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灯饰演变发展看其造型设计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3
灯具的演变及其设计的特点探讨作者:叶季茹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12期摘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灯具,本文首先阐述了灯具的演变过程,然后分析了灯具的发展趋势,最后从艺术性与技术性结合、科技性与实用性一体、时代性与经济性相融这三方面分析了现代灯具的设计特点,希望为我国灯具设计师带来一定的启示,促进灯具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灯具;设计特点;灯具设计引言:灯具的出现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类是通过对火的认识,逐渐的发明创造出灯具的。
从我国古代到近现代,灯具都在不断的演变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灯具的功能逐渐完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下面就谈一谈灯具的演变及其设计的特点。
一、灯具的演变(一)古代灯具灯具的演变与时代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灯具受到材料可科学水平的制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两汉时期,冶铁技术出现,人类发明了铁制的灯具。
进入到战国时期以后,中国出现了长信宫灯,这种灯具有了灯罩、灯盖、灯盘等很多组成部分,功能更为全面。
例如,灯盘上可以插一些蜡烛,灯罩又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还可以调整灯光的强弱和照射方向,在功能上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
在汉代以后,国家青铜灯具开始发展起来,这种灯具的装饰性更高。
从三国到宋元时代期间,灯具除了起到照明的作用以外,也成为了祭祀、庆典之中的必备工具,这段时间中,灯具在材质上不断的完善,青铜灯具越来越少,逐渐被陶瓷灯具所代替。
到了明清时代,我古代灯具进入兴盛的时期,烛台、灯具的种类更加多元化。
除了陶瓷玉石以外,还出现了以玻璃为材料的灯具,例如,皇宫中使用的宫灯,骨架也较为细致,外表有丰富图案,它的制作就使用了一定的玻璃材料。
(二)近现代灯具到了近代社会,爱迪生发明了著名的电灯,为灯具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活力。
在此后,传统的灯具逐渐被历史所淘汰。
国家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灯具进行了全面的演变,更多新材料出现,白炽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社会之中。
中式风格灯具特点灯具是家居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灯具的种类是非常多的,随着复古风的盛行,中式风格的灯具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由于中式灯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具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若您喜欢中式风格的装修,那中式装修风格设计说明必读,中式风格灯具特点也不能不知。
一、中式风格灯具特点1、实木材料一般中式风格的灯具都是使用实木做灯具的主要材料,装饰多以镂空或雕刻木材为主,宁静古朴。
当然,除了直接雕花以外,也可搭配一些其他材料做外部灯罩,比如玻璃、羊皮、布艺,将中式灯具的古朴和高雅充分展示出来了。
2、鲜明色彩中式灯具的色彩非常清新鲜明,光亮与灯罩灯体之间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田园古朴之感。
3、对称结构受到中国古代传统的中庸、平衡和对称的影响,中式灯具的造型多以对称形式的结构为主,比如正方形、圆形、多边形,反正基本都以中心线对称。
圆形的灯大多是装饰灯,在家里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方形的仿羊皮灯多以吸顶灯为主,外围配以各种栏栅及图形,古朴端庄,简洁大方,将我国古代艺术的平衡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完美对称的灯体,估计是强迫症患者和处女座的爱吧。
4、柔和光线一般中式灯具中的光线主以柔和色系为主,通常不会配以太刺眼或明亮的光线,即便灯芯确实很亮,也可以配以羊皮外罩,能使光线变得柔和,色调温馨,装在家里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二、中式风格灯具选择搭配1、卧室灯具选择不管何种装修风格,卧室灯具的选择搭配要重视。
由于中式卧室装修比较的时尚,原木色配以红木色的卧室背景墙与乳白色的床品形成反差,让整个卧室空间有层次感,在卧室背景墙的灯光设计上也恰到好处。
在两边红木色的背景墙位置,再安装一组对称的中式单头壁纸,以方便人们在卧室内的局部照明,此外,床头上方的天花吊灯若安装有嵌入式的筒灯,也能起到局部照明作用。
2、客厅灯具选择中式客厅装修若没有灯光的映衬,一定是彰显不出其原始的中式风格,中式风格一般以红木色的木结构装饰为主打,采用红木色木质条板进行天花板吊顶的装饰,并在吊顶内嵌入安装黄色灯光的灯带,不起直接照明,让暖黄色的灯光打照在白色的天花板上,与之红木色的条板相搭配,让整个家居的层间不断升高。
