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鉴定 知识大全(图文并茂)
- 格式:doc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66
和田玉原石的鉴别知识和田玉原石品质优劣的鉴定鉴定和田玉原石主要就是看其质地、颜色、光泽等方面,首先以玉料的质地来看,和田玉的质地细腻、玉肉如凝脂的这样的的玉石为品质最佳;二看颜色,优质和田玉要求色纯、色正,少杂色;另外同样重要就是玉料要够温润,呈很强的油脂光泽;再者就是看和田玉原石的形状,形状很大程度决定原石的价值,因为玉器雕琢多是随形施艺,原石以块状、片状最佳,水滴状也是很好。
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原石的鉴定新疆和田玉原石,这是一种产自新疆玉龙喀什河的和田玉石原料,根据产出状态的区别,可细分为籽料与山料两种。
和田玉籽料原石质地细腻而温润,其内部呈云絮状的纹理,主要为半透明或者不透明,油性好,硬度高,且韧性佳。
而于和田玉籽料原石相比,多数山料原石的质量不免就要逊色很多。
且末和田玉原石,此类玉石原料以山料为主,通常这种和田玉原石整体块度相对较大,油性好,而且在玉石中含有黑点或白色僵点的典型特点。
俄罗斯和田玉原石,此类和田玉原石因产地而得名,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玉质较粗糙,内部具有明显的云絮呈现团状,结晶颗粒结构疏松,而且在絮状纹理中会夹杂着独特的冰点蟹爪纹,密度小,硬度较低,打磨成品其表面易产生凹陷不平的麻皮。
鉴别要点:1、看材质是不是均一,就是说一只手镯如果每一个地方材质都一样,就好比一张白纸无论上面下面、左边右边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或者像煮熟的鸡蛋白,那肯定是合成材料的了。
也有可能是阿富汗玉,阿富汗玉硬度很低,用小刀可以划动2、看手镯里有没有大的纹理,如流水状、条纹状、线状,都有可能是合成的。
3、用放大镜,观察一下材质,看看里面有没有小气泡,有气泡的肯定是假的。
4、顺便看看价格,如果价格很便宜一两百,那肯定不是和田玉的,当然几千几万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和田玉手镯的感观特征,一是光泽,为有特征的油脂光泽或带有油脂感的玻璃光泽;二是结构,和田玉是一种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玉石,可以见到纤维状小晶体交织组成的、稀疏不等的花斑,但却没有透明的颗粒状小晶体,也就是所谓的“斑晶”;三是透明度,相对可能混淆的玉镯而言,和田玉手镯的透明度相对较差,虽说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实际上大部分是微透明的。
鉴别和田玉真假的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怎么鉴别和田玉的真假呀。
你说这和田玉,那可是宝贝呀!就像咱中国人的心头好一样。
那温润的感觉,就好像是老祖宗在轻轻地抚摸咱。
可这市面上假的和田玉也不少哇,就跟那李鬼似的,可得睁大眼好好分辨分辨。
咱先来说说颜色。
真的和田玉那颜色可自然啦,就像是天生就该长那样。
假的呢,往往颜色特别鲜艳,就跟那涂了口红的大姑娘似的,看着就有点假模假式的。
你想想,哪有那么完美的颜色呀,大自然可不兴这么弄。
再摸摸那质感。
真和田玉摸起来那叫一个滑溜,就跟小婴儿的脸蛋似的,特别舒服。
假的呢,就感觉糙糙的,好像没洗干净脸似的。
你说咱买个玉不就图个舒服嘛,要是摸着都不舒服,那还能是真的?还有那透明度。
真的和田玉不会特别透明,它是那种含蓄的美,就像咱中国人一样,不张扬。
假的可倒好,透明得都快赶上玻璃了,这能是和田玉?你说这不是搞笑嘛!咱可以拿个手电筒照照呀。
真的和田玉在手电筒下那纹路呀,就像是老树根一样,自然又有韵味。
假的呢,那纹路就跟画上去的似的,假得离谱。
这就好比真的山水画和小孩涂鸦,差别大了去了吧!再听听声音。
轻轻敲一敲,真的和田玉声音清脆悦耳,就像那铃铛响。
假的呢,声音闷闷的,就跟敲破锣似的。
这一听不就听出来了嘛!你说要是不小心买到了假的和田玉,那不就跟吃了个苍蝇一样难受?咱可得把眼睛擦亮点,别让那些假东西给骗了。
就像找对象一样,得找个真心实意的,可不能找个虚情假意的呀。
咱中国人爱玉那可是有传统的,这和田玉更是玉中的宝贝。
咱不能让那些假的来败坏了和田玉的名声,也不能让咱自己吃亏上当呀。
所以呀,学会鉴别真假和田玉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鉴别和田玉真假可得细心加耐心,多看看,多摸摸,多听听。
可别嫌麻烦,这麻烦一点能换来咱买到真宝贝,那不是很值嘛!别到时候花了大价钱买个假货,那才真的是欲哭无泪呢!大家可得记住咯!。
鉴别和田玉的经验方法(图)(2009-12-03 21:16:39)转载鉴别和田玉的经验方法(图)和田籽玉一、和田玉的物理性能和田玉的物理性能大致如下:比重:2.9~3.1(含阳起石多,比重偏大)。
硬度:5.5~6.5(摩氏硬度)。
耐压:7吨/cm2(铁的耐压为4~5吨/cm2)。
断口:参差状。
条痕:白色。
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光泽:脂状光泽、蜡状光泽、丝绢光泽、贝壳光泽、玻璃光泽(脂状光泽、玻璃光泽与抛光方式有关,蜡状光泽、丝绢光泽、贝壳光泽与玉中的化学成分、分布、玉的结构排列和含水多寡有关)。
和田籽玉颜色:玉本色:白色、黄色、青色、碧色、红褐色(糖色)、黑色。
杂色:随混入玉中矿物的颜色。
皮色:白、红、黄、褐、黑。
作色:随人工染色不同。
沁色:黄、黑、红、褐、白、绿、牙黄、土黄等。
二、和田玉分类表软玉︵和田玉︶白玉白玉-羊脂白玉:表示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一般10%以下),糖色少于30%。
白玉:各种以白色为主的软玉,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质地细腻或在细以上,糖色小于30%。
