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口语倒装句的类型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1
汉英倒装句的结构和语用功能探析
1.完全倒装句: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完全颠倒顺序。
例如:"Had I known, I would have told you."(如果我知道就会告诉你)
2.部分倒装句:只有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与主语颠倒顺序,谓语动词保持不变。
例如:"Can she swim?"(她会游泳吗)
1.强调:通过倒装句,可以强调句子中的一些部分,突出其重要性。
例如:"Only by working hard can you achieve success."(只有努力工作你才能取得成功)
3.表示条件:倒装句可以用来表示条件或假设。
例如:"Had he arrived earlier, he would have caught the train."(如果他早到一点,他就会赶上火车)
4.表示否定:在否定表达中,常常用到部分倒装。
例如:"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日落)
总的来说,汉英倒装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型结构,在英语中起着强调、提问、表示条件和否定等多种语用功能。
了解和掌握汉英倒装句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对于理解和运用英语语法非常重要。
浅议汉韩接续句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关系本文以语言类型学理论为基础,考察了汉语和韩国语接续句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关系。
首先指出了汉语和韩国语接续句连接方式的差异:汉语接续句一般使用关联词语和语序连接,因此关联词语的使用与否并没有强制要求;而韩国语接续句则需使用连接词尾连接,连接词尾在接续句中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指出了接续句所应包含的范围,然后以句法和语义标准给汉语和韩国语的接续句分类,最后采用互译的方法考察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
标签:接续句关联词语连接词尾汉韩对比一、引言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儿童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先是学会一些简单的词语,然后能说出简单句,再逐渐掌握愈加复杂、更具逻辑性的句式。
根据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出接续句的产生是人类思维方式复杂化并反映在语言上的结果。
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接续句这一语法单位,作为个别语言的汉语和韩国语当然也不例外。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说,汉语属于孤立语,韩国语则属于典型的黏着语,因此两种语言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李翊燮(2005)根据接续句中分句连接方式的不同,把世界语言分为“连词型”“连接词尾型”和“孤立语型”三种。
如果以此种分类为基础,那么韩国语则属于连接词尾型,因为在韩国语接续句中,一个分句中包含终结词尾,用以结束整个句子,而另一个分句则包含连接词尾,用以连接两个分句。
汉语的情况有些复杂,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时用连词连接,有时使用具有连接性的副词或短语连接,有时还可以不用任何具有标志性的词语,即采用所谓的“意合”连接方式。
本文将以上述类型学理论为基础,从宏观上探讨汉语和韩国语中接续句连接方式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分类,然后考察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先前研究对汉语中接续句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黎锦熙(1924/2001)、邢福义(1996,2001)等。
黎锦熙在参照英文语法所著的《新著国语语法》中首次使用了“复句”这一用语,他把“复句”分为“包孕复句”“等立复句”和“主从复句”三种。
韩中句子结构的对比作者:郭春燕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9期摘要:目前在韩国语教学中,韩国语与汉语的比较研究也日益丰富起来了。
本文在韩国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方面进行一定的对比。
之前比较常见的是韩国语和汉语的单句与复句的对比。
本文以独词句,命题句,包孕句为中心在韩国语和汉语中的句子结构上进行一定的比较。
关键词:韩国语;汉语;独词句;命题句;包孕句作者简介:郭春燕,青岛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在读。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11、独词句1.1 韩语中的独词句独词句是由一个单词构成的句子。
一般由感叹词,拟声拟态副词构成。
例如:1)이번운동회에서일등을했다면서?예(听说,在这次运动会上得了第一?是)。
2).“꽈르릉!”갑자기소나기우는소리가들려왔다.(“哐当!”突然一声巨响)。
1.2 汉语中的独词句1.2.1定义单独一个词或者以名词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成为一个句子,这叫独词句。
例如:1)同学们一起郊游时,一个同学突然喊“蛇”。
这个“蛇”字,虽然是一个字,单独的一个词,却起到交流思想的作用。
虽是一个词,它却成为一个句子。
2)你的书。
这是一个偏正词组,他的中心词就是一个“书”,所以它也是一个独词句。
