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针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药物过敏的应急流程
药物过敏的应急流程如下:
1.立即停药,更换药液和输液管道,必要时更换针头。
2.使病人平卧,同时报告医生,撤掉的药液及管道按程序进行封存。
3.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儿童酌减。
4.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5.出现呼吸骤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按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
6.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切开。
7.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医嘱用药。
8.病情危重者,拨打120,转送上级医院,报告科长。
9.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变化,做好病情的动态记录。
10.神志清醒的患者注意安慰,做好心理护理。
SCA20接触角测量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启动过程: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器→接触角测量仪→SCA20软件二、关闭过程:与启动过程方向相反三、测量前准备:1.装针:将注射器推入凹槽内,轻轻旋紧旋钮,推紧注射马达与活塞相接处,点击软件上侧手动按钮,屏幕背景变至红即可对测量仪进行手动操作,按下马达下箭头,排除注射器内空气。
2.调节光源,与摄像头焦距,针头位置,使屏幕图像清晰,黑白对比度明显,针头处于屏幕合理位置。
3.关闭手动操作,点击软件上侧的齿轮按钮(或再次点击手动按钮)改为软件操作,此时背景变为蓝色,软件操作栏中前两项为仪器的维护及初始化,出现注射器活塞无法自由上下运动等问题时点击第二项进行初始化维护。
第三项为注射液滴,亮度控制,温度控制等功能。
4.设置放大倍数:打开结果框:File→new→result collection window,在M-Infor栏内的ref-size中填入针头外径,将屏幕中的两条基线均放于针头合适位置上,点击按钮,结果框中mag栏中自动出现放大倍率。
(每次换针头、调节焦距后都要进行放大倍数的设置)此时可进行接触角及表面张力等的测量。
四、静态接触角测量:1.选择Sessile drop模式2.打开结构窗口记录测量结果3.在Device Control对话框中,点击注射按钮,弹出对话框Dispense Units(右侧ES 5代接到串口5),在注射体积内输入注射液滴体积,速度档选择注射速度,点击注射按钮Dispense进行注射4.上移固体平台,使固体平面与液滴轻触,此时,液滴落到固体平面上即可进行接触角的测量5.点击snap对图像进行抓拍,调节两条基线位置到针口与样品之间。
点击找三相点,也可人为找三相点:利用键盘的上下键调节高低,左右键调节倾斜度,双击该基线即变为水平,点击对液滴进行积分,点击测量左右接触角,options→Display colums中记录了左右接触角的值,也可delete直接删除。
手术室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a.静脉留置针:准备一根注射器,一根留置针,一根之设置管,消毒液,手套等。
b.患者:让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给予充足的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准备好适当的遮盖物。
2.洗手消毒:a.穿戴手术室工作服,佩戴帽子、口罩、手术鞋等,进行手部消毒,将手臂从手肘处至手部腕关节处用手消液进行整洁消毒。
3.安装器械:a.将留置针、注射器、设置管放入清洁的工作准备桌上。
4.术中操作:a.消毒留置部位:按照医院的消毒规范,消毒皮肤,常规是以圆圈的方式从外到内擦拭,一般消毒液使用碘酒或酒精。
b.镇痛:如果患者对于注射过程较为害怕,可以在注射部位上涂抹表面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凝胶。
c.观察静脉:观察清楚静脉的位置,可以用轻柔的手指按压静脉诱发,以减轻疼痛。
d.进针:拿起留置针,横向握住,以30度-45度的角度进行进针。
注意要避开静脉的弯曲或阻塞部位。
e.确定回血:向孔道内注射少量的生理盐水,看是否有血液回血。
f.设置管插入:确认回血后,将设置管顺留置针孔插入静脉,逐渐推进设置管。
5.固定留置针:a.用透明敷料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注意要避免压迫留置针。
b.使用缠绷带或弹性固定带固定留置针,使其稳定在皮肤表面。
6.注射药物:a.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根据手术室的规范,给予必要的预防性抗生素。
b.治疗用药:按照医嘱,静脉留置针可以进行输液,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输液或者注射药物。
7.术后处理:a.封闭静脉:如果留置针用于输液,要注意术后封闭静脉,以防止路径感染和血液回流。
b.监测留置部位:留置针的周围要经常观察,如果发现有红肿、渗液、疼痛或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
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比如采用不同孔径、长度或材质的留置针。
2.了解患者的情况:在留置针操作前,要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如是否有静脉血栓、血管炎症或其他血管异常。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LED发光二极管(中段)生产流程工艺系别:电子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电子0821班学号:0801017105学生姓名:李福生指导教师:吴志雄目录第一章 LED(中段)生产总流程LED操作总流程简介 (4)第二章点测1基本作业流程 (5)2自主巡检事项 (5)3针痕异常 (5)4换针流程 (6)5 要求事项 (6)第三章挑捡1挑检作业总流程简介图 (6)2扩张 (6)3开始挑捡前的准备过程 (8)4挑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2)第四章翻转1操作步聚 (15)2注意事项 (15)3要求事项 (16)第五章目检1要求事项 (16)2注意事项 (16)第六章计数1操作步聚 (17)2注意事项 (17)3要求事项 (18)总结 (18)参考文献 (18)LED发光二极管(中段)生产流程工艺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LED的应用越来越广,主要用于LCD屏背光、LED照明、LED显示三大领域。
它主要靠晶片发光,是由Ⅲ-Ⅳ族化合物,如砷化镓、磷化镓、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结。
