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37
环境评价的相关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6-94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10.1-1995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3-1996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5-1999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报批稿)SDJ302-88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使用区划分技术规范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226-97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定环监[1993]324号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GB/T1452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于级别划分原则环境质量标准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660-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GB12941-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环函[1999]46号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使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1999]229号关于公路建设穿越自然保护区执行噪声标准问题的解释GB14227-93地下铁道车站站台噪声限值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发[2000]1号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代替GB3838-88,GHZB1-1999)GB/T4595-2000船上噪声测量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4-84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5-84黑索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8-84二硝基重氮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9-84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6-84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4-85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13456-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5085-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6763-86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8172-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3-87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523-90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3015-91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肉类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92燃油式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GB14374-93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70.1-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GB14470.2-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品GB14470.3-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621-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1-93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2-93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3-93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4-93汽油曲轴箱污染排放标准GB14761.5-93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6-9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3844-83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GB15580-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69-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噪声限值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环发[1999]285号关于发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修改单的通知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WKB1-1999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GWPB1-1999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1999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代替GWPB3-1999)GWPB4-1999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CJ/T3083-1999医疗废弃物焚烧设备技术要求GB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代替GWKB2-1999)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代替GWKB3-2000 HJ/T18-1996) GWKB4-2000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WPB5-200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CJ3025-9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环函[1999]396号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汇总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预测特定项目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的方法。
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各国普遍采用环境标准来指导和规范EIA的实施过程。
本文将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标准进行汇总和介绍。
1. 国际环境标准国际上常用的环境标准有ISO 14000系列标准。
其中,ISO 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它规定了组织在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时应遵循的要求。
ISO 14004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南,提供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和技术指导。
ISO 14031则是环境绩效评估的指南,用于评估组织的环境绩效和监测环境管理体系。
2. 国家环境标准不同国家制定了不同的环境标准,以适应本国的环境法规和实际情况。
以中国为例,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一系列环境标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工程设计标准》等。
这些标准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评价指标、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详细解释,为中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具体的操作依据。
3. 行业环境标准不同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差异性,因此行业环境标准的制定对于加强行业内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以能源行业为例,有电力行业的《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石油化工行业的《石化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专门制定的行业标准。
4. 区域环境标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也会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和标准制定产生影响。
一些地区或国家会根据本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适合本地的区域环境标准。
如欧盟的《欧洲环境影响评价法》、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等。
5. 相关环境标准除了上述提到的环境标准外,还有一些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标准。
例如ISO 19011,它是用于审核和评估管理系统的标准,对于评估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具有指导意义。
还有ISO 15189,它适用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技术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进行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前,对该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是指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首先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
这些法律法规标准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和保障。
二、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排放量、噪声等指标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控制,以保障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改善。
三、技术标准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依据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评价和控制,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标准等。
这些技术标准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四、社会公众意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需要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保障公众的利益和权益。
五、可持续发展标准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需要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保护、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遵循法律法规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社会公众意见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遵循这些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预测、评价和控制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保障环境质量和公众利益。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汇总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在规划、设计和实施项目之前,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为了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各国或地区通常会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和限制条件。
本文将汇总并介绍几个常见的环境标准。
一、大气环境标准1. 大气颗粒物排放标准:针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如PM10和PM2.5制定标准,限制其排放浓度。
2.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控制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防止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3.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限制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减少臭氧和酸雨等的生成。
二、水环境标准1. 水质排放标准:要求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确保排放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
2. 水体水质标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浓度、pH值、溶解氧和重金属含量等进行限制,保障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土壤环境标准1. 土壤污染物限值标准:对土壤常见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污染物对土壤质量和作物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2. 土壤pH值标准:控制土壤的酸碱程度,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四、噪声环境标准1. 城市居民区噪声标准:限制城市居民区内噪声的最大允许值,保障居民的安宁和休息。
2. 生产企业噪声标准:要求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干扰。
五、生态环境标准1. 生态保护区标准:制定与保护区级别相适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管理标准,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禁止开发区标准:根据生态敏感性和重要程度,规划和划定禁止开发的区域,保护重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区。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声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环境标准汇总环境标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学习环境标准的定义,掌握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方法,掌握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了解各环境要素的标准。
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一、分类“三级六类”标准体系1.三级: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六类环保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只有国家标准。
①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规定,是环境政策目标,是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规定。
问题: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地方标准应该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③环境基础标准:是在环境标准化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指南、程序、规范等所做的规定,是制订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7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而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的明确,对于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环境敏感点,指的是那些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且对环境变化反应较为敏感的区域或对象。
这可能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生态脆弱区、历史文化遗迹等等。
以自然保护区为例,其中栖息着众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它们的生存繁衍与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如非法采伐、过度放牧或者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物种多样性减少,甚至一些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风景名胜区则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
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和游客活动可能带来垃圾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比如,一些游客随意践踏植被、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这些行为都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造成了损害。
水源地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
若水源地受到污染,如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将导致水质恶化,给人们的饮水安全带来威胁。
生态脆弱区通常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自我恢复能力较差。
比如荒漠地区、高寒地区等,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它们可能面临着拆迁、破坏等风险。
环境保护目标,则是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行动所要达到的理想环境状态。
这可以是空气质量的改善,使人们能够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也可以是水质的提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以是土壤质量的保护,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制定环境保护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敏感点的特点和需求。
比如,对于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可能是维持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对于水源地,目标是确保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保障供水安全;对于风景名胜区,目标或许是在满足游客游览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景观和生态的影响。
7、环境影响分析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成都市大邑县沙渠镇建材产业园区恒生路21号,系租用成都锋克精密刀具有限公司已建空置厂房进行生产,施工期不涉及土建施工,仅在租赁厂房内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设备安装阶段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为扬尘、噪声及废包装材料,其影响持续时间短。
7.1.1废气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
项目生产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墙上钻孔,地面建筑垃圾清理,建筑材料及设备的运输等,将产生施工扬尘。
施工时应采取适时洒水除尘,及时清除建渣、垃圾,清扫施工场地等措施,以防止和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扬尘不会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施工人员造成明显的影响。
7.1.2废水本项目的废水主要是装饰和设备安装人员的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8m3/d。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过已建的化粪池处理后收集后,由专车每天清运至沙渠镇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营之前)处理达标后排放,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营后,项目施工废水则由专车每日清运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7.1.3噪声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建设机械施工设备产生,该类设备交互间歇性作用,因此产生的设备噪声也是间歇性和短暂性的。
声级值一般在80~105dB (A),项目针对噪声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同时本项目施工活动均在项目厂房内进行,通过厂房建筑隔声后,能够实现厂界达标。
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要求,不会导致区域声环境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
7.1.4固体废物设备安装所产生的固废:项目设备安装会产生少量的建筑垃圾,定时清运到市政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收集到指定的垃圾桶内,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
综上,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具有时效性,施工期间产生,施工完成消除。
环境评价报告标准
环境评价报告标准是指对工程、建设和产业活动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遵循的标准。
环境评价报告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这些标准规定了环境评价报告的内容、程序、技术要求等。
环境评价报告标准的实施,可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法律依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