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回忆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教育正确答案: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一定的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教育类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功能。
2.价值性教育目的正确答案: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价值性教育目的的根本就是要解决培养具有怎样社会情感和个性情操的人。
3.智育正确答案:智育是开发智力的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其科学态度,为学生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来间接实现。
智育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基础综合》
(774)真题(考后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70分)(顺序根据大纲做了调整,作者注)
1.文化教育学
2.教育信息化
3.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4.活动课程
5.稷下学宫
6.《巴特勒教育法》
7.改造主义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简述韩愈的教学理论和师道。
(教育思想,作者注)
2、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3、简述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4、试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九种格式并用符号表示其模式。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105分)
1、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论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
3、谈谈你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共一题,45分)(此题设问或与真题差距较大,作者注) 2014年10月27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其基本要求第
五点如下:
《五》关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防止不正确的评价引导教学超课标“抢跑”。
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
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
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
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推动教与学改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请总结教育教学评价的特点,并针对“教育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发展”对材料进行评价。
2015首师大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7个70分
1 文化教育学
2教育信息化
3活动课程
4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5巴特勒法案
6稷下学宫
7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简答题4个80分
1韩愈的教育思想和师道观
2改造主义教育观点
3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方法
4试描述教育实验研究的9种设计格式,并用符号表示
三论述题3个105分
1论述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异同
2罗杰斯的学生为本教育思想
3 论述“教师是研究者”的观点
四分析题1道45分
北京教育改革的文件,一共有五条
请针对第五条教育教学评价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结合文件内容进行论述
新祥旭首师堂/。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1/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下一题(2/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上一题下一题(3/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
A.“教育先行”“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C.“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上一题下一题(4/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上一题下一题(5/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终结于它自身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上一题下一题(6/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校本课程
4.昆西教学法
5.《对贤良策》
6.教育研究假设
7.先行组织者
8.长时记忆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论及理论意义。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中国古代书院的特征。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三、论述题
1.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教育理论,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评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3.案例分析
案例:在教育部颁布减负政策后,某地教育局为了了解学生课业情况,请部分学校推荐学生和家长来教育局进行了为时2小时的座谈,座谈会由教育局局长亲自主持,与会的家长和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不重,于是教育局得出结论,本地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1)你认为该地区教育局的调查结论是否可靠?你的理由是什么?
(2)你会如何设计调查活动来保证调查结论的可靠性?请写出你的调查方案。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2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韩愈的教育思想和师道观。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韩愈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地位,可以说是“振兴儒学的卫道者”。
韩愈的教育思想包括:(1)“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提出“性三品”主张,又以此为理论依据,阐述教育作用。
韩愈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
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
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①从“性三品”说出发,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
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
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只能以刑罚制之。
但教育不能改变人性,不能使下品转化为中品,中品转化为上品,教育只能在品之内发生作用。
②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
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是不同的,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对被统治阶级则实行专制,剥夺其受教育权利。
这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相比是倒退的。
③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
可见,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以让大多数人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位之内发生作用。
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作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
韩愈认为要治国兴邦,统治者就应当从长远利益出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巩固封建统治,培养合格的官吏,教育天下英才。
北师⼤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2013--2018(最完整版)2013年北师⼤教育学部740教育学基础综合⼀、名词解释1.教育的⽣物起源论2.批判教育学3.苏湖教法4.耶稣会学校5.进步教育协会6.观察学习7.移情8.教育实验法⼆、简答题1.结合学⽣的本质特征,谈谈学⽣在教育中的地位。
2.试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的原则跟影响3. 选择现当代两种主要的课程理论,分析其异同。
4. 分析接受学习跟发现学习的异同三、论述题1.结合教育在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论述教育的战略地位2.试述民国初年到20世纪20年代间的学制改⾰3.⼀个课题组探究“本科⽣课堂参与”,⽤到的研究⽅法有⽂献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问研究⽅法好不好,然后写⼀个可操作的探究⽅法2014年北师⼤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名词解释:1,教育的相对独⽴性.2,教学策略3,东林书院4,⽣活教育5,永恒主义教育理论6,问卷调查7,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8,最近发展区⼆:简答题:1,简述哲学取向教学论有哪些?2,试⽤社会学理论对学⽣⾏为失范⾏为进⾏解释?3,简述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论”的基本主张?4,请举例说明观察法的运⽤程序。
三:论述题:1,请论述近⼗多年来,我国新课程改⾰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突破有哪些?2,试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并进⾏评价。
3,请根据案例分析回答问题:⽣物课⽼师在课堂上布置了⽣物习作题,10分钟后,班上40位学⽣有许多不同的反应。
⼩明像往常⼀样坐在那⼉,呐呐⾃语地说:”这太难了,我不会做,”但当⽼师帮他忙时,他却可以正确答题,即便如此,他仍说:“那是我随便猜的,我并不是真的会做。
”⼩英刚⼀做完就举⼿,请⽼师逐题检查她是否做到了,因为有⼀次她全答对了,⽼师给她满分,从此以后,她每次都很认真做练习题,不过她从不尝试那些较复杂⽽且不会考的课外练习题。
⼤华⼀直在看他⼿⾥的课外读物,并举⼿告诉⽼师,希望找⾃⼰感兴趣的⼀个内容,⽽不想做⽼师布置的作业。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解析: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分数:2.00)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标志,但是还没有进入科学实验阶段。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则。
他认为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这使得儿童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感。
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中存在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保证,因此,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人的各项活动都应当遵循这种"秩序"。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教育遵循自然原则的另一个内容。
作为夸美纽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论证正是依据他的教育理论最根本的原则,即适应自然原则展开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分数:2.00)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解析】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教育定义划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综合774真题
一、名词解释(80分)
1、教育
2、课程标准
3、苏湖教法
4、《富尔法案》
5、苏格拉底方法
6、先行组织者
7、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8、教育行动研究
9、取样
10、参与性观察
二、简答题(100分)
1、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3、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4、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5、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90分)
1、论述教育过程本质的观点
2、论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3、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因为材料太长,没法抄下来,内容大体出自教育学原理。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7题,共70分)1.文化教育学答: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主要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等。
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⑤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⑥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评价:①文化教育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启发;②文化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它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限制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③另外,它一味地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其客观规律的存在,使它的许多理论缺乏彻底性。
2.教育信息化答: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刻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即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综合(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7题共70分)
1、文化教育学
2、教育信息化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活动课程
5、改造主义教育
6、稷下学宫
7、《巴特勒教育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4题共80分)
1、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和师道
2、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3、简述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4、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九种格式,并用符号表示
三、论述题(每小题35分,3题共105分)
1、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论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
3、谈谈你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45分,共45分)
《五》关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防止不正确的评价引导教学超课标“抢跑”。
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
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
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
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
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推动教与学改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注:这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中的一部分,原题主要截取了这一部分)
网址:/publish/portal27/tab1654/info37936.htm
问:结合你对这段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评价“教育教学评价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祝君好运,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