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视角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73
在工业应用中,显示器是一项重要的设备,它们被用来显示来自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数据。
但是,不同的工业应用需要不同类型的显示器。
在选择工业显示器时,有两种常见的屏幕技术,即广视角和全视角。
广视角显示器可以实现在较大的视角范围内清晰地显示图像。
这种显示器是为了让多个观察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屏幕,而不失去显示质量。
这在一些需要共享屏幕信息的工业应用中非常有用,比如在一个团队中,多个人需要同时观察同一台设备。
相比之下,全视角显示器是设计为在更宽的范围内展示屏幕内容。
这种技术适用于一些需要在更远距离内查看屏幕信息的场景,例如在一些工厂或车间中,监控屏幕需要在相对较远的位置才能被看到。
而全视角显示器则可以确保即使在更远的距离也能清晰显示屏幕信息。
在选择广视角或全视角显示器时,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如果需要在多个观察者之间共享屏幕信息,那么广视角显示器是更好的选择;如果需要在更远距离内查看屏幕信息,那么全视角显示器是更好的选择。
总之,了解不同类型的屏幕技术,包括广视角和全视角,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工业应用的显示器,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
两种显示模式对液晶视角改进情况的比较2011059120016宋正格IPS模式的技术特点IPS技术是日本日立公司于1996年开发成功的显示技术,是一种LCD广视角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LCD-TV的制造上,能够有效改善当出现视角差时,在TN屏幕上出现的色差以及其他问题。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平面切换的方式来改善视角,利用空间厚度、摩擦强度并有效利用横向电场的驱动的改变让液晶分子做最大的平面旋转角度来增加视角。
IPS型和TN型都是使用向列型液晶,两者不同的特征是施加于液晶分子的电场不同:TN型的电极在两片基板上面,施加的电场方向是垂直于基板,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是平行与垂直两个方向运动; IPS型的施加电场方式是水平的,因此液晶分子是平行于基板进行扭转运动,未施加电场的液晶分子是平行基板配向(homogeneous),上下二片偏光板是90度交叉配置,永远保持垂直。
底层偏光板的偏光轴与液晶分子的配像是相同,入射光经由平行配列的液晶层,直线前进不改变行进方向,射出光无法通过上层偏光板,所以呈现不透光的黑色状态,施加电场后,液晶分子会扭转,在液晶层产生双折射现象,这会改变入射光行进的方向,通过上层偏光板,呈现透光状态。
液晶分子平交于基板作扭转运动,未施加电场,液晶分子配列在小于倾角时,黑色状态的视角是增大了,导致明暗比的视角也变广。
第一代IPS技术,它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可视角度。
后来,日立又推出了S-IPS(super-IPS)技术,很好的改善了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但是开口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
虽然IPS、S-IPS都是日立公司的杰作,但是LG Display公司生产的S-IPS面板应用更广泛,目前液晶电视采用的S-IPS面板,普遍都出自LG-Display公司。
IPS改变了液晶分子的排列和电极的分布,工作时的情况也有了改变。
当不施加电压的时,液晶完全不会旋转,两个取向层成90度垂直,就会显示出比较纯的黑色,这也是IPS比TN+FILM的强项。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如同PVA 模式跟MVA 模式的关系一样,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严格来说应该IPS 模式的一个分支,主要改进是采用透明电极以增加透光率。
相对于已经比较完美的IPS 模式,FFS 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一代FFS 技术主要解决IPS 模式固有的开口率低造成透光少的问题,并
降低了功耗。
第二代FFS 技术(Ultra FFS)改善了FFS 色偏现象,并缩短了回应时间。
第三代FFS 技术(Advanced FFS)则在透光率、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色差上均有明显提高。
FFS 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由于电场的畸变导致灰阶逆转,但新一代的FFS
技术AFFS(Advanced Fringe Field Switching)通过修改楔状电极和黑矩阵解决了这一问题。
AFFS 拥有极高的透光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背光源得到
高亮显示。
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AFFS 都能实现惊人的180°视角。
