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2019届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同步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35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符号及其特点;2.理解化学式并能正确书写化学式;3.掌握化合价的概念,并能根据化合价推测元素化合方式;4.能够分析元素的官能团,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化学式的书写与化合价的推测;2.元素官能团的分析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引起学生对化学式的兴趣,并提问: - 你们平时在哪些地方见过化学式? - 你们对化学式有什么了解?第二步:引入新知通过投影仪展示元素周期表,解释元素符号的含义和特点: - 元素符号是由元素英文名称或拉丁名称的首字母组成; - 元素符号一般由一个大写字母和一个或两个小写字母组成; - 元素符号与元素名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元素符号一般以拉丁名称或英文名称的缩写为准。
第三步:化学式的书写解释化学式的概念:由元素符号和表示元素原子数目的下标组成。
示例化学式H₂O的含义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
- 通过示例化学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 元素符号的顺序按照化合物中元素的先后顺序写出; - 元素符号后面的下标表示元素原子的个数; - 下标为1时可以省略不写。
第四步:化合价的推测引导学生思考化合价的概念,并提问: - 什么是化合价? - 如何根据化合价推测元素的化合方式?通过示例化合物的化学式,如NaCl、H₂O,解释化合价的特点: - 具有正价和负价两种; - 绝大多数元素的化合价是固定的。
总结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 主族元素的化合价一般等于它们的电子层(价层)上的电子数目; - 过渡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根据最稳定的化合物来推断。
第五步: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元素的官能团,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比如:分析硫酸(H₂SO₄)的分子结构: - 化合价为+2的氢原子与化合价为+6的硫原子组成硫酸根; - 化合价为-2的氧原子与化合价为+6的硫原子组成硫酸。
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式的意义。
2. 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3.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算化学式。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利用卡片对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和命名规律的探究,使其初步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展示铜、水、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宏观实物和微观构成的图片,以及列举“一些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表格的呈现,使学生初步体验用图表来表述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展示带有化学式的各种商品和公益广告的照片,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指出“化学式只能表示实际存在物质的组成。
只有在该化合物实际存在时才有意义。
不能根据化合价凭空臆造、随意书写化学式”,树立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 知道简单化合物化学式书写和命名规律。
2. 学会根据化合价推算物质的化学式。
难点: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三、教学过程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的式子——化学式。
它合物的组成固定。
告知学生我们这节课重【聆听、思考】从物质的微观构成,初步感知化学式与物质、与物质的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思考、回答】列举大量的事实,根据事实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使学生再次感知化学式与物质、与物质的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聆听、思考】从物质分类角度,分别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固定,与化学式之间的联系。
【学生活动】【提问】请同学找出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按照组成物质中的元素分类,将卡片进行排列,找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规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述】大家从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含氧、含氯、含氢和含金属元素几个角度对化合物的化学式进行了分类。
其中前三种是从物质中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进行分类的,而最后一种是从物质中含有共同的一类元素进行分类的。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时划分】本课题共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节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部分——化学式。
【教材分析】化学式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之一,是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了解化学、掌握化学的基本化学语言。
它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计算都有着相关联系。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一方面能将前面所学的元素及其符号,物质的类别、部分物质的表示符号、原子分子等零散知识串联起来,另一方面,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对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起着直接的铺垫作用。
“化学式”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将对物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表示方法统一起来。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单元的学习中,应经接触到部分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如氧气、水,四氧化三铁、过氧化氢等),对本节课所要介绍的内容,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
但还没有对化学式的概念进行过界定,没有对比过与元素符号的根本区别;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如何用化学符号规范表示各类物质,需要教师在物质的类别和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两个方面牵线搭桥,帮助学生通过归纳、分析、对比、形成系统的各类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表示化学物质的化学用语 - 化学式;2.掌握化学式的宏观和微观含义及其应用;3.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HO”化学式的含义,概括得出化学式宏观和微观的普遍含义;22.通过课前复习认识不同物质由不同微观粒子构成,掌握不同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式书写的掌握,体会化学用语的使用给学习带来的方便及对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1.认识化学式宏观和微观含义;2.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和应用。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