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 格式:ppt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近代化的探索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在经济上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2、主要内容:奕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同: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目的:都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方法:都主张学习西方;艰难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影响:都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经验教训: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要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要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要坚持思想解放,更新观念。
4、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5、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6、近代化探索的启示: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历史感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我们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先进的外国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我们只有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④、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⑥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⑦、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⑧、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⑥、意义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②、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技术层面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制度。
)1、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2、主张和目的: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5、洋务运动主要活动:(1)前期“”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目的:武装军队a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b在上海创办的(曾国藩、李鸿章);c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2)后期“”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辅助军事工业)a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李鸿章);b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张之洞)(见书P28——29页小字及图片)。
(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1862年成立的(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学校。
)(见书第29页插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6、结果:失败。
标志事件是: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公车上书(1)时间:1895年春。
起因:《》的签订(见课本32页插图)。
(2)主要领导:、梁启超。
(见课本第32页照片)(3)经过:《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4)意义:揭开了的序幕。
(5)政治团体:、宣传刊物:。
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9月(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打击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上:训练新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