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的实验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66 KB
- 文档页数:3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检验学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指导方案实验课程名称:食品检验学实验综合性实验名称: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1、实验目的1)明确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意义,通过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评定该食品是否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掌握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和测定方法。
2.知识综合点与实验原理样品的前处理,(取样、称样、样液的制备等),样液的发色,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标准曲线的制作,含量的计算。
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能与芳香族胺,如对氨基苯磺胺,起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此重氮盐遇偶合试剂如盐萘乙二胺,则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此染料颜色深度与试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成正比,然后与标准比较定量.3.实验内容与课时安排比色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4学时4.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组织捣碎机,分光光度计,水浴锅,500ml、50ml容量瓶,400ml烧杯,250ml三角瓶,吸管,玻璃漏斗等主要试剂:蛋白质沉淀剂:乙酸锌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硼砂饱和溶液,发色试剂(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0.2%盐酸萘乙二氦溶液),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µgNaN0/ml)25.实验步骤与方法测定方法: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提取:(1)称取经捣碎混合均匀的样品5.0克,于50ml烧杯中,加入硼砂饱和溶液12.5ml,用玻棒搅和.(2)以70℃左右的蒸馏水约300ml,将上述样品全部洗入500ml容量瓶中.(3置沸水浴中,加热15分钟。
(4)取出,一面转动,一面滴加5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滴加5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
(5)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片刻(约10分钟)。
(6)撇去上层脂肪,清液用干滤纸过滤于250ml锥形瓶中。
(7)弃去初滤液,并洗锥形瓶2—3次,然后收集清彻滤液作为试液。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洗涤干净的50ml纳氏比色管(或50ml容量瓶)6支(2)用5ml吸管分别准确吸取0.00、0.20、0.40、0.60、0.80、1.00、1.50、2.00、量0、1、2、3、4、5、7.5、10.0、2.50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于比色管内(相当NaN0212.5μg)。
实验??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一、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样品制备、提取的基本操作技能。
2.明确与掌握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 二、原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生成的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萘乙二氨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此“染料”颜色的深浅与亚硝酸盐的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 ,可以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比较定量。
反应式如下:见教材P3161.重氮化反应:2.偶合反应:三、样品、试剂与仪器样品:品名:厂家:试剂:1.蛋白质沉淀剂(公用)(1)饱和硼砂溶液:称取5克硼酸钠(Na2B07·10H20),溶于100毫升热水中,冷却后备用。
(2)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克亚铁氰化钾[K4Fe9(CN)5.3H2O],溶于水后,稀释至100毫升。
乙酸锌溶液:称取11g Zn(CHCOO)2 .2H2O加1.5mL冰乙酸,溶于水定容50mL。
2.显色剂(1)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克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毫升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
100ml/4组()0.2%盐酸萘乙二胺溶液:称取0.2克盐酸萘乙二胺,溶于100毫升重蒸馏水中,避光保存。
100ml/4组3.亚硝酸钠标准原液:精密称取0.1000克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200微克亚硝酸钠。
4.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μg NaNO2/ml):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00毫升,置于200毫升容量瓶中,加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μg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标准原液由教师提供。
5.1:4盐酸配制显色剂1用,每4组100ml。
仪器:1. 小型绞肉机。
2. 721分光光度计。
3.25ml比色管每组7支?? ?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称取5.0克经绞碎混匀的样品,置于50毫升干洁的小烧杯中,加入12.5毫升饱和硼砂溶液,以玻璃棒搅拌均匀,以70℃左右的重蒸馏水约300毫升分数次将样品全部洗入500毫升容量瓶中。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方案烹饪蔬菜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一、实验原理蔬菜样品经磨碎后,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被饱和硼砂溶液提取至溶液中;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成红色染料,于538nm处测定吸光度,亚硝酸盐含量与溶液吸光度成正比。
二、仪器和试剂仪器1、分光光度计2、分析天平3、搅拌机4、振荡机5、电热恒温水浴锅6、烧杯、移液管、容量瓶等试剂1、饱和硼砂溶液(50g/L)称取10.0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200mL热水,冷却后备用;2、亚铁氰化钾溶液(0.25mol/L)称取26.5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溶于水,定容至250mL; 3、乙酸锌溶液(1mol/L)称取55.0g乙酸锌(Zn(CH3COO)2·2H2O)加7.5mL冰醋酸(CH3COOH)4、对氨基苯磺酸(0.4%)称取0.4g对氨基苯磺酸(C6H7NO3S),溶于100 mL 20 %(体积比)盐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避光保存。
5、盐酸萘乙胺溶液(0.2%)称取0.2 g 盐酸萘乙二胺(C12H14N2·2HCl),溶于100 mL 水中, 混匀后,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6、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200 μg /mL)称取0.1000g于110℃~120℃干燥恒重的亚硝酸钠(预先在干燥器中放置24h以上),加水溶解移入5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储于棕色瓶,冰箱中保存。
7、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10μg /mL)吸取储备液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临用时配制。
8、粉末状活性炭。
三、测定步骤1、样品前处理烹煮后的白菜暴露在空气中冷却30分钟,模拟一般家庭进食情况,随后把样品分成3分。
对照组暴露在空气中常温保存;实验组A 置于冰箱中4℃下保存;实验组B用保鲜膜密封于常温下保存。
【精品】实验二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方法;2.了解亚硝酸盐的成因及在食品中的危害;3.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食品添加剂,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物。
亚硝酸盐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形成,青菜等植物胺类代谢产物及肉类组织蛋白质经肠道细菌的作用生成亚硝基化合物,这类亚硝酸盐可进一步转化成亚硝酸盐,由此导致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二是人为加入,如肉制品、蔬菜等。
