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故案例看瓦斯抽采的意义(九里山煤矿)
- 格式:ppt
- 大小:94.13 MB
- 文档页数:38
河南焦煤九里山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一、矿井概况该矿位于焦作矿区东部、太行山南麓,距离焦作市区18Km,井田面积17.5K㎡。
于1970年7月开始建井,1983年投产,2009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对瓦斯进行鉴定,鉴定九里山矿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3.41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43.99 m³/分,相对CO2涌出量为9.08 m³/t,绝对CO2涌出量为11.95 m³/分。
属于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事故发生10月27日0时36分,在该矿井16采区16031上风道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零点班刚进入该掘进工作面区域的18名矿工全部遇难。
三、事故分析1、施工的16031上风道处于卸压带范围之外,而且处于应力集中异常带,未采取有效措施;2、安全保护措施中,安全设施的设置和设计部符合要求;3、“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导致事故发生。
河南义马市千秋煤矿事故分析:千秋煤矿是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煤矿,是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煤矿之一。
千秋煤矿于1958年建成投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吨,2007年核定生产能力210万吨,是义煤集团的骨干矿井。
该矿主井位于义马市新区街道办事处(原千秋镇)下属的千秋村。
1956年建井,1958年投产。
事故发生11月3日19时18分,义马市发生2.9级地震,19时45分左右,千秋煤矿21221下巷发生冲击地压。
矿震发生时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已掘进760米,矿震发生后从21221下巷380米向里巷道严重受损,480米处巷道基本合拢。
事故教训10.27焦作九里山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暴露出矿井企业对瓦斯突出的机理认识不全面,“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导致事故发生。
结合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深刻吸取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瓦斯治理工作:1、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对我矿进行隐患大排查,认真查找采掘部署、通风瓦斯、爆破管理、水害防治、监测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深入一线,进行一次彻底的隐患大排查。
九里山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反思2011年10月27日,九里山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其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瓦斯突出造成的。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事故后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追思。
反思之一,作业规程中的规定能否落实?人们都知道,煤矿的生产存在着5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其中受瓦斯灾害直接危害的是我们的掘进工。
因此,各采、掘队的主管技术员在开工前都应针对本单位的作业场所实际情况编制作业规程,规程中对顶板管理应有专列的条款。
此规程经审批后要由队长、技术员分别向全队职工进行传达贯彻。
该队出事故前的8架棚子均有空顶现象,但队长及队值班干部在此情况下仍指挥安排每小班正常进尺而竟无一人发觉。
反思之二,管理制度是实还是虚?我们的管理制度是很多的也很健全,但是在执行制度的工作中我们是否能够按照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例如我们规定不合格的工程质量不予验收,同时要求推倒重来。
但在现场,我们的工程质量能做吗?我们不合格的棚子,有时都顺利通过了质量验收员的验收。
正是这些自己架设的、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而留下隐患。
现场交接班制度,但追查事故时,应当有特殊岗位现场交接班,工作时,我们的工人不应该就不应该在现场交接班,以免在出现事故时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生产任务,而往往不能遵守。
反思之三,管理人员是否有“安全为天”我们经过这起事故了解到,我们的管理人员能否做到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当生产和安全发生冲突时能否摆在安全和生产的关系,很难做到这一点,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在大多数干部中存在。
反思之四,在企业最求效益的现实中,如何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煤矿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采用工资与材料费捆在一起的承包办法。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施工技术,减少空顶片帮,加强科学管理,实现单背板率80%以上,就可以节约支护材料。
但当巷道遇到复杂地质构造而出现断层、片帮、空顶现象时就应加强措施,适当加大支护材料的投入,以保证安全生产,确保正常进尺。
最新-煤矿瓦斯超限心得体会九里山矿瓦斯事故教训心得体会精品煤矿瓦斯超限心得体会九里山矿瓦斯事故教训心得体会同时也暴露出安全思想松懈、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深刻汲取10.27瓦斯突出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的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努力把河南煤化打造成一个本质安全型、和谐稳定型、强势竞争型、科学发展型的现代化企业.这次事故教训,使我们看到了管理干部在理念认识、工作落实、规范操作等方面还很不到位,管理上还存在严重问题.作为分管掘进的副矿长,不得不引起我去深思:要想提高效益,实现安全生产,首先必须要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环节就是管理人员必须提高素质,管理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力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针对这次10.27出现的事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感到我们在管理上还有一定的漏洞,为了堵住漏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一、思想决定行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始终摆正搞质量标准化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和持之以恒抓质量、扎实有序做工作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抓质量就等于抓安全、就等于增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没有质量标准化建设就没有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的思想观念,在全矿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事故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二、制度落实是关键.思想提升了,制度完善了,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去落实,去管理.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三、安全生产要避危于无形古人说:明者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意思是:明智的人在事故发生前就有了预见,有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避开了,灾祸本来就大多藏在隐蔽不易发现的地方,而突发在人的忽略之处.这话对我们抓好安全生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安全工作的关键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能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
