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九种体质的辨识及饮食调养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10
九种体质辨识中医讲座总结九种体质辨识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个体的体质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调养措施。
以下是对九种体质辨识的总结。
1. 平和体质:平和体质是指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偏向任何一种体质。
这种体质的人一般健康状况良好,适应能力强,容易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2.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气血运行不畅,常常感到疲乏无力,容易出现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此类体质的人应注意调节饮食,多摄取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3.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常感到畏寒怕冷,容易出汗,气短乏力。
此类体质的人应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辣椒等,同时适当锻炼身体,增强阳气。
4. 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体内阴液不足,常感到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容易失眠等。
此类体质的人应多喝水,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同时适当摄取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绿豆、银耳、百合等。
5.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体内湿气较重,常感到胸闷、头重脚轻,容易出现口苦口臭等症状。
此类体质的人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多吃一些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等。
6. 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体内湿气和热气较重,常感到口苦口干,大便黏滞等。
此类体质的人应多喝水,适度运动,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接触潮湿环境。
7. 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人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经期不调、疼痛、皮肤青紫等症状。
此类体质的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8. 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人常感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容易出现胸闷、头痛等症状。
此类体质的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适当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
9. 特禀体质:特禀体质是指对某些特定物质易过敏的体质。
此类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米东区中医医院(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中医体质辨识分型及中医保健方案平和质–健康派(树型结构)•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不爱得病,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等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32.75%。
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老年人。
•常见表现:力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平和体质若不注意后天调养,亦可变为偏颇体质。
•中医保健方案: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气虚质—气短派(树型结构)•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12.71%。
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中医保健方案: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等。
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
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阳虚质—怕冷派(树型结构)•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7.9%。
以东北地区和女性多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九大体质辨别及饮食指导如下:
1.平和质:舌苔症状:舌淡红,苔薄白。
饮食调养原则为“谨和五
味,膳食平衡”。
食物选择上,没有明显宜忌。
2.气虚质:舌苔症状:舌色淡红,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
饮食
调养原则为健脾益气,推荐食物包括红薯、大米、土豆等。
3.阳虚质:舌苔症状:舌色淡,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舌苔润。
饮食调养原则为多食温热,推荐食物包括荔枝、龙眼、番薯等。
4.阴虚质:舌苔症状:舌红,少津,少苔。
饮食调养原则为滋补
肾阴,推荐食物包括甲鱼、百合、猪皮等。
5.痰湿质:舌苔症状:舌体胖大,舌苔白腻。
饮食调养原则为清
淡为主,多食冬瓜、萝卜等利湿的食品。
6.湿热质:舌苔症状: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饮食调养原则为清
淡祛湿,多食用绿豆、芹菜等食品。
7.血瘀质:舌苔症状: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
舌下静脉曲张。
饮食调养原则为活血化瘀,多食用山楂、醋等食品。
8.气郁质:舌苔症状:舌淡红或偏暗,苔薄白或偏干、白腻。
饮
食调养原则为疏肝行气,多食用小白菜、芹菜等食品。
9.特禀质:舌苔症状:形式多样,可见深大裂纹、花剥苔。
饮食
调养原则为固表祛风,多食乌鸡、黑木耳等食品。
(完整版)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全)中医学认为,人的体质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不同的体质对于健康的调养也有不同的要求。
以下是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的完整版,帮助您根据自身体质进行养生调理。
1. 平和质- 饮食:均衡饮食,以谷类为主,适量摄入蔬果、鱼肉等。
- 运动: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 调理方法:保持身心平静,避免过度劳累。
2. 气虚质- 饮食:多食糯米、山药、枸杞等温补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 调理方法: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疲劳。
3. 阳虚质- 饮食:多食豆类、动物肝脏等温阳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阳性运动,如健身操、户外活动等。
- 调理方法: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阴虚质- 饮食:多食绿叶蔬菜、芝麻、豆浆等滋阴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静性运动,如瑜伽、太极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
5. 痰湿质- 饮食:少食油腻、生冷食物,多食薏苡仁、红小豆等利湿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消耗体液的运动,如跑步、踢毽子等。
- 调理方法:避免潮湿环境,保持通风干燥。
6. 湿热质- 饮食:少食辛辣、油炸食物,多食苦瓜、黄花菜等清热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排汗的运动,如打篮球、游泳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激动。
7. 血瘀质- 饮食:少食油腻、高糖食物,多食红枣、黑豆等活血化瘀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扩张血管的运动,如跳绳、单车等。
- 调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静坐。
