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3 KB
- 文档页数:3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因为语言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
而学好祖国的语言,关键是先要打好识字的基础。
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好识字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
设计特色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打好识字的坚实基础。
教学流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
1、板书:18《狐狸和乌鸦》2、问:“狐狸”两字怎么写?你们看见过狐狸吗?狐狸是什么样的?关于狐狸你们知道些什么?3、归纳:狐狸的开头有点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吃野鼠、鸟类、家禽等。
4、启发:《狐狸和乌鸦》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什么呢?听读课文。
二、听读课文,谈想法。
1、听录音后,让学生看书。
2、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狐狸怎样?乌鸦怎样?三、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己轻声读一遍,遇到生字,看拼音认真读几遍。
2、有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3、小结:解答学生提的问题,过渡到讲读一、二、三节课文。
问: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四、讲读一、二、三节课文,学这部分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1、出示图画:一棵大树。
wo在窝旁贴生字卡片:窝dong在树洞边贴生字卡片:洞(1)指名读生字,分析“窝”的字形。
(2)指名读、齐读第一节课文。
填空:乌鸦和狐狸,一个住在树上,一个住在树底下,它们是____________邻居。
2、出示乌鸦图,学第二节课文及生字。
(1)师边读第二节课文边演示。
rou diao出示生字:肉叼问:“叼”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用嘴夹住物体的一部分,注意“叼”的最后一笔是提。
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精选13篇)【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狡猾的狐狸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
前三段讲乌鸦和狐狸是近邻,乌鸦给孩子找到一片肉,狐狸想吃乌鸦叼着的肉。
第四至第八段具体讲狐狸骗取乌鸦那片肉的经过。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狐狸的3次施计和乌鸦的3次反应是教学的重点;对寓意的理解是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一)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狐狸的本性是什么吗?(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吗?(不漂亮)它的叫声好听吗?(不好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了这一课之后大家就知道了。
(二)板书:狐狸和乌鸦。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带生字的词语圈出来读两遍。
2.在自然段的前面标出序号。
3.边读边思考:狐狸是怎样把乌鸦叼的肉骗到手的。
4.看看课文插图画的是哪一自然段的内容。
三、检查学习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用指名读或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2.检查“一”字的读音。
出示卡片:一天、一眼、一片、一看、一张。
3.提问: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然后请8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小结:大家在这节课学习得很认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会更积极主动。
作业: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各自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一)学习一至三自然段。
让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听第一自然段的录音,提问:你通过听和看知道了什么?(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它们是邻居,互相比较了解。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优秀9篇《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教养: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4、知道乌鸦上当的原因是因为喜欢听好话。
教育:不要只喜欢听好话(奉承话)。
发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学习生字新词,分角色读课文,明白课文讲述的道理。
(难)在理解的基础上演一演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1、录音带、乌鸦、狐狸、鸟窝、麻雀图片。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乌鸦和狐狸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地方(画树)你看这是什么?树林里不光树木多,动物也不少,你看,这棵大树上就住了一只(贴乌鸦图),乌鸦还在树上给它的孩子做了个窝;再看看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贴狐狸图)。
到底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2、请小朋友翻开书62页,先自己看看这个故事,看看有什么事发生。
(学生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狐狸和乌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骗)师导: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开始的?请小朋友再读读一、二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些什么?三、学习课文,感受形象(一)学生汇报一、二自然段1、让学生明确狐狸与乌鸦的关系邻居狐狸和乌鸦都住在哪里?它们是什么关系?它们住得这么近,一定是非常了解对方的2、知道乌鸦找回一片肉,心里很高兴(老师演示乌鸦叼来的肉)(二)学习第三自然段师导:你瞧,乌鸦叼着肉正高兴的时候,狐狸就从洞里出来了,一抬头就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1、狐狸怎样呢?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读,师导:我听出来,狐狸真的很馋,很贪吃)你猜一猜狐狸这时候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还想读读这句话,把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的样子读出来。
(自愿读)过渡:馋得直流口水的狐狸,就打起主意来。
(二)学习四至七自然段1、狐狸是怎样骗乌鸦嘴上的那片肉的?请你听录音,看看狐狸对乌鸦说了些什么?乌鸦的反映又是怎样的?请你用和把它划下来。