因此它具有一般P-N结的I-N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特性。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具有发光特性。
抗震性能好、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
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LED的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
通过从事LED发光体的挑拣、翻转、目检、计数、包装等的操作流程,掌握LED发光体(晶粒)的生产流程,而挑捡是其中的比较主要的流程,操作也比较复杂,包括三点对位、Bin指定、Bin坐标、外观教导、基准点设定等等。
关键词:点测(CP)挑捡(Sorter)翻转目检计数一 WIP系统(LED操作总流程)IQC(进料检验)↓CP(点测)↓→汇入点测报表IPQC1(制程中检验)↓→汇入FQC报表、汇入点测资料DMAP(删图)↓→汇入删图档IPQC2(制程中检验)↓SORTER (挑拣)↓后段(翻转、目检、计数、包装、)↓OQC(出货检验)↓出货注释:IQC、 IPQC1 、IPQC2、 OQC 等由QC 人员操作CP 、 DMAP 、 SORTER后段等由PE人员操作二点测(CP)作业简介1 基本作业流程1 挂帐2 资料处理3 上片1)连线测试机1.1 刷Run Card编号、批号、片号及人员工号1.2 清除资料,连线probe1.3 开启Led Map程序,勾选接收资料、预设、选择IV 选项2)连线Probe2.1 外观教导2.2 Ink点设定2.3 开始点测4 下片1)Probe1.1 回Ink点1.2 检查晶圆档2)Test2.1 检查原点2.2 检查光电性(VF0、VF1、VF3、IV3、WP3、HW2)5 转档6 过帐2 自主巡检事项1绿框(不少于5个)2针痕(针偏、双针、针痕过大、无针痕)3 Map图(光电性资料:VF0、VF1、VF3、IV3、WP3、HW2)3 针痕异常1 双针2 针痕过大(超过pad 1/5)3 无针痕4 针偏针(针痕碰到pad边缘)4 换针流程针痕出现异常,经调整仍无法改正的,要换针,步聚如下:1 备好工具;2 抬针、退针3 拔线4 松螺丝(1颗的那根)5 从针尾装针,并固定6 检查针盖7 放回针座的过程注意针尖,避免碰触8 检查针座是否有松动9 调针5要求事项1 测试前,请先询问工程师该机台是否可作测试。
留置针操作流程留置针操作流程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患者的血管或组织中插入导管或留置针,以便进行输液、输血或给药等治疗。
下面是留置针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在进行留置针操作之前,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操作的目的和风险,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要进行有效的消毒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和穿戴无菌衣物等。
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2.选择合适的插入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入部位。
常见的留置针插入部位包括静脉、动脉和组织等。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选择最佳的插入部位。
3.麻醉操作针对插入部位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可以选择进行局部麻醉。
使用适当的麻醉药物,如局部麻醉乳膏或麻醉注射剂等,将插入部位麻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插入留置针在麻醉后,医务人员将留置针插入到患者的体内。
操作时需要准确地掌握插入的角度、深度和速度等,以避免出现血管穿破或其他并发症。
医务人员还需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5.固定留置针插入留置针后,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固定操作,以确保针头稳定并减少移位的风险。
通常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物理固定器件等来固定留置针,使其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6.连接输液装置插入留置针后,医务人员需要将输液装置连接到针头上,以进行输液、输血或给药等治疗。
在连接前,需要仔细检查输液装置的无菌性和完整性,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
7.观察和护理在留置针插入后,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插入部位的观察和护理。
及时处理并记录任何异常情况,如插入部位的红肿、渗液或感染等。
8.留置针的维护与拔除留置针插入后,需要定期进行留置针的维护和拔除。
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留置针的更换,以避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在拔除留置针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患者的不适和出血等。
留置针操作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能力。
静脉输液换药的操作流程1. 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我们应断治疗盘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应接红灯,如遇所需液体已输完,如遇特殊药液,如生长抑素、奥曲肽等需要用输液泵控制速度且需要维持的药物,应告知老师。
其他普通药液可适当关小开关.2. 通知老师,老师配好药后,经另一人核对后,签名。
3. 端治疗盘及液体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和手腕带或床头卡确认无误后,消毒瓶塞,将输液管和排气管同时插入药瓶内,固定排气管,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并挂好液体。
4. 确认墨菲管内药液在1/2-2/3,确认输液管内无空气、药液之间无明显反应,确认输液部位通畅、无漏液、肿胀等情况,根据药物、病情、年龄等调节好滴数。
5. 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指导和宣教。
6. 在二联单上签名或划勾。
7. 返回处置室,进行垃圾分类。
8. 继续巡视病房。
【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1、溶液不滴(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
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输入。