There is no absolute happy paradise in the world, only relative people who can find fun on their own.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煤业化工集团焦煤集团九里山矿“10?27”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一、基本情况:2011年10月27日0时36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里山矿(以下简称九里山矿)16031回风巷3号上帮抽采钻场掘进工作面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岩)量3246吨、瓦斯量29.12万立方米,造成1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51.89万元。
二、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在具有突出危险性的1603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尽管实施了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但受该区域特殊、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马坊泉断层带的影响,煤体结构、地应力发生异常变化,加之采动引起的集中应力区范围的变化,综合防突措施仍未能完全消除突出危险。
16031回风巷3号上帮抽采钻场掘进工作面前方煤岩体受多种应力叠加作用,积聚的能量超过了其抵抗极限,导致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
(二)间接原因1.九里山矿采取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不到位,对事故区域复杂地质条件不适用。
受马坊泉断层带影响,事故区域煤体和地质构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对16031回风巷尽管采取了递进掩护顺层钻孔预抽区段、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等区域防突措施,并且区段钻孔预抽时间长达11个月,但有效作用范围小,没有实现该区域整体卸压和充分排放煤体中的瓦斯,措施范围内的煤层不能抵抗周围出现的瓦斯压力和地应力大、煤体破坏严重的异常情况,没有达到区域消突目的。
2.九里山矿区域效果检验指标偏高,瓦斯抽采不到位。
该矿采用了11立方米/吨的实测残余瓦斯含量为区域效果检验指标,16031回风巷区域措施实施后,虽然实测的残余瓦斯含量最大为10.66立方米/吨,低于所采用指标,但距《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定的暂行指标8立方米/吨的瓦斯含量还有差距,对事故区域而言瓦斯抽采量还达不到消突的标准,把11立方米/吨的残余瓦斯含量作为始突瓦斯含量的效检指标偏高。
採二区反思10 27事故教训,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全面反思事故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今年10月27日,是我矿10·27事故一週年,也是河南煤化安全反思日,那一幕我们永远难以忘怀,难以忘怀那一起刻骨铭心的事故教训。
18名矿工兄弟永远的离开了他们的父母、离开了他们的妻儿。
事故给我们每个九里山矿人敲响了警钟,作为九里山矿职工,我们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痛定思痛、全面反思,真正用事故教训来推动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用实际行动做好第四季度安全工作,来告慰我们18个遇难矿工兄弟的在天之灵。
一、吸取事故教训,搞好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我们採煤工作面直接与瓦斯、顶板、煤尘等自然灾害短兵相接,面临的安全管理重点、难点就是瓦斯治理,我们把14121、16041工作面的瓦斯治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认真执行好工作面浅孔抽放和鬆动爆破措施,要求抽放孔的深度、高度、间距、封孔质量和鬆动爆破的炮眼位置、药量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措施规定,区队不定期抽查,发现现场操作与措施不符的,追究当班跟班、班长、验收员的责任。
严格落实工作面“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对无计划造成瓦斯超限的,区队认真组织讨论,分析原因落实责任,严肃处理。
同时我们也要抓好水、火、顶板等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决不能顾此失彼,确保对安全隐患始终做到“可知、可防、可控、可治”。
我们要倍加用心,认真反思,真正吸取事故教训,警钟长鸣,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管理工作2、坚持安全零理念,深化安全“双基”建设加强现场管理,坚持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14121工作面接近停採线,两巷压力大,工作面煤壁片帮掉矸严重,在这期间强调区队管理人员井下带班质量,要求跟班必须在安全薄弱的地点、环节蹲点跟班。
能够做到隐患问题在现场发现,第一时间在现场处理,与职工同上同下,减少和杜绝“三违”,防止事故发生。
对于发现隐患问题不及时处理,造成隐患扩大或发生事故的,严格责任追究。
三、增强质量意识狠抓质量标準化生产是目的,安全是保证,质量是基础。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里山矿“10·27”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报告日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里山矿“10·27”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结案,现予发布。
2012年10月16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里山矿“10·27”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报告2011年10月27日0时36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里山矿(以下简称九里山矿)16031回风巷3号上帮抽采钻场掘进工作面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岩)量3246吨、瓦斯量万立方米,造成1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及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黄玉治率有关司局负责人于10月27日下午赶往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河南省政府陈雪枫副省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协调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经请示河南省政府同意,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会同河南省监察厅、安监局、工信厅、公安厅、总工会、检察院等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同时聘请专家组,协助事故调查。