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7篇语言狐狸和乌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用生动、连贯的语言续编故事内容;3、培养幼儿机智灵活,遇事能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1、教师做狐狸的模仿动作,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是一只怎样的动物2、提问:乌鸦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缺点二、学习故事:(边看多媒体故事边提问)1、欣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狐狸看见了一片肉会怎样会打什么坏主意呢2、欣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1)狐狸是怎么骗乌鸦的(请模仿狐狸的语气回答)(2)听了狐狸的赞扬,乌鸦会怎样呢3、欣赏第四段故事后,提问: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三、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内容师: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狐狸又为什么能骗到肉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四、续编故事:鼓励幼儿从多种角度续编故事(1)讲道理或求情(2)想办法再骗回来(3)采用战斗的方法夺回来。
活动反思: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
两个小动物各自有各自鲜明的个性。
通过他们两个动物之间的三次对话,揭示了一个不能轻信别人的好话的道理。
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这三次对话,从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自己认真理解这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了解到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这一兴趣特点,把整个故事制成了集声像动画于一体的课件,师幼在讲授、问答、讨论中加强互动和联系的活动方法。
然后,根据该教学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太多,幼儿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活动的目标并未真正达成。
大班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二研)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
2、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大胆表述的能力。
3、培养幼儿机智灵活,遇事能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师: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对邻居,是谁呢看!(出示乌鸦、狐狸的图片及文字)你觉得狐狸是一只怎样的动物那么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和狐狸比,是更狡猾呢二、分段欣赏故事1、欣赏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问:那小朋友们也来学一学乌鸦找到肉高兴的样子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它在想什么呢”他会怎么做呢2、欣赏第三段故事后,提问:狐狸是怎么说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狐狸吧!小朋友们,狐狸第三次是怎么说的啊我们来比比看谁说得最好3、讲述第四段故事后,提问:小朋友们,为什么狐狸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小朋友们都知道乌鸦的声音并不好听,那为什么狐狸说他的声音好听,还想听它唱歌,是真的想听它唱歌吗三、引导幼儿畅想故事的结鸦听了狐狸的奉诚话,心里一得意,刚一张嘴唱歌,嘴里的肉就掉下来了,结果会怎么样呢四、看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内容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寓意。
关于《狐狸和乌鸦》教案7篇《狐狸和乌鸦》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 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
能初步认识课文中的一类和二类生字。
2. 能看拼音娴熟的朗读课文,培育同学独立阅读的习惯。
3. 朗读课文, 培育同学们针对课文内容参与争论,发表见解的技能,以及培育同学观测、想象和联想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 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主体性,采纳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感悟课文,体验情感。
2.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排演课本剧。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 充分利用彩色插图,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援助同学了解课文内容,培育同学观测、想象和联想的技能。
2. 通过争论开展想像,知道爱听奉承话简单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同学懂得喜爱听奉承话言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日,我们继续学习11《狐狸和乌鸦》。
看,乌鸦来了〔出示书中乌鸦插图〕,小伙伴,你从它的装扮上可以看出它是一位〔〕。
她找到了一片肉,可兴奋了。
她会想些什么呢?2、这时候一只狐狸〔出示书中狐狸插图〕出来找吃的,它看到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它怎么样?出示句子: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看图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狐狸特别想吃那片肉,所以它就去想方法了。
课文的2---5自然段就写了这个过程。
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画〔出示自读要求:狐狸对乌鸦说了什么?用“~~~”画出来,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又有什么反应?用“——”画出来。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2---5自然段1、沟通:出示2---5自然段狐狸说的话是〔〕,乌鸦的反应是〔〕。
2、学习第一次对话〔1〕指名读〔2〕“眼珠一转”说明什么?〔3〕狐狸是真心向乌鸦问好吗?板书:您好〔4〕感情朗读〔5〕乌鸦什么反应?板书:没回答3、学习第二次对话〔1〕狐狸说话前是什么表情?你能赔个笑脸给我看看吗?〔2〕齐读句子板书:孩子好吗〔3〕乌鸦听了什么反应?没回答为什么要看它一眼呢?板书:看一眼4、学习第三次对话〔1〕出示句子找一找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2〕男生读第一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真美丽”板书:美丽女生读第二句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嗓子真好”、“谁”板书:嗓子好〔3〕感情朗读〔4〕出示乌鸦和麻雀图你觉得谁的羽毛好看?请同学试学乌鸦的叫声,你觉得好听吗?〔5〕狐狸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总结:乌鸦的羽毛原来就没有麻雀好看,叫声谁都不爱听,可狐狸却偏说好看、好听。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优秀8篇)《狐狸和乌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鲜明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和动作形象地进行表现。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创造性讲述。
3.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1.活动前了解乌鸦的外形及嗓音特点。
2.课件、作业纸、故事图片等。
活动过程:1.设置悬念,引发兴趣,唤起经验。
提问:图上有什么?狐狸看见了这块肉,想干什么?狐狸吃到肉了吗,它是怎么得到肉的呢?2.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狐狸是怎么得到肉的?3.剖析角色,引导幼儿生动表达、形象表现。
(1)提问:狐狸先说了什么话?乌鸦理它了吗?为什么不理它?小结:乌鸦想,我一张嘴肉就掉了,我才不理你。
