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分析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腹胀、休克、血性腹水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男,64岁。
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2+天。
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为持续性胀痛,阵发加剧,呕吐约5次,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及黄绿色液体,每次量由100~700ml 不等,2天以来未进食,尿量明显减少,四肢乏力,眩晕,急症入院。
既住于2年前曾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查体:T:36.8℃,P:102次/分, R:20次/分, BP:12.7/8.8kPa(95/66mmHg)。
抬入病房,神志模糊,明显脱水貌(皮肤黏膜弹性差,眼睑塌陷,唇舌干燥);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心率110次/分,心音弱;肺(-);腹部明显膨隆,未见局部隆起,全腹有压痛,以脐周为甚,未及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腹部未扪及包块,叩诊为鼓音,肠鸣音亢进,高调,可闻及气过水声。
辅助检查:X线立、卧位腹平片:显示小肠大量液气平,提示低位机械性肠梗阻。
血清电解质:K+:2.8mmol/L, Na+:124mmol/L,CL-:91mmol/L。
血气分析:pH:7.51,PaCO2:6.27kPa(47mmHg),PaO2:12.70kPa(95.3mmHg),HCO3-:30.8mmol/L, BE:6.6mmol, SaO2:96%。
尿常规:SG:1.030,pH:5.0,Na+:10mmol/L,PRO:(-),KET:(+)。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主要诊断】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切除术后。
【临床处理主要措施】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观察腹痛,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解痉,胃肠减压;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必要时手术探查。
【思考题】(1) 该病例存在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发生机制?(2) 该病例的脱水属哪种类型?脱水貌的发生机制?病例二患者,男,34岁。
反复中上腹痛10余年,复发并呕吐咖啡色样物3+小时,柏油样大便1次。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中上腹胀痛不适,伴暖气,多于饭后出现,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服“胃舒平”后可缓解,疼痛发作以春秋季节较为频繁。
临床病例分析--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腹胀、休克、血性腹水1病历摘要某男,54岁。
因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当日凌晨约5时突然发作腹痛,以中上腹部明显,呈持续性剧痛,疼痛向背部发射,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咖啡样物、嗳气、反酸、腹泻、脓血便,亦无畏寒、发热、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
整日未解大便,排气正常,病后两次至我院门诊就诊,经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疼痛无减轻,反而阵发性加剧。
近1月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曾B超造影检查示“慢性胃炎”给相应治疗均缓解。
入院查体:T37.5℃,P72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被动屈曲体位,受检不合作,神清。
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不固定压痛,尤以脐下方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莫菲氏征阴性,肝、胆、脾未触及,未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2次/分。
辅助检查:B超示肝、胆、胰、脾、肾正常。
住院经过:患者入院后拟诊“腹痛原因待查”。
肌注阿托品注射液0.5m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静滴维生素K3注射液8mg,Inj654-210mg,25%硫酸镁注射液20ml,环丙沙星注射液0.4g等解痉、止痛、抗炎治疗,腹痛稍有减轻,但不明显。
第二天晨起两次直立性晕厥,自觉腹胀,恶心明显,呕出少量咖啡样胃内容物。
血常规:RBC4.0×10/L,HB110g/L,WBC22.0×109/L,N0.9,L0.09,M0.01。
尿常规正常。
复查B超检查:腹腔积液,前列腺Ι度增生,肝、胆、双肾、膀胱正常,脾、胰、胃显示不清。