浅析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及其现代运用作者:徐亮来源:《丝路视野》2019年第10期摘要:传统灯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体现了浓厚的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对于当代灯具设计师而言,应当扎根于文化,深入了解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吸取其艺术精华,设计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有丰富民族色彩的灯具,以满足当代人们对于美的艺术的追求,并推动当代灯具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灯具设计艺术特征现代运用灯具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作用在于照明。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仅要求灯具拥有多元化的照明功能,还要求灯具与周围环境相契合,并呈现出设计感与文化内涵。
文章主要讨论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与現代运用,以期为现代灯具设计提供理论帮助。
一、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传统灯具的艺术设计,体现在其造型、结构以及色彩上,体现了实用、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统一。
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其造型讲究对称,主要以圆形、方形为主,一般多为左右对称,这表现了传统艺术的平衡美。
总的来看,传统灯具造型经历了五个时期的发展。
战国时期,灯具造型摆脱了商周青铜器的威严色彩,更加具有灵活性,出现了缠绕、重叠等样式,主要类型有豆形灯、多枝灯、兽形灯等。
秦汉时期,随着灯具铸造工艺的发展,吊灯出现,灯具造型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多以人物、动植物等为主,灯具图案受社会发展制约,多有四神、异兽等样式,体现了羽化而登仙的迷信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迅速发展,陶瓷灯盛行,但造型仍然以人物、动植物为主。
隋唐时期,灯具成为贵族用来装饰宫廷的用具,而民间用灯则更加注重其实用性,灯具造型多为高灯、矮灯、油灯以及烛台,而灯具装饰也更加追求古朴,注重造型与釉色的协调与相互衬托,釉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图案则具有吉祥富贵的寓意。
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展鼎盛,而灯具类型更加多样化,有花灯、羊皮灯、珠子灯等,也被分作不同的用途,如日常用、陪葬用、节日用等。
另外在色彩方面,传统灯具讲究彩绘,注重不同颜色的搭配与对比,以及灯具颜色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
AppreciatION 鉴赏远古时代,人类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了火。
随着固定火源的工具或器具不断更新发展,出现了专用的器具用来照明——灯具。
灯具使人们走向了光明的文明时代。
从古到今不断发展的灯具也就成了人类文明的载体。
灯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和材质的多样化令世人瞩目。
灯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照明承载物,战国就已经发现灯的使用,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灯具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退出人们的生活。
因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独特的审美风格,灯具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照明用具,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一、古代灯具的起源了解灯具首先要从火开始。
人类对于火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人类约距今79万年前就懂得用火,人类开始使用天然火到懂得怎样钻木取火,用火石、火镰、火绒取火等。
古代灯具的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 李军霞火的使用使人类进一步地征服自然。
人类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为灯具的产生制作和使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最早的灯具为陶制的,类似于盛食物的陶豆,虽然形式比较简单,但确立了中国灯的基本造型。
已知考古发现的真正的灯具,为河北平山战国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十五连枝灯和银首人形灯,从其优美的造型、精巧的结构和功能完善的程度看,显然不是最初的灯具,而是已经相当成熟的灯具了。
二、古代灯具的发展演变古代灯具发展几千年来,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灯具,它们造型奇特、功能完备、使用方便,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新的希望。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灯具产生和发展的起步时期。