经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鉴定和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并制定了防范措施。
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矿井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九里山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九里山乡,隶属于河南省属煤炭企业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70年7月建井,1983年4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2007年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
该矿证照齐全,均在有效期内。
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自1999年12月至2014年12月。
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豫)MK安许证字〔2008〕12160807,有效期自2008年12月16日至2011年12月15日。
2024年煤矿瓦斯事故反思心得体会样本在____年____月____日零点三十六分,九里山煤矿16采区16031上风道掘进工作面不幸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事故发生时,有____名矿工正在作业,遗憾的是,所有作业人员均不幸遇难。
此次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对我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管理思想上的松懈、管理工作的混乱等问题。
事故发生后,我们深感痛心,并深刻认识到必须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我们务必将河南煤化集团打造成一个本质安全、和谐稳定、具有强势竞争力和科学发展的现代化企业。
此次事故也反映出我们的管理人员在理念认识、工作落实和规范操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作为掘进工作的分管副矿长,我深感责任重大。
我认识到,提升效益和实现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强化管理。
而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确保管理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力到位,从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针对此次事故,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践,我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改进:一是明确思想对行动的指导作用。
我们必须确立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之间的正确关系,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的理念,并在全矿范围内形成共识。
二是确保制度的贯彻落实。
完善的制度需要有力执行,我们要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件件有落实,通过严格的管理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是坚持“避危于无形”的原则。
安全事故往往源于疏忽,我们要有预见性,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注重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
我们要细化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基层干部和班组长,以及瓦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五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深入井下现场管理。
作为分管副矿长,我将坚定地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工作动力,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确保我矿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坚信只有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执行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我们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为煤矿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河南"先进矿井"事故连发揭示煤炭安全生产新风险10月以来,河南省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两起事故,造成28人死亡,而在10月份之前,河南煤炭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仅为8人。
目前,这两起矿难原因仍在调查中,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九里山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义煤集团千秋矿,在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水平方面分别都是河南省的先进矿井。
先进矿井连发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折射出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加大、开采深度的增加,正不断面临着新的安全风险。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说:“新近这两次事故,我的看法,尽管有了自然方面因素和不可预测的原因,但我认为,我们要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反思我们思想上是不是有松懈麻痹的问题。
”郭庚茂指出,这两起矿难揭示了我国煤炭安全生产正面临着新的风险、新的技术挑战,而在防治水平难以有效跟进的情况下,煤炭开采的安全理念也需要革新。
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煤矿生产理念要转变,对高危矿井、现有技术和防范水平难以保障安全的矿井应慎采、缓采,不能保证安全的应坚决停采。
国家煤监局局长赵铁锤表示,对一些没有保障能力的矿井,采区、采面、掘进头,最好先停下来,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专家论证。
包拓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井。
类似这样一些,没有保障,先停下来,先进行安全评价。
根据实情情况再工作,不安全就不做了,不安全就不生产了。
10月27日零时36分,世界500强企业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九里山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8人遇难。
九里山矿于1983年投产,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每年,属于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据了解,这家煤矿在瓦斯防治水平方面,一直是行业内的先进矿井,就在事故发生前几天,河南煤化集团还在这家煤矿召开瓦斯综合治理现场会。