患者回病房后自觉心悸,查体:表情淡漠,血压不升,脉搏细弱不清,四肢肢端发冷等休克体征,给两路静脉开通,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林格氏液500ml,头孢哌酮钠粉剂3.0g,环丙沙星注射液0.4g,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等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血压回升,脉搏有力,四肢转暖,但腹胀持续加重,恶心明显,排气减少至消失,有便意,解不出,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腹痛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腹痛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腹痛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常见的腹痛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一、病例资料病例 1:患者,女,28 岁,因突发上腹部剧痛 2 小时入院。
患者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
体格检查发现上腹部压痛明显,墨菲氏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淀粉酶正常。
腹部超声提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可见强回声光点伴声影。
病例 2:患者,男,35 岁,因脐周阵发性疼痛 1 天入院。
疼痛发作时伴有肠鸣音亢进,无恶心、呕吐。
患者近期有不洁饮食史。
体格检查发现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
大便常规显示白细胞增多。
病例 3:患者,女,55 岁,因下腹部隐痛 1 周入院。
疼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伴有腹胀、便秘。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附件区有包块。
腹部 CT 检查提示盆腔占位性病变。
病例 4:患者,男,12 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8 小时入院。
患者先出现上腹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加重。
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二、病因分析(一)消化系统疾病1、胆囊炎和胆结石:病例 1 中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剧痛,墨菲氏征阳性,腹部超声提示胆囊病变,考虑胆囊炎合并胆结石。
胆囊炎多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等引起,胆结石可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和炎症反应,引起上腹部疼痛。
2、急性肠胃炎:病例 2 中患者有不洁饮食史,脐周阵发性疼痛,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异常,考虑急性肠胃炎。
不洁饮食可导致肠道细菌感染,引起肠道炎症和痉挛,导致腹痛。
3、肠道梗阻:病例 3 中患者下腹部隐痛,伴有腹胀、便秘,考虑肠道梗阻。
肠道梗阻可由肠道肿瘤、粘连等原因引起,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
[附]妇产科典型病案一、张××,女,30岁,孕2产1,因停经40+天,吸宫术后20+天,阵发性右下腹痛4天,加剧2次,于99年6月5日4Pm急诊入院。
患者因停经40+天,尿妊免试验阳性,诊断早孕,于99年5月7日在当地医院作吸宫术,术后无阴道流血,4天前(6月1日)开始右下腹隐胀痛,近2天先后二次右下腹剧痛,伴肛门坠胀感,眼发黑,在单位职工医院就诊,告为“附件炎”,给注射青霉素,阿托品未见好转,起病以来无畏寒发烧,无阴道流血及不省人事。
既往体健。
过去月经正确二、李××,35岁,农民,孕3产2,因停经7+月,浮肿、血压升高1个月,持续性腹痛及阴道流血半天于2000年11月29日6pm入院。
末次月经2000年4月10日,预产期2001年元月17日,停经1+月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至2+月自然消失,停经5+月感胎动,入院前一个月开始浮肿,上行性,有时达面部,并发现血压升高,11月27日上午感头痛头昏,经卧床休息好转,11月29日上午一般家务劳动后,出现腹部持续疼痛,较剧烈,继之阴道流血,比月经量多,伴胎动消失,当即去本地医院就诊,检查Bp22.7/13Kpa(165/95),给降压处理后随即转来我院。
起病后,小便量少,无畏寒,发烧。
既往无特殊病史,月经正常,96年,98年先后足月平产二胎(在家分娩),未测血压。
检查:T37℃,R22次/分,P100次/分,Bp17.3/12Kpa(130/90),神清,重度贫血貌,心肺(-),腹部及下肢浮肿。
产科情况:腹部隆起,轻度浮肿,宫高35cm(7月末为22~29cm),腹围88cm,硬,放松不好,整个子宫压痛,但以左侧为甚,胎位摸不清,胎心听不到,宫颈未消,宫口未开。
化验:Hb68g/L、WBC17×109/L、N 0.87、Pt147×109/L、CT30"、BT4'30"(正常4.8~9”,血栓前高凝态)、三、陈××,24岁,农民,孕1产0,长沙县人,因停经9个月,头痛头昏一个月,全身抽搐3次于2000年4月27日6pm急诊抬送入院。
考点肠道疾病[A1型题]1.盲肠癌病人最少见的合并症是A.缺铁性贫血 B.大肠梗阻 C.右下腹包块 D.急性阑尾炎 E.原因不明的低热和消瘦答案:B考点: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解析: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包括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全身症状等。
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左侧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显著。
盲肠癌属于右侧结肠癌,故合并缺铁性贫血、右下腹包块、原因不明的低热和消瘦较常见;因为阑尾邻近盲肠,但发生盲肠癌堵塞阑尾开口时容易诱发急性阑尾炎。
盲肠癌合并大肠梗阻少见。
应选B。
2.下述哪项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并发症A.中毒性巨结肠 B.直肠结肠出血 C.癌变 D.多发性瘘管 E.急性肠穿孔答案:D考点: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并发症中,中毒性结肠扩发生率15%,癌变5%~10%,肠大出血3%,肠穿孔多与中毒性结肠扩有关。