1.2.2汉语中常见的独词句的形式:1)表呼唤的。
同志们!喂!小周!2)表示应答。
是。
哦。
奥。
3)表示感叹。
哈哈!啊!啊呀!4)在文艺作品中说明背景。
例如:1988年的冬季。
北京的农村。
汉江平原的某地。
2、命题句韩语中的命名句是只表示某种事物,现象,状态的存在。
命名句由名词词干构成。
例如: 1)봄,만불이소생하는새봄.(春天,万物苏醒的初春)。
2)바다,세상만물을포옹할수있는넓은흉금.(大海,有能容纳世界万物的宽大胸怀)。
3)산,연약한동식물다듬어주고키워주는보금자리.(山,培养幼小动植物的摇篮)。
以上是韩国语中的命题句,而汉语里则没有相关命题句的定义。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引言:随着韩国与中国的交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汉语与韩语有着明显的语言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序上的偏误,尤其是在习得汉语的三种特殊句式上。
本文旨在通过对韩国学生的语序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韩国学生更好地习得这三种特殊句式。
一、背景介绍:汉语的三种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把字句和被字句。
这些句式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和句子结构。
然而,由于韩语与汉语在语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韩国学生在习得这三种特殊句式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语序上的偏误。
二、语序偏误分析:1. 倒装句偏误:韩国学生在使用倒装句时,通常会倾向于将状语放在谓语之后,与韩语的语序相一致。
例如,将“昨天晚上去了电影院”误说为“去了电影院昨天晚上”。
2. 把字句偏误:在使用把字句时,韩国学生往往会出现主谓宾语的语序错误。
他们往往习惯将主语放在前面,而将宾语和把字放在后面,与韩语的宾语-主语-动词的语序相对应。
例如,将“我把书给他了”误说为“我书给他把了”。
3. 被字句偏误:在使用被字句时,韩国学生倾向于将被字放在主谓之间,与韩语中的语序相一致。
例如,将“这个问题被我解决了”误说为“这个问题我被解决了”。
三、教学策略研究:为了帮助韩国学生更好地习得这三种特殊句式的语序,下面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供教师参考。
1. 倒装句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汉语和韩语的语序差异,让学生明确汉语倒装句的语序规则。
同时,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游戏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句子运用来巩固和消除语序偏误。
2. 把字句的教学策略:在教授把字句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练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序。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活动,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把字句的口语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的语序错误。
浅谈韩汉语法差异作者:姚越善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摘要】语法是语言学习者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因为语法一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领域,同时更是因为只有掌握了语法关系,才能真正得说好一门外语,才能真正的领悟到一门语言的独特魅力。
韩中两国一衣带水,随着两国语言学习者的增多,正确的掌握韩中语法方面的一些差异之处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五个不同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给语言学习者带来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韩语汉语差异1.韩国语主要用词尾表示语法关系,汉语用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关系语法关系是指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组合关系和实现关系两大类。
首先,组合关系是由单纯单位组成组合单位,或由比较简单的组合单位组织成比较复杂的组合单位;实现关系是由下一层单位直接实现为紧接的上一层单位或上面隔一层级、隔两层级的单位。
实现为句子形式要加语调,实现为交际单位要加语调。
实现关系可分为层级实现和越级实现两类。
1)韩国语—词尾(助词、语尾)例1:동생이(主语)밥을(宾语)먹는다(谓语).在这里,韩国语句子中靠助词“이”来确定主语是“동생”,助词“을”表示“밥”是宾语,同时语尾“는다”表明谓语是“먹다”。
2)汉语—虚词、语序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虚词和词序的变化里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一般来说,在汉语中,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同时根据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同时,某些短语加入虚词之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是语义却发生了变化。
例2:我和弟弟。
例3:弟弟(主语)吃(谓语)饭(宾语)。
在例2中连词(虚词)“和”将“我”与“弟弟”连在一起形成并列关系;同時,在例3中可以看到,汉语是按照语序来确定“主谓宾”成分的。