当时陶灯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
人俑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战国时期的灯具对之前灯具起到了继承发展的作用,又对其后汉代灯具编辑|刘 玉AppreciatION 鉴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代灯具出土的实物不多,文献中也有一些记载,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入葬,以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在出土的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966年在陕西省咸阳塔儿坡出土的两件相同的雁足灯,还有1974年在甘肃平凉庙庄7号墓中出土的一件铜鼎形灯。
中国古代灯具根据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分类特征。
以下从五个侧重点对古代灯具进行浅析分类。
①外观造型区分:豆形、器皿形、多枝形、人物形、动物形及其他形态。
古人在创造新事物时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其他现有事物,根据模仿事物的形态,赋予其预想的功能。
这几种形态都属于现代仿生设计。
②使用燃料区分,分膏灯和烛灯,后世所称油灯和烛台;我国古代灯具所采用的燃料分两大类:一类是燃油,一类是燃蜡,都是以物质燃烧来产生光,故统称为火焰光源。
③使用材料区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制陶、制瓷、青铜冶铁等技术。
多种材料也被应用到灯具的设计中,陶灯、青铜灯、瓷灯、石灯、玉灯、木灯等共同编织了中国古代灯具的辉煌历史。
④从功能区分,灯具就功能来分有照明功能和观赏功能,实用灯具和观赏彩灯,宫廷中所使用的称为宫灯,兼具照明和装饰双重功能。
⑤使用环境区分,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古人设计出:座灯、行灯和座行两用灯。
根据使用环境来分:室内有:座灯、吊灯、壁灯等;室外有:行灯、立灯。
灯座中国古代灯具从整体造型来看,不论是室内小型灯具,还是室外大型灯具,都给人一种质朴、稳重之感,这与灯具形体的比例尺度有直接关系,通常灯具是摆放在某处,用于一定范围的照明。
因此稳定性至关重要。
我国古代灯具的灯座形态分为喇叭形圈足或高足、方形、盆形、圆柱形、碗状、钵形、盘形。
从造型上看,方形大小因造型而定,自上而下逐渐变粗的形态也最为稳固,豆形灯具应用其最频繁。
灯柱灯柱在整个灯具造型中起到支撑和接灯座的作用,用于支撑灯盏,移动时可当把手。
灯柱因灯体大小或长或短,或粗或细。
在比例上多为细高,灯柱基本形态为柱形,有些为中空,上下通体或逐渐变粗。
也有些灯具无灯柱,如杯形灯,底座、灯柱与灯盏为一整体,动物形灯整个动物形态为灯柱或整个灯体为动物形态。
中国古代灯具中,灯座形态多为喇叭形灯座与方形灯座。
灯座在整个灯具的稳固性中起关键作用。
中国古代灯具发展简史一、起源与初创期在中国古代,灯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动物油脂和植物油作为燃料,将它们放在容器中,以保持火源的燃烧。
这个时期的灯具主要是陶制或石制的,形状各异,但都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照明需求。
二、青铜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后,灯具开始呈现出更多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这个时期的灯具多采用青铜材质,造型独特,如著名的“青铜人形灯”。
除了基本的照明功能,这些灯具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
三、汉唐繁荣期汉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灯具的设计和制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照明需求,而是更加注重造型和装饰。
同时,由于石油和蜡烛的普及,灯具的燃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高效。
四、宋元发展期宋元时期,灯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趋向于更加实用和普及,不仅在城市中广泛使用,也在农村地区得到了普及。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灯具的制造材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如陶瓷、铜铁等。
五、明清鼎盛期明清时期,灯具的发展达到了鼎盛。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照明需求,而是更加注重造型和装饰。
同时,灯具的设计和制作也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如“宫灯”等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
六、近代转型期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电光源的发明和应用,灯具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这个时期的灯具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燃料,而是采用了电力作为光源。
同时,灯具的设计和制作也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工业化,如“电灯泡”等产品。