糖白玉:糖玉与白玉的过渡品种,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
糖白玉-羊脂白玉:糖白玉和羊脂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其中糖色部分占30—85%。
三、分类、命名方法补充说明和田玉的颜色种类对其经济价值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白玉。
因此,准确的颜色划分在玉石鉴定、鉴别、分类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在鉴定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光源:软玉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会有不同的色调,不同色调的软玉在同一光线下表现也有所不同,古人曾云“灯下不观玉”。
鉴别分类时最好选用自然光,在日光强烈的情况下,应避开日光直射。
辅助光源选用普通日光灯,色温5000-7000K。
2.背景:将需要比较的样品平置于大块白色布、布纹纸或白纸上进行鉴别比色,背衬物要求荧光较弱,平整耐脏,也不宜有强烈的反光。
浅谈和田玉鉴别谈到和田玉鉴别笔者要和大伙先讲讲什么是和田玉。
和田玉的特点和田玉的摩氏硬度为6.5~6.9,轻松划动玻璃,而自身毫无伤损,敲击时会发出金属般的悦耳声。
韧性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在玉器造型艺术和精雕细刻方面优于青海料、俄料、韩料。
透闪石含量95%~99%,为毛毯状交织结构,矿物颗粒极细,杂质矿物极少,,致密度高,观感凝重,手掂分量重,油脂光感强对于鉴定部门和商家来说“玉”.“和田玉”的概念是同等的,模糊了“玉”与“和田玉”的产地之分,在鉴定证书里或我们在商场里买玉时玉都统称为“和田玉”但对于买玉的人来说,这从主观上是一种误导的销售行为。
众所周知,玉的产地.产量较大的有“青海玉”,“俄料”,“加碧”,家喻户晓的“和田玉”。
大家为什么都这么认可“和田玉”呢?“和田玉”无论是从皮色,肉质及温润度来说都优于其他玉种,乃是玉中之珍。
玉石鉴定部门因各种原因,主要是现在的仪器及技术水平有限都无法准确的鉴定玉石的产地之分。
所以将玉种全部冠称“和田玉”,对鉴定部门来说还是商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但容易误导消费者。
甚至有很多人慕名新疆的“和田玉”,在到新疆出差时专门带两块和田玉回去,送亲朋好友,对玉不是很懂的,大部分带回去的是青海料器,俄料等等。
那么如何区分和田玉到底是哪个产地呢?产地之间的特征一、韩国玉(市场简称:韩料)韩料的产地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春川。
韩料多显青黄色和淡淡的棕色,透明度小于青海玉,也没有俄罗斯玉那种粉白色。
韩料没有青海玉和俄罗斯玉那种鲜明的个性,成品玉件抛光后呈现蜡质光感,而新疆和田玉是那种油脂光感(看上去像猪肥膘的感觉)。
由于韩料硬度仅为5.5,包括致密度也微小于新疆和田玉,故而有手掂分量稍轻,厚重感不足和不耐看等缺点。
当然韩料中也有非常优秀的,无论是白度、油脂度和致密度都非常接近新疆和田玉,加之她那含蓄温文素雅(光而不贼亮、润而不水透、白而不过分)的感觉也极接近于新疆和田玉。
但由于韩料的微量成份和矿物的组成结构不同(或者说逊色)于新疆和田玉,这在其外表的观感上也就必然有所不同。
关于和田玉有哪些知识一、和田玉的鉴定方法:1.观察颜色:和田玉的颜色通常比较自然,有一定的层次感和透明度。
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不自然,可能是经过染色或其他处理的。
2.观察质地:和田玉的质地细腻,有一定的油脂感,手感温润。
如果质地粗糙或没有油脂感,可能是假的。
3.观察光泽:和田玉的光泽柔和,有一定的透明度。
如果光泽过于强烈或不自然,可能是经过处理的。
4.观察纹路:和田玉的纹路通常比较自然,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层次感。
如果纹路不自然或没有层次感,可能是假的。
5.用刀划:和田玉的硬度比较高,可以巴刀划一下,如果没有留下痕迹,可能,真的。
6.用火烧:和田玉的耐热性比较好,可以用火烧一下,如果没有变色或冒烟,可能是真的。
二、和田玉的保养方法1、拿到玉器时,首先将它们在常温清水中浸泡2-3小时(通过表面上的附件软化),然后用牙刷清洁,然后放入热水中(新玉大约为70或80度,旧玉大约为50度,60度),浸泡在热水和玉中使其自然缓慢冷却,通常我会被放置在没有空气流通的温暖地方,让热水慢慢冷却。
这样,玉石的毛细孔被完全放松,内部的污垢被吐出。
此过程大约执行3个循环,然后每3个月至半年再弄一次,夏季大约1-2个月。
2、第二天开始盘玩(请注意不要让玉直接接触皮肤),您可以在空闲时间用手盘玩,但要记住手是干净的。
另外,别忘了在您的面部和鼻子上贴上玉器以去抹油(经常见到)。
油不是所谓的玉石滋养液。
取而之的是密封玉门(毛细孔)。
出来的玉的光泽看起来暗淡无光。
另外,我不使用硬毛刷,因为刷出来的包浆会感觉到贼光。
在这里,建议您通常使用柔软的"白色棉"长毛巾盘,但是不适合使用具有化学纤维特性的染色布或硬布。
3、夏季玩了1周(冬季2-3周)后,每晚在浴缸里用温水(约40度)浸泡一会儿再刷干净,请注意避免直接与肥皂接触,只要您始终保持玉块清洁。
可以方便地经常洗涤。
众所周知,汗液含有盐,挥发性脂肪酸和尿素。
玉器暴露于过多的汗水,佩戴后不能立即清洗。
看图教你如何鉴别假和田玉我们在网上购买和田玉时,常常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搞得眼花缭乱,同时心中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块玉究竟是真是假?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玩玉也是一样,一定要多看多上手,看得摸得多了,上手一块玉第一时间就能感觉到对不对。
