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巩固
- 格式:docx
- 大小:889.23 KB
- 文档页数:11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拔高训练十六第1题【单选题】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B、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南京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53B、1955C、1954D、1956【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的合作C、限制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新中国的成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
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新中国的成立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三大改造不包括对下列那项内容的改造( )A、农业B、资本主义工商业C、商业D、手工业【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河南某市有一老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因为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到一起,建立“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习题精选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 )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邓稼先、焦裕禄、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B、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C、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D、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
D、进行三大改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答案】:
【解析】:。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巩固第七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第一届全国人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C、优先发展重工业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B、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建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二次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3年C、1949年、1954年D、1949年、1956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农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之一,国家对其的改造形式是( )A、没收B、公私合营C、生产合作社D、租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A、洋务运动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十年“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公私合营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拔高训练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 )A、解放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A、发展重工业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培养建设人才D、发展轻工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业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和平方法”指的是( )A、赎买政策B、实行股份制C、廉价收购D、无偿没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49年,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化D、公私合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三大改造【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9。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巩固辅导第七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以下名字:文革、建国、援朝、跃进等。
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是( )A、建国B、文革C、援朝D、跃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6年5月1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52周年纪念日,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亲民爱民、求实奋斗、廉洁奉公的正能量依然穿越时空,引发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
以下和焦裕禄同属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全国人民的楷模是(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铁人”王进喜是以下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A、电子工业B、原子能工业C、石油工业D、航天工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报纸连续发表某地“小麦亩产12万斤”等文章,这是1958年掀起的( )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爱国主义,英雄主义C、注重环保,讲究卫生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反映了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
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任务与其主要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性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标志。
二、能力与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与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在于中国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难点】一、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二、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过渡: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学习新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曲折发展》教案【方法总结】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期间建设成就中的“第一”。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2)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汽式飞机;(3)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
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3.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点:土地改革是1950年开始,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农业合作化是1952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
人民公社是在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
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在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重点难点突破】1、为什么要在土改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①从土改知道农业生产特点,进而认识到它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阻碍作用(即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归纳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习题精选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不包括的下列行业是( )?A、农业B、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林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④西藏和平解放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全国开展土地改革B、优先发展重工业C、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文化大革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开展“大跃进”运动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开展C、四人帮被粉碎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国民收入的92.9﹪。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由于( )A、进行了土地改革B、实施了一五计划C、完成了三大改造D、建立了人民公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习题精选七十第1题【单选题】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党内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有(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认识不清③苏联撕毁合同④急于求成A、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①要遵循经济规律②要认清国情③要实事求是④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①第一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③中共“八大”胜利召开④中国重返联合国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 )A、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D、强调坚持集体领导的制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名为“吃饭不花钱,全社共劳作”(1958),其中“社” 指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