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7
舞蹈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舞蹈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具有一定舞蹈理论素养和系统的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技能,能在中小学校从事舞蹈教育,并能在舞蹈院校表演团体、文化(艺术)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教学、编创及中外舞蹈理论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方面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方面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方法和一般技术;具备较扎实系统的中国古典舞基础和一定现代舞基础;系统地掌握中国民间舞知识和编舞技法;对舞蹈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关音乐基础课程有所了解;具备表演、创编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了解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国防知识和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能。
4.身心素质方面: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1.基本学制为4年。
2. 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1.学分要求本专业教学实行弹性学制,以四年为基本修读年限,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4年。
学生修满168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46学分(包括必修课40学分,选修课6学分),学科基础课程54学分,专业方向和拓展课程37学分,专业实践23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0学分,修满应修学分,符合《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若干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050409)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表演技能,可在社会文艺团体、各级文化管理机构及普通中等学校中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或服务于社会文化活动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较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表演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5、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
外语水平达到规定的标准。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7、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三、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四、核心课程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编舞技法、剧目排练、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
五、学制与学位1、学制:四年。
2、学位:文学学士。
六、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一)通识教育平台(二)学科基础及专业理论平台七、实践创新平台计划八、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规定与实施细则(一)教学安排本专业培养方案依常态情况4年学制进行设计。
全学程安排共约194周,其中教育教学约156周。
第一学期按18周,第二至七学期按20周安排教育教学(含复习考核),第八学期按16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一)考核及成绩记载、学分绩点计算及效用1›必修课: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类。
舞蹈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02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理论、系统的舞蹈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舞蹈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舞蹈编排和舞蹈教学能力,能在中小学、社会舞蹈团体、文化馆(站)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及艺术活动指导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标准1.能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具有职业理想、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合作交往和适应能力。
2.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理论、系统的舞蹈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舞蹈专业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
3.掌握中小学舞蹈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舞蹈编排和舞蹈教学能力,具备组织策划文艺活动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一般的文献资料检索、查询能力。
6.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7.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人际沟通能力,人格健全。
8.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书写水平达到学校考核要求。
三、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结构简表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舞蹈简史、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舞蹈编导、少儿舞蹈编创、舞蹈剧目、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学、舞蹈学科教学论。
五、基本学制与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 年修业年限:3-7年六、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76学分学位课程学分:71学分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七、职业资格证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考取1门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比较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理论和舞蹈专业技能知识,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教学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以及掌握基本的舞蹈编创能力,能够在文艺表演团体、教育部门、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东南亚各国文化艺术机构从事艺术表演、教学、宣传、文化活动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表演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娴熟的舞蹈表演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知识要求(1)熟悉、了解中、外舞蹈史、发展脉络及学科前沿。
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品;(2)掌握本专业开设的理论基础课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史、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舞蹈美学等;(3)了解舞蹈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能力要求(1)掌握本专业开设的课程。
如芭蕾舞基础训练、古典舞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东南亚舞蹈、广西民间舞、舞台排练与实训等。
(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表演能力。
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方面达到较高的专业程度,并在舞台表演实践中,获得较强的专业艺术实践能力。
(3)在熟悉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常识的基础上,把握专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具备基本的专业教学能力。
(4)具有一定的英语和东南亚一国语言的交际能力;(5)具有舞蹈艺术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3.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3)具有较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能承受相关表演技能对体能的要求;(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担当精神和科学精神;三、学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4-6年。
舞蹈学(社会舞蹈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舞蹈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创编、以及舞蹈文化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1、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和政策。
