最常用的HPLC检测方法。
在此方法中,样品组分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有吸收,因此可以被检测。
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峰面积或峰高法定量。
峰面积法比峰高法更为准确,因为它同时考虑了峰的高度和宽度。
在计算时,首先需要获得标准品的校正曲线,然后根据未知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在校正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浓度。
二、荧光检测法 (Fluorescence)荧光检测法的灵敏度通常比紫外-可见光检测法更高,但并非所有化合物都能产生荧光。
在这种方法中,样品组分被激发光照射后发出荧光,荧光强度与组分浓度成正比。
计算方式与紫外-可见光检测法类似,也是通过校正曲线进行定量。
三、电化学检测法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电化学检测法通常用于检测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如许多药物和神经递质。
它可以在没有光学性质的情况下对物质进行检测,提高了HPLC的应用范围。
常见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包括安培检测法和电导检测法。
定量计算通常基于法拉第定律,即电流与通过电解池的电荷量成正比。
四、质谱检测法 (Mass Spectrometry)质谱检测法是与HPLC连用的一种高级检测方法,可以提供待测物质的分子量信息,从而确定其化学结构。
在此方法中,HPLC分离后的组分直接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定量计算通常使用内标法或外标法,需要对待测物质进行同位素标记或使用已知量的内标物质。
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更准确的定量。
以上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和计算。
同时,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还需要对HPLC系统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校准。
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系统,将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或吸附等作用而实现分离和检测的色谱技术。
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析速度快、样品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HPLC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常用的色谱模式和应用领域,以期对HPLC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HPLC的基本原理HPLC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亲和力,使其在色谱柱内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固定相是填充在色谱柱内的颗粒状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涂于固体载体上的液体。
流动相是通过高压泵送入色谱柱的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可以是极性或非极性的。
样品是通过进样器注入流动相中,并随流动相进入色谱柱。
当样品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会发生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等作用,导致它们在固定相中停留不同的时间。
这个时间称为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通常用tR表示。
保留时间是反映样品组分在色谱柱内分离程度的重要参数,不同的组分有不同的保留时间。
当样品组分从色谱柱出口流出时,会被检测器检测到,并产生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形成一个色谱峰(chromatographic peak)。
色谱峰的位置反映了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色谱峰的面积或高度反映了样品组分的含量或浓度。
将检测器信号随时间变化而绘制出来,就得到了一条色谱图(chromatogram)。
色谱图上可以看到不同的色谱峰,每个峰对应一个样品组分。
通过比较保留时间和色谱峰面积或高度,就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HPLC仪器组成HPLC仪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溶剂供给系统(solvent delivery system):负责提供恒定压力和流速的流动相,并将溶剂混合成所需比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一个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药品或样品的方法。
2.范围:适用于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的药品或样品。
3.责任:质检科检验员对本实施规程负责。
4.程序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成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
4.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应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4.1.1色谱柱4.1.1.1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硅烷键合相和氨基硅烷键合相等)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手性键合填充剂用于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分析。
4.1.1.2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碳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待测物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孔径在15nm(1nm=10)以下的填料适合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4.1.1.3以硅胶为载体的一般键合固定相填充剂适用pH2~8的流动相。
当pH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
当色谱系统中需使用pH大于8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碱的填充剂,如采用高纯硅胶为载体并具有高表面覆盖度的键合硅胶、包覆聚合物填充剂、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或非硅胶填充剂等;当需使用pH小于2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酸的填充剂,如具有大体积侧链能产生空间位阻保护作用的二异丙醇或二异丁基取代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等。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Ultraviolet Detection,HPLC-UV)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方法。
这种方法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线检测 (UV detection)两种技术,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
以下是HPLC-UV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样品准备: 样品需要被适当准备,通常包括溶解、过滤等步骤。
样品可以是液体或溶解于溶剂中的化合物。
2.色谱柱选择: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分析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柱,例如反相柱、离子交换柱等。
柱的选择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和所需的分离效果。
3.流动相: 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即在色谱柱中流动的溶剂。
流动相的组成和性质会影响化合物在柱上的分离。
4.进样: 将样品通过进样器引入到色谱柱中。
样品通常通过自动进样器进行精确的控制。
5.色谱分离: 样品在色谱柱中通过流动相的作用发生分离。
不同的化合物在柱中通过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6.紫外检测: 在分离后,化合物通过紫外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测量样品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
许多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区域 (通常在200至400纳米之间)吸收较强的光,因此紫外检测器对于许多有机物是非常灵敏的。
7.数据分析: 通过记录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可以获得色谱图谱。
通过比较标准品或使用外标法,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
