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自转超全面
- 格式:ppt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15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和地球表面风力的形成,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轴被称为地轴,垂直于地球的平面。
地轴的北、南两端分别称为北极和南极,地轴中心与地球的中心不一致。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在地球表面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直射点与地球所在位置对齐时,该地区将迎来白天;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直射点与地球所在位置成90度夹角时,该地区将经历日出和日落;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直射点与地球所在位置相背时,该地区将进入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的规律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和生态都有所不同。
地球的自转还引起了地球表面风力的形成。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存在着地球相对静止的气层,而地球表面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呈现出相对高低不平的地形,这导致了气流的不同强度和方向。
空气因为地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在地球表面自西向东流动,这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气流。
地球表面由于不同地形的存在,地面吸收和辐射太阳能的能力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赤道气候、副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地球表面的风力影响了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形式和强度,对农业、水资源和气象预测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自转对人类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
人类利用地球自转的规律,划分了地球的经线和纬线,形成了地球的经纬网。
地球的经纬网是人类进行导航、航海、测量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地球的自转还使得人类可以通过时区来进行时间的统一和日常活动的安排。
时区是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划分的,从而实现了地球各地时间的统一、时区的存在对交通、通讯和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地球的自转还可以产生地球自转速度引起的质量离心力,引起地球的低洼区域发生地球自转导致的潮汐变化。
总之,地球的自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地球带来了昼夜交替和地表风力的形成,对地球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024届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素养考查1.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解释与地球自转、公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综合思维:运用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明确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之间的关系。
3.区域认知: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明确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体系架构背诵基础梳理一及核心知识点一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2.区分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周期?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侧视图N俯视图点拨:PPPE2E359°恒星太阳地球轨道恒星日(a)太阳日(b)(c)自转周期角度长度恒星日360度23小时56分4秒(自转真正周期)太阳日360度59分24小时(昼夜更替的周期)周期:E1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②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一半赤道:1670km/h。
南北纬60°:837km/h。
速度:①判断南北半球由南向北,线速度变小的是北半球,线速度变大的是南半球。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运用②判断纬度带高纬度:0—837km/h中纬度:837—1447km/h低纬度:1447—1670km/h北半球中纬度督查:图为地球表面某区域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b点海拔高,线速度比a点大。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半球纬度。
南中【例题】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解析︰第(1)题,同步卫星为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般向东发射,发射点自转线速度越大的地方越有利于同步卫星的发射。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
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运动特征1.自转特征(1)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3)速度:角速度15°/h(除极点外)。
线速度赤道最大,60°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4)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2.地球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2)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慢),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快)(3)二分二至日:3.21,6.22,9.23,12.22(4)黄赤交角:23°26′(5)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6)航天发射基地选址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纬度低,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地形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安全性强;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装备的运输;(7)太阳的视运动(除极昼极夜地区):春分秋分(正东正西),春分→秋分(东北西北),秋分→来年春分(东南西南)图甲为某时刻在月面上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图,图乙为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甲中可见的地球部分此时处于A.正午或接近正午B.子夜或接近子夜C.日出或接近日出D.日落或接近日落2.图甲时刻月球处于图乙中的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3.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
非阴影部分表示7日,回答下题。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北京时间是6日12时D.NO为晨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右图是晨昏图上地方时为12时的T点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轨迹图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一年之计在于春。
2017年北京时间2月3日23时34分立春。
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2017年立春时刻状况的是A.B.C.D.5.右图中T点由a移向b期间,下列地理事象可能发生的是①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②南极附近部分地区发生极昼③天津昼夜时长之比不断变小④天津的朝阳从东北方向升起A.①③B.①④C.②③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长+夜长=24h,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昼长,(12-日出时间)×2=昼长,日出时间×2=夜长,(日落时间-12)×2=昼长,(24-日落时间)×2=夜长(2)12:00平分昼长,24:00平分夜长(3)昼弧÷15=昼长,夜弧÷15=夜长(4)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