热爱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的复合型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系统地学习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
3、具备相当程度的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能力,掌握主要舞种的一般表演技术及编创手法。
4、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文化素养。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实际能力。
5、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舞蹈学。
核心课程:、舞蹈教育学、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史、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芭蕾基训(三)、中国民族民间舞(六)、中国古典舞基训(三)、舞蹈创编(二)、中国古典舞身韵(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教学实践:舞蹈理论实践(舞蹈作品赏析、地区文化考察与研究、舞蹈理论研究与创新)、舞台艺术实践、毕业实习、毕业汇报演出和毕业论文等;2.社会实践:舞蹈采风、公益汇演、志愿者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八、总学时及总学分构成表(小四号,黑体加粗)八、毕业规定:1、完成规定的各类实践环节。
2、修满规定的学分。
最低学分:143 分。
其中必修课为 123 学分(含必修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选修课至少取得 20学分(含人文社科类、经管类课程、自然科学6学分、专业任选课程 14 学分)3、第二课堂活动至少取得6学分。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0205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舞蹈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舞蹈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方法;能在各级各类专业文艺团体、教育系统、艺术培训中心及社会文化管理机构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及文化组织管理和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人生观,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知识,思想进步,遵纪守法,有为国家文化艺术事业服务的思想和志向。
2、具备艺术理论知识和专业表演技能,艺术实践和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组织能力。
3、系统地掌握舞蹈历史、舞蹈理论和舞蹈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舞蹈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较扎实的实用性舞蹈基本专业技能、技术和素质,具备良好的乐感素质和舞感气质和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4、较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一定数量的中、外民族民间舞的素材、语汇、风格特点。
较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一定数量的各舞种的基本常识、语汇和风格、特色及技术技能。
5、了解舞蹈过去的历史,当今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具有与舞蹈学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文化素养。
5、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资料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三、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四、核心课程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剧目课、中国古典舞身韵、编舞技法、音乐知识、中外舞蹈史与作品鉴赏、舞蹈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蹈教育学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基础实践军训2周、入学教育1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外实践教学课程等。
2、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教学是指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舞蹈演出、比赛和创作活动中,是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达到基本掌握舞蹈演出、教学与舞蹈专业比赛的规律,使之成为达到相关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人才。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舞蹈素质,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和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能胜任中小学舞蹈教学、艺术实践以及企事业单位艺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2.系统掌握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舞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积极指导课外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3.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艺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舞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方法,具有一定的舞蹈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尊重他人,具有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艺术学主要课程: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蹈教学论、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芭蕾基训、素质技巧、毯子功、舞蹈编导理论与技巧。
四、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观摩、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
军事理论与训练:新生入学进行2周军事训练,训练合格记2个学分。
观摩/见习/社会实践:第2、3、4、5、6学期各安排0.2周观摩/见习/社会实践,均不占教学计划时间,合格者,共计1学分。
学年论文:在第6学期进行4周的论文写作训练,目的在于初步掌握专业论文的写作技能与基本方法,合格者记1学分。
音乐表演专业(舞蹈编导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新理念、新思想,并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组织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舞蹈与音乐人才。
同时具有从事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教育、表演及编导、音乐(声乐、钢琴、音乐理论知识)教育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具有敬业进取,勤奋向上,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较高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分析、理解、创作舞蹈作品必须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有较高水平的舞蹈编导和创新能力。
能独立运用编导手段完成舞蹈创作排练与演出,有从事本专业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舞蹈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说明(一)音乐表演专业(舞蹈编导方向)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二)主要课程说明1.课程名称:舞蹈编导技法主要培养学生用动作进行艺术思维和用动作组织舞蹈语言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编舞技术技法的能力;以舞蹈结构的系统学习为纵向,以舞蹈体裁的连续训练为横向,使学生全面掌握舞蹈的结构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舞蹈素材和各种技术技法相结合,运用在实际排练中,完成汇报演出。
2.课程名称:芭蕾基训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舞蹈专业的主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规格和要领,组合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及领会训练审美的要求,加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
3.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舞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基训教学内容从理论到具体教材深入了解及掌握运用的必修课。
本科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舞蹈技能、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能够在传统和现代舞蹈领域中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及适应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需求的高素质舞蹈表演人才。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基本功训练、音乐基础、形体美学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水平。
2. 艺术理论课程:包括中国舞史、世界舞史、编舞理论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3. 舞蹈技巧课程:包括中国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等不同类型的舞蹈技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对于不同类型舞蹈的掌握能力。