七、传统灯具的现代应用尽管现代化灯具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灯具在某些领域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一些传统建筑和园林景观中,使用传统的灯具可以更好地融入环境和氛围中。
此外,一些传统灯具的造型和装饰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可以作为文化传承和展示的载体。
中国古代灯具发展历经数千载,从最早的天然光源到后来的人工光源,灯具的种类、材质、用途都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文化艺术《4»!3改5昶》2017年第1期从中国传统灯饰演变发展看其造型设计特点王苗佳陆峰(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摘要:中国灯饰艺术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灯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不断发展,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本文从中国传统灯饰的历史演变发展中探寻其造型设计特点,汲取民族灯饰的造型特征,以获取对现代灯饰设计的启示,将其更好的运用在室内设计中。
关键词:传统灯饰曰演变曰造型曰现代设计中图分类号J528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17)01-0089-003灯具与灯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内容和意义 上却是千差万别的。
灯具强调照明性,灯饰在照明的基 础上更强调装饰性,情感性。
传统灯饰是中国传统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灯饰在漫 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不断发展,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灯饰简述灯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神圣的地位。
中国传统灯饰设计受到社会历史、人文、风俗等因 素不断发展变化,在岁月的长河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灯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灯饰经过不断的演变,已不仅仅是一个物体,更是富有情感,饱含人民美好意愿的一个文化载体。
中式灯饰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它的思想文化与造型特点是与众不同的。
它涉及到 生活的各个领域,包含功能的、审美的、社会的、宗教的 以及伦理道德的诸多因素,灯饰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 文化载体之一,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 平,文化氛围等,也从不同方面反应了当时整体的社会 状态。
二、中国传统灯饰演变发展审美、观念与情感赋予了灯具文化成为了灯饰。
中国传统灯饰设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拥 有着强烈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审美。
由于中国历史文化 底蕴特殊,中国传统灯饰不仅兼具使用与审美功能,而 且富含着民族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灯饰产生和发展的起源于战国时期,青 铜冶炼技术在战国时期蓬勃发展,青铜灯饰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1978年6月河北平山县战国晚期中山王墓 出土的银首人形灯和十五连枝灯是中国目前出土年份 最早的青铜灯饰。
但是由于这些出土灯饰造型较为精 美成熟,所以并非是最初的灯饰形态。
战国时期的灯饰 摒弃了商周时期的神秘、威严,起到了继承发展的作 用,同时又为之后的汉代灯饰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秦汉时期是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时 期,旧的奴隶制度被废弃、新的封建制度的产生,实现 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发展高潮,灯饰也迎来了其 辉煌时期,拥有齐全的种类、丰富的数量、精致的做工。
秦代灯饰的出土量虽然并不多,但是在历史文本中却 有一些记载,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入葬,以鱼 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三秦记》:“始皇墓中燃鲸鱼 膏为烛”。
[1]秦汉时期的灯饰在分铸焊接、失蜡铸造等成 型工艺技术上已十分成熟,造型特点上,务实、强劲、仿 生已成为秦汉灯饰的代名词。
此外汉代的陶制灯饰入 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使用也已相当普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不同于 之前的朝代,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文化的互融 合流使得灯饰变得大众化、平民化。
灯饰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逐渐成为祭祀与喜庆用品,烛台开始在这个时期 流行,佛教装饰纹样开始融入灯饰的设计中。