如图,如果在其他方向的视角也能有效得到提高的话,那液晶显示器可视角度
不如CRT 的说法就要成老皇历,也许以后的液晶显示器参数上再也不用标可
视角度一项。
由于AFFS 具自补偿特性,在不同视角下不会发生色差变化。
采用透明电
极和舍弃黑矩阵有利提高开口率和高清晰度。
事实上AFFS 除了回应时间稍
逊之外,在其他方面它都代表着目前液晶显示器高画质和广视角兼得的最高
水准。
LCD结构介绍特别是广视角讲得很透彻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平板显示设备,它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和控制来实现图像显示。
LCD广视角是指在不同角度下,显示器能够保持较好的视觉效果,而不会出现颜色失真、亮度变化和图像模糊等现象。
下面将详细介绍LCD的结构和广视角技术。
一、LCD结构1.液晶层:液晶层是LCD的核心部分,它由液晶分子构成。
液晶分子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来改变其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光的传播和透过度。
2.电极层:电极层位于液晶层的两侧,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常用的材料是氧化铟锡(ITO)薄膜。
电极层的主要作用是在液晶层施加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3.偏光层:LCD的前后两个表面上都有偏光片,偏光层是位于液晶层之外的一层薄膜,它可以让只有振动方向与其相同的光通过,这样可以增强显示效果。
4.滤光片:滤光片是位于偏光层和观察者之间的一层组件,它对光进行滤波,使显示器能够显示出彩色图像。
滤光片的种类主要有RGB三原色的滤光片。
5.后光源:后光源位于液晶屏幕的背后,它提供了需要LCD显示的亮度。
传统的LCD使用的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作为后光源,而现代的LCD则采用了LED作为后光源。
二、LCD广视角技术1.垂直对齐(VA)技术:VA技术是LCD广视角技术的一种常见形式。
它通过液晶分子的垂直排列和电极的控制来实现广视角显示。
VA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颜色变化和亮度降低的现象,使观察者在不同角度下都能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2.各向异性(IPS)技术:IPS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广视角技术。
IPS液晶分子的排列形式使得光线在通过时能够更好地保持方向,从而减少了颜色变化和亮度降低的现象。
IPS技术的优点是广视角更大,可以达到178度的视角。
3.高级超宽广视角(AHVA)技术:AHVA技术是一种融合了VA和IPS技术的广视角技术,它通过优化液晶分子的排列和电极的结构,可以实现更广的视角和更好的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1)可视角度及广视角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左右对称,而上下则不一定对称。
举例来说,当背光源的入射光通过偏光板、液晶及配向膜后,输出光便具备了特定的方向特性,也就是说,大多数从屏幕射出的光具备了垂直方向。
假如从一个非常斜的角度观看一个全白的画面,我们可能会看到黑色或者色彩失真。
一般来说,上下角度要小于或等r左右角度。
如果可视角度为左右80度,表示在位于屏幕法线80度的位置时还白r以清楚地看见屏幕图像。
但是,由于人的视力范围不同,如果没有站在的可视角度内,所看到的颜色和亮度将会有误差。
现在不少厂商就采纳各种广视角技术,以改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性,目前已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有如下两种:横向场模式技术,该模式技术又分为平面开关模式(InPlaneSwitchingMode,IPS)禾H边缘场开关模式(FringeFieldSwitchingMode,FFS)、多畴垂直趋向技术(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MVA)等。
这些技术都能把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增加到160度,乃至更高。
(2)可视面积与点距。
液晶显示器所标示的尺寸虽然也以屏幕对角线给出,但它与实际可以显示的屏幕范围一致,这一点与CRT 锓示屏有所不同。
例如,一个15.1英寸的液晶显示器约等于17英寸CRT屏幕的可视范围。
液晶显示器的点距实际上就是屏幕上像素的问距。
它的计算方法是:r叮视宽度除以水平像素数,或者可视高度除以垂直像素数而得到。
举例来说,一般14英、j。
LCD的可视面积为285.7mm214.3mm,它的大分辨率为1024768,那么它的点距即为285.7mm/1024=0.279mm或者214.3mm/768=0.279mm。
(3)色度、对比度和亮度。
色度即彩色表现度,与第1章定义相同。
色度也是LCD显示器重要的参数之。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任何一种色彩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合成。