8. 气郁质- 饮食: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山楂、佛手等理气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宣泄情绪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开朗,避免压抑情绪。
9. 特禀质- 饮食:避免过敏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 运动:适量参与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 调理方法: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
以上是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的完整版,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调理,有助于促进健康和平衡。
一、平和质相对健康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为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肤色润泽,头发稠密,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灵敏,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肠胃俱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舌苔薄白,脉搏和缓。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保健指南饮食有节:不要过饥过饱,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劳逸结合:生活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不宜食后即睡。
坚持锻炼: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
如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二、气虚质精神不振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为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
容易出汗,舌色淡红,舌有齿痕,脉搏较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养生指南食物宜健脾:如黄豆、香菇、鸡肉、大枣、桂圆、蜂蜜等。
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起居勿过劳:午间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
运动宜柔缓: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
不宜做出大汗的运动。
怕冷喜暖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为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搏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多、肿胀、泄泻等病。
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养生指南1、食宜温阳。
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等温阳之品,少食鸭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
2、起居保暖。
夏季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冬季尤其要注意足下、背部、腹部的保暖。
3、运动避寒。
冬天应避免在大风、大雪、大寒的环境中运动,可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户外锻炼。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形体特征:体形较瘦,肌肉松软。
常见表现:手脚发凉,易感冒,尿频,口干咽燥,舌淡胖嫩,脉细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易焦虑。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肠胃病、妇科病等。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冷、湿邪。
二)调理方法:环境起居调摄:起居有规律,避免受寒受湿。
体育锻炼:宜选择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瑜伽等,忌剧烈运动。
精神调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饮食调理:多食温热性食物,如姜、葱、蒜、肉类、海参、龙虾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
药物调养:可用温补阳气之品,如人参、黄精、肉桂等。
代表中成药四君子汤。
中医调养及疗法:艾灸、针灸、中药熏蒸、温泉疗法等。
四、阴虚质(D型)—口干派(树型结构)占人群比例:10.65%。
以女性和中老年人多见。
一)表现特征:总体特征:阴液不足,以口干、口渴、眼干、耳鸣等阴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较瘦,皮肤干燥。
常见表现:口干口渴,咽干咳嗽,眼干目痒,耳鸣耳聋,头晕头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格多虑,易焦虑。
发病倾向:易患口腔、咽喉、泌尿系统等疾病。
适应能力:不耐受燥热、干燥环境。
二)调理方法:环境起居调摄:保持室内湿度,避免过度燥热、干燥的环境。
体育锻炼:宜选择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瑜伽等,忌剧烈运动。
精神调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饮食调理: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绿豆、芝麻、蜂蜜、银耳、猪肺、瘦肉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调养:可用滋阴润燥之品,如沙参、麦冬、枸杞子等。
代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中医调养及疗法:艾灸、针灸、中药熏蒸、药浴疗法等。
五、痰湿质(E型)—黏滞派(树型结构)占人群比例:9.66%。
以南方地区多见。
一)表现特征:总体特征:体内湿气重,以黏滞、浊重、困重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较胖,肌肉松软。
常见表现:口黏口腻,痰多易咳,胸闷腹胀,大便黏滞,舌质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多疑,思维迟钝。
九种中医体质辨识九种中医体质辨识⒈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特征:皮肤干燥,容易出汗。
口干咽燥,舌红少津。
眩晕耳鸣,头晕目眩。
大便干燥,尿黄短少。
焦躁易怒,失眠多梦。
性欲减退,阴部干燥。
⒉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特征:手脚发凉,畏寒怕冷。
面色苍白,气短乏力。
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腹泻、尿频尿急。
夜尿多,夜间盗汗。
⒊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大。
肌肤发黄,肢体浮肿。
口中黏腻,尝辛香口味重。
痰多咳嗽,呼吸困难。
大便黏稠,小便黄浑。
⒋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特征:面色发黄,口苦口干。
怕热怕冷,尿黄便秘。
心烦易怒,舌红苔黄。
多梦易醒,睡眠不安。
尿道炎、痔疮、湿疹等。
⒌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特征:面色晦暗,皮肤干燥。
经期不调,经量痛经。
瘀斑瘀点,舌质紫暗。
乳房胀痛,乳腺增生。
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
⒍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特征:情绪低落,易悲伤愤怒。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口苦口干,唇舌发紫。
失眠多梦,食欲减退。
乳房胀痛,乳腺增生。
⒎寒湿体质寒湿体质特征:四肢发冷,畏寒怕冷。
面色苍白,舌苔白腻。
关节酸痛,腰膝酸软。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食欲不振,尿频尿急。
⒏平和体质平和体质特征:精力充沛,容易疲劳。
胃口好,消化正常。
睡眠良好,梦境平和。
大便通畅,小便正常。
稳定情绪,心态乐观。
⒐特禀体质特禀体质特征:过敏性疾病多见。
易出现过敏症状。
免疫力相对低下。
经常感冒咳嗽。
体质较为敏感。
本文档涉及附件:⒈中医体质辨识问卷⒉中医体质调理食谱⒊根据体质选用的中药和中成药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隐私权:个人对自身个人信息的控制权。
⒉特殊敏感信息:包括个人联系件号码、、疾病情况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
⒊数据保护:保护个人信息免遭非法收集、利用、处理、传输等各种风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