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筋扩展基础 报验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无筋扩展基础检验批质量验收检查用表编号:010201□□□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检验批容量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检验批部位施工依据
验收依据验收项目
1设计要求2规范规定最小/实际抽样数量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主
控
项
目l 轴
线位置砖基
础
≤10mm 毛石基础毛石砌体料石砌体毛料石粗料石≤20mm ≤15m m 混凝
土基
础≤15mm
2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3砂浆强度≥设计值(
)一般项目1L(或B)≤30±5mm
30<L(或B)≤60±10mm
60<L(或B)≤90±15mm
L(或B)>90±20mm
2基础顶面标高砖基础±15
毛石基础毛石
砌体
料石砌体毛料石粗料石±25m m
±25m m ±15m m 混凝
土基
础
±15mm 3毛石砌体厚
度+300
mm +300m m +150mm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专业工长或施工员: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年月日注:L 为长度(m);B 为宽度(m)。
钢筋扩展基础和无筋扩展基础1. 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扩展基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扩展基础。
这玩意儿在建筑界可是个大明星,尤其是在土壤不稳的地方。
简单来说,扩展基础就像是在给你家打个“宽底”一样,让房子稳稳地立着。
就好比咱们走在沙滩上,若是穿了高跟鞋,沙子就会往下陷,而穿双平底鞋就不一样,平稳又稳当。
1.2 钢筋扩展基础的魅力说到钢筋扩展基础,这可真是个牛逼的选择。
钢筋就像是基础的“保护神”,它能让基础更结实,抗压能力强,简直就像是给房子加了一层铠甲。
想象一下,房子在狂风暴雨中依然坚挺,就得靠这玩意儿。
而且,钢筋的使用,让整个基础不容易开裂,真的很靠谱。
就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样,基础稳了,整个建筑也就安心多了。
2. 无筋扩展基础的简单明了2.1 轻松应对接下来说说无筋扩展基础,这就像是轻装上阵的好选择。
它不依赖钢筋,直接利用混凝土本身的力量。
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有时候,简单才是王道。
对于一些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搞个无筋基础就可以省事不少,真是“省时省力”。
而且造价也低,很多小建筑、车库之类的地方,大家都爱用这个,既经济又实用。
2.2 稳定性与应用当然,无筋扩展基础在抗压能力上就比钢筋的稍微逊色一点。
就像你在舞台上表演,如果没有好的舞台,观众再多也不敢尽兴。
不过,若是地基条件不差,完全可以安心使用无筋基础,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无筋基础也有它的用武之地。
3. 两者的较量3.1 决定因素那么,钢筋和无筋基础到底哪一个更好呢?其实这要看具体的情况。
要是你在个老旧的城区,要是土壤松软,钢筋基础绝对是更合适的选择。
“有备无患”嘛;但如果是在新开发的地区,土壤稳得很,无筋基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像是选吃的,今天想吃大餐,那就去高级餐厅;但如果只是想随便吃点东西,那快餐也是可以的。
3.2 实际案例有趣的是,我听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朋友在建房子时,原本打算用钢筋基础,结果找来个地质工程师,经过一番测评,竟然说“无筋基础就行了!”朋友心里当然有些忐忑:“这样真的靠谱吗?”但结果就是,房子盖好后,他无比庆幸,根本没出什么问题,真是“事后诸葛亮”呀!所以说,选择基础时,最好多问问专家,避免“盲人摸象”的尴尬。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流程设计流程是指在进行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时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流程,以供参考。
1. 确定设计要求: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土层的性质和地下水的水位等。
在这一步中,需要获取和分析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的数据,以便后续的设计工作。
2. 土层分析:根据现场勘察所得的土层参数和强度特性,进行土层的分类和分析。
可以使用各种经验公式和数值分析方法,如承载力计算公式、有限元分析等来确定土层的力学参数和稳定性指标。
3. 承载力计算:根据所选定的设计方法和土层分析结果,进行无筋扩展基础的承载力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极限平衡法、弹性平衡法和有限元分析等。
计算的结果应当满足设计要求中的承载力指标。
4. 底座设计:对无筋扩展基础的底座进行设计。
底座的尺寸和形状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并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5. 基础稳定性分析:对无筋扩展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基础的倾覆和滑移稳定性分析,采用的方法可以是经验法或数值方法等。
6. 细部设计:对无筋扩展基础的细部构造进行设计,包括基础的厚度、坡度和混凝土的配筋等。
此外,还要进行施工工艺的优化设计,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质量。
7. 施工图设计:根据前面的设计结果,绘制无筋扩展基础的施工图。
施工图中应包括基础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并标注有关的尺寸、标高和材料要求等。
8. 安全检查: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检查,包括对设计结果、参数和假设进行审核和校核,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9.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包括验收现场土层、监测基础工程测量数据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10. 施工验收:在基础施工结束后,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对基础的尺寸、平整度、强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这是一个基础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流程,具体的设计内容和步骤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包括了设计要求确定、土层分析、承载力计算、底座设计、基础稳定性分析、细部设计、施工图设计、安全检查、施工过程监控和施工验收等环节。
混凝土扩展基础和无筋扩展基础混凝土扩展基础和无筋扩展基础,听起来是不是挺专业的?其实这俩东西呢,在建筑里非常重要,尤其是做地基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地基的“底盘”了,弄不好整个楼都得“跪”了。
今天就给大家聊聊这两种基础的区别,顺便也给大家解解惑,别觉得这些名词复杂,搞不好你自己就能说清楚了。
首先说说混凝土扩展基础,顾名思义,它就是把基础做得更大、更广,通常是在土质比较松软的地方,像是沙土、软土之类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想让楼房的“脚”更稳固,能分散更多的重量。
想象一下你在沙滩上走,光脚一踩,脚就陷进去了。
如果你穿上个大一点的鞋子,脚就不容易陷下去。
这就是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原理,把基础扩展,分散压力,避免建筑下沉。
你可以想象,混凝土扩展基础就是给建筑装了一个“宽大”脚垫,给它稳定性和安全感。
混凝土扩展基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混凝土浇筑在较大的底部区域,有点像做一个大饼,底部宽,表面平,四周厚,重量能够均匀分布。