同时瓷质 灯饰取代了青铜灯饰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
隋唐宋时期继续以陶瓷灯饰为主。
唐代的陶瓷灯 饰包括灰陶、釉陶、三彩陶灯饰。
宋代作为陶瓷生产的 盛大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开始收稿日期:2016-12-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现代审美语境下中国古村落传承与发展研究”(15BG101)作者简介:王苗佳(1994-冤,女,安徽铜陵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陆峰(1967-),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
— 89 —《制改5改孓昶》2017年第1期转变。
辽代材质大部分是木和铁的细高灯擎开始流行,这种灯饰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具,并大量应用在在砖 雕和墓室壁画中。
明清时期是中国灯饰的又一辉煌时期,灯饰的质 地种类开始更加丰富全面。
明清时期的灯装饰上所用 的花纹、莲瓣纹造型生动优美。
明清两代十分讲究室内 装饰,出现了许多与家具、建筑等环境相配套的宫灯,元宵节的习俗使得彩灯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三、中国传统灯饰的造型设计特点中国传统灯饰设计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审美性、功能性、社会性、轮理道德性以及宗教性都影响着它。
作为传承文化的特殊载体存在的传统灯饰不但反映了 各个时代的文化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审美趋向等,而且从不同领域显示了当时朝代的整体发展水平。
李 砚祖在《造物之美》里说“所谓造物,即指人工性的物态 化的劳动产品。
”[2]从中国传统灯饰的演变发展历程中 可以看出其经历这么久的发展基本功能差异不大,兼 具照明与装饰功能,只是它的造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总结其造型设计特点,吸收其精 华,更好的服务于现代设计。
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关于传 统灯饰的造型设计特点。
(一)写实性写实性灯饰是在灯饰照明的基础上,设计人透彻 了解物体的结构原理,掌握物体的内在形态,选择自 己需要的要素,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制作技术,设 计人自身的经验与审美趣味,将物体的表象与结构结 合进行的灯饰设计。
战国时期的象形铜灯(图1),就是 写实性灯饰的代表作品。
该灯在造型上长鼻高卷,口微张,两只短粗象牙从嘴角伸出。
象体肥硕,卷尾向 下,四足粗壮。
象背承托灯盘,盘沿平折,浅腹,与象体 连铸,腹部右侧有铭文。
[3]该灯饰体现了中国古代设计 的应物象形设计思想,其结构、功能都极具合理性,虽 然形态体积并不大,但其传神的造型给人带来了愉悦 的享受,写实意味浓厚,包含着古代人民的经验与设 计思想。
图1战国象形铜灯(二)意象性所谓意象,便是将意义形象化。
所以也有人将意义 理解成形象。
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到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冶[4]就是将那些在脑海中储藏的各种形象,通过人的想象能力进行通过自身的阅历、认知、审美等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意象。
现存于河北 省研究所的平山中山国一号墓的树形铜灯(图2)便是 一座充满意象性的传统灯饰。
它的底座是由三只大小 一样且距离相同的双身虎构成,三条蜿蜒盘旋的龙身 装饰缠绕在灯座上,两个小人分别向里向侧站立在上,肢体语言上都共同伸出右手且仰视上空。
三支枝 灯伸展在灯的最上方,左右两个树枝的支灯向内弯曲,树枝头上带有烛扦的灯盘。
动物装饰布满了每个 灯支,不仅有小鸟在歌啼,还有猴子在灯枝上玩耍攀 爬。
树形铜灯不仅采用了树、动物的形态装饰运用在 灯饰的设计中,同时还运用树的生机勃勃,繁荣昌盛 及动物的灵活生态的象征来完成了这个充满意象性的 灯饰设计。
意象性灯饰设计是在剥离灯饰在形态上的 具象功能,在具象的形态结构中,抽象出功能原理。
中国传统灯饰的设计不但拥有它写实性的一面,更是注 重意象性,强调以形写神,表达出古代人民的对生活 的美好期盼与憧憬。
设计人在运用意象性设计时,并 没有进行无用的装饰,而是将借由这些装饰表达情感 愿望等,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双重结合,是民族 风貌与历史的结合。
图2树形铜灯(三)多样性多样性指的是传统灯饰制作时使用材料的多样性。
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 们审美趣味的改变,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丰富会一直产 生新的制作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灯饰作 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在进步发展,材料的使用上 更是种类繁多,推陈出新,展现了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格 特点。
明万历掐丝珐琅烛台(图3 ),烛盘和宝瓶均为铜 胎镀金,内底以浅蓝色珐琅为地,掐丝饰有红、黄、绿等 色折枝花卉纹、花朵施红色釉,明亮鲜艳,是掐丝珐琅 器具中的代表作。
[5]烛台在材料上不仅采用新型的珐 琅,烛盘和宝瓶铜胎镀金,材料的多样性可以刺激设计 者的灵感,由此制作出的烛台色彩明亮鲜艳丰富,造型 优美、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中国传统灯饰在制作 材料上采用了青铜、铁器、陶瓷、石雕、金属、玉石、竹 质、玻璃和珐琅等丰富多彩的材料。
