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73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生字《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生字1 【助】读音:zhù巧记:并“且”有“力”。
字义:帮,协助组词:帮助助力助理互助助词助产助读助攻助教助老助手助跑拔苗助长造字:形声法造句: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
笔顺:左边的竖稍向里收笔;右部撇伸展。
2 【畜】读音:chù巧记:“玄”下一口“田”。
字义: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兽类组词:牲畜畜类畜力畜疫畜肥种畜六畜兴旺造字:会意法造句:从前,农村多数用牲畜做运输工具。
笔顺:上下宜对正。
上部扁,横画稍长;“田”边竖内斜。
字歌:读chù指禽兽畜力、牲畜读xù指饲养畜牧、畜产3 【魔】读音:mó巧记:“麻”下有“鬼”,神秘莫测。
字义:①宗教或神话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②不平常,奇异组词:①恶魔魔鬼②魔术魔法造字:形声法造句:我非常喜欢看魔术表演。
笔顺:“广”的撇长而舒展;“鬼”笔画较多不要拥挤。
字歌:推石磨磨镇鬼吓魔草中找蘑用手抚摩4 【疯】读音:fēng巧记:病头(疒)受“风”,神志不清。
字义:精神错乱、失常【喻】1.指农作物生长旺盛,不结果实2.言行狂妄组词:疯狂发疯疯疯癫癫【喻】1.长疯杈 2.疯言疯语造字:形声法造句:我军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笔顺:“疒”撇长;“风”横斜钩弯度要适中。
字歌:有木枫叶红无病莫装疯有言莫讽刺听风飒飒声5 【惧】读音:jù巧记:“具”备改革心(忄)。
字义:害怕组词:畏惧惧内惧怕恐惧面无惧色无所畏惧毫无所惧临危不惧恐惧不安造字:形声法造句:面对困难,我们要克服畏惧心理。
笔顺:左窄右宽。
语文S版《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电子课文语文S版《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电子课文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创始人。
_81年,巴斯德和他最出色的助手、法国细菌(jūn)学家埃米尔合作,发起了对狂犬病的进攻。
狂犬病是流行于狗、猫、狼等动物中的一种疾病。
人一旦被病畜咬伤,狂犬病毒就通过伤口侵入人体,经过若干天的潜伏期后便会发作,患者数日之内便会死亡。
因为这种病毒破坏人的中枢(shū)神经系统,病患者幸免于死的极为罕见。
它和鼠疫(y )一样,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令人谈犬色变。
巴斯德经过五年孜(zī)孜不倦的研究,终于研制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并在狗身上试验成功。
但是,疫苗是否适用于人体?从人体驱逐狂犬病魔的武器真的找到了吗?_85年7月6日,一位名叫梅斯泰(t i)尔的小男孩儿,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了巴斯德实验室。
他被疯(fēng)狗咬伤了。
两天前,梅斯泰尔一个人去学校时,一条狗朝他扑过来。
九岁的孩子无力自卫,被咬翻在地之后,只顾得用双手捂住脸。
一位泥瓦匠手持铁棒奔过来,从疯狗的嘴里救出了满身血污的孩子,把他送回家中。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孩子的母亲立即带着儿子直奔巴黎巴斯德望着这个全身有十几处伤口的孩子,不禁犹豫起来。
这位勇敢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征途中一向是所向披靡(mǐ)、无所畏惧的。
然而,今天,他生平第一次犹豫了。
他能从死神手中夺回小梅斯泰尔的生命吗?巴斯德请来维尔皮昂博士和格朗谢博士进行会诊。
两位博士认为,从伤口的数量和深度来看,孩子肯定受了感染。
换句话说,死亡似乎不可避免。
巴斯德怀着极度疑虑的心情,决定用在狗身上试验成功的办法给孩子治疗,从7日开始,天天给孩子种疫苗,疗程为十天。
在开始进行这项惊心动魄(p )的尝试的那天晚上,小梅斯泰尔拥抱了亲爱的巴斯德先生之后,安然睡去。
可是对巴斯德来说,那却是残酷(k )的一夜。
他失眠了。
他惊魂(h n)不定,焦虑万分,甚至对自己长期积累的实验成果也失去了信心,幻觉中以为梅斯泰尔马上就要死去了。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各种疫病也伴随而生。
狂犬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致命性极高的疾病,目前全球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随着人类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有了针对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由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疫苗就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巴斯德的成就巴斯德是19世纪的法国生物学家,他为狂犬疫苗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885年,当时法国正面临着狂犬病的大规模爆发,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几乎束手无策。
在这种情况下,巴斯德决定研究狂犬病的病原体,并为其研发一种疫苗。
这项研究非常困难,因为狂犬病病原体是一种极其致命的病毒,并且很难在实验室中生长。
经过长期的研究,巴斯德发现狂犬病病原体会随着神经系统传播到大脑,然后向体外分泌到唾液和眼泪中。
他发现,将该病毒从动物的脊髓和脑组织中提取出来,并在实验室中培养,可以制成疫苗。
在实验中,他用犬只进行实验,让犬只感染狂犬病后接受注射疫苗,得到了显著的疗效。
狂犬疫苗的发现与应用狂犬疫苗,也称狂犬病颈前淋巴结注射疫苗,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一种疫苗。
