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生疏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一〕, 能依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2、经受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统计力量。
3.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理解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
教学重点:把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依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我通常说春季是春暖花开, 万物生长的节你们看〔课件出示春景图片〕, 在这奇特的春光里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秀丽风光。
可是就在你们快活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却在发愁, 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谁来说说这位农民伯伯在愁什么?二、探究知1.经受表示数据的过程。
师:那是什么缘由导致他不能播种呢?你们想不想帮助他找找缘由?〔生:想。
〕我们接着来看。
课件出示〔第 3 屏天气状况图表〕你们知道这些天气图标表示的意思吗?生: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师: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他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来表示数据。
〔生自己独立完成预设 1 画统计表;预设 2 画圆圈表示;预设 3 画正字〕师: 有谁情愿把自己的表示方法与全班同学共享一下?〔找学生到前面投影, 并说一说自己用的什么方法〕预设 1: 我是用统计表表示的, 上面一排表示天气, 下面一排表示天数, 4 月份葫芦岛晴天有 9 天, 阴天有 6 天, 多云有 9 天, 阵雨有 3 天, 雷阵雨有 2 天。
预设 2:我是用象形图来表示的, 一个圆圈代表一天, 所以4 月份葫芦岛晴天有 9 天, 阴天有 6 天, 多云有 9 天, 阵雨有 2 天, 雷阵雨有 2 天。
预设 3: 我是用画正字来表示的。
统计的结果和他们是一样的。
〔每种方法说完把它贴到黑板上〕2.介绍条形统计图。
师: 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真是太棒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绘制。
通过学习,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他们在数据处理和图形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引导。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其作用。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与条形统计图相关的任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画图工具等。
3.学习任务单:设计一些与条形统计图相关的小任务,供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引发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条形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如直观地了解数量的多少、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并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鼓励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和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和交流。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 P94—96《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材是以“日历的形式呈现了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这个月的天气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先呈现学生的表示方式:统计表、画圈圈的象形图,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条形统计图,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其目的是以统计一个月各种天气的天数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经历数据分类整理和用不同方法描述数据的过程,体验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初步感受条形统计图具有直观形象表示数据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发展。
【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学生对怎么用条形统计图描述和表达数据,及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容易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通过整理与比较,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凸显“条形统计图能更清楚更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大小”的特点。
【设计理念】2022版新课标指出: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课标还指出:统计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统计的基础知识,感悟数据分析的过程,形成数据意识。
基于以上的课标建议,我将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依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具体来说: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感悟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身高问题一直备受大家关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4-95页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属于第二学段“统计”领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教材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将原来分散在第一学段不同年级的统计知识,重新梳理、整合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因此,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十分注重该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涂制一格代表一个或几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3.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作出合理地判断和推测。
教学用具课件作业单调查表情境串说明本节课以“校运会准备工作”为主题,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将条形统计图的教学都融入到这一大情境之中。
情境一:运动会小集体项目现场调查10月份秋高气爽,最适合举行全校趣味运动会了。
我设计了四年级想要增加一个运动会的小集体项目的情景,通过现场调查,获得数据,比较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一格代表一个的单位的知识。
情境二:“购买水果”现场调查运动会举行的时候,同学们的体力会消耗比较大,为了在休息时补充同学们的体力,家委会想为同学们准备一些喜欢吃的水果,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购买水果”的情景。
通过学生现场调查,获取数据,加以分析,制作条形统计图。
(预设教学1格代表2个单位的知识。
)情境三:选择个人项目运动员运动会除了有小集体项目,还有个人项目,我们要选拔一分钟仰卧起坐的运动员,于是我设计了“选拔个人项目运动员”的情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场景:六(1)班同学正在体育活动,他们做什么?你知道他们班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呢?2、这是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个图表,从这个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学生分组讨论。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总结:我们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让学生计算出最喜欢的各种体育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可用计算器计算)。
问:“刚才我们根据条形统计图给出的信息,计算出了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这样的信息你能从条形统计图直接看出吗?”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引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3、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这个圆表示全班同学的'人数,(教师分步出示各扇形)我们把代替全班人数的圆平均分成100个小扇形,那么其中这样的2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20%,3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30%,教师指名几个项目,让学生看图说说最喜欢这些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问题:你们能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它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 Chapter 5《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2. 教学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统计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
2. 探究新知(1)出示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特点,提出问题: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2)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统计方法,如:画“正”字、画圆圈等。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
(4)教师示范绘制条形统计图,讲解绘制方法。
(5)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Chapter 5 练习题 1、2、3。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点评。
4. 拓展提高(1)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班级图书角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等,引导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表示。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 Chapter 5 练习题 4、5。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优秀8篇《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105页例2和106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并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发现数据中体现的问题。
2、结合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教学过程:一、对比图例,引入新课。
