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培训班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79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一、非权威讲座,只是经验分享(问题设定: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听讲座,希望得到什么?)二、抛砖引玉,作为公文写作学习的开头三、学习方式设定:互动式学习四、培训目的:一方面,大家能对公文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强化一些常用公文格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文种,引导大家换个角度认识公文写作,不仅仅用是套用公式;另一方面,注意平时的积累,用公文写作促进逻辑思维游戏一:叉手培训教程说明:1、分几部分:公文概述、常用公文写作、公文规范2、公文规范只是略讲3、仅是公文写作的几个主要方面,还有公文处理等内容,4、目前公文写作的主要问题:文体的选择(通知、通告的例子)结构安排、词句锤炼(主要理清写作思路,分清主次)第一部分公文概说一、公文及其分类1、公文、文书、文件2、公文的分类(行文方向)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处理方式)阅件、办件(公务活动领域)通用公文、专用公文主要对通用公文加以分类二、公文的特点1、工具性行使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的重要工具。
代组织立言,使组织领导意图、意志的载体,服从于组织领导意志,服务于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工作。
2、实用性公文时根据公务活动的实际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撰写的,是直接用来处理公务的。
为此,它的内容总是有特定指向,总是直接针对某一具体、现实的公务活动的,并对处理这一事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或指挥指导、或反映情况、或商洽工作、或沟通信息等等。
3、真实性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情况、材料甚至每一个细节、数据都必须真实准确;用词、造句也必须准确、贴切,不容虚饰。
4、法规政策性5、程式性公文惯用的体式、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规范化的行文格式,形成了它的程式性构思行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提炼主旨,必须在接触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分析、综合、归纳、升华、提炼出一个抽象概念的主旨来;●选材料,判断材料价值,从“可能有用的”材料中筛选出“必然有用”的材料组织进文章;●安排结构,也须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公文特定的要求和比较稳定的惯用格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内容。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参加公文写作培训的学员提供有关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技能,对于从事官方、行政和商业事务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培训,您将学习到如何撰写规范、准确、清晰的公文,以满足不同场合和目的的需求。
1. 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公文是机构、组织或个人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协调工作:公文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传递信息,确保工作流程的协调和互动;•纪录事件:公文可以纪录重要事件和事务,提供证据和依据;•传达决策:公文可以用于传达决策、政策和指示,确保统一的执行;•维护形象:公文的质量和规范化可以反映机构的形象和专业性。
2. 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具有一定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抬头部分:包括机构名称、日期、编号等信息;•标题:简短、明确地概括公文内容;•正文:详细说明事项、内容和要求;•结尾:署名、联系方式、附件等补充信息。
3. 公文写作的原则和规范3.1 简洁明了写公文需要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重点突出要点,不做冗长的描述,以节约时间并减少误解。
3.2 准确规范公文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语言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使用专业术语时要确保准确理解并正确使用。
3.3 公正客观公文的撰写要客观公正,不带个人感情色彩,避免使用歧视、攻击性或不敬的言辞。
3.4 格式整齐公文的格式应整齐规范,采用统一的字体、字号和行距等设置,使公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4. 公文写作技巧4.1 确定目的和受众在撰写公文之前,要明确公文的目的和受众群体。
这有助于确定信息的传达方式和重点。
4.2 逻辑清晰公文的内容应具有逻辑性,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可以采用分段、标题、标点符号等手段来强调重点和进行逻辑衔接。
4.3 使用明确的语言在公文中使用明确、准确的语言表达意思,避免造成歧义和不必要的误解。
4.4 总结概括在公文结尾处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要点和重要信息,方便读者快速理解和获取关键内容。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演讲版)精效版精品文档公文写作培训讲义(演讲版)时间:2020年08月02日编稿:作者一第一篇:公文写作培训讲义(演讲版)公文写作培训讲义一.公文写作基础(一).公文写作的特点1〃对象比较具体2〃格式比较固定3〃写法比较实际(各类事务文书都是为解决问题,处理事务而撰写的,撰写事务文书要以能够满脚实际需要为原则)4〃时限比较紧迫(一项工作的完成,一个问题的解决,大都有一定的时光要求,为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而撰写的事务文书,惟独在限定的时光内及时完成,才干发挥应有的作用)(二)公文的作用1〃贯彻政策,指导工作2〃沟通情况,联系工作3〃积存和提供资料4〃宣传教育二.公文具体类型(一)简报1.简报的涵义和作用简报既情况的简要报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用来通报情况,交流息的一种简短的文字材料。
