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
- 格式:pdf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58
2018年保险中介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数据篇整体而言,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保险需求进一步释放,保险监管部门纠偏厘清了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科技驱动行业迎来新机遇。
可以说,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形势。
从2011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不断增加。
2017年,保险市场发展稳中向好,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8.4%。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369.4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70.75亿元,同比下降3.33%。
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24.18亿元,同比增长14.18%。
其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72.05亿元,同比增长9.69%;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67.97亿元,同比增长27.91%。
人身保险业务出现下滑,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345.19亿元,同比下降8.50%。
其中,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361.44亿元,同比下降12.15%,这主要是由于人身险公司调整业务结构所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019.45亿元,同比增长15.44%。
为防范保险行业经营风险,中国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及万能险产品的监管措施,以规范相关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引导人身险公司发展保障类业务,优化业务结构。
受此影响,2013年以来,人身险行业的原保险保费占总保费的比重持续上升。
但从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财产险表现要优于人身险。
人身险主要受寿险所累,健康险、意外伤害险都有超过15%的增长,寿险下滑幅度则达12.15%。
原因很简单,去年以来,寿险产品经历多轮清理整顿,134号文、19号文对行业的影响仍在消化之中。
另外,资本市场不景气也影响了保险需求,对保险收入以及保险投资均造成影响。
因此,2018年上半年人身险占比并没有再次提高。
2018年保险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需求崛起保费快增长期可持续 (5)一、行业保费整体上持续快速增长 (5)二、强监管环境传统大险企竞争优势突显上市险企保费快速增长 (5)三、保费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 (7)第二节回归保障转型推动价值快速增长 (7)一、以代理人渠道为主、银保渠道为辅 (7)二、保障类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8)三、期交和长期产品占比提升 (8)四、转型推动价值快速增长 (9)第三节利率上行利大于弊业绩逐步好转 (10)一、利率风险的传导路径 (10)二、传统险准备金因折现率下降导致的增提压力逐步降低18 年出现拐点. 11三、利率上升对存量固收类资产负面影响有限 (15)四、投资端持续边际改善—利率上升提升险资投资收益率 (16)第四节价值增长持续改善 (18)一、内含价值增速稳中有进 (18)二、新业务价值2016 年增速平均接近60% (19)三、传统保障产品享受偿二红利价值增长提速 (20)第五节PEV 估值接近历史底部 (22)图表目录图表1:人身险行业单月原保费收入及单月同比增速(亿元) (5)图表2:上市公司寿险2 月累计保费和增速(亿元) (6)图表3:2017Q1 上市公司寿险原保费收入和增速(亿元) (6)图表4:三月单月原保费和增速(亿元) (6)图表5:代理人渠道两年来保费占比 (8)图表6:趸交保费占比 (9)图表7:2016 年新业务价值率(非标保口径) (9)图表8:利率上升对保险的影响 (10)图表9:利率下降对保险的影响 (11)图表10:750 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现况 (12)图表11:不同时点的750 天移动平均曲线和下降幅度 (13)图表12:2016 年各季度累计750 天移动平均下移幅度 (13)图表13:2017 年各季度下降幅度与16 年实际比较(BP) (15)图表14:2016 年市场利率上升50BP 对险企利润和权益的影响(百万) (15)图表15:市场利率上升50BP 对险企利润和权益的影响 (16)图表16:大类资产结构 (17)图表17:市场上不同债券到期收益率 (17)图表18:上市公司近年来的内含价值规模(百万元) (19)图表19:上市公司近年来的内含价值增速 (19)图表20:上市公司近年来的新业务价值规模(百万元) (20)图表21:上市公司近年来的新业务价值增速 (20)图表22:2016 四家寿险内含价值结构比较 (21)图表23:2016 四家寿险新业务价值占内含价值的比例 (21)图表24:四家上市公司PEV(LF)估值(4/28) (22)图表25:国寿新华历史PEV(LF)估值 (23)图表26:平安太保历史PEV(LF)估值 (23)图表27:隐含的新业务价值乘数NBVx(4/28) (24)表格目录表格1:时点和750 天曲线国债收益率 (13)表格2:上市公司近期的会计估计变更(亿) (14)第一节需求崛起保费快增长期可持续一、行业保费整体上持续快速增长保险行业2017 年开门红保持续维持快速增长势头,前两月人身险业务累计原保费收入10368 亿元,同比增长35.3%,尤其是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70 亿元,同比增长42.3%,延续近年来40%-50%的增速区间。
2018年保险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3月目录一、中国保险市场概况 (5)1、概况 (5)2、中国保险业的历史沿革 (5)3、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7)(1)市场规模 (7)(2)发展程度 (8)(3)区域差异 (9)(4)业务结构 (11)(5)资金运用 (11)(6)再保险 (12)4、推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3)(1)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保险资源总量迅速增加 (14)(2)社会财富的积累、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有效保险需求不断增长15 (3)城乡统筹发展为农村保险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17)(4)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有利政策并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保险业发展 (18)(5)保险在财富管理方面的功能不断增强 (21)(6)保险监管体系逐步完善,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二、行业监管情况 (25)1、行业监管部门 (25)2、主要监管内容 (25)(1)保险业务经营许可 (25)(2)保险公司的股东资格 (26)(3)保险集团公司 (27)(4)实收资本 (28)(5)公司治理 (28)(7)保证金 (31)(8)保险保障基金 (32)(9)保险业监管费 (33)(10)准备金 (33)(11)一般风险准备金 (35)(12)偿付能力 (35)①“偿二代”17项监管规则的监管框架 (36)②“偿一代”与“偿二代”的大致内容 (38)(13)再保险 (43)(14)保险资金运用 (44)①固定收益类投资 (45)②基金及股权类投资 (45)③金融产品投资 (47)④其他投资 (48)(15)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机构 (53)①保险代理人 (53)②保险经纪机构 (55)(16)保险条款及保险费率 (55)(17)关联交易 (58)(18)反洗钱 (59)三、行业竞争分析 (61)1、行业竞争格局 (61)2、行业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61)3、行业竞争情况 (62)(1)财产险业务的竞争 (62)(2)人身险业务的竞争 (63)(3)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 (64)。