材料的多样性可以 在制作过程中刺激设计人的灵感、丰富灯饰的造型语— 90 —《4»!3改5昶》2017年第1期言、在灯饰设计过程中与结构、形态相结合,给人带来 情感的轻松、愉悦感。
图3明万历掐丝珐琅烛台四、传统灯饰对现代灯饰设计的启示从中国传统灯饰的演变发展看其造型设计特点可 以看出中国传统灯饰的造型设计中,古人从自然中寻 找原型,结合当时的社会需求,融入特色的民族设计理 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的传统灯饰。
现代社会的生 活节奏越来越紧,人们需要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古人 善于从自然中发现设计,现代灯饰设计应学习古人进 行传统仿生设计的再创造,这并不是指单一的模仿,而 是要汲取自然界的灵感,获取想要的设计形态,注重人 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并加入现代的工艺技术来进行更好 的设计创造。
中国唐代香山居士大诗人白居易在《东林寺白莲》 中描写到院野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 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 露玉盘倾。
”如图4所示,该灯饰设计中巧妙的以仿生 设计思想为指导,将荷花塘中的莲蓬的形态作为设计 源头,不仅采用莲蓬的形态与结构,还将莲蓬的寓意 印于其中,整体氛围并不繁琐臃肿,呈现出一股古韵 淡雅之感。
莲花、莲蓬、灯笼这些传统古物是千百年来 印烙在国人的心中的乡情元素,与灯饰有着密切相关 的联系,折射了国人古有传统的审美情操。
该灯饰设 计与自然融合,剥离灯饰在形态上的具象功能,注重 意象性,以形写神,同时与现代工艺结合,中式传统却 不失现代美感。
图4莲蓬灯饰(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从传统灯饰演变历程出发,研究传统灯饰的 造型设计特点,汲取民族灯饰的造型特征,获取对现代 灯饰设计的启示。
中国传统灯饰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 古人智慧的设计,它在造型设计上折射出对自然、人、 环境的和谐关系,虽历经千年,却仍然对现代的灯饰设 计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中国传统灯饰独具一格的特 点离不开室内中的家具、柜体等因素,值得深入研究总 结其现代特征为现代设计提供服务。
总之,在现代的灯饰设计中,我们应从古人的造物 思想中汲取灵感为现代设计服务,同时融入现代生活, 结合以人为本,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物质与精神追求, 运用现代设计方式,将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才能设 计出有现代民族特色、人性化、优秀的灯饰作品并将其 灵活运用在室内设计中。
参考文献:[1] 任巍.中国灯具设计的文脉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09.[2] 李砚祖.造物之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1.[3] 汪娣.中国传统灯具的造型研究[D ].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1.[4] 李泽厚.美的历程[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王强.中国设计全集(卷16灯具篇)[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64On the Modeling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ghting from Its EvolutionW ang M iao -jia,Lu Feng(A n h u i P olytech n ic U niversity,W uhu A nhui 241000,C hina )Abstract: C hina ligh tin g a rt is o n e of th e im p o rtan t p arts of trad itio n al cu ltu re . C h in ese trad itio n al cu ltu re h as a lo n g history , an d th eligh tin g a rt h as developed co n tin u o u sly d u rin g th e lon g history , it also sh ow s its u n iq u e ch arm . T h is article explores th e m odelin g d esignch aracteristics from th e h istorical evo lu tion of th e C hinese trad itio n al d ecorative lighting , an d derives th e m o deling featu res of e th n ic deco rative ligh tin g , in ord er to get th e en ligh ten m en t of m o d ern ligh tin g design , to b etter u se in in terio r design .Key words: trad itio n al d ecorative lighting ; evolution ;m odeling ; m o d ern d esign一 9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