O/C的分类以及鉴别O/C较为常见的种类有TN型,VA型(包括MVA,PVA等),IPS型和CPA型。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液晶面板技术共4种,分别是CPA、MVA、PVA和IPS。
这4种技术又分两大阵营,CPA、MVA、PVA同属于VA阵营,为垂直配向技术,特性是在常态下分子长轴垂直于面板方向平行排列。
而IPS属于独特的技术。
从硬度来说,VA类面板属于软屏,IPS属于硬屏。
1.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型O/C,生产成本较低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市面上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广泛使用。
目前我们看到的面板大多为改良后的TN即TN+Film(补偿膜:用于弥补可视角度不足),对比度较低,响应时间快,8ms以下。
三星开发了一种B-TN(Best-TN),对比度可以达到700:1,水平接近MVA和PVA屏,台湾很多面板厂生产的为TN型,属于软屏即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
2.VA面板是高端液晶采用的面板,属于广视角面板。
VA面板可以分为富士通主导的MVA面板和三星主导的PVA面板,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改良,MVA屏体象素是竖条状,空隙较大,色彩表现力较差,寿命短,PVA屏体象素是半象素鱼鳞状,方向朝右手指轻按成梅花状,俗称“八”字状。
VA面板正视对比度最高,但屏幕均匀性不够好,会发生颜色漂移。
锐利的文本是它的杀手锏,黑白对比度相当高。
MVA: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视角可以达到170度。
通过技术授权,台湾奇美和友达都采用了此技术。
改良后的P-MVA视角可以达到178度,响应时间可以达到8ms 以下。
PVA: 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它是MVA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
改良后的S-PVA和P-MVA已经可以并驾齐驱,获得较大的视角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的减少背光源的浪费。
MVA(多畴垂直取向)广视角技术的原
MVA(多畴垂直取向)广视角技术
顾名思义,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模式的液晶显示器,其液晶分子长轴在未加电时不像TN 模式那样平行于萤幕,而是垂直于萤幕,并且每个图元都是由多个这种垂直取向的液晶分子畴组成。
当电压加到液晶上时,液晶分子便倒向不同的方向。
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萤幕都可以获得相应方向的补偿,也就改善了可视角度。
在未进行光学补偿的前提下,MVA 模式对视角的改善仅限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而其他方位角视角仍然不理想。
如果采用双轴性光学薄膜补偿,将会得到比较理想的视角。
尽管在某个特殊方位以很大的角度观察萤幕还可能会看到灰阶逆转的现象,但总的来说,MVA 广视角模式已经很大程度解决了TN 模式的这一痼疾。
由于这种模式的液晶显示器在未受电时,萤幕显示是黑色,所以又叫做NB(Normal Black,常黑)模式液晶显示器,这种方式有个最大好处就是当TFT 损坏时,该图元则永远呈暗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暗点”。
虽然它也属于”坏点”,不过相对TN 模式上常见的”亮点”来说,”暗点”要更难发现,也就是说对画面影响更小,用户也较容易接受。
MVA 模式由于液晶分子的运动幅度没有TN 模式那麽大,相对来说加电后液晶分子要转动到预定的位置会更快一些,而且在*近电极斜面的液晶分子在受电时会迅速转动,带动离电极更远的液晶分子运动。
因此改变液晶分子的。
液晶面板的宽视角技术——VA面板浅析摘要:目前,占据中国内地市场主流液晶显示器产品的面板类型有三大类分别是:VA、IPS和TN,它们都有各自所采用的液晶材料和面板结构,优缺点也不尽相同。
本文主要介绍VA面板分类和各类VA面板的主要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夏普的VA面板技术。
并且通过VA面板与IPS面板的比较了解了VA面板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VA面板MVA PVA CPA ASV引言:VA类面板是现在高端液晶应用较多的面板类型,属于广视角面板。
和TN 面板相比,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该类面板定位高端的资本,但是价格也相对TN面板要昂贵一些。
VA类面板又可分为由富士通主导的MVA面板和由三星开发的PVA面板,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改良。
VA类面板的正面(正视)对比度最高,但是屏幕的均匀度不够好,往往会发生颜色漂移。
锐利的文本是它的杀手锏,黑白对比度相当高。