这次动真格了!银保监会出手全覆盖整治保险中介顽疾作者:李明敬来源:《金融理财》2019年第05期整个2019年,监管都将对保险中介顽疾持续下猛药。
这也意味着,银保监会合并之后的首次覆盖整个保险及保险中介相关机构的乱象整治工作已经拉开帷幕,这是对保险行业的一次“大体检”。
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264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保险中介集团公司有5家、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是240家、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是1550家、保险经纪公司499家,已备案保险公估公司353家。
如此庞大的数据也带来了巨额的保费收入。
截止2018年底,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是3.37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7.4%,保费增速最快。
与此同时,保险中介市场也存在着一些顽疾,比如虚构中介业务、销售误导和虚假理赔等等。
虽然监管曾多次重拳出击,但是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4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2019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提出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压实保险公司对各类中介渠道的管控责任;二是认真排查保险中介机构业务合规性;三是强化整治与保险机构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保险业务。
与以往的保险中介整治不同的是,此次整治覆盖对象更为广泛,涵盖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与保险机构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
更为突出的特点是把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紧密联系在一起,保险公司对保险中介有“连带责任”,保险公司要对各类中介渠道负有管控责任,从曾经的管机构、管批设转变到“管人和管行为”。
据悉,本次整治工作方案分三阶段进行,从今年4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
也就是说,整个2019年,监管都将对保险中介顽疾持续下猛药。
这也意味着,银保监会合并之后的首次覆盖整个保险及保险中介相关机构的乱象整治工作已经拉开帷幕,这是对保险行业的一次“大体检”。
中介市场几大顽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13年仲夏,泛鑫保险美女老总陈怡携巨款跑路,最终在斐济被捉拿归案。
2018保险中介十大发展趋势只有洞察趋势,才能把握未来。
告别风起云涌的2017年,伴随互联网科技巨头、拥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央企、民营实业巨头,风险投资基金、及诸多业内外人才的涌入,保险专业中介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发现和重估。
《今日保险》根据过往一年的市场概况,研判中国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十大趋势,以飨各方参与者。
趋势一:大风口下,更多资本涌入,依旧一照难求保险中介是保险交易活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经验表明,保险业越成熟的国家,保险中介越发达。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保险中介市场也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成为保险业增长的“风口”。
具体来说,支持我国保险中介市场持续发展的因素至少包括:第一,我国保险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市场“蛋糕”的做大,必然会为保险中介带来大量的业务机会。
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Sigma杂志,2016年全球的平均保险深度为6.28%,平均保险密度为638.3美元,而我国内地的保险深度仅为4.15%,保险密度仅为337.1美元,均低于国际保险业的平均发展水平,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更大。
这些差距,反映出我国保险业长期增长前景可期。
第二,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日趋多元化,要满足这种不断升级的需求,离不开保险中介的促成。
在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的背景下,人们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并且这种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然而,面对种类繁多、责任各异、条款复杂的保险产品,消费者要作出最适合自己的购买决策,并非易事。
虽然不少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保险意识也较强,但是与专业的保险中介相比,他们的知识储备是不全面的,也难以跟上保险市场的快速变化,仍需要专业第三方的帮助。
第三,现行保险监管政策鼓励和支持保险中介的发展。
一方面,保险中介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如2015年《保险法》修订时明确删除了设立机构时的前置审批规定,并取消了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职业资格认证。
2020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CONTENTS目录05一、前言06 1. 参与机构07 2. 样本介绍08 3. 主要内容09二、中国保险业总体发展态势13三、2020中国保险营销员调查14 1. 保险营销员基本特征17 2. 2020年保险营销员群体的新特征23四、疫情对保险营销的影响28五、2020中国保险营销员世代差异与融合29 1. 世代的划分30 2. 团队长的基本特征32 3. 团队的基本特征34 4. 世代特征38 5. 世代差异带来的挑战40 6. 世代差异与团队发展策略457. 绩优团队的特点前言2020年,受到年初新冠疫情的外部冲击,国内经济曾经一度按下“暂停键”。
随着疫情的快速遏制以及复工复产的浪潮,作为凸显经济韧性的保险板块,保费收入仍旧实现了正增长。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我国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4%,虽然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
但是我们相信,保险业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以更强劲的态势,更坚韧的节奏,迅速恢复乃至超越疫情之前的水平,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们今年的调查,涉及三大问卷,分别是:《2020“新时代”保险代理人基本生态调查》(A卷)、《2020团队发展—不同世代培育的关键点》(B卷)和《2020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C卷)。
我们的问卷采集时间为复工初期,获取数据十分不易。
在此,向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保险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1. 参与机构本报告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esearch Center, RMIRC)和保险行销集团保险资讯研究发展中心(Insura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IRDC)联合发布。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一直秉承“专业·创新·融合”的理念与宗旨,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的教育与科研优势,积极推动风险管理与保险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