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亚硝酸盐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一氧化二氮,促进肠胃癌的形成;同时还可造成血红蛋白亚硝化而引发急性毒性反应,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几乎所有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两部分:第一步是还原亚硝酸盐成亚氨基化合物;第二步是利用二恶英-4-芬偶氮苯作为指示剂进行比色测定。
化学反应式如下: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硫酸=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二恶英-4-芬偶氮苯=偶氮酸盐+亚氨基化合物实验步骤1.标准品制备:取称量好的硝酸钠按1mg/mL加水稀释,得到10μg/mL 的硝酸钠溶液。
2. 亚硝酸盐制备:从肉类中取10g样品,加30mL水,磨碎,加10mL氢氧化钠溶液,放在98℃水浴中反应40min,加入醋酸后重新磨碎,加水定容至100mL,制备出亚硝酸盐样品。
3.比色测定:将相应量的亚硝酸盐溶液按反应比例加入隔去氧气的办法文件中,加入矫正模板溶液,比色盘上即可读出相应的亚硝酸盐含量。
注意事项1.实验规范操作,全程佩戴手套;2. 值班人员将危险品管理好,不得离开实验室;3. 处理废弃液体和药品时,应按实验室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4. 处理时不得将有关物品渗出实验室;5. 在实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则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向老师汇报。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一般用亚硝酸盐含量来表示,读出数据后,根据前面所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若样品完全操作正确,计算后应得到0.03mg/kg的测定结果,若样品含量偏高,则需重新制备亚硝酸盐溶液并仔细操作。
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
以下是一些测定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1. 分光光度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基于亚硝酸盐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定量。
将食物样品与化学试剂反应,形成一种有色化合物,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2. 离子色谱法:这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离子的技术,可用于测定亚硝酸盐。
食物样品经过前处理后,通过离子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来定量亚硝酸盐的含量。
3. 气相色谱法:该方法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化合物,如亚硝酸盐。
食物样品经过衍生化处理,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易挥发的衍生物,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4. 酶联免疫吸附法:这是一种基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使用特异性的亚硝酸盐抗体与食物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结合,然后通过酶标抗体或显色底物进行检测。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要求进行适当的样品前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并提取出亚硝酸盐。
同时,应该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因此如果你需要测定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建议咨询专业实验室或相关机构。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了解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存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实验,掌握亚硝酸盐的提取、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提高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能力。
二、实验原理亚硝酸盐(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加工中,具有发色、防腐和抗微生物作用。
然而,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疾病甚至癌症。
因此,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基于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通过比色法测定染料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火腿肠样品- 试剂: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盐酸、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等- 仪器: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2.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火腿肠样品剪碎,称取适量,加入蒸馏水溶解,搅拌均匀。
2. 提取:将样品溶液用酸度计调至pH 2.0,加入适量的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充分混合,静置30分钟,使蛋白质沉淀。
3. 分离:将上层清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分离蛋白质沉淀。
4. 测定:取一定量的上层清液,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充分混合,静置15分钟,使染料形成。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料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对火腿肠样品进行测定,得到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吸光度。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五、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酸度对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酸度,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在实验中起到沉淀蛋白质和除去脂肪的作用,提高实验的灵敏度。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亚硝酸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可引起健康问题,如致癌作用和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油酸银试剂:用浓硝酸和两滴稀硝酸混合制成的10%油酸银溶液。
- 食物样品:如蔬菜、肉类或加工制品等。
- 高纯水:用于制备试剂和稀释样品。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所需食物样品洗净,去皮并切成小块。
取适量的食物样品(约10克)放入容器中备用。
2. 制备油酸银试剂:在实验室条件下,取适量的浓硝酸(约1ml),加入两滴稀硝酸,并充分混合。
得到的溶液即为10%油酸银试剂。
3. 样品处理:将预先准备好的食物样品置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高纯水(约50ml),然后加入足量的油酸银试剂(约2ml)。
4. 摇晃溶液:将容器封闭,并轻轻地摇晃溶液,使油酸银试剂充分与样品接触,反应1分钟。
5. 过滤液处理:使用滤纸或滤膜将溶液过滤,以去除残留的食物固体颗粒。
6. 比色测定:将过滤后的溶液放入比色皿中,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所得的吸光度值,可以通过制定标准曲线来计算食物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标准曲线通常由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制成。
通过比较食物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上的相应吸光度值,可以确定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请佩戴适当的实验室防护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2. 使用实验室用具时要注意安全,如锥形瓶和滤纸。
3. 进行比色测定时,确保比色皿干净,并且避免空气中的尘埃进入溶液。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有效地测定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这有助于我们评估食物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同时,本实验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实验室或家庭环境中进行,为亚硝酸盐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