在巴斯德发明狂犬疫苗后,该疫苗经过多年的改良和改进,在20世纪初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狂犬疫苗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将已经不具有致病力的狂犬病病毒注射到人体中,使其体内产生抗体并形成免疫。
在注射疫苗后,人体将产生抗体来攻击狂犬病病毒,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狂犬病的侵害。
狂犬疫苗对于治疗和预防狂犬病都有显著的疗效。
如果人体接触了狂犬病病毒,注射疫苗可以在狂犬病病毒进入体内后及时处理并抑制感染。
而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狂犬疫苗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狂犬疫苗的副作用虽然狂犬疫苗对于治疗和预防狂犬病非常重要,但是疫苗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某些风险和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和红肿,也可能出现发热和头痛等症状。
在极少数情况下,狂犬疫苗还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由于狂犬病病毒极具致病性,因此接受狂犬疫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接种疫苗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示。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简介狂犬病是一种经由野生动物(如狐狸、狗、猫等)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的病毒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惊厥、痉挛和狂躁等。
尽管自病毒发现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治疗方法,但是直到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的出现,才真正实现了狂犬病的控制。
巴斯德与狂犬病巴斯德在19世纪末期接到了来自法国南部一个病例的委托。
这里的一个男孩被一只炎热的狂犬所咬,被感染了狂犬病。
这种疾病在当时是无法治愈的,患者无一例外地在发病后数日内死亡。
巴斯德已经是一个知名的科学家,他应该觉得这个任务很容易完成。
但这并不是这种情况。
对狂犬病的研究已经在进行了十几年,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种疾病了解甚少,根本无从下手。
最终,巴斯德和他的团队决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
巴斯德提出的理论是,在实验室中培育一种相对无害的病毒,然后将其用作疫苗。
从狂犬病患者身体中提取一些液体,这些液体含有导致疾病的病原体,然后尝试将这些病原体干死。
他还认为,如果病原体能够被杀死但仍然保留它的病原性,那么这种混合物将成为一种有效的疫苗,也就是说,使患者产生免疫力,并预防他们未来因狂犬病而感染。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巴斯德团队继续在研究这种理论。
他们的初步试验并不成功。
那时的设备不够精确,温度不受监控,当时研究进展非常缓慢。
然而,巴斯德是一个坚定的科学家。
他对这个方法的实验结果感到非常满意,最终得到了一种有效的疫苗。
这种疫苗在之后的更多试验中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这个创新的技术成为了一项突破,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于带有致命病原体的病原体的最初试验。
巴斯德和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致病性病原体可以被杀死,但仍然保留其免疫原性,从而创造出一种人工疫苗。
巴斯德的意义巴斯德的研究对于狂犬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他的方法是一种突破性的举措,因为它创造了一种有效的疫苗,并且证明了病原体可以被杀死,但是还可以保留其免疫原性。
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狂犬病疫苗制造工业和研究进一步的发展,效果更加显著。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学科领域:生物、历史教学目标:1. 了解巴斯德及其在医学上的主要贡献。
2. 了解狂犬病以及巴斯德如何通过疫苗预防狂犬病。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巴斯德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难点:狂犬病疫苗的制作过程及其原理。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狂犬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狂犬病的介绍:介绍狂犬病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
3. 巴斯德的介绍:介绍巴斯德的生平、主要成就及其在医学上的贡献。
4. 巴斯德与狂犬病疫苗:讲解巴斯德如何发现狂犬病疫苗,以及疫苗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5. 狂犬病疫苗的应用:介绍狂犬病疫苗的使用方法、效果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情况。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巴斯德在医学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四、课堂练习1.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普及狂犬病疫苗接种,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巴斯德的生平及其在医学上的其他贡献。
2. 调查所在地区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巴斯德及其研究成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狂犬病的基本知识了解程度。