瘘管形成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并发症,而是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之一,多因透壁性炎症病变穿透肠壁全层至肠外组织或器官而形成。
应选D。
3.急性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并伴休克情况下。
最可能是A.输尿管结石肾绞痛 B.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C.急性阑尾炎D.绞窄性肠梗阻 E.胆道蛔虫病答案:D考点:各种急腹症的特点解析:输尿管结石肾绞痛表现为肾区绞痛,沿着输尿管放射至会阴,不会阵发性加剧,少见休克。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也为急性持续性腹痛,但不会出现阵发性加剧伴休克。
急性阑尾炎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通常不会出现阵发性加剧伴休克。
胆道蛔虫病为右腹部钻顶样疼痛。
只有绞窄性肠梗阻符合描述,应选D。
4.肠结核最好发的部位是A.直肠、乙状结肠 B.降结肠 C.横结肠 D.升结肠 E.回盲部答案:E考点:肠结核的临床表现解析:肠结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因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
肠结核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因为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
病案(29) 阵发性上腹部剧痛、腹胀5小时
刘春生;秦凌燕;辛德林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5(12)7
【摘要】患者,男,37岁,干部,已婚。
因阵发性上腹部剧痛伴有腹胀5小时,于2004年10月1日下午18时急诊入院。
患者于当日中午因进食大量海鲜、羊肉,并饮白酒约350毫升,1小时后突然感到上腹部剧痛,伴有恶心,但无呕吐、腹泻,在当地卫生院按“急性胃炎”处理。
给予输液、止痛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于下午5时左右上腹部疼痛加重。
故急呼“120”救护车转来县医院。
【总页数】2页(P78,80)
【作者】刘春生;秦凌燕;辛德林
【作者单位】253100,山东省平原县医院;253100,山东省平原县医院;253100,山东省平原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临床病例讨论--腹胀2个月,阵发性腹痛,逐渐加重伴黑便1个月 [J], 何夫文;朱
言芳
2.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致死性血栓形成——关于"门静脉高压症断流
术后急性上腹部疼痛伴腹胀、腹泻"的病案讨论 [J], 孙文兵;丁雪梅;张延峰;王保强3.孕36+1周,阵发性下腹胀痛伴持续性右侧腹痛10小时 [J], 何镭;王晓东
4.剖宫产、阑尾切除术后腹胀、阵发性腹痛 [J], 卢华
5.以阵发性上腹部剧痛为主诉的变异型心绞痛1例报告 [J], 赵中甲;楼昆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持续性腹痛,血性腹水
孙汉文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5(011)001
【摘要】持续性腹痛、血性腹水湖北省洪湖红军医院外科(433200)孙汉文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腹痛3天于1991年7月7日入院。
3天前无诱因开始脐周持续性疼痛,伴轻度腹胀、恶心、进食减少,无呕吐及畏寒发热,大便正常。
经抗炎和解痉等治疗无效,腹痛加剧并扩散...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孙汉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2.2
【相关文献】
1.放置MCuIUD致持续性腹痛6天一例 [J], 王书梅
2.持续性腹痛伴呼吸困难(急性重症胰腺炎) [J], 宋扬;沈洪
3.以持续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紫癜1例诊治体会 [J], 吴湄刚
4.持续性腹痛1天 [J], 张林涛;张亮静
5.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肝癌并发血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观察 [J], 王军;厉晶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病例分析--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腹
胀、休克、血性腹水
1病历摘要
某男,54岁。
因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当日凌晨约5时突然发作腹痛,以中上腹部明显,呈持续性剧痛,疼痛向背部发射,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咖啡样物、嗳气、反酸、腹泻、脓血便,亦无畏寒、发热、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
整日未解大便,排气正常,病后两次至我院门诊就诊,经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疼痛无减轻,反而阵发性加剧。
近1月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曾B超造影检查示“慢性胃炎”给相应治疗均缓解。
入院查体:T37.5℃,P72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呻吟不止,被动屈曲体位,受检不合作,神清。