记者在事故现场采访了解到,事故发生时,该矿正处于矿工上下班交接时,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事故;而在场的专家也对这家煤矿的瓦斯综合防治措施给予了认可。
九里山矿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基本信息时间:2024年10月15日上午10点30分地点:九里山矿事故类型:煤与瓦斯突出伤亡情况:8人死亡,3人受伤二、事故经过根据调查和现场勘察,事故发生在九里山矿一号井下煤矿工区。
当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突然发生了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事故中的煤与瓦斯突出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的起因是由于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正确地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煤矿内部的瓦斯和煤尘累积。
同时,严重不合格的通风设备也是导致突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三、事故原因分析1.过度开采导致煤层剩余厚度过薄,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2.通风设备严重不合格,无法及时清除工作区域内的瓦斯和煤尘。
3.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防范措施。
4.矿方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5.矿工个体行为不当,存在违规操作和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
四、事故教训1.加强安全管理,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制度有效执行。
2.进一步完善通风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保证煤矿工作区域内的空气质量。
3.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能够正确执行作业规程。
4.加大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力度,提前预测和防范煤矿事故的发生。
五、事故防范措施1.对煤矿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2.加强对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3.确保矿工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不允许违规操作。
4.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加强矿山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预测和防范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的发生。
六、事故处理情况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抢救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并启动应急预案。
救援人员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救出3名被困矿工,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清理和处理。
矿方已被责令停产整顿,并回收了相关责任人的证照,进行深入调查,并对事故的责任方依法追究责任。
煤矿瓦斯超限心得体会九里山矿瓦斯事故教训心得体会同时也暴露出安全思想松懈、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深刻汲取10.27瓦斯突出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的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努力把河南煤化打造成一个本质安全型、和谐稳定型、强势竞争型、科学发展型的现代化企业.这次事故教训,使我们看到了管理干部在理念认识、工作落实、规范操作等方面还很不到位,管理上还存在严重问题.作为分管掘进的副矿长,不得不引起我去深思:要想提高效益,实现安全生产,首先必须要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环节就是管理人员必须提高素质,管理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力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针对这次10.27出现的事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感到我们在管理上还有一定的漏洞,为了堵住漏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一、思想决定行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始终摆正搞质量标准化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和持之以恒抓质量、扎实有序做工作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抓质量就等于抓安全、就等于增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没有质量标准化建设就没有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的思想观念,在全矿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事故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二、制度落实是关键.思想提升了,制度完善了,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去落实,去管理.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三、安全生产要避危于无形古人说:明者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意思是:明智的人在事故发生前就有了预见,有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避开了,灾祸本来就大多藏在隐蔽不易发现的地方,而突发在人的忽略之处.这话对我们抓好安全生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安全工作的关键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能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综观许多安全事故,都在发生前就显露出了隐患.10.27瓦斯事故的开始都有预兆的,这是多年来血的教训换来的.只是人们有了重生产轻安全的不良行为才导致了瓦斯突出事故.如果相关责任人能见微知著,提前排查出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完全能够避免事故发生.要避危于无形,首先要提高干部、员工的责任心.要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安全目标量化到人,提高干部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促使他们主动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四、注重环节保安全.(1)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是煤矿的生命线.因此,在矿井双基建设中,我们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更需要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安全生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并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煤矿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保证生产安全质量标准相关的各项制度得到正常、规范、优化的运行,全过程监控一切影响生产安全质量各环节、细节因素,最大限度地用科学的制度、规范、标准等,持续消除不安全和降损质量的隐患性问题.