和田玉是稀缺资源,我们反对哄抬价格的行为,但当您看上了一块“白菜价”的和田玉时,先抑制一下捡漏的喜悦心情,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同时斟酌一下,是不是“漏”在捡您。
好了,闲话不多说,上图。
黑色卡瓦石,通常用来冒充墨玉,低仿,连光都不透,就是石头嘛卡瓦石雕件(冒充白玉)卡瓦石籽,冒充籽料,杀伤力在于,是真籽,有毛孔,有的甚至也带真皮色,区别在于不是玉“籽”,是石“籽”。
下图是产自叶城县的一种山料,类似有青花籽料,其特点就是黑色部分呈点墨状,肉色呈灰白色或是黄白色,现在这种平安扣在市场上很多。
阿富汗玉,要是抹点水蜡,要白度有度,要润度有润度,价格便宜量又足,刚入门的小白们经常上当。
黄玉?可惜是水石。
别笑,和田的巴扎上叫价还不低呢,当黄玉来卖的。
漂亮吧,油性好吧,像年糕吧,其实是叶蜡石。
漂亮的黄,,,石头。
这个是水石。
由于黄玉基本买不到,这样的水石在和田居然也有一定的市场。
这个是真的籽料,只不过是岫玉籽料,皮色属于石皮。
泥石,这样的东西若上手的话欺骗性不大,密度较小,重量比玉石轻得比较明显。
不过在网络上可能就变成了“油性极好密度顶级的戈壁籽料”戈壁石头。
大家注意它的黑皮子的形态与戈壁料的形态有区别,石头上的皮子没有油腻感,比较干涩。
料器的“糖白玉”嘿嘿,还是巧雕的哦,亲。
冒充“青花”的石英石,实物非常干,没有玉的润糯,水蜡一上那是相当地油润。
很像俄糖玉吧,其实是韩料染色。
一种产自内蒙的石头,有的商家把这个叫“内蒙墨玉”,成份与和田玉无关。
这个是石英,和玉没有关系。
这样的东西即使黑白分明,盘在手上也一点感觉都没有玻璃的,大家注意观察凹槽里面的状态与玉石的差异,仔细看还是比较明显的。
简单鉴别和田玉的方法和田玉,那可是玉石界的大明星。
今天咱就来唠唠简单鉴别这和田玉的法子,可好玩儿了呢。
你要是拿到一块疑似和田玉的东西,先看它的油润度。
真正的和田玉啊,就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小油条似的,油乎乎的。
可不是那种油腻腻让人讨厌的油哦,是一种温润的、仿佛能滴出油来的感觉。
你摸一摸,就像在摸小婴儿那滑溜溜的脸蛋儿,手感特别细腻。
要是那玉摸起来干巴巴的,就像老树皮似的,那多半不是和田玉啦。
再看看这颜色。
和田玉的白,那可是高级的白,不是那种惨白惨白像刷了墙漆一样的白。
它的白就像冬日里初雪后的暖阳,透着一股柔和劲儿。
要是碰上那些颜色特别鲜艳、夸张得像小朋友乱涂乱画的颜料盒一样的,那你可得小心喽,说不定就是来骗你的。
还有啊,透明度也很重要。
和田玉可不是玻璃,不会透明得像空气一样。
它是那种微微透光的感觉,就像蒙了一层薄纱的窗户,若隐若现的。
要是一块玉透明得像水晶一样,那可就离和田玉有点远喽,它可能是在冒充呢。
和田玉的结构也很有特点。
你拿着它对着光看,就像看一个神秘的小世界。
它的结构像是棉絮,一团一团的,但又很均匀。
要是那结构乱得像被龙卷风席卷过的小村庄一样,那这玉可能就有点问题。
重量也不能忽略呀。
和田玉拿在手里,那是沉甸甸的,就像你手里握着一个小秤砣似的。
要是轻飘飘的,像一片羽毛一样,那可就不符合和田玉的气质啦。
裂纹也是个关键。
好的和田玉裂纹少得像沙漠里的雨滴一样。
要是裂纹多得像蜘蛛网一样,那它的价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光泽也得好好瞧。
和田玉的光泽是那种柔和的、内敛的光,就像一个低调的贵族,不会张扬地闪闪发光。
要是那光刺得你眼睛都睁不开,像个电灯泡一样,那可就不对劲喽。
密度也能给我们提示呢。
你就想象和田玉是一个实心的小胖子,密度很大。
如果感觉它松松垮垮的,像个空心的大萝卜,那肯定不是和田玉。
纹理也很有趣。
真正的和田玉纹理就像流淌的小溪,自然流畅。
要是纹理像被小孩子乱画的线条,弯弯曲曲毫无规律,那可得警惕。
【转】鉴别和田玉的基本方法配图严禁转【转】鉴别和田玉的基本方法(配图)(严禁转载)00近日,有朋友问到和田玉的鉴别方法,这在看不到实物的情况下很难讲清楚,因为许多理论上的东西和实际上手后的感觉差异很大。
但对于初学者以及想进行和田玉投资的朋友来说,了解一些鉴玉的基本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和田玉的分类:1、和田玉按照产出环境不同可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和山料,其经济价值籽料最高,山料最低。
目前通常的价格,同等级别的籽料是山料的 6-8 倍。
图1-籽料图2-山流水料图3-山料 2、和田玉按照玉种可分为: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碧玉。
间于青白之间的叫青白玉,间于白玉与墨玉之间的叫青花玉,玉中含有糖色的叫糖玉。
图4-白玉籽料图5-黄玉籽料图6-青玉籽料图7-墨玉籽料图8-碧玉籽料图9-青白玉籽料图10-青花籽料图11-糖玉 3、羊脂玉是和田白玉中的极品,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
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仔玉可匹敌的。
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可以说现在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精绝之品。
现如今自称羊脂玉的其实大多数是色高白的山玉或籽玉,如不带皮的一般多是山料。
图12-羊脂玉籽料 4、和田玉的皮子:和田玉中只有籽玉带皮,比较名贵的通常有撒金皮、秋梨皮、枣红皮、虎皮、黑皮等等。
一般来讲,工匠都知道籽玉价佫高之山料数倍,在做工时一定想尽办法的留皮,因为带皮的籽玉等同于附带了一份鉴定证书,无争议,能确定其保值性及增值性。