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3)确定针头阻塞,药液不滴。
挤压有阻力无回血,确定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
(5)血管痉挛。
局部可行热敷、以扩张血管。
2、滴管内液面过高(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者,可夹住滴管上端的橡胶管,打开调节孔,待液面降至露出滴管时,关闭调节孔,松开上端的橡胶管。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者,可将输液瓶取下,使导管之双针头露出液面,但须保持橡胶管点滴通畅,待滴球内液体下降滴管露出液面时,再挂回输液架上即能继续点滴。
3、滴管内液面过低(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者,可夹住滴管下端的橡胶管,打开调节孔,当液面升高至适当水平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下端橡胶管即可。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者,可夹住滴管下端的橡胶管,用手挤压滴管上端的橡胶管,待滴管液面升至适当水平时,将滴管上端橡胶管内的空气挤入输液瓶,松开下端橡胶管即可。
留置针操作流程留置针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治疗性操作的医疗器械,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留置针的操作流程,以便医护人员正确、规范地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留置针操作之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医嘱的内容和患者的身份信息,准备所需的留置针、输液器、消毒物品、贴纸等。
2. 选择留置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留置部位。
常用的留置部位包括手背、前臂、手臂等,选择部位时要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和操作的便利性。
3. 消毒处理。
在选择好留置部位后,进行消毒处理。
首先用洁净水清洁皮肤,然后使用医用消毒液对留置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留置针的插入范围。
4. 插入留置针。
消毒完成后,将留置针插入到患者的皮下组织中。
插入时要保持手部的稳定,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插入深度要适当,避免插入过深或者过浅。
5. 固定留置针。
留置针插入后,使用透明敷料或者其他固定器材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避免留置针的移动和脱落。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舒适度。
6. 连接输液器。
留置针固定完成后,将输液器与留置针连接,根据医嘱的要求设置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
连接完成后,检查输液器和留置针的连接是否牢固,避免发生漏液或者渗液的情况。
7. 监测患者情况。
在输液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患者的情况,包括输液速度、患者的舒适度、输液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
8. 拔除留置针。
当治疗结束或者需要更换留置针时,要谨慎拔除留置针。
在拔除前,先停止输液,然后按照操作流程将留置针拔除,并对拔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9. 记录和汇报。
在完成留置针操作后,要及时进行记录,包括留置针的插入时间、拔除时间、留置部位、输液情况等,并及时向主治医师进行汇报。
总结。
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留置针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留置针是一种护理手段,通常用于下列情况:
1.静脉输液
2.输血
3.营养补充
4.化疗
5.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以下是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
一、操作方法
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1.根据医嘱或病情选择留置针位置以及留置深度。
2.选择麻醉方式,在待留置部位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
3.消毒待留置部位。
4.针头的插入方式有多种,一般根据医生要求采用Seldinger技术或雷诺斯技术。
5.确认留置针插入深度、先进和退回情况等。
6.在留置位置四周贴上透明敷料,将留置针固定。
7.注射生理盐水保持留置针通畅。
二、护理措施
1.留置针需每天特别观察,检查留置针是否发生脱出,挂断,移位等情况,并观察注射位是否发红、肿胀等现象。
2.留置针的固定须保证牢靠,避免留置针活动过度。
3.使用留置针时需注意使用的注射器、输液袋、输液管等设备的清洁卫生。
4.留置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拆卸并注意清理消毒。
5.如果留置针需要更换,必须先准备好新的留置针、消毒剂、签名单,并将操作过程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
6.无论何时都必须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在执行任何操作前,必须彻底清洗双手并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手术衣,以避免污染留置针。
总之,留置针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护理手段,应该掌握其操作流程并合理地运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护理措施,确保留置针的安全有效使用。
换针流程改善
目的:为明确换针程序,正确填写换针卡及保留换针记录,防止断针流向下一工序。
一、各操作员在换针之前要清楚的填写换针卡(月、日、针品种、款号、色/尺、工序号),
填写不清楚,不完整时换针员有权不发针,直到写清楚写完整为止。
二、特殊情况时(换款或单独车缝一种制品等)要填入说明于换针卡。
三、无论断针或未断针,在换针时必须将当时缝制的制品拿到换针房接受验针检查,在针
断而且未完全找到的情况下,要将车缝时摆放在周围的制品进行检查,最终找不到的情况下,换针员要详细记录针种、款号、工序号,并信息通知验针房,要求验针详细检查。
四、换针员每为作业员更换一根针时,都要做详细的登记,并且将换回的旧针贴在针交换检
查表上,根据针磨损情况换针员来确认可再用针和不可再用针,可用针要妥善保管,以便再次发放给车位人员。
换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