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咨询的理论和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49
收稿日期63作者简介徐微(),女,湖南益阳人,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思考———以襄樊学院为例徐 微1,陈 玲2(11襄樊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湖北 襄樊 441053;21襄樊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湖北 襄樊 441053)摘要:团体心理咨询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通过对大学新生和老生的团体心理咨询实践,发现成员在咨询后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说明该团体方案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它给有一定心理困惑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
为更好地解决团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应灵活运用多种咨询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咨询方案,适当延长时间,扩大咨询对象,更多地引入定性评价,提升指导者素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团体咨询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8)07-0054-05 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襄樊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每年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据普查结果,通过面谈等方式给予他们帮助。
从2007年底对该中心07级全院新生和2008年3月对05级、06级老生的心理健康普查结果看,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占参加学生总数的1012%,有中重度症状的学生占参加测验总数的314%。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
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看来不仅仅是通过一对一心理咨询的普及可以实现的。
团体心理咨询(Gr oup Counseling )又称小组辅导、集体咨询、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两大支柱之一,它是一种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心理咨询形式。
它主要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运用团体动力和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方式,从而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1]。
团体咨询理论一、团体咨询的含义及其理论的形成背景团体咨询的基本含义是利用团体心理环境特别是人际互动,对求询者给予帮助。
团体咨询理论主要源于勒温(K..Lewin)的团体动力学。
勒温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团体的整体环境特别是团体心理气氛对个体的行为有深刻影响。
而一个团体的形成与否,关键取决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与一致。
个体间的一致通常受下列因素制约: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态度的相似性及需要的互补。
团体一旦形成良好的组织结构和融洽的心理气氛,不仅对提高团体效能、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有益,而且有助于个体情绪生活的调整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主张受到咨询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近二三十年来,戈德曼(Goldn~an,1962)、科恩(Cohn,1963)、盖兹达(Gazda,】967)、考克斯(Cox,1968)、汉森(.Hansen,】969)、马勒(MabJer,1969)、丁克迈耶(Dinkmeyer,1970)、弗罗斯特(Frost,1972)、汤普森(Thompsin,1974)、隆巴纳(Lom—bana,1980)等人应用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原理,结合儿童辅导、游戏治疗等咨询理论,在儿童心理咨询领域发展起一套有别于个别咨询的团体咨询理论和技术,受到小学心理咨询人员的欢迎。
二、团体咨询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团体咨询的特点盖兹达认为,团体咨询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团体咨询是一种人际互动或相互作用的过程;2.团体咨询的功能是借助于团体环境增进个体的自我了解和自我接纳,发展人际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3.接纳、信任、关心、支持、了解、尊重等团体气氛,对于个体去除心理防卫、形成新的行为方式或态度有重要作用;4.团体咨询以解决发展性问题为重点;5.在条件允许、咨询对象问题清楚的情况下,可利用团体情境进行咨询治疗。
(二)团体咨询的目标团体咨询因团体成员的需要不同而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丁克迈耶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团体咨询的下述目标:’1.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2.培养自我价值;3.学习排解有关发展障碍的方法;4.增强自我督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发展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有计划的咨询(在咨询机构内)非计划的咨询(在社会环境中)团体心理咨询团体讨论(精神分析的团体咨询等)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团体咨询的历史与发展一、探索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1、美国内科医生普拉特(H.PRATT)在肺病病人中的工作他被认为是团体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先驱2、精神病学家的探索给精神病人上课,组织医患共同讨论,沟通1920年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里诺(J.L.MORENO)首创了心理剧方法1925年精神分析家布罗(T.BURROW)以神经官能症病人为对象,开展“团体分析”3、心理学家的探索1928年,奥地利的阿德勒(A.ADLER)组织以个体发展为主题的团体30年代初,斯拉夫森把团体治疗分成两类:活动型团体治疗(分游戏团体心理治疗和活动-会谈式团体治疗)和分析性集体心理治疗二、发展期(二战至今)1、二战中团体:1940年英国精神病学家福尔克斯(S.H.FOULKES)在军人中开展的非结构式治疗团体。
沟通气氛-暴露-分析-领悟2、40年代后:勒温,集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团体人际关系技术训练实验室--即著名的NTL(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Y)--“国家训练实验室”,自由的团体活动和讨论使成员对人际关系问题敏感--也称“敏感性训练”,后进入产业界、政府机构、大专院校,1949年,命名为T小组1946-1947年,罗杰斯在培训咨询员时发现专题讨论会(WORK SHOP)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以个人成长、人际交流、人际关系的改善为目的,侧重体验学习,促进心理成长和发展1949年,美国著名的精神病专家沃尔夫(K.WOLF)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集体心理治疗3、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拉扎勒斯(ZARUS)将以学习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应用于集体心理治疗4、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罗杰斯大力倡导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也称交朋友小组),具体形式分:成长小组、自我肯定训练小组、基本交朋友小组、任务定向小组、T小组、小团体经验、实验室训练小组、基本人际关系训练小组等会心团体形成于50年代,60年代是普及发展期,70年代为反省期,80年代进入日常生活,即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会心的精神和技法※团体咨询的主要理论1、群体动力学勒温,B=F(PE),场论,研究:专制式与民主式的领导方式比较2、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学习是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的综合,替代强化,研究:儿童模仿学习实验3、交互作用分析柏恩(ERIC BERNE),PAC理论,三种沟通形式(互补沟通,交叉沟通,隐含沟通),四种人生基本态度(OK)4、人际沟通信息传播,人际吸引等研究5、个人中心治疗理论卡尔·罗杰斯,促进人格成长,治疗关系核心(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日本咨询心理学家国分康孝把会心团体原理概括为:自我知觉,感情表现,自我肯定,接受他人,有信任感,完成角色※团体咨询的组织和实施1、确定团体咨询的目标及活动名称2、设计团体咨询活动的方案及程序3、甄选团体成员组成团体4、实施团体咨询计划5、对团体咨询的结果总结评估※团体咨询的一些要素1、团体的规模2、团体活动的时间和频率3、团体活动的场地4、团体活动的设备※团体咨询主持人的培训1·专业技巧A·心理学专业知识B·团体心理辅导专业知识2·主持技巧A·口才B·应变C·感染力和现场调控能力3·心理素养※成功主持人的11项特征(林孟平,1993)1)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拥有自爱和自信2)敏锐的自觉3)具有自我的肯定4)投入并参与5)个人的协调和表里一致6)愿意作典范7)愿意接触和面对个人的需要8)清楚了解个人的价值观9)信任小组过程的功能10)保重自己,不断更新成长11)个人力量与勇敢※团体心理咨询组长的专业标准(美国小组工作专业协会训练小组专业标准,1989)1)有能力甑选和估计当事人是否适合参加一个小组;2)对团体辅导有清晰的界定,也有能力对组员解释小组的目的和程序;3)可以对组员的自我挫败行为断症,同时也有能力对这种组员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4)对组员进行适当的示范;5)对小组中的非语言行为作出正确而适当的阐释;6)可以在适当的适合有效地运用辅导技巧;7)对小组过程中的紧张关头作出调停;8)有能力使用主要的小组技巧、策略和程序;9)在小组和个别组员当中推动导致改变的具治疗功能的因素;10)有能力运用附属的程序,如家庭课程等;11)可以和副组长忠诚合作;12)懂得如何有效地结束一个小组过程,并终结一个小组;13)用跟进的程序来维持和支持小组的组员;14)用测量的程序来评鉴小组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