而对于那些无皮的籽料,用行内人的话来说就是"籽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 。
主要指有些优质的山料(甚至俄料)几可与籽料相比,而被商人充当籽料高价出售,但二者在进价上却相差数倍之远。
因此不带皮的裸体籽玉较易引发争议,并难定其保值性和增值性。
图13-撒金皮籽料图14-秋梨皮籽料图15- 枣红皮籽料图16- 虎皮籽料图-17黑皮籽料二、和田玉与其他玉质的比较:1、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下游产的带皮仔玉或上游产出的山流水玉质地温润细腻,云絮状纹里短而且致密,油性好韧性足,半透明感觉。
怎样识别籽料的真假和皮色一、活皮。
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
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
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
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
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
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
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
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
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
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
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
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
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
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这种假籽料充斥市场,蒙骗了很多人,我自己就多次上当。
滚料的价格不高,一般30元左右即可买下一块。
仅此一点,就可断定不是籽料。
若是籽料,相同的体积,怕都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之间。
四、汗毛孔。
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
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
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
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
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玉石的原生色与次生色和田玉形成于深埋地下的变质岩层之中,经过亿万年的地下埋藏变化,玉石的性质已经十分稳定。
但是随着地壳的运动变化,玉矿被造山运动抬升到地表的高山,受到自然界的风化剥蚀,最后终于使其暴露在大山的表层,玉矿的原生状态开始改变,玉也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了原来品质。
和田玉的鉴别知识大全和田玉的产地和田玉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
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英文名称Nephrite。
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
硬度为6~6.5,密度为2.96—3.17。
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和田玉籽玉的形成:籽玉(籽料或水料)是由山料,经冰川不断裂解崩落,地震风化或雨季被洪水冲入河道并受到河水的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经千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籽玉因被水长年浸泡,冲刷,打磨,所余下的质地:细糯、滋润、密度大,具有玉液之光泽,所以籽玉为玉中之珍品.玉龙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
这条河源于昆仑山。
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
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
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
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
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
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阗玉砾。
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
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
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