(2)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监督分管区队的安全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安全课、技术课等活动有针对性的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应知应会、两述法培训,达到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教学模式,并相应开展一系列活动,达到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3)加强基层干部和班组长的培训工作.一方面严格按照矿培训中心下发的干部培训名单通知,安排人员进行培训、复训.另一方面,在分管单位适时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扎实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特别是在瓦斯管理方面,更应监督干部员工熟练掌握瓦斯预防知识.(4)特别是27011.39051.39041等工作面在瓦斯治理方面,应采取先抽后掘、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原则,加大瓦斯区域治理,严禁超掘现象的发生.五、以身作则、扎实搞好井下现场管理.作为分管副矿长,我深刻意识到:只有把思想上坚实的理论基础,转化为工作中的动力、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才能更好地保证我矿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为此,我深刻学习和领会近期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矿党政工作大局,切实与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扎实做好分管业务工作;狠抓现场安全管理,抓责任落实,规范分管区队干部员工井下安全行为,狠抓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规格、质量按标准化施工.严格落实干部跟班、值班制度.率先垂范,坚持做到跟班到现场,现场及时解决和排查制约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对主要地区的安全工作蹲点死守严格把关,安全上坚持落实四不放过的原则.我认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看到自己在管理上和工作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去改进和尽快地完善,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只有提高执行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进行.确保安全生产.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全面接受九里山矿瓦斯事故教训管理干部2019-11-29。
一次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抢救过程摘要:通过对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成功抢救过程的分析,从突出后如何抢救谈几点启示。
关键词:特大型突出原因抢救启示2005年8月23日1时21分,九里山矿15采区15051区段巷掘进工作面放炮时诱导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2397吨,突出瓦斯量23.25万m3,突出后造成了15采区和13采区大面积逆风,逆风最大距离达800余米。
由于及时撤人停电,救灾方案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国家财产损失。
1.15051区段巷概况1.1 15采区概况15采区位于矿井东翼,为一水平下山采区,走向长度1150-1600m,倾斜宽度750m,共有6个区段,煤层平均厚度5.2m,倾角10-12˚,可采储量643.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实际生产能力15万 t/a。
1.2 煤层情况矿井为单一煤层开采,主采煤层为二迭系山西组大煤。
煤层走向NE40~50˚,煤层平均厚度5.2m,倾角10~12˚。
15051区段巷实测煤层厚度6.3m,均为软分层,f=0.16,属Ⅳ类构造煤。
1.3 顶底板岩性直接顶为深黑色粉砂岩,厚层状致密,厚度2.5m;老顶为砂岩,浅灰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硅质胶结,厚度5.7m;伪底为炭质泥岩,厚度0.28m;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3.6m。
1.4 构造距开口30m处揭露一条正断层,走向N89°W,倾向SW,倾角65°,落差2.5m。
1.5 瓦斯情况15采区为煤与瓦斯突出区,自2002年投产至今已发生了6次煤与瓦斯突出。
15051区段巷煤层顶板标高-356m,开采深度450m。
揭煤前实测煤层瓦斯含量22.05m3/t,压力0.86MPa,瓦斯吸附常数a =41.83 m3/t.r,b=0.984Pa-1。
工作面正常瓦斯涌出量2.1 m3/min,最大瓦斯涌出量2.7 m3/min。
1.6 通风系统工作面回风流直接与采区回风上山构通,为独立的通风系统。
九里山矿14区放顶煤开采瓦斯涌出规律分析一、矿井基本情况九里山矿14区是一座大型煤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南部。
矿区地处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煤质以长焰煤和气煤为主。
14区矿井采用放顶煤开采方法,采煤工艺为采掘-支护-掏煤。
煤层厚度为2.7-3.3米,顶板采用钢架支护,底板采用液压支架支护。
瓦斯抽采方式为引风和抽风相结合,采用集中抽放的方式进行瓦斯抽采。
二、瓦斯涌出规律分析九里山矿14区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煤层条件、地质条件、采煤工艺、支护方式等等。
下面对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进行分析:1. 煤层条件九里山矿14区煤层厚度较大,因此瓦斯逸出路径相对较长,导致瓦斯涌出比较稳定。
同时,气煤煤层处于一定深度位置,煤层压力较大,有利于瓦斯在煤层中积聚和聚集。
2. 地质条件矿区地质条件对瓦斯涌出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矿井周围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埋深浅不一,有些地方出现了渗水、渗油等现象,都会对瓦斯涌出产生影响。
3. 采煤工艺采煤工艺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九里山矿14区采用放顶煤开采,采煤速度较慢,采煤进程中采空区的面积相对较小,不利于瓦斯的释放和排放。
同时,由于顶板采用钢架支护,对瓦斯的逸出造成一定的阻碍。
4. 支护方式支护方式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液压支架支护对瓦斯逸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液压支架支护具有柔性,能够适应煤层变化,从而为瓦斯的释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三、瓦斯防治措施根据九里山矿14区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瓦斯防治措施:1. 做好瓦斯采空区采空区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瓦斯涌出规律,制定相应的瓦斯防治措施。
2. 采用湿式综采技术,减缓采动面前的瓦斯涌出,提高防治效果。
3. 适时进行瓦斯抽采工作,控制瓦斯浓度在可控范围之内,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4. 加强瓦斯检测和排放管理,确保瓦斯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5. 定期组织职工进行瓦斯安全知识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