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章建筑金属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9.37 MB
- 文档页数:49
第二章建筑钢材一、名词解释1.钢材的断后伸长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答:断后伸长率是指钢材从拉伸至断裂全过程中的塑性变形,断后伸长率越大,反映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
断后伸长率A的计算公式为式中,L0为试件原始标距,mm;L u为试件断后标距,mm。
2.何谓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答:钢材的冷加工强化是指冷加工后再经时效处理的钢材,其屈服强度和抗拉极限强度增加,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3.钢材的屈服点答:钢材的屈服点是指钢材在受载过程中,其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在外力几乎不增加的情况下,产生显著塑性变形时的最小应力值。
又称屈服极限、屈服强度或流动极限。
有些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通常规定对应于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为规定屈服极限,用2.0 表示,以便在工程设计中应用。
4.冷弯性能答: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建筑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
钢材的冷弯性能指标用试件在常温下所能承受的弯曲程度表示。
弯曲程度则通过试件被弯曲的角度和弯心直径对试件厚度(或直径)的比值来区分。
试验时采用的弯曲角度愈大,弯心直径对试件厚度(或直径)的比值愈小,表示对冷弯性能的要求愈高。
按规定的弯曲角和弯心直径进行试验时,试件的弯曲处不发生裂缝、裂断或起层,即认为冷弯性能合格。
5.时效强化答:钢材的时效强化是指将经过冷加工后的钢材于常温下存放15~20天,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一定时间(前者称自然时效,后者称人工时效),使钢材的屈服点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稍见增长,塑性和韧性继续有所降低的过程。
6.冷脆性答: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冲击韧性大幅度下降而使钢材呈脆性的现象称为冷脆性,这一温度范围称为脆性转变温度。
脆性转变温度越低,说明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愈好。
7.钢材的硬度答:钢材的硬度是指钢材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外物压入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测定钢材硬度的方法有布氏法、洛氏法和维氏法,较常用的为布氏法和洛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