这个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玉龙喀什河离和田市中心大约20分钟的车程。
在河的上游50公里出白色籽玉,带皮籽玉一般产在河的下游。
当地人在山洪过后,冬春闲暇时分,常有到河中捡玉的习惯。
他们捡玉主要是在河的中游,上下游因地势险恶,所以很难到达。
和田玉产地: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
和田玉成矿带连续长1100多公里。
在高山之上分布着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名贵的和田子玉。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
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在我国从商代晚期开始至今,和田玉一直是玉器的主要的原料,也是玉文化最崇高的标志。
由于和田玉物美、珍贵、价高,深受收藏者青睐,所以作伪者长期以来常将价格低廉的岩玉、蓝田玉、南阳玉以及似玉非玉的杂石冒充和田玉,招摇过市,牟取暴利。
收藏者在受骗与反受骗的过程中,找到了识别真伪玉质的方法,使伪品、赝品渐渐失去了市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开发利用,作伪者又找到假冒骗人的新途径。
他们将价廉物美的青海玉、俄罗斯玉冒充和田玉大肆兜售,索要高价,骗人牟利。
和田玉产于昆仑山北麓3500米至5000米的高峰中,俄罗斯玉产于昆仑山下的余脉之中。
由于产出地点的不同,地质、气候、地理环境亦不同,这就形成了他们之间的具体区别。
对于初级玩玉的人来说,还是少接触山料,虽然和田有大量的山料,但很白很润的倒非常的少。
一开始起点就要稍高一点,这时你就要多接触和田的籽料,和田的籽料也就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因为青海不产籽料,俄籽儿虽然也有但也较好区分,对于想玩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玉的人来说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和田玉产地和分类一、和田玉产地的分类1.山料山料又称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2.山流水山流水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
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其玉料表面棱角稍有磨圆。
3.子玉子玉又名籽料,指原生矿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床的玉石。
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
子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
因为经达几千搬运、冲刷及筛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最好。
在河流下游的子玉有各种颜色,白玉籽料,青白玉籽料,青玉籽料,墨玉籽料,碧玉籽料,黄玉籽料。
由于玉的籽料本就难分,去皮后更难以辨认,所以市面上很多不是和田地区的白玉籽料。
和田玉颜色分类:和田玉玉质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记载中有红玉一说但至今未见。
二、和田玉色泽的分类1. 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叫法上也多种多样,且比喻的也很形像,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田玉中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但白玉子又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质量最佳.有的白玉子经氧化后其表面又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枣色叫"枣皮子".都是和田玉名贵品种。
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1)羊脂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2)青白玉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中较为常见。
2.黄玉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
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同等于羊脂玉。
3.青玉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其颜色深浅不同,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翠青等。
和田玉中青玉最多,肉质细腻的青玉这两年价值也不断的攀升。
4.墨玉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
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
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
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
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