1、出示统计表我国1997年和1999年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表年份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1997年124392843261999年壹伍5402一叁84492、出示统计图提问:根据一张统计表,老师画出了两张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师:图2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师:刚才通过两种复式统计图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
如果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较为方便。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例21、谈话引入: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家里都买上了小轿车、面包车。
同时,还有大客车、货车等车辆给人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能够正确识别和绘制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长度表示各种数量的图表,每个长方形代表一个数据,长方形的高度表示数量的大小。
3. 绘制方法演示以一个简单的数据为例,演示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
讲解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包括确定横轴和纵轴、选择合适的刻度、绘制长方形等。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
5. 数据分析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些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学生操作和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概念、绘制方法和运用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过程,评价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篇一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__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二、教学新课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
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推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4.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数据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有效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2. 呈现条形统计图向学生展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如直条的长度、宽度、间隔等。
3.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一个简单的数据为例,分步骤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强调数据的准确性、直条的大小和间隔的均匀性。
4. 指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以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如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多少、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6. 应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实例,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评价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2. 观察学生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其数学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的细节处理,如直条的间隔、数据的准确性等。
2. 在数据分析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 1 1 格表示 1 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 94 、0 100 页)教学目标 1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 1 1 格表示 1 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画出统计图。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做例题,完成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收集练习的数据。
一、情境导入 1. 旧知复习。
播放近期北方雾霾天气图片。
师:
我们来看这幅图片,进入十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多地多次经历了雾霾天气,为了更好的做好环保工作,有关部门需要对各种天气情况进行大量统计。
这是北京市 2 2019 年年 8 8 月的天气情况(课件出示例题图)
1 / 8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我们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来表示,请大家拿出导学案。
师:
课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请跟组内成员说一说你是怎么统计的,对一对统计的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代表投影作品。
天气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画正字统计天数9 9 6 6 9 9 5 5 2 2 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核准统计的数据。
对学生的展示给予肯定。
(掌声鼓励)二、新课引入 1 1 、认识条形统计图(1 1 )师:
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数据,但不够直观;统计图能直观的看出差距,但又不能直接看出数据。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方法 --- 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2 2 )师:
翻到课本第 4 94 页,找一找哪一个是条形统计图?(学生指出)师:
那它是统计什么的呢?要给它加上标题。
(板书)师:
---------------------------------------------------------------最新资料推荐------------------------------------------------------ 先认真观察条形统计图,看看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组成部分?。
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
请小组长出来汇报自学情况。
师:
我们把这条横线叫做横轴,把这条竖线叫做纵轴。
师:
完成导学案的想一想吗?试一试。
(齐读,板书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2 2 、教学画图。
(1 1 )师:
那怎样画条形统计图呢?请放下笔看黑板,看看老师是怎么样画晴阴的直条的。
师:
先看横轴,找到阴天对应的那一列,再看纵轴,找到表示 6 6 的横线,在阴天所对应的那一列画上短横线,标上数字 6 6 ,下方的小方格全部涂色,这个直条就代表着阴天的天数。
(彩色粉笔涂色)(2 2 )师:
大家一起来说一下多云天气的直条怎么画。
(3 3 )师:
大家现在会画了吗?师:
试试把导学案上条形统计图中的阵雨和雷阵雨的直条补充完整。
3 / 8
请学生板画,订正。
3 3 、例题小结。
师:
读一个条形统计图,首先要知道他是统计什么的,看标题,然后观察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以及一格表示多少,再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收集信息。
4 4 、读取信息。
师:
那你能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找到有关的信息吗?在导学案上完成练习题。
(课件出示填空)学生回答时课件出示答案。
师:
看来同学们都能发现很多信息,值得表扬。
5 5 、对比发现。
(1 1 )补充课本。
师:
翻开课本 4 94 页,大家对比下黑板上画的和书本给出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师:
请在课本相应位置补充完整。
(投影补充过程)(2 2 )对比讨论。
师:
---------------------------------------------------------------最新资料推荐------------------------------------------------------ 例题既可以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又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想一想,它们给你什么感觉,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呢?小组讨论一下。
(可引导哪一个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t ppt 投影讨论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
(板书)齐读回答合理给予肯定。
6. 例题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知道了在画条形统计图前应该先观察横轴纵轴以及一格表示什么,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然后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收集信息。
还知道了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
师:
那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三、课堂练习 1. 看图抢答。
师:
接下来进入抢答环节。
以小组为单位,再最短时间内最多组员举手的小组全体起立回答
5 / 8
问题。
在老师没说开始前不允许举手。
T PPT 出示题目,抢答。
2 2 .根据要求填空。
师:
看导学案练习题 1 1 ,它是统计什么的?回答问题前应该想观察什么?学生边回答,t ppt 边出示答案。
3 3 .完整作图。
师:
再看到书本第 0 100 页,看第一题。
师:
那它是统计什么的呢?师:
那我们首先补充标题。
(投影板书)师:
老师已经调查了本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请按照老师给出的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投影)师:
那在画直条前应该先看什么?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和审图表的习惯。
学生作图汇报。
(冻结学生课本)师:
根据你画的条形统计图和题目提示(口述一遍提示),回答问题并
---------------------------------------------------------------最新资料推荐------------------------------------------------------ 提出合理建议。
4. 让学生经历从数据收集,绘制条形统计图到观察条形统计图发现信息的整个统计过程。
师:
看最后一道题,它要统计什么?师:
那同学想怎么样来调查呢?请两名同学用此方法统计和收集数据,完成统计表。
(投影)师:
根据统计表画出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投影学生导学案,订正。
四、堂课总结。
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
认识了条形统计图。
生:
学会了画直条。
生: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
师:
需要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的时候选择画统计表;需要观察数据差异,比较数据时选择画条形统计图。
7 / 8
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北京市 2 2019 年年 8 8 月天气情况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