各类VA面板技术富士通的MVA技术(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广视角液晶面板技术。
该类面板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视角度,通常可达到170°。
通过技术授权,我国台湾省的奇美电子(奇晶光电)、友达光电等面板企业均采用了这项面板技术。
改良后的P-MVA类面板可视角度可达接近水平的178°,并且灰阶响应时间可以达到8ms以下三星Samsung电子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同样属于VA 技术的范畴,它是MVA技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获得极宽的可视角度和越来越快的响应时间。
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
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在液晶电视时代的地位就相当于显象管电视时代的“珑管”。
主流TN、PVA、MVA、IPS面板区别液晶板类型一个液晶显示器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面板,因为面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观看效果,并且液晶电视面板占到了整机成本了一半以上,是影响液晶电视的造价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选一款好的液晶显示器,首先要选好它的面板。
液晶面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等非常重要的参数。
液晶面板发展的速度很快,从前些年的三代,迅速发展到四代、五代,然后跳过六代达到七代,而更新的第八代面板也在谋划之中。
目前生产液晶面板的厂商主要为三星、LG-Philips、友达等,由于各家技术水平的差异,生产的液晶面板也大致分为机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有TN面板、MV A和PV A等V A类面板、IPS面板以及CPA面板。
1、TN面板TN全称为Twisted Nem ati c(扭曲向列型)面板,低廉的生产成本使TN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
目前我们看到的TN面板多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即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目前改良的TN面板的可视角度都达到160°,当然这是厂商在对比度为10∶1的情况下测得的极限值,实际上在对比度下降到100:1时图像已经出现失真甚至偏色。
作为6Bit的面板,TN面板只能显示红/绿/蓝各64色,最大实际色彩仅有262.144种,通过“抖动”技术可以使其获得超过1600万种色彩的表现能力,只能够显示0到252灰阶的三原色,所以最后得到的色彩显示数信息是16.2 M色,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彩色16.7M色;加上TN面板提高对比度的难度较大,直接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色彩单薄,还原能力差,过渡不自然。
TN面板的优点是由于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响应时间容易提高,目前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基本采用的是TN面板。
另外三星还开发出一种B-TN(Best-T N)面板,它其实是TN面板的一种改良型,主要为了平衡TN面板高速响应必须牺牲画质的矛盾。
浅谈偏光片的技术与发展趋势摘要:文章针对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上游配套关键原材料偏光片产品的原理、制造工艺、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和介绍。
全文力图以简洁的文字、借助相关资料来解析偏光片的有关知识,旨在让更多平板显示业界人士更多地了解偏光片产品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其制造过程,促进我国大陆地区偏光片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偏光片;原理;制造工艺;技术趋势。
其成本约上作为型,相应的用偏(通常用PVA)偏性,制成具有偏光作用的偏光膜,如图1所示。
最早的偏光片主要由中间能产生偏振光线的PVA膜,再在两面复合上TAC保护膜组成。
为了方便使用和得到不同的光学效果,偏光片供应商应液晶显示器制造商的要求,又在两面涂覆上压敏胶,再覆上离型膜,这种偏光片是最常见到的TN普通全透射偏光片。
如果去掉一层离型膜,再复合一层反射膜,就是最普通的反射偏光片。
使用的压敏胶为耐高温防潮压敏胶,并对PVA进行特殊浸胶处理(染料系列产品),所制成的偏光片即为宽温类型偏光片;在使用的压敏胶中加入阻止紫外线通过的成份,则可制成防紫外线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复合上双折射光学补偿膜,则可制成STN用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图1碘及其离子在偏光膜上的形态复合上光线转向膜,则可制成宽视角偏光片或窄视角偏光片;对使用的压敏胶、PVA膜或TAC膜着色,即为彩色偏光片。
