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试验原始记录2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石检测原始记录范文石检测记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有助于确定石头的质量、用途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
以下是我在石检测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日期:20XX年X月X日地点:石材加工厂检测员:XXX1.检测样本信息:-样本编号:ST001-石材种类:大理石-采集时间:20XX年X月X日2.样本外观检测:-颜色:浅灰色-表面光滑度:良好-表面瑕疵:无明显瑕疵3.样本物理性质测试:a.密度测试- 密度:2.67 g/cm³b.吸水率测试-吸水率:0.12%c.压缩强度测试-压缩强度:82MPad.弯曲强度测试-弯曲强度:38MPa4.样本化学性质测试:a.酸碱抗性测试-酸性抗性:优秀-碱性抗性:良好b.抗污染性测试-油类污染抗性:良好-水类污染抗性:优秀5.检测结论:综合以上测试结果,该石材样本为良好的大理石石材,适用于建筑装饰、雕刻等用途。
其物理性质如密度、吸水率和强度等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化学性质方面,酸碱抗性和抗污染性良好,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保养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6.图片记录:展示了样本的外观以及各项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
备注:在石检测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石材缺陷或质量问题。
然而,作为一份原始记录,建议将样本存档,并在后续的石材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它的质量和性能仍然符合要求。
以上是我在石检测中的原始记录,该记录提供了有关石材样本的详细信息以及物理性能、化学性质的测试结果。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石材的质量,并为石材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
石子试验原始记录牡砼Y00-5-1
试验编号2018G- 试验日期2018年月日
产地代表批量400m3
品种碎石试验温湿度℃%
日时分~日时分
筛分析
日时分~日时分
试样质量(g)
方孔筛筛孔边长(mm)
(筛孔公称直径)
75.0
(80.0)
63.0
(63.0)
53.0
(50.0)
37.5
(40.0)
31.5
(31.5)
26.5
(25.0)
19.0
(20.0)
16.0
(16.0)
9.50
(10.0)
4.75
(5.00)
2.36
(2.50)
底分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最大粒径(mm)
松散堆积密度样筒重(g) 筒重(g) 样重(g) 筒容积(L) 测定值
kg/m3
紧密
堆积密度
kg/m3
表观密度烘干样重(g) 样瓶水玻璃片共重(g) 瓶水玻璃片共重(g) 水温修正系数
kg/m3
空隙率表观密度
(kg/m3)
松散/紧密堆积密
度(kg/m3)
%
含泥量试验前
烘干样重(g)
试验后
烘干样重(g)
%
泥块含量
5.00mm筛
筛余量重(g)
试验后
烘干样重(g)
%
针片状含量样重g 针片状颗粒重g % 压碎指标
样重(g) 筛余试样重(g) %
日时分~日时分
执行标准JGJ52-2011 备注
评语该批碎石所检验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复核人:。
天然石材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1.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天然大理石
-样品编号:TS001
-供应商:ABC石材公司
-采购日期:2024年1月1日
2.检验检测目的:
-确认天然石材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检测样品中的金属探测结果是否超过限定范围。
3.检验检测方法:
-外观检查:对样品的外观、颜色、纹理等进行观察;
-物理性能检测:对样品的密度、吸水率、抗折强度进行测定;
-金属探测:使用金属探测仪对样品中的金属进行探测。
4.外观检查结果:
-样品外观整体均匀,纹理清晰,颜色一致,无明显色差。
-未发现明显裂纹、瑕疵或破损。
5.物理性能检测结果:
- 密度:样品密度为2.7 g/cm³,符合标准要求。
-吸水率:样品吸水率为0.2%,低于标准要求。
-抗折强度:样品抗折强度为150MPa,符合标准要求。
6.金属探测结果:
-进行金属探测后,未检测到任何金属物质,符合标准要求。
7.结论:
-样品的外观、颜色、纹理等符合要求,没有明显瑕疵;
-样品的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
-样品中未检测到任何金属物质,符合安全标准。
8.检验检测人员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9.审核人员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以上为天然石材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共计1200字以上。
碎石筛分试验记录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确定不同尺寸的碎石颗粒在不同筛孔下的筛分指标,以便评估其用于工程中的适用性。
试验材料:1.碎石样品:采集自地紧固坡面解体而成的碎石,经过初步清洗和筛分后,分别得到5组不同尺寸的碎石样品。
2. 筛网:采用标准钢丝筛,其筛孔分别为3mm、5mm、10mm、15mm和20mm。
试验仪器:1.筛分机:采用振动筛分机进行试验。
筛分机具有可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功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种试验条件。
2.称重设备:采用高精度天平进行样品的称重,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步骤:1.将每组碎石样品均匀地分成若干小份,以便在试验中的重复性。
2.将每份样品放入对应尺寸的筛网上,并将筛网放入筛分机中。
3.调整筛分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开始试验,并记录筛分时间。
4.试验完成后,取下每个筛孔中的碎石颗粒,用高精度天平称重,并记录重量。
5.根据称重结果,计算每个筛孔中的碎石颗粒的占比,并绘制筛分曲线。
试验结果:经过试验,得到了各个筛孔下的碎石筛分指标。
以下为部分数据记录:筛孔尺寸(mm)筛分时间(s)碎石颗粒重量(g)筛分指标(%)3 60 4800 40.05 70 5400 45.010 90 5700 47.515 120 4200 35.020 150 3000 25.0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筛孔尺寸的增大,筛分时间也逐渐增加,这是因为较大的筛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筛选出较大的碎石颗粒。