它的好处呢,当然就是稳啦。
大家都知道,地基不稳,房子可就危险了,啥时候给你来个“地震”都不知道。
混凝土扩展基础能够避免这个问题,把建筑的重压均匀分摊,房子不仅牢固,而且防止了不均匀沉降的风险。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基础的缺点也有,那就是施工的时候麻烦。
你想想,要做一个这么大的底盘,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施工周期长不说,花费也大。
施工时要保证每一步都精确,稍微有点差错,后面可就得麻烦了。
就像是搭积木,你如果积木没搭稳,后面就容易倒。
虽然它稳,但它也是需要耐心的。
再说说无筋扩展基础。
哦,说到这儿你可能就开始犯愁了,“无筋”?那不就光是水泥嘛,真的假的?其实这个无筋扩展基础,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做法,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加钢筋。
它就像是直接拿水泥铺了一层大饼,底部变得比较宽,重量也能分散开。
但它没有钢筋的支撑,所以承载力有限,主要适用于一些地基不太深、土质相对稳定的地方。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你用布做了一个大袋子,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去,袋子足够大,就能支撑住;但是袋子本身并不太结实,放进去东西多了就可能破掉。
一、无筋扩展基础施工(一)无筋扩展基础构造无筋扩展基础是指用砖、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这种基础的特点是抗压性能好,整体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差。
它适用于地基坚实、均匀、上部荷载较小,六层和六层以下(三合土基础不宜超过四层)的一般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无筋扩展基础的截面形式有矩形、阶梯形、锥形等。
为保证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剪应力不超过基础的容许抗拉、抗剪强度,一般通过构造上加以限制。
H0≥(b-b0)/(2tanα)式中:b—基础底面宽度;b0—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或柱脚宽度;H0—基础高度;tanα—基础台阶宽高比b2:H0,其允许值可按表2-9选用。
(a)墙下基础(b)柱下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构造示意图d—柱中纵向钢筋直径表2-9 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注:① P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② 阶梯形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③ 当基础由不同材料叠合组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④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的混凝土基础,尚应进行抗剪验算。
1.砖基础用于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应在MU7.5以上,砂浆强度等级一般应不低于M5。
基础墙的下部要做成阶梯形,如图5.4所示。
这种逐级放大的台阶形式习惯上称之为大放脚,其具体砌法有两皮一收(图a)和二一间隔收(图b)两种。
(a)两皮一收(b)二、一间隔收砖基础构造示意图2.混凝土基础也称为素混凝土基础,它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耐水等优点。
(a)矩形截面(b)锥形截面混凝土基础构造示意图3.毛石基础采用不小于M5砂浆砌筑,其断面多为阶梯型。
基础墙的顶部要比墙或柱身每侧各宽100mm以上,基础墙的厚度和每个台阶的高度不应该小于400mm,每个台阶挑出宽度不应大于200mm。
(a)立体图(b)剖面图毛石基础构造示意图(二)无筋扩展基础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基底土质验槽→施工垫层→在垫层上弹线抄平→基础施工。
第二节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一、设计原则材料特点:刚性基础通常是由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材料建造的,这些材料具有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刚性基础设计原则:使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并保证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均不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设计方法:通过对基础的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进行验算来实现。
同时,其基础宽度还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二、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1.砖基础砖基础采用的砖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地下水位以下或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基础底面以下一般先做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或C7.5。
2. 石灰三合土基础石灰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和骨料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后,铺在基槽内分层夯实而成。
三合土的体积配合比为1∶2∶4或1∶3∶6,在基槽内夯实。
3. 灰土基础灰土基础由熟化石灰和粘土按比例拌和并夯实而成。
常用的体积配合比有3∶7和2∶8。
4. 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一般用C10以上的素混凝土做成。
三、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1)根据构造及建筑模数初步确定基础高度H 。
(2) 根据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基础所需最小宽度b min 素混凝土基础的高度不宜小于20cm ,一般为30cm 。
石灰三合土基础和灰土基础,基础高度应为15cm 的倍数。
砖基础的高度应符合砖的模数,标准砖的规格为240×115×53。
在布置基础剖面时,大放脚的每皮宽度b 1和高度h 1值见图3-8。
G F b f dγ≥-⋅G F A f dγ≥-⋅或矩形基础条形基础(3) 根据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确定基础的上限宽度b maxmax 02tg b b H α≤+宽高比t g αb 2 ─基础的外伸长度。
⎥⎦⎤⎢⎣⎡=H b g 2t αα称为刚性角;tg 2b b Hα-≤─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表3-1;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基 础 材 料 质 量 要 求台 阶 宽 高 比 的 允 许 值p k≤100 100< p k≤200 200< p k≤300素混凝土基 础C15混凝土1:1.00 1:1.00 1:1.25 毛石混凝土基础C15混凝土1:1.00 1:1.25 1:1.50砖 基 础 砖不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1:1.50 1:1.50 1:1.50毛石基础 砂浆不低于M5 1:1.25 1:1.50 -灰 土 基 础 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干密度:粉土1.55t/m3粉质粘土1.05t/m3粘土1.45t/m31:1.25 1:1.50 -三 合 土 基 础 体积比1:2:4~1:3:6(石灰:砂:骨料),每层约虚铺220mm,夯至150mm1:1.50 1:2.00 -注:表中p 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处地基平均压力,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