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不固定压痛,尤以脐下方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莫菲氏征阴性,肝、胆、脾未触及,未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2次/分。
辅助检查:B超示肝、胆、胰、脾、肾正常。
住院经过:患者入院后拟诊“腹痛原因待查”。
肌注阿托品注射液0.5m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静滴维生素K3注射液8mg,Inj654-210mg,25%硫酸镁注射液20ml,环丙沙星注射液0.4g等解痉、止痛、抗炎治疗,腹痛稍有减轻,但不明显。
第二天晨起两次直立性晕厥,自觉腹胀,恶心明显,呕出少量咖啡样胃内容物。
血常规:
RBC4.0×10/L,HB110g/L,WBC22.0×109/L,N0.9,L0.09,M0.01。
尿常规正常。
复查B超检查:腹腔积液,前列腺Ι度增生,肝、胆、双肾、膀胱正常,脾、胰、胃显示不清。
患者回病房后自觉心悸,查体:表情淡漠,血压不升,脉搏细弱不清,四肢肢端发冷等休克体征,给两路静脉开通,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林格氏液500ml,头孢哌酮钠粉剂3.0g,环丙沙星注射液0.4g,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等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血压回升,脉搏有力,四肢转暖,但腹胀持续加重,恶心明显,排气减少至消失,有便意,解不出,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查:血淀粉酶32U,腹穿抽出淡红色液,腹部X线透视示肠腔内有积液,未见膈下游离气体。
考虑“肠系膜血管病变”急转外科剖腹探查。
2临床讨论
外科副主任医师:该患者的临床特点:①老年,男性,起病急,发病约1天,初期症状与体征不相符,迅速出现肠梗阻、休克等症状。
②近1月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经一般治疗缓解。
③目前有肠梗阻及血性腹膜炎体征。
④周围血象高,B超示腹腔积液,腹穿抽出淡红色液体,血淀粉酶不高,X线腹透肠腔内有积液,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尿常规正常。
⑤抗感染,解痉止痛等综合治疗病情恶化。
根据以上特点,考虑以下疾病: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近1月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经一般制酸、解痉等治疗缓解,突然出现血性腹膜炎、休克等体征,周围血象高,应考虑本病,但患者无板状腹,X线腹透未见膈下游离气体,不支持本病。
②重症胰腺炎:突然起病,腹痛呈持
续性阵发性加剧,迅速出现休克,血性腹膜炎应考虑本病,但B超两次检查,未提示胰腺炎,血淀粉酶不高,不支持本病。
③肠系膜静脉栓塞:1月来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剧,一般止痛剂无效,迅速出现休克,肠梗阻症状,颇似本病,若能做肠系膜血管造影可鉴别。
④肠系膜上动脉梗塞:老年男性,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突发持续性腹痛,呈阵发性加剧,给盐酸哌替啶等止痛剂,效果差,迅速出现休克,肠梗阻,腹腔淡红色液体,高度提示本病,若能做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确诊。
急诊外科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血象偏高,B超动态观察,首先考虑急性肠坏死,若解血便,更支持该病,至于引起肠坏死原因考虑肠系膜动静脉病变。
因患者1月来反复发作中上腹部疼痛,需排除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此外,还需进一步排除重症胰腺炎。
内科主治医师:本例根据现有资料尚难做出明确诊断,但根据患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十分迅速,病初症状与体征不相符,止痛剂效果差,特别是出现血性腹水,首先考虑肠系膜动静脉病变所致,其次患者系老年,应排除腹腔肿瘤出血,但B超未提示,若有CT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将有助于诊断。
3剖腹探查结果
外科医师:转我科后立即剖腹探查,开腹后腹腔淡红色液体约400ml,吸尽,空回肠颜色变暗,约200cm,肠系膜上动脉有黑色血栓,病变肠管与正常肠管有明显界线,行肠切除术,最后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梗塞。
术后给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迅速恢复。
4讨论小结
内科副主任医师:本例需要鉴别的疾病主要有:消化性溃疡并穿孔,重症胰腺炎,肠系膜静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梗塞。
经询问病史,体检及病情进展,相关辅助检查,前两种疾病基本可以除外,惟肠系膜静脉栓塞与肠系膜上动脉梗塞难以鉴别。
这是因为:①二者在临床上及为少见,病因基本相同,如有心脏病史,细菌或病毒感染,部分老年人。
②二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如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休克、血便,病初症状与体征不相符,但肠系膜静脉栓塞起病较肠系膜上动脉梗塞稍慢,进入急性期二者难以分辨,若出现血性腹水应该想到二者。
③二者确诊均需进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但患者病情进展讯猛,往往很少做此检查,且若发现延迟,预后很差。
④二者一旦确诊或可能性大,应立即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