(2)提问:狐狸看乌鸦不理它,又说了什么?它是真的关心乌鸦的孩子吗?狐狸怎么说的?表情怎么样?小结:乌鸦有点动心了,看了狐狸一眼。
(3)提问:狐狸一看乌鸦有点动心了,马上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动作?小结:狐狸边说假话边做动作,乌鸦上当了,肉丢了。
(4)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和动作形象地表现角色。
4.激发想象,引导幼儿记录并创造性讲述。
(1)提问:乌鸦的肉就这样白白的被狐狸骗走了,乌鸦能甘心吗?它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办?(2)幼儿记录自己所想的办法。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小结:如果乌鸦像你们一样动脑筋、想办法,一定能把肉要回来。
5.装订成书,共同分享。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记录的内容装订成书,为书起名,共同欣赏。
附故事:狐狸和乌鸦一只狐狸来到了树林里,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又肥又大的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狐狸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只好陪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只好摇了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音真好听,您就唱几句吧!乌鸦一听,就得意地唱了起来,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就跑了。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认识本课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教学重难点: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狐狸和乌鸦吗?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讲解乌鸦的特点和狐狸的本性。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个童话故事,讲的就是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故事。
2、板书课题,教学词语:狐狸指名拼读,狸是边音,单独读时是第三声,连词读时是轻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读出生字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2、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出示句子:他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
狐狸馋得直留口水。
"正、直"读时不能把句子读破。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认识本课生字。
出示小黑板。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指名读。
3、齐读。
四、课堂练习。
1、自由读课文。
2、抽读生字卡片。
叼着一片肉眼珠一转羽毛差不多刚一开口一溜烟狐狸一棵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狐狸三次对乌鸦说话及乌鸦三次听后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出示投影: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各在大树的什么地方?乌鸦的心情怎样?狐狸想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狐狸多么想吃到乌鸦嘴里的肉呀,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3、小结,指导朗读。
这一段告诉我们:狐狸和乌鸦各在什么地方,我们读的时候,要强调"大树上""树枝上"两个词语。
自由练读,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而且在大鬼主意了?(直流口水眼珠一转)出示小黑板:A从上到下B成直线的;C 一个劲儿;D 公正的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直"正确的义项。
《狐狸和乌鸦》优秀教案《狐狸和乌鸦》优秀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狐狸和乌鸦》优秀教案(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狐狸和乌鸦》优秀教案1一、复习检查生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 课《狐狸和乌鸦》。
老师想看看我们上节课学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出示词语: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本课,老师来考考大家。
文中出现了很多的“一”,他们的读音有变化。
请同学们边读边体会。
复习“一”的不同读音一片肉一溜烟眼珠一转刚一开口直流口水没有回答摇摇尾巴唱了起来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通过读书我们已经知道狐狸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师:狐狸找呀找呀,来到大树下看到了谁? (出示课件:一只叼着肉的乌鸦)师:这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 叼” 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教学“叼”字(出示挂图)明明是在树林里,乌鸦的嘴里怎么会叼着一片肉。
这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能告诉我?师小结:原来乌鸦这么辛苦才得到这块肉,要给它的孩子吃,谢谢你们,现在我明白了。
师:(出示课件:狐狸图)这只狐狸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
它看到乌鸦叼的肉时,会怎样想?(出示课件:“ 狐狸会想些什么?” )师:狐狸心里是这样想的,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师:(出示课件:狐狸馋得直流口水图、文)“ 馋得直流口水” 是什么意思?我们在什么时候也会“馋的”是啊,当我们看到美味的食物的时候,我们也会馋的直流口水。
师:齐读最后一句话。
(“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 )2、师:狐狸那么想吃这片肉,后来他有没有得到这块肉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 、3 、4 、5 自然段。
(课件出示:读的时候,可以用“ ” 划出狐狸说的话。
用“ ” 划出乌鸦的反应。
)师:小组讨论一下,狐狸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么说的?乌鸦有什么反映?师:狐狸说了几次话?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当“ 狐狸” ,把狐狸说的话读者给大家听。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狐狸和乌鸦》教案:狐狸和乌鸦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狐狸和乌鸦课程目标:通过故事《狐狸和乌鸦》的讲述,培养大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课程时长:30分钟二、准备工作1. PowerPoint幻灯片(包括故事内容的插图和文字);2. 大班教室的环境准备(黑板/白板、桌椅、教具等);3. 故事《狐狸和乌鸦》的图片或卡通形象素材(可作为背景故事板)。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动物名称和相应的特点,如:狐狸是灰色的、乌鸦是黑色的等。
2. 教师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步骤二:故事讲述(10分钟)1. 教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故事《狐狸和乌鸦》(故事内容详见幻灯片)。
2. 教师通过幻灯片的插图辅助讲述,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背景。