2〃简报的格式1精效版精品文档大都由报头、正文、报尾三个部分组成。
(1)报头部分。
这个部分包括简报名称、编号、编印单位、印发日期、密级等项目。
为使简报名称醒目,普通要用套红大字将其印在简报第一页上方居中的位置;编号普通是指简报的期数,即"第xx期"。
期数多按年度依次罗列,也有的是排总期数的,还有的既有总号又有分号。
"增刊"的期数应单独罗列。
编号通常印在简报名称的正下方;编印单位印在编号的左下方;印发日期印在编号的右下方。
密级主要分"内部参考"、"隐秘〃"、"绝密"等几种,印茬简报名称右上方。
在报头部分与正文部分之间,常用细双红线或粗单红线隔开,以便两个部分的界限更加清楚。
(2)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包孕标题和正文内容,偶然,另有编者所加"按语"或"内容提要"。
标题要能概括简报的中心意义,正文最好采用音讯音讯的写法,将最重要的内容写在最前面。
"按语"普通是对正文内容的评述,应印在标题的前面;"内容提要"则是对正文内容的提示,应印在标题的上面,字体与正文不同,以示区别。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中标注红色为重点复习内容公文写作培训教程第一章公文写作概述*公文的含义*公文的作用*公文的特点*公文的种类公文的含义*公文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在管理国家、处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文字工具。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在我国的政治活动中,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既包括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13种公文,以及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所明确规定的14种文件,又泛指机关常用应用文,又称为事务文书。
*狭义的公文,则专指党和国家机关各自规定的正式、主要文种。
公文的发展沿革*1.法规、规范作用。
在我国,全部法律都是以公文的形式制作和发布的,它具有普遍强制人们遵守的法律效力。
*2.领导和指挥管理作用。
在我国,公文是上级领导部门行使职权、对下级实行领导、进行工作指导的主要手段之一。
*3.宣传教育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上级下达的下行文中,而且它和其他形式的宣传媒体,如新闻、消息不同,文件中都会明确表达上级的意愿、要求,有鲜明的宣传导向性。
*4.公务联系和协调作用。
是上下级之间、不同社会组织之间,交流情况、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
*5.凭据和记载作用。
文书的内容是一个单位有关历史的记载,便于今后查证。
属于契约性的文书明确写明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如发生诉讼即可成为重要的依据。
公文的特点*公文是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在阶级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它必然具有政治性、政策性的特点。
除此以外,与其他文字材料相比它还有如下特点:*1.由特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这是公文制作的主体特点。
即公文的制作者必须具有法律赋予的身份、职责、权力,他们可以在职权范围内制作或发布文件。
如党委系统可以按隶属关系的权限制作、发布党委文件,行政系统的行政机关可以依职权制作发布行政性文件,各类法人可以依其从事的工作业务、经营的范围,制作、发布相应的文件。
公文写作知识培训讲义第一章公文概述一、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
二、分类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报等。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
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三、公文的行文关系(一)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
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同一系统的平级机关之间以及同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同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不相隶属关系。
行文关系是根据行文单位各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
(二)建立正确的行文关系,遵守必要的行文规则,有助于机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领导和管理,避免行文混乱,防止“公文旅行”,克服文牍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一定的行文关系,规定和约束了公文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通称为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
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在具体行文中,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逐级、多级、越级、直达、直接等不同的行文方式。
(三)遵照以下规则:按照职权范围行文、按隶属关系行文、一般应当逐级行文等。
(四)行文其他注意事项:主送与抄送应准确得当;一般应一文一事;准确把握联合行文规定、公布公文如不另行文,应在公布时注明。
第二章公文种类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一、办公用文(一)通告1.通告的概念。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2.通告的特征。