2.随着筛孔尺寸的增大,筛选出的碎石颗粒重量逐渐减小,这是因为较大的筛孔无法将较小的碎石颗粒筛选出来。
3.随着筛孔尺寸的增大,筛选出的碎石颗粒占比逐渐减小,与筛选出的重量变化趋势相一致。
综上所述,本试验通过碎石筛分试验,成功确定了不同尺寸的碎石颗粒在不同筛孔下的筛分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评估碎石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碎石类土相对密度试验记录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碎石类土的相对密度,帮助我们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工程特性。
2.实验仪器-相对密度试验仪-土工试验采样器-平板振动器-电子天平-相对密度计-实验容器-钢尺3.实验步骤3.1准备工作3.1.1清洁实验仪器,确保其无尘无杂物。
3.1.2 准备样品:从野外采集样品并将其通过筛网筛分成粒径范围为20-40mm的碎石类土。
3.2试验操作3.2.1取样:使用土工试验采样器采集碎石类土样品,确保采样器嵌入土体中的深度达到采样器高度的1.5倍。
3.2.2同一目的地的不同位置采用多个采样器进行多点采样,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3.2.3从采样器中取出土样,用钢尺测量其质量,并记录质量值。
3.2.4准备实验容器:将相对密度试验仪的实验容器用水洗净,并待干燥。
3.2.5将洗净的实验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实验容器的质量。
3.2.6将采集的碎石类土样品均匀地放入实验容器中,直至装满为止,并记录实验容器的总质量。
3.2.7测量装有土样的实验容器的总体积。
3.2.8启动平板振动器,在一定振动时间内对实验容器中的碎石类土样品进行振动,以排除气孔。
3.2.9停止振动后,将实验容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以确保土样的水平分布。
3.2.10使用相对密度计测量装有土样的实验容器的总体积。
3.2.11使用相对密度计测量实验容器的总体积时,在相对密度计底座上放置实验容器,并通过旋转操纵杆将实验容器从相对密度计中取出。
4.数据处理4.1根据实验容器的总质量和装有土样的实验容器的总体积,计算碎石类土样品的质量和体积。
4.2计算碎石类土的相对密度:-碎石类土的质量=装有土样的实验容器的总质量-实验容器的质量-碎石类土的体积=装有土样的实验容器的总体积-实验容器的总体积-碎石类土的相对密度=碎石类土的质量/(碎石类土的体积*1000)5.结果分析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到一组关于碎石类土的相对密度的试验结果。
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本表一式三份:施工、监理、建立各一份LHWH Q/RE2013.162砂试验记录〔一〕LHWH Q/RE2013.163砂试验记录〔二〕试验:审核:LHWH Q/RE2013.164水泥试验记录〔一〕水泥试验记录〔二〕试验:审核:LHWH Q/RE2013.166碎石试验记录〔一〕LHWH Q/RE2013.167碎石试验记录〔二〕LHWH Q/RE2013.168混凝土抗渗试验记录LHWH Q/RE2013.169外加剂试验记录〔通用一〕外加剂试验记录〔通用二〕LHWH Q/RE2013.171外加剂试验记录〔通用三〕审核:试验:LHWH Q/RE2013.172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声明:如有争议十五日提出申诉,过期无效;复印无本单位盖章无效。
注:1、局部复制检验报告需经本公司书面批准〔完整复制除外〕。
2、地址:隆回县三阁司镇石马村:0LHWH Q/RE2013.17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验原始记录〔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验原始记录〔二〕LHWH Q/RE2013.17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验原始记录〔三〕技术负责人:检验:LHWH Q/RE2013.176混凝土配合比汇编注:1、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采用该表将设计检验确定的最终试验室配合比汇编成册,即:常用混凝土配合比汇编。
2、该汇编配合比可根据原材料情况与试验验证结果予以调整。
3、为保证配合比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常用配合比还应经常进展试配验证,每月应不少于验证三次。
4、遇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展配合比设计a.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b.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c.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连续半年以上时。
LHWH Q/RE2013.17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验证原始记录LHWH Q/RE2013.178生产用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LHWH Q/RE2013.179混凝土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配合比报告编号:检验编号:试验:审核: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器容积标定记录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记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表混凝土抗折试验记录审核:试验:LHWH Q/RE2013.184-1混凝土抗压试验记录审核:试验:粉煤灰试验记录试验:审核LHWH Q/RE2013.188混凝土抗冻试验原始记录28 / 4129 / 41 审核:试验:LHWH Q/RE2013.189 粒化高炉矿渣粉试验记录30 / 41结论:本试验矿粉所检项目符合GB/T18046-2008标准 级矿粉要求 主要仪器设备与编号:〔见证书〕 试验:LHWH Q/RE2013.190膨 胀 剂 试 验原 始 记 录LHWH Q/RE2013.191砂浆试件抗压强度检验记录31 / 4132 / 41LHWH Q/RE2013.192钢筋锈蚀快速试验记录1.2电位时间曲线计算:试验:报告日期:LHWH Q/RE2013.193砂浆试配记录委托编号:配合比设计号:试配时间:年月日时33 / 4134 / 41LHWH Q/RE2013.194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35 / 41LHWH Q/RE2013.19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原始记录36 / 41检测:记录:计算:检测日期:年月日LHWH Q/RE2013.196混凝土减水剂试验原始记录37 / 41审核:试验:说明:1、凝结时间差应另外附详细记录;2、需要时其他检验项目另外设计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