实际上随着新型的液晶显示器产品不断开发出来,偏光片的类型也愈来愈多。
(二)偏光片的种类偏光膜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使用在LCD上作为偏光材料,也可用于太阳眼镜、防眩护目镜、摄影器材的滤光镜、汽车头灯防眩处理及光量调整器,其它还有偏光显微镜与特殊医疗用眼镜(1)偏光片按功能分类如图所示偏光片按碘系偏光PVA与碘聚乙烯偏光膜:用酸为触媒,将PVA脱水,使PVA分子中含一定量乙烯结构,再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三、偏光片的结构及特性说明(如图所示)。
偏光层:是由PVAC聚乙烯醇)薄膜经染色拉伸后制成,该层是偏光片的主要部分,也称偏光原膜。
实用品质选择——ADS硬屏显示器导购作者:ALONG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8年第01期显示器作为PC不可或缺的外接部件,无疑是PC用户装机时最为重视的,特别是当下越来越多4K影片资源、高清3D游戏的出现,用户对显示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款显示器的效果,直接决定了使用者的视觉感受。
而决定显示性能的液晶面板,也得到了用户关心,液晶面板主要有:TN面板、IPS面板、ADS面板、PLS面板、PVA面板、MVA面板和OLED面板等,其中ADS面板作为一种新型硬屏技术,凭借专业性能和成本优势成为市场焦点。
一、选购须知所谓ADS即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Advance dSuperDimen sionSwitch),它是以宽视角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统称。
ADS技术是液晶界为解决大尺寸、高清晰度桌面显示器和液晶电视应用而开发的广视角技术,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硬屏技术的一种,但ADS技术克服了常规IPS (In-Plane-Switching)技术透光效率低的问题,在宽视角的前提下,实现高的透光效率。
因此与市面上平民级广视角显示器采用的IPS或MVA面板相比,ADS面板的水平、垂直可视角度也都达到了178°,ADS毕竟是属于“硬屏”技术的一种.屏幕表面相对TN和VA类面板而言更坚硬,也拥有相对较快的响应时间(黑白Sms),可视角度更大。
所不同的是,ADS 面板完全是依靠面板特点来实现“广视角”,而TN面板则往往需要依靠类似的IC芯片增益来增加可视角度,区别很明显,那就是TN面板如果用仰视角度来观看屏幕,其色彩损失和偏差非常大,而ADS面板几乎看不到太多的颜色差异。
但值得注意,其实ADS面板又可分为AADS、HADS、IADS以及IPS-ADS几种,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另外在挑选显示器时,参数是大家率先关注的问题,比如面板类型、分辨率、刷新率、色彩精准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但对于不甚了解显示器的用户来说,可能会陷入“参数党”的怪圈,而一味追求参数的极致,又显然很不明智。
电视机优缺点分析及推荐品牌1.液晶电视优点:1.比较省电:电辐射也较其他电视相比低很多, 液晶电视与传统CRT和等离子相比一大优点还是省电,液晶只有同尺寸的CRT的一半功耗,比等离子更是低上好多。
2.寿命:液晶电视比等离子体电视优势明显。
虽然等离子体电视的寿命各有差异,但降低到一半亮度大约要花2万小时,而液晶可以在5万小时后才降低到半亮度。
3.没有烧屏的问题:并且在高海拔地区也不会出现问题,而海拔不同的气压差会使等离子体电视发出一种难听的嗡嗡声。
4.失真:由于CRT显示器是靠偏转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来控制电子束的,而由于电子束在屏幕上又不可能绝对定位,所以CRT显示器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几何失真,线性失真情况。
而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原理问题不会出现任何的几何失真,线性失真,这也是一大优点。
5.高清晰:大多数50英寸等离子体电视和几乎所有大于26英寸的液晶电视都没有问题。
高分辨率\精细的画质,一般液晶电视分辨率可达到1366*768或者1920*1080,比CRT和等离子都有很大的优势。
6.液晶显示器可视面积大:一般CRT显示器在显像时,显示器画面四周会有一些黑边占去可视画面;而液晶显示器的画面不会有这些问题,为完全可视画面。
例如:13寸的液晶显示器就相当于15寸的CRT显示器。
7.环保:液晶显示器内部不存在象CRT那样的高压元器件,所以其不至于出现由于高压导致的x射线超标的情况,所以其辐射指标普遍比CRT要低一些。
8.计算机与视频游戏:大多数等离子体电视和液晶电视都可以用作电脑显示器,很多电视甚至还提供DVI接口,可以获得更好的显示性能。
考虑到等离子体电视有烧屏的可能性,因此液晶电视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选择。
缺点1.就是寿命短:通常只有几万小时的寿命,也就是5,6年的寿命,而普通电视有8-10年的寿命。
2.性能:在家庭影院效果方面,等离体电视效果强于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通常无法显示等离体电视那种黑度。