(1)用于宣布一般性事项,有别于公告宣布重大事项。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当政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商洽和交流工作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属于机关应用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文的特点1、是特定的作者制定和发布的;2、具有法定的现行执行效用;3、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和格式;4、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5、文字必须庄重、朴实、准确、精炼。
三、公文的分类1、按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2、按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3、按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四、常用公文文种我国现行党和各级领导机关使用的文件有14个: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公文种有13个: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9个相同的是: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属党的机关的有5个:公报、指示、决议、条例、规定属国家行政机关有4个:命令(令)、议案、通告、公告以上18个文件一般成为法定文种。
五、公文写作步骤一)基本概念1、公文写作: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
2、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
1)起草初稿:是指构思基本完成后动笔行文,写出公文初稿的具体过程。
2)讨论修改:是指对初稿作进一步加工直到形成送审稿的过程。
3、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2)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3)公文效用:是指公文对机关公务活动所起的作用。
4)公文效用所起的作用:领导和指导作用、法规和准绳作用、沟通和联系作用、依据和凭证作用。
二)公文写作的步骤:1、明确发文主旨1)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根据公文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3)要明确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4)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2、收集有关材料1)收集、阅读和研究有关的文件材料2)深入下去,收集有关的实际材料(收集有关材料要求:真实、典型、适用、时效)3 、拟出写作提纲,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个段落、几层意思4 、认真起草正文(导语、主体、结束语)5 、反复检查修改三)正文起草步骤:1、把握公文主题,选好用好材料;2、观点正确情况确实;3、内容涉及的有关部门要经过会商取得一致意见;4、文字表述要简练,交代问题要清楚。
公文写作培训讲义公文写作培训讲义一、培训目标本次公文写作培训的目标是使学员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规范,提升公文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传递效果。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准确把握公文写作的要求,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达方式,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风格和格式编写出合格的公文。
二、培训内容1.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1 符合公文的形式要求公文应具有明确的格式要求,统一的页眉、页脚和页码,合适的标题和副标题,清晰的段落结构和标点符号,以及恰当的签署和印章。
1.2 符合公文的内容要求公文应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并按照事由、理由、建议、审批和批示等不同功能分段,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逻辑严密。
1.3 符合公文的语言风格要求公文应以简练、准确、规范、得体的语言表达,注意使用公文常用词汇和固定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口语化和随意的词语,保持严谨、正式的风格。
2. 公文写作的基本结构2.1 标题公文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使用常见的标题格式,如“关于XX事项的通知”。
2.2 正文公文正文应按照事由、理由、建议、审批和批示等不同功能分段,每段的内容要紧扣主题,段落之间要有合理的过渡,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结构,保持逻辑严密和清晰连贯。
2.3 落款公文落款应包括单位名称、日期和签署人员姓名、职务等信息,要注意格式的统一和规范,并且必须即使的进行盖章。
3. 公文写作的常用表达方式3.1 叙述公文写作中常用到叙述句型,叙述内容要简单明了,不能出现重复、冗长和不必要的内容,可以使用排比和并列的方式来增加叙述的效果。
3.2 阐述公文写作中经常需要阐述事实、原因、目的、依据、措施等,要求逻辑严密,可以使用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比较关系等来增强阐述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3.3 表达建议公文写作中常用到表达建议的句型,建议要明确具体,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可以使用表示建议的动词,如“建议”、“提议”、“请求”等。
3.4 总结公文写作中常用到总结的句型,总结要简洁明了,突出主要内容,可以使用“总之”、“综上所述”、“总结起来”等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