步骤三:故事复述(10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狐狸和乌鸦》,重点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结局。
2.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复述内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四:创作活动(5分钟)1. 教师以问题导入活动:你认为乌鸦能怎样让狐狸相信它有声音?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创意,可以画画、写字或其他方式表达。
3.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创意,并予以肯定和鼓励。
四、课堂总结1. 教师简要总结教学内容,并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里或课堂上自己编写和讲述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在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续写,设定乌鸦和狐狸之间的新情节和结局,并与同学们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幽默风趣的故事《狐狸和乌鸦》为主线,通过讲述故事、复述、创作等多个环节,培养了大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考和创意进行了积极鼓励,并及时给予肯定。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的基本情节。
(2)培养学生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谦虚、自信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悉并理解《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人物形象和特点的把握。
(2)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狐狸和乌鸦相关的图片、资料。
(2)准备故事课件、道具等教学资源。
(3)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故事内容。
(2)准备好表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动画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和乌鸦。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狐狸和乌鸦的认识和故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狐狸和乌鸦的性格特点。
(2)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故事主题。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狐狸和乌鸦,进行情景模拟。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角色特点。
5. 表演展示(1)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角色扮演成果。
(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表演能力。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分享学习收获。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写作等作品,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认识本课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教学重难点: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狐狸和乌鸦吗?
出示挂图,启发学生讲解乌鸦的特点和狐狸的本性。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个童话故事,讲的就是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故事。
2、板书课题,教学词语:狐狸
指名拼读,狸是边音,单独读时是第三声,连词读时是轻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读出生字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2、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出示句子:他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
狐狸馋得直留口水。
正、直读时不能把句子读破。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认识本课生字。
出示小黑板。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指名读。
3、齐读。
四、课堂练习。
1、自由读课文。
2、抽读生字卡片。
叼着一片肉眼珠一转羽毛差不多
刚一开口一溜烟狐狸一棵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狐狸三次对乌鸦说话及乌鸦三次听后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出示投影: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各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乌鸦的心情怎样?狐狸想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
狐狸多么想吃到乌鸦嘴里的肉呀,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3、小结,指导朗读。
这一段告诉我们:狐狸和乌鸦各在什么地方,我们读的时候,要强调大树上树枝上两个词语。
自由练读,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而且在大鬼主意了?
(直流口水眼珠一转)
出示小黑板:a从上到下b成直线的;c 一个劲儿;d 公正的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直正确的义项。
2、再读第2-5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是怎么说的?乌鸦反应如何?
要求学生用~~画出狐狸的话,用---画出写乌鸦的句子。
3、理解狐狸说的话。
指名读,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讨好乌鸦,表示亲近)
指导读狐狸的话。
4、讨论乌鸦的三次表现。
乌鸦听了狐狸的三次话,都有什么反应?
乌鸦为什么会有三次不同的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乌鸦的句子。
乌鸦的心情是越来越高兴的开始可用平稳的语调读,然后用上扬的语调读,最后用兴奋的语调读,哇的声音要放低,拉长。
三、齐读第6自然段。
看图说说狐狸一次次讨好乌鸦的目的是什么?
乌鸦脸上的表情怎样?它会想些什么?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1、乌鸦是怎样上当的?为什么会受骗?
2、从乌鸦被受骗这件事,我们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3、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指导复述。
1、看板书理清课文层次;
2、看图展开想象;
3、自由练习复述;
4、指名复述。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转和新偏旁。
教学车字旁。
指导笔顺。
完成描红练习。
2、教学其他生字。
叼羽肉差掉
3、指导书写。
烟、掉、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转、羽: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4、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在括号内写上合适的词。
一片()一棵()一枝()一台()
一把()一句()一条()一间()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的孩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