即在汉语中,一般把动词前的体词性成分分析为主语,而把动词后的谓词性成分分析为宾语。
2.韩国语语序比较灵活,汉语比较固定语序,既是一种语法手段,也是一种修辞手段。
第41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1第2期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2,2021汉英倒装句对比研究李荣炜(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摘 要〕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曾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语言符号两个重要特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线性延伸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语序。
汉语和英语的自然语序是相同且固定的,即SVO语序(主+谓/述+宾),在汉语中,状语和定语一般位于其所修饰的中心语前;在英语中,由单个形容词构成的定语一般位于中心语前,而由多个形容词构成的定语和状语一般位于中心语后起修饰作用。
汉英自然语序是倒装语序对比的前提。
本文在汉语倒装句和英语倒装句的构成、分类及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与总结,并对汉英倒装句在句法、语义以及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
〔关键词〕 汉语;英语;倒装句;对比〔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3130(2021)02 0072 07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1.02.012 一、汉语倒装句要对汉语的倒装句进行探究,首先要明确的是倒装句是基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类型的标准之上的,学术界对汉语到底是否存在倒装句持有不同意见。
1.1汉语不存在倒装句(1)吕叔湘先生从句子成分的活用的方面来看,他认为汉语无所谓“顺”和“倒”;(2)潘文国先生以新的语言类型学为依据否定汉语倒装的存在。
原因有二:一是现行汉语语法体系划分句子成分的依据天然地排斥倒装;二是汉语的“话题—说明”性质否定了汉语倒装句存在的可能性。
[1]虽然各位学者针对汉语倒装句是否存在的问题看法不一,甚至不乏反对意见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倒装不仅在我国传统的古诗词中功不可没(例如“欲穷千里目”,其自然语序为“目欲穷千里”,意思是“想要看到无穷无尽的风光景色”),而且现代的媒体也常会以此来制造抓人眼球的标题(例如“烽火连天忆抗战”,其自然语序的意思是“回忆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
韩汉俗语修辞手法的比较
一、汉韩俗语的共性
在汉韩两种语言中,俗语具有很多共同属性,如:
第一,简洁性,人们采取了简单而含蓄的语言形式是为了便于各类层次和水平的语言使用者的记忆以及流传,这也是俗语在口语中存活的基本前提。
第二,描述性和具象性,汉韩俗语里所使用的语言都具有极强的描述性,较少出现具有抽象意义的词汇,而基本采用具象意义的表达。
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第三,音律性,俗语用语音创造音律美,使俗语说起来朗朗上口,更易于传播。
如韩语中的一句俗语:说出去的是好话,回答的是好话。
比喻你肯定对方,对方也会肯定你。
第四,时代性与地方性,各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的风俗习俗、环境和观念,这些在俗语中都有表现。
可以说,俗语是语言历史与地域的活化石。
如韩语俗语中的:把马送到济州岛,把人送到首尔。
济州岛是马的故乡,具备马生长的优良环境。
首尔自古就是韩国的首都,有更多有利于人发展的机会。
第五,教育性,俗语一般除了基本意义以外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如:没有不透风的墙。
其深层含义是说事情做出来了,不可能瞒住别人的,与另外一句俗语“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同义。
二、汉韩俗语中的修辞比较
修辞是从语言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即语用层面来研究和阐述语言现象的。
因此,修辞与语音、词汇和语法并不是并列的语言要素,但修辞可以通过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呈现出来,以语音和词汇为手段或途径。
我们从以下对比项开始对比——头韵、尾韵、平仄、同音字以及对偶、比喻、拟人、反问。
分析韩语倒装句的结构类型王平平(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人们在日常对话过程中,为了达到话者的某种言语目的,起到谈话经济性的作用,经常会使用倒装句。
这种现象也存在于韩语当中。
韩语因其格助词比较发达,即使调换句子成分的位置,也不会影响沟通和交流。
本文从结构类型方面对韩语的倒装句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韩语倒装句按照方向分可分为左侧倒装和右侧倒装,按照句子成分可分为单一成分倒装和多成分倒装,单一成分倒装又可细分为主语倒装,宾语倒装,状语倒装。
关键词:韩语;倒装句;类型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5-0267-002一、引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又具有其自身的语序。
人们依照这种固定的语序进行沟通和交流。
但实际日常对话中,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话者违背正常语序,通过移动句子成分的位置,来明确表达自己言语意图的情况。
这种现象,被称作是一种倒装现象。
出现倒装现象的句子,被称之为倒装句。
