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庄子》的《马蹄》。原句为“白玉不毁,孰为珪璋。”意思是:白色的玉石不毁坏,用什么造出珪璋?该句是反问句式,正面含义是,毁坏了纯朴的玉石起来就很清越;身形是端正的,那么影子看起来就是直的。
个人影响环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修己以安人;提升自身的同时安定别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个人影响他人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这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们赞赏理性。《礼记·中庸》载:“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贤强调要充实学问,理性地作出分析、判断,得到真理,再去践行。蜀汉名相诸葛亮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要求用理性的力量克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专一,去实现远大的目标。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把理性放置于人类认识的最高层次。我们也欣赏血性。关羽临终前说:“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铁骨铮铮。岳飞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腔热血。近代爱国学生高唱:“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壮志凌云。作为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理性与血性?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