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
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黑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
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黄玉,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
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糖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为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值。
墨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
碧玉,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
白玉:颜色洁白,细腻,滋润,微透明,宛如羊脂者称羊脂白玉;不透明,光泽较差者为白玉青玉和青白玉:色呈深灰绿至蓝绿色,不透明;青白玉是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类型,呈灰绿色。
碧玉:深绿色(菠菜绿色),质地较粗。
碧玉除新疆所产外,我国玉器工艺界把和国外所产的软玉也统称为碧玉。
黑玉:主要含分散的碳质或石墨而呈灰黑色或灰黑与白色相间的条带。
如果完全是黑色的,称墨玉。
黄玉:是地表水中褐铁矿渗入白玉中造成的,米黄至黄色。
在各种籽玉中,以青籽玉最多,其收藏价值远不如稀少的白色的籽玉和黄色籽料,墨色籽料。
即使不加任何的雕饰,也为无价之宝。
和田玉皮色分类:璞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1.色皮:和阗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玉皮有各种颜色。
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
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
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
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
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
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
有经验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带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机会就很少。
此外,在原生玉矿体的裂缝附近也嫩能偶尔发现带皮的山料,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2.糖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及酱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玉。
糖玉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
糖玉是氧化环境的产物,系和田玉形成后,由残余岩浆水沿和田玉矿体裂隙渗透,使氧化亚铁转化为三氧化二铁的结果,糖皮即为氧化铁染的结果。
3.石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
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大理石岩,再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
当他经流水或冰川的长期冲刷和搬运后,石与玉则分离。
围岩另一种是透闪石岩。
如和田玉再形成过程中交代了粗晶状的透闪石,由于交代不彻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透闪石,这种石皮与玉界限过渡。
叫阴阳面,阴面是指玉外表的这种石质。
(一)和田玉的特点(料:色、润、肉、皮;工)一、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世界上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
和田玉属透闪石类,矿物成分为透闪石。
主要特点:一是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95%一99%),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
二是杂质矿物极少。
一般为1%一3%,多在1%左右。
三是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
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
据部分样品测定,在电子显微镜下粒度为:短柱状为0.0046mm×0.0013mm、0. 0063ram*0.0036ram,长宽比为2:1或3:1;长柱状为0.01m×0.0028ram、0.004ram ×0.0008mm、0.01 2mm×0.0012ram,长宽比为3:1或5:l、10:1;纤维状为0.0004mm ×0.000021mm*0.0021ITlnl×0. 00007ram,长宽比为20:1或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