韩语主要通过格助词和语尾来实现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因而即使颠倒句子成分的位置,也不会对意识沟通造成障碍,所以与汉语相比更容易出现倒装句。
本文将对韩语口语对话中出现的倒装句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掌握韩语的语言特点。
二、研究现状关于韩语倒装句的结构类型,韩国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
刘具相(1987)认为倒装句可分为成分倒装,句节倒装,句子倒装。
李沼英(1996)认为倒装句可分为必要成分倒装和次要成分倒装,必要成分倒装又可细分为主语倒装和宾语倒装,次要成分倒装又可细分为定语倒装,状语倒装,独立成分倒装。
姜素英(2008)将倒装句区分为左侧倒装和右侧倒装。
金有振(2008)认为倒装句按照句子成分可分为主语倒装,宾语倒装,状语倒装,按照出现状态区分可分为单一成分倒装和多成分倒装。
金有振(2011)基于以前的研究基础,将韩语倒装句按照方向区分为左侧倒装和右侧倒装,按照成分区分为单一成分倒装和多成分倒装,又将单一成分倒装细分为主语倒装,状语倒装,宾语倒装。
第28卷第4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V ol.28 No.4 2011年12月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c. 2011文章编号:1001-4543(2011)04-0346-04韩汉惯用语对比研究及其教学方案李红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209)摘 要:惯用语是语汇宝库中很有特色的一种熟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语言简洁、修辞色彩强烈。
对韩汉惯用语的结构形式、表意特点、对应关系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韩汉惯用语在这几个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
对韩语惯用语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从而有助于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及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韩汉惯用语;对比;惯用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志码:B0 引言惯用语是一种大众化的口语体语言,主要来源于群众的口头语,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
不同语言的惯用语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民族特点。
惯用语有很多的多义现象、意义转移和引申现象。
如韩语里的“양다리를걸치다”和汉语里的“脚踏两条船”都比喻对事物的认识不清而拿不定主意,或为了投机取巧而跟不同的两个方面保持关系。
由于中韩两国民族性和历史文化背景等不同,惯用语也表现出很多的不同点。
比如,韩语的“오리발을내밀다”是装蒜的意思,汉语的“炒鱿鱼”形容工作被辞退、解雇或开除。
如果把它们互翻译成对方的语言,若找不出相应的惯用语,双方则都不再具有惯用语的特色了。
如:오리발을내밀다——伸鸭爪(装蒜),炒鱿鱼——오징어를볶다(해고하다)。
可见,惯用语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在语言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在韩汉语言对比研究中是不可忽略的部分。
本文从韩汉惯用语的结构、形式、意义、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韩语教学[1]。
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本文选用的大部分韩语惯用语参考的是《韩中谚语惯用语词典》目前,有不少对韩语和汉语惯用语进行的研究成果,但关于韩汉(中韩)惯用语的对比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却不是很充分。
语言新探
汉韩口语倒装句的类型对比分析
王平平黑龙江大学
摘要:日常对话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会话效果,话者往往会使用倒装句。
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这种句式。
本文将对汉韩语口语倒装句的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比较其共同点及不同点。
关键词:汉韩口语;倒装句;类型对比分析
一、引言
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其需要遵循的语序。
汉语和韩语也不例外。
但在实际日常对话时,话者并不一定每句话都遵循语序进行沟通,有时为了发话的需求,也会出现颠倒语序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叫做倒装句。
汉语和韩语的口语中均存在这种现象。
本文将对汉韩口语倒装句的类型进行分析,并比较异同。
二、汉语口语倒装句类型
汉语口语倒装句的类型可分为:主语倒装、状语倒装、补语倒装,连谓结构倒装,多成分倒装。
(1)主语倒装
正常汉语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
为了达到某种发话目的,把主语移动到谓语之后的现象,叫做主语倒装。
例如:
①吃什么呢?你
其正常语序为“你吃什么呢?”,这里为了强调谓语部分,而将主语置于谓语部分之后。
(2)状语倒装
状语的正常位置是在中心语之前,但有时为了补充说明中心语。
也会在说完中心语之后,添加状语,对中心语进行补充说明。
比较常见的是时间状语的倒装。
例如:
②谈恋爱谈的不务正业了,现在。
这里在叙述完中心语之后,为了凸显事情所发生的时间,而在其后增添了时间状语“现在”。
从形式上来看,时间状语被倒置于中心语之后。
(3)补语倒装
汉语中补语是对述语的补充说明。
但有时为了突出强调补语,也会将补语提前。
即补语倒装。
例如:
③脸都花了,哭得!