3. 学生对狂犬病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医学专家或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狂犬病及其疫苗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疫苗生产厂家,了解疫苗的制作过程。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应反思课堂讨论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狂犬病的危害以及巴斯德的重要贡献。
1.2 教学内容:1.2.1 狂犬病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1.2.2 巴斯德的生平简介及其对狂犬病的研究。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狂犬病的基本知识。
1.3.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狂犬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第二章:狂犬病的危害2.1 目的:让学生了解狂犬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2.2 教学内容:2.2.1 狂犬病在全球的流行情况。
2.2.2 狂犬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影响。
2.2.3 狂犬病在我国的防控政策及成果。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狂犬病的危害。
2.3.2 案例分析法:分析狂犬病典型病例,加深学生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
第三章:巴斯德的生平简介3.1 目的:让学生了解巴斯德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3.2 教学内容:3.2.1 巴斯德的出生背景及家庭教育。
3.2.2 巴斯德的科研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3.2.3 巴斯德对后世的影响和荣誉。
3.3 教学方法:3.3.1 讲授法:讲解巴斯德的生平事迹。
3.3.2 图片展示法:展示巴斯德的照片及其科研成果。
第四章:巴斯德与狂犬病的研究4.1 目的:让学生了解巴斯德如何发现并研究狂犬病。
4.2 教学内容:4.2.1 巴斯德发现狂犬病的过程。
4.2.2 巴斯德狂犬病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4.2.3 巴斯德狂犬病疫苗的制备及应用。
4.3 教学方法:4.3.1 讲授法:讲解巴斯德研究狂犬病的过程。
4.3.2 实验演示法:展示巴斯德的狂犬病实验过程。
第五章:狂犬病疫苗的应用及防控5.1 目的:让学生了解狂犬病疫苗的应用及防控方法。
5.2 教学内容:5.2.1 狂犬病疫苗的种类及其特点。
5.2.2 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5.2.3 我国狂犬病防控政策及措施。
5.3 教学方法:5.3.1 讲授法:讲解狂犬病疫苗的应用及防控方法。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介绍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狂犬病的危害以及巴斯德的贡献。
1.2 教学目标了解狂犬病的起源、传播途径和危害。
了解巴斯德的生平背景及其在微生物学领域的贡献。
学习巴斯德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报告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章:狂犬病的起源和传播2.1 狂犬病的定义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唾液传播给人类。
2.2 狂犬病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狂犬病在世界各地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以及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疫情。
2.3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讲解狂犬病病毒如何通过咬伤、唾液等途径传播给人类,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第三章:巴斯德的生平简介3.1 巴斯德的生平背景介绍巴斯德的出生、成长、教育经历,以及他在微生物学领域的早期研究。
3.2 巴斯德的贡献总结巴斯德在微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如“发酵定律”和“疫苗制备技术”。
第四章: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实验过程4.1 实验设计讲述巴斯德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4.2 实验步骤详细介绍巴斯德实验的具体步骤,如疫苗的制备和接种。
4.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证明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性。
第五章:巴斯德实验的意义和影响5.1 巴斯德实验的意义阐述巴斯德实验在微生物学、疫苗学等领域的重要意义。
5.2 巴斯德实验的影响介绍巴斯德实验对人类健康、疾病预防和医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第六章:狂犬病的症状和治疗6.1 狂犬病的症状描述狂犬病在不同阶段的典型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
6.2 狂犬病的治疗介绍狂犬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
6.3 狂犬病的预防强调狂犬病预防的重要性,讲解疫苗接种和被咬伤后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