所以,液晶电视难以显示更多的细节,视频玩家也会感觉图像的“立体”感不太好。
ips屏幕是什么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俗称“Super TFT”。
下面就由小编作更详细的说明吧!ips屏幕是什么IPS屏幕的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是液晶面板里的高端产品。
而且相比PVA面板,采用了IPS屏的LCD电视机动态清晰度能够达到780线。
而静态清晰度方面,按照720线的高清标准要求仍能达到高清。
该面板技术增强了LCD电视的动态显示效果,在观看体育赛事、动作片等运动速度较快的节目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画质。
和其他类型的面板相比,IPS面板用手轻轻划一下不容易出现水纹样变形,因此又有硬屏之称。
仔细看屏幕时,如果看到是方向朝左的鱼鳞状象素,加上硬屏的话,那么就可以确定是IPS屏幕了。
IPS屏幕优点有哪些平板电视生产企业纷纷亮出“动态高清”、“智慧光”、“自由高清色彩”、“全模式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等卖点,凭借差异化优势点燃了新一轮对市场份额的争夺。
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广视角技术,由于其强大的产能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被日美厂商广泛采用。
目前PVA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中。
VA类面板也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
屏幕触摸效果而另一大技术分支就是被俗称为硬屏的IPS面板。
该面板之前由飞利浦和LG共同投资生产(LPL),之后由于飞利浦方面转型,将研发方向投向医疗、照明等领域,从而撤资IPS生产线。
现在基本由LG一家在独撑,并正式更名为LG Display(LGD)。
电压的影响IPS屏幕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
该技术把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行了优化,采取水平排列方式,当遇到外界压力时,分子结构向下稍微下陷,但是整体分子还呈水平状。
在遇到外力时,硬屏液晶分子结构坚固性和稳定性远远优于软屏!所以不会产生画面失真和影响画面色彩,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画面效果不被损害。
一、VA型:VA型液晶面板在目前的显示器产品中应用较为广泛,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它最为明显的技术特点,目前VA型面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MVA型,另一种为PVA型。
其中MVA是富士通主导的一种面板类型,它的全称为(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是一种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
它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静止时并非传统的直立式,而是偏向某一个角度静止;当施加电压让液晶分子改变成水平以让背光通过则更为快速,这样便可以大幅度缩短显示时间,也因为突出物改变液晶分子配向,让视野角度更为宽广。
在视角的增加上可达160度以上,反应时间缩短至20ms以内。
而PVA型则是三星推出的一种面板类型,它在富士通MVA面板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是一种图像垂直调整技术,该技术直接改变液晶单元结构,让显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获得优于MVA的亮度输出和对比度。
此外在这两种类型基础上又延出改进型S-PVA和P-MVA两种面板类型,在技术发展上更趋向上,可视角度可达170度,响应时间被控制在20毫秒以内(采用Overdrive加速达到8ms GTG),而对比度可轻易超过700:1的高水准,三星自产品牌的大部份产品都为PVA液晶面板。
[PVA广视角技术原理分析]PVA广视角技术同样属于VA技术的范畴,实际上它跟MVA极其相似,可以说是MVA的一种变形。
PVA采用透明的ITO层代替MVA中的凸起物,制造工艺与TN模式相容性较好。
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
PVA和MVA毕竟一脉相承,在实际性能表现上两者都是相当的。
PVA也属于NB(常暗)模式液晶,在TFT受损坏而未能受电时,该像素呈现暗态。
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
不用屋脊形的凸起物如何生成倾斜的电场呢?PVA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图,PVA 上的ITO不再是一个完整的薄膜,而是被光刻了一道道的缝,上下两层的缝并不对应,从剖面上看,上下两端的电极正好依次错开,平行的电极之间也恰好形成一个倾斜的电场来调制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