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的分类及基本方法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154
课堂教案任课教师:授课题目 服务定价策略(一)授课时间第 5周星期 第1次课 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影响服务定价的因素影响服务定价的服务业特征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影响服务定价的服务业特征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关于服务产品策略的内容:服务产品整体概念(服务包、服务之花)、服务产品生命周期、服务新产品开发设计、服务产品品牌。
总结上节课案例《招商银行的“金葵花”》。
进入新课案例导入:一群从伦敦到纽约旅行的乘客被延误了,为了找点乐趣,他们决定比较他们所支付的票价。
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他们发现有许多不同的价格。
除了预料中的头等舱、商务和经济舱之间有差别外,他们发现在同一等舱之中票价也有很大差别。
• 有些人订的早且支付的少,没有预订而买的剩票也比较便宜。
• 有些人留下来过了周末再回去,其机票也要便宜一些;•还有人购买的是机票加酒店住宿的组合,其价格也有所不同。
• 有些人记得曾飞过相通的航线,价格却与此次不同,但那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间。
提问:上述不同服务价格的例子符合逻辑吗?对服务企业而言有利可图吗?参考答案: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服务企业的定价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采用恰当的服务定价,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什么影响了服务的定价?一、 影响服务定价的因素(见图示)• 成本因素是服务产品价值的基础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 需求因素影响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认识,进而决定着产品价格的上限;• 竞争因素则调节着价格在上限和下限之间不断波动,并最终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 。
1.成本要素服务产品的成本可以分为三种,即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准变动成本。
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服务产品的总成本等于三者之和。
例如:酒店的成本构成固定成本 建筑与设施的折扣(自有) 建筑和设施的租金(租用) 固定人员的酬金变动成本食品消耗易耗品的维修水电的消耗准变动成本 员工的加班费2.需求要素价格需求弹性法:因价格变动而相应引起的需求变动比率,反映了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定价的一般方法教学目的:掌握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能够应用这几种定价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重难点: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和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应用。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内容:一、成本导向定价法(一)成本加成定价法1、定义成本加成定价法就是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按照单位产品成本的一定比率所确定的利润作为产品的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2、计算公式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1+成本加成率)注:成本加成率为预期利润占产品成本的百分比。
3、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优点:①简单易行②缓和价格竞争③买卖双方都感觉比较公平缺点:①以卖方利益出发,忽视了需求②没有考虑市场竞争因素,不能对竞争做出敏感的反应③加成率是个估计值,缺乏科学性4、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举例某电视机厂生产2000台彩色电视机,总固定成本600万元,每台彩电的变动成本为1000元,确定目标利润率为25%。
请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价格。
解析:单位产品固定成本=6 000 000/2000=3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00元单位产品总成本4000元P=AC(1+R)= 4000×(1+25%)=5 000元(二)盈亏平衡定价法(保本分析法或者量本利分析法)1、定义盈亏平衡定价法是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法来制定产品价格。
使用这种方法分析时,需要将产品的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并假定生产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即产品的产量与销量相等。
2、盈亏平衡定价法价格的确定设Q为产品产量,F为总固定成本,v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C为总成本,p为产品价格,S为销售收入,π为赢利。
则S=P·QC=F+ v·Qπ=S-C盈亏平衡时,π=0,则盈亏平衡时的产品价格为p※= F/Q + v目标利润为π(π≠0 )时的赢利价格为p赢=(F+π) /Q+ v(三)边际贡献定价法1、定义是一种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定价的一般方法与基本策略定价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关键决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制定定价策略和方法时,企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产品特性等。
下面是定价的一般方法与基本策略。
1. 成本导向定价:此策略基于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目标来制定价格。
企业将成本与预期利润相加,然后将其分配到每个单位产品的价格上。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忽略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
2. 市场导向定价:这种策略是基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付出能力来制定价格。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上类似产品的价格水平,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弹性。
然后根据竞争情况和市场定位来调整价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3. 增值定价:这是一种基于产品特性和独特价值的定价策略。
企业通过研发和创新,为产品增加附加值,然后可以将其定价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这种策略适用于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市场,但需要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品质。
4. 高低定价:这是一种基于不同产品线或市场细分的定价策略。
企业可以将某些产品定价较高,以获取高利润,同时将其他产品定价较低,以吸引消费者并促进销售。
这种策略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覆盖率。
5. 弹性定价:这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弹性和供需关系来灵活调整价格的策略。
当市场需求较强时,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以提升利润;当市场需求低迷时,为了增加销量,可以降低价格。
这种策略能够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在实施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定价策略也需要与其他营销策略相匹配,如产品定位、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以达到更好的市场效果。
因此,定价决策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并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调整。
定价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个有效的定价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定价的相关内容。
产品定价策略制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产品定价的概念和重要性;2. 理解产品定价策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掌握产品定价策略制定的步骤和技巧;4.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产品定价策略的优劣。
二、教学内容1. 产品定价的概念和重要性1.1 产品定价的定义1.2 产品定价的重要性1.3 产品定价对企业经营的影响2. 产品定价策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 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2.2 市场导向的定价策略2.3 竞争导向的定价策略2.4 价值导向的定价策略3. 产品定价策略制定的步骤和技巧3.1 确定定价目标3.1.1 利润最大化3.1.2 销量最大化3.1.3 市场份额最大化3.2 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3.2.1 市场需求分析3.2.2 竞争环境分析3.3 确定定价策略3.3.1 价格刚性策略3.3.2 价格弹性策略3.3.3 增值定价策略3.3.4 折扣定价策略3.3.5 套餐定价策略3.4 评估和调整定价策略3.4.1 定价效果评估3.4.2 定价策略调整4. 分析和评价不同产品定价策略的优劣4.1 定价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4.2 定价策略的市场反应分析4.3 定价策略的竞争优势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产品定价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正确地讲解产品定价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产品定价策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产品定价策略,并讨论其优劣及改进措施。
4. 学生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其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互动。
5. 教师总结和解答疑惑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6. 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引入一个实际的产品定价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该案例的产品定价策略及其效果。
7.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估几个不同产品定价策略,并阐述其优劣。
8. 结束语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告。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定价策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不同定价策略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 熟悉定价策略在实际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定价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市场营销和定价策略的兴趣。
-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定价策略概述- 定价策略的定义和作用- 定价策略的分类和特点2. 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原理-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应用3. 市场渗透定价法- 市场渗透定价法的原理- 市场渗透定价法的应用4. 市场撇脂定价法- 市场撇脂定价法的原理- 市场撇脂定价法的应用5. 竞争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原理- 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应用6. 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的定义和种类- 心理定价策略的应用7. 定价策略的制定与调整- 定价策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定价策略的调整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定价策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定价策略的运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模拟演练法:让学生参与模拟定价决策,提高学生运用定价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定价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定价策略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系统讲解定价策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定价策略在实际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4. 讨论与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模拟演练- 让学生参与模拟定价决策,提高学生运用定价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 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定价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