HPLC-UV广泛用于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化学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等优点。
此外,HPLC技术可以与其他检测技术 (如质谱检测)结合使用,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信息丰富度。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四高一广”的特点:①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
②高速: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时。
③高效:分离效能高。
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
④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μL数量级。
⑤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
⑥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柱子可分离不同化合物⑦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有色谱柱可反复使用、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等优点,但也有缺点,与气相色谱相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是有“柱外效应”。
在从进样到检测器之间,除了柱子以外的任何死空间(进样器、柱接头、连接管和检测池等)中,如果流动相的流型有变化,被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滞留都会显著地导致色谱峰的加宽,柱效率降低。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的灵敏度不及气相色谱。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常用于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它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样品准备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环境等领域的杂质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正相色谱法、反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和大小排阻色谱法等。
下面将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适用条件。
首先,正相色谱法是指固定相为极性的色谱柱,流动相为非极性溶剂。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杂质。
在正相色谱法中,样品中的杂质会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可以实现对杂质的分离和检测。
适用条件包括: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溶剂,流速适中,以确保杂质与固定相有足够的相互作用。
其次,反相色谱法是指固定相为非极性的色谱柱,流动相为极性溶剂。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极性或强极性的杂质。
在反相色谱法中,样品中的杂质会与流动相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调整固定相的性质和流动相的组成,可以实现对杂质的分离和检测。
适用条件包括: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极性溶剂,固定相的选择要考虑样品的性质,流速适中,以确保对杂质的分离和检测。
第三,离子交换色谱法是指固定相为带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带有相反电荷的溶液。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带电荷的杂质。
在离子交换色谱法中,样品中的带电荷杂质会与固定相发生离子交换作用,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可以实现对杂质的分离和检测。
适用条件包括:固定相为带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带有相反电荷的溶液,pH值适中,以确保离子交换的发生。
第四,离子对色谱法是指固定相为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为带有相反电荷的溶液。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带电荷的杂质。
在离子对色谱法中,样品中的带电荷杂质会与固定相中的离子对试剂发生离子对作用,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pH 值,可以实现对杂质的分离和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含量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广泛用于测定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技术。
以下是一般的HPLC测定含量的步骤和方法:
1.样品制备:根据分析的目的,准备含有目标化合物的样品。
样
品制备可能涉及提取、溶解、过滤等步骤。
2.标准曲线制备: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建立标
准曲线。
标准曲线上的点数通常越多越好,以提高测定的准确
性。
3.HPLC系统设置:设置HPLC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移动相(流动相)和检测器。
根据样品性质和目标分析物,选
择适当的柱和检测条件。
4.进样: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注入HPLC系统。
通常使用自动
进样器,以提高精度和重复性。
5.色谱条件优化:通过调整流速、温度等条件,优化色谱分离,
使目标化合物得到良好的分离和峰形。
6.数据采集和分析:使用检测器(如紫外-可见(UV-Vis)检测
器)记录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吸收峰,并使用标准曲线计算目标
化合物的浓度。
7.质量控制:包括在分析中加入质量控制样品,以确保实验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8.结果报告:报告目标化合物的浓度,通常以样品中目标化合物
的峰面积或峰高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来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HPLC分析的方法会因分析的具体目的和分析物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HPLC分析之前,建议参考相关的方法学文献、标准操作程序(SOP)或咨询有经验的分析师。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范围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
其测定范围取决于所选用的色谱柱、检测器和分析方法。
在理论上,HPLC可以用来分析各种有机物、无机离子和生物
大分子等。
具体的测定范围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1. 柱选择:HPLC柱是HPLC分析中的关键部分,根据不同的
分析需求,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柱。
常用的柱包括反相柱、离子交换柱、大小排阻柱等。
根据不同的化合物特性和物理性质,选择适当的柱可以扩大测定范围。
2. 检测器选择:HPLC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荧光检
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
不同的检测器对不同类型的分析物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可以根据分析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器。
3. 分析方法优化: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如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从而扩大测定范围。
总的来说,HPLC的测定范围较广,可以用于分析各种化合物
和物质。
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检测器和优化分析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分析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基于样品在液相中的分配
行为以及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
它能够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分离、定量和定性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如下:
1. 选择性分离:高效液相色谱中,样品混合物被注入装有固定相(柱填充物)的色谱柱中。
不同物质在柱填充物上的吸附和解吸速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温度和流速等参数来实现对样品中物质的选择性分离。
2. 吸附-解吸过程: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与固定相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这个过程涉及吸附和解吸,吸附过程发生在固定相表面,解吸过程发生在固定相表面和流动相中物质的分配行为。
通过控制流动相的性质和柱填充物的特性,可以实现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吸附和解吸。