4. 艺术实践课程:包括表演实践、编导实践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5. 选修课程:包括舞蹈教育、文化艺术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素质和扩展职业发展方向。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在校期间,学生需参与校内外不同类型的演出和比赛,并有机会参加国内外知名舞团的实习活动。
2. 创作:学生需参与不同类型的编导实践,包括个人作品和团体合作作品,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社会实践:学生需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四、评价标准1. 学科知识水平:考核学生对于舞蹈基本功、音乐基础、形体美学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2. 能力水平:考核学生对于不同类型舞蹈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表演实践、编导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3. 综合素质: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五、毕业要求1. 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音乐基础,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类型舞蹈技巧。
2. 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思考和创作舞蹈作品。
3. 具备良好的表演实践和编导实践能力,能够在舞台上展现自身特点和风格。
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需求。
六、教学方法1. 针对不同类型课程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基础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艺术理论课程采用讲授式教学法等。
舞蹈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湖南师范大学文化艺术教育的综合背景,建立了“开放式教学理念”引导下的现代舞蹈教育科研体系,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教学方式,注重人文素养与专业技巧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较为全面文化修养,集表演、教学、编导、管理“四位一体”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使学生具备从事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演出市场管理、舞蹈教育和理论研究的知识与能力,可以在各级文化单位、大专院校以及艺术机构从事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学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接受系统专业的舞蹈专业技能训练,使其掌握从事舞蹈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舞蹈,了解舞蹈学科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①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
②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
③接受系统科学的舞蹈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和舞蹈表演的能力。
④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及相关艺术知识。
2、具有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②具有创新意识,在所学专业领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系统掌握舞蹈史论、舞蹈科学方面的知识。
①充分了解舞蹈理论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通过学习舞蹈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②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初步了解中西方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古代舞蹈史等知识,具有把握舞蹈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
③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艺术创作的相关能力。
4、熟悉有关文艺的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基本工作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
②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社会道德等人文素养。
③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④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舞蹈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舞蹈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具有一定舞蹈理论素养和系统的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技能,能在中小学校从事舞蹈教育,并能在舞蹈院校表演团体、文化(艺术)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教学、编创及中外舞蹈理论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方面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方面
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方法和一般技术;具备较扎实系统的中国古典舞基础和一定现代舞基础;系统地掌握中国民间舞知识和编舞技法;对舞蹈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关音乐基础课程有所了解;具备表演、创编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了解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国防知识和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能。
4.身心素质方面:
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 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1.学分要求
本专业教学实行弹性学制,以四年为基本修读年限,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4年。
学生修满168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46学分(包括必修课40学分,选修课6学分),学科基础课程54学分,专业方向和拓展课程37学分,专业实践23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0学分,修满应修学分,符合《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若干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2.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且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3.获得学士学位条件
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若干规定》。
五、主要课程
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中国民间舞、编舞技法、中国舞蹈史、剧目排练、欧美现代舞史、舞蹈写作教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蹈专业英语、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舞蹈形态学、现代舞基训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1.教育实践
进入专业院校或普通中高等学校进行教育实习。
2..表演实践
进入专业演出团体进行表演实习。
四学年教育教学基本时间安排表
七、课程设置
1、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
(一)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46学分)1.必修课(40学分)
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1.辅修专科专业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为其它专业学生设置)辅修专科培养方案
14122609 技巧课(1)36 36 2 2 3 考试
14122610 技巧课(2)36 36 2 2 4 考试
小计752 42
2.双学位、双专业辅修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为其它专业学生设置)辅修双学位、双专业培养方案必修课(65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理论课/实
验(践)课
学
分
周学时
建议修
读学期
考核方式开课单位备注
14123602 中国民间舞(1)56 56 3 4 1 考试
音乐学院修满65学分,符合相关规定者,可授予海南师范大学本辅修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14124603 中国民间舞(2)72 72 4 4 2 考试14124604 中国民间舞(3)72 72 4 4 3 考试14124605 中国民间舞(4)72 72 4 4 4 考试14126606 古典舞基训(1)108 108 6 6 2 考试14126607 古典舞基训(2)108 108 6 6 3 考试14126608 古典舞基训(3)108 108 6 6 4 考试14122609 技巧课(1)36 36 2 2 3 考试14122610 技巧课(2)36 36 2 2 4 考试14124616 中国民间舞(5)72 72 4 4 5 考试14124617 中国民间舞(6)72 72 4 4 6 考试14126618 古典舞基训(4)108 108 6 6 5 考试14126619 古典舞基训(5)108 108 6 6 6 考试14128201 毕业论文(汇报演出)8周8周8 7,8 考查小计1028 65
执笔人:校对人:审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