此句的正常语序应为“哭得脸都花了。
”但这里为了强调补语“脸都花了”,即哭的结果,而将补语提前。
(4)连谓结构倒装
连谓结构倒装的例子在汉语口语中并不常见,但是却也真实地存在着。
例如:
④学习,去学校。
上面句子的正常语序为“去学校学习”,这里为了突出强调“学习”这一动作,而将“去学校”置于句子末端。
(5)多成分倒装
韩语中一个以上句子成分的倒装叫做多成分倒装。
汉语口语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例如:
⑤干嘛啦?你今天
正常语序应该为“你今天干嘛啦?”。
这里话者先提出自己的疑问后,补充说明了句子的主语“你”和表示时间的状语“今天”。
三、韩语口语倒装句类型
韩语口语倒装句的类型可分为:主语倒装,宾语倒装,状语倒装,多成分倒装。
(1)主语倒装
韩语中主语倒装的例子有很多。
例如:
예의가아니다,그건.
上述的正常语序应该为“그건예의가아니다.”这里为了提醒听者句子的主语,而将主语倒装。
(2)宾语倒装
虽然汉语中是否存在宾语倒装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但韩语中却存在不少宾语倒装现象。
例如:
할머니가키워주셨잖아,나.
这里在叙述完完整的事件后,为了能够让听者更清楚奶奶养大的人是我,而添加了宾语“나”。
形式上是宾语倒装。
(3)状语倒装
韩语中状语倒装出现的频率最高。
这与状语本身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有关。
例如:
기가막혀서진짜.
上述句子的正常语序为“진짜기가막혀서”。
这里为了强调生气的程度,而将副词“진짜”置于句子的后面。
(4)多成分倒装
韩语中的多成分倒装,主要是主语和状语的倒装。
例如:
그래서죽을뻔했다네,나 방금
这里正常语序应为“그래서나방금줄을뻔했다네”。
这里话者为了能够让听者更加理解自己现在的处境,在叙述完主要内容后,补充说明了主语“我”和时间状语“刚才”。
形式上为多成分倒装。
四、汉韩口语倒装句类型对比
(1)相同点:汉韩口语倒装句中都存在主语倒装、状语倒装、多成分倒装。
(2)不同点:①汉语口语倒装句中存在连谓结构倒装。
韩语中不存在。
②韩语口语倒装句中存在宾语倒装,汉语中不存在。
出现上述不同点的理由如下:
①韩语中不存在连谓结构的说法。
汉语中的连谓结构在韩语中一般通过惯用型表达。
②首先汉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决定了其不存在宾语前置的现象,其次一些被认为是宾语倒装的句子,如“他会来的,我想”中的“我想”是语用上的东西,不宜看做倒装。
五、结论
本文在分别分析了汉韩口语倒装句的结构类型后,对他们的异同进行了总结。
可以看出汉韩口语倒装句中均存在主语倒装、状语倒装、多成分倒装。
汉语中不存在宾语倒装与韩语中不存在连谓结构倒装均与其各自的语言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研究的倒装句类型仅限于口语中的倒装句类型,不包含汉韩书面语中的倒装句类型。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汉韩倒装句的对比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邓奇,徐宁.汉语口语中的倒装句-功能主义视角[J].燕山大学学报,2007 (8).
[2]余成功.汉英倒装现象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김유진.대화에나타나는도치구문에관한연구
[D].한양대학교박사학위논몬,2011.
注:本文系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
项目名称:汉韩倒装句对比研究-以电视剧台词为例,项目编号:YJSCX2019-146HLJU。
作者简介:王平平(1989-),女,汉族,黑龙江,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