3. 柱填充物: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填充物通常是多孔性固体颗粒,如硅胶或石英。
填充物的选择与样品的性质和分离的目的有关。
柱填充物的粒径、孔径和表面性质将影响色谱分离的效果。
4. 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的结果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记录。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根据待分析物的性质和浓度选择适当的检测器。
总之,高效液相色谱是利用样品在液相中的分配和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解吸过程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调整柱填充物、流动相和检测器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样品中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分离和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生物、化学和化工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技术,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物质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技术,常用来测定各种气体,液体,固体样品中的组成成分和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样品经由溶剂混合和稀释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的
内置液相色谱柱,被加热并驱动穿越柱子,由老细胞相比较密分分离而出,具体流程是:
首先将样品和HPLC柱充满溶剂,随后一个仪器将样品推向柱中心,推动力可以是气体压
或者是低压液压,具体是依据柱的结构和容积大小而定。
样品经HPLC柱后,与其他种类
的成分分离,利用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每种成分的含量,根据各分离出物质对检测仪输出信
号的强度和峰面积来计算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即得出该物质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被广泛用于实验室测定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中物质的含量,它具有
分离准确、操作简便及数据重现精准等优点。
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被广泛应用在医疗、
食品、精细化学等行业,用来测定物质的含量,为新药研发,食品卫生检测,环境监测等
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物质含量的有效技术,具有分离准确、操作简便及数据重现精准等优点,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研究和工作要求,在医疗、食品、精细化学等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特点1.高压: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液),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阻力较大,为了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
一般可达150~350×105Pa。
2. 高速:流动相在柱内的流速较经典色谱快得多,一般可达1~10ml/min。
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的分析时间较之经典液相色谱法少得多,一般少于 1h 。
3. 高效:近来研究出许多新型固定相,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4.高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已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如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1g。
另外,用样量小,一般几个微升。
5.适应范围宽: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气相色谱法虽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
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 以上)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 75% ~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
高效液相色谱按其固定相的性质可分为高效凝胶色谱、疏水性高效液相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高效离子交换液相色谱、高效亲和液相色谱以及高效聚焦液相色谱等类型。
用不同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或分析各种化合物的原理基本上与相对应的普通液相层析的原理相似。
其不同之处是高效液相色谱灵敏、快速、分辨率高、重复性好,且须在色谱仪中进行。
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报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医药等领域。
以下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报告的示例:实验名称: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一、实验目的1.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中的组分;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色谱分离原理的检测技术。
样品中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平衡,通过不同性质的固定相实现组分的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和洗脱顺序可用于定性分析,而组分的浓度或含量可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固定相、检测器等,确保仪器正常运行;2.配置样品:将待测混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样品溶液;3.连接仪器:将流动相泵、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起来,确保密封良好;4.平衡色谱柱:在开始进样之前,让色谱柱通过流动相进行平衡,使固定相达到稳定状态;5.进样分析:将样品溶液注入进样器中,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记录各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和洗脱顺序;6.清洗色谱柱:实验结束后,用适量的流动相清洗色谱柱,以除去残留的样品组分;7.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峰识别、定量和定性分析等。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记录各个组分的保留时间和洗脱顺序;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色谱图,标注各个峰对应的组分;3.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计算各个组分的浓度或含量;4.分析实验结果,与标准品进行比较,确定组分的性质。
五、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分离和检测了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2.通过与标准品比较,确定了各个组分的性质;3.本实验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研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现代分析检测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精确检测、毒理学研究、药物筛选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技术,它可以将曲线性或非线性的有机及无机物质以及混合物进行分离。
它主要由一个采样泵、柱状体、温控器以及检测器等组成。
将采样物料通过泵注入导入柱状体,在不同的流速和温度条件下通过各种分离机理的作用及有机阳离子交换分离出组分物质,最后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并量化比较分离出的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测定灵敏度,并且使用简单方便,实
用价值很高。
它常用于缺质分析、新药、制药中添加剂的测定等,在药学研究中,运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各种有机物的分离及测定,如药效成分的研究与质量控制,比如,止咳糖浆中的止咳成分及添加剂的测定;山楂糖浆中的有效成分及添加剂的研判等等。
此外,它还被用于分析和研究乳剂、谷物和稻米及饲料中的有机物;用于检测及分析石油、油农副产品和石化产品中各种有机物;用于分离、分析油,水和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用于检测和分析水中有机物,如腐殖酸等等。
综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实验研究范围,而且使精密
检测变得更加易于实现,对于未来的化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