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__化学式与化合价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4
一、单选题1.(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3OB .SiC .ClD .+Na 【答案】B【详解】A 、O 3是臭氧的化学式,能表示臭氧这种物质或者表示一个臭氧分子,不符合题意;B 、Si 表示一个硅原子,又能表示硅元素,还能表示硅这种物质,符合题意;C 、Cl 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不能表示氯气,不符合题意;D 、Na +是离子符号,能表示一个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NH 4Cl—氯化铵B .C 60—60个碳原子 C .2Al—2个铝元素D .3N 2—三个氮原子 【答案】A【详解】A 、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 4Cl ,故正确;B 、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C 60可表示1个C 60分子中含有60碳原子,故错误; C 、元素符号从微观上表示1个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写出数字后表示多个原子,即2Al 表示2个铝原子,故错误;D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3N ,而3N 2表示3个氮气分子,故错误。
故选A 。
3.(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2Fe :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B .2O :表示2个氧元素C .2SO :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D .2NO :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答案】D 【详解】A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注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离子符号前面的计量数表示离子的个数,2Fe +: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法错误;B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号前面的计量数表示原子的个数,2O :表示2个氧原子,说法错误;C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组成元素右下角数字表示1个该分子中含有几个某原子,2SO :表示1个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说法错误;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表示分子的个数,2NO :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说法正确; 答案:D 。
化学式与化合价(精选5篇)化学式与化合价篇1一、--思路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
化学式的书写是同学必需把握的,尤其是要能够应用元素或根的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这是教学中的重点。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学校同学应把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基本计算必需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透彻的基础之上,因此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设计思路第一部分是化学式及其涵义。
教学时实行嬉戏加上争论来完成该内容的教学,以便将更好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也要利于突破化学式的涵义这个教学难点。
其次部分是化合价与化学式。
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竞赛记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来突破记忆化合价的难点;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主要是反复多次训练便可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中主要实行讲练结合以让同学娴熟把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学校同学应把握的基本计算。
课后分小组到商店去调查几种氮肥的价格,并通过计算得出购买哪种氮肥最划算,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
二、--课题化学式授课人邵世祥学校恩施市屯堡中学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争论法来突破理解化学式涵义的教学难点。
2、通过嬉戏竞赛法来解决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记忆的难关。
3、通过讲练结合,反复多练的方法让同学娴熟把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基本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擅长合作、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胜利的乐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学生在学习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后,进一步对物质组成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方法,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式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化学式和化合价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内容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表示方法,能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2.掌握化合价的概念,能判断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能在化学式中正确表示化合价。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2.化合价的判断和表示方法。
3.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2.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具,如PPT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水的化学式H2O,引出化学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水的化学式表示了什么?水分子的组成是什么?2.呈现(10分钟)讲解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如元素符号、下标、括号等。
通过PPT展示不同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氧化铁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练习书写化学式,如氢气、氧气、氯化钠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讲解化合价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判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化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