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 图形的运动(一)——平移和旋转 -人教版(共24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24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为例《图形的运动》在数学上又称《图形的变换》,在小学数学范围内,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其中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是全等变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相似变换。
在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中,《图形的运动》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它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为核心展开的,主要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
从纵向看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板块,教材共编排了三次。
第一次编排在第一学段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侧重于整体感受现象,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
(教材)第二次编排在第二学段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侧重于通过画图等方式,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点,是对平移与轴对称的再认识,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以及补全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会用平移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次编排在第三学段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横向看《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板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本单元教学分4个层次安排为4课时(1)认识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通过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沿轴对称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2)认识图形的平移。
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的理解、辨认图形的平移。
(3)认识旋转。
教材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初步感受旋转运动的特点。
(4)解决问题。
通过让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剪出给定的图案的问题,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之平移和旋转!今天讲图形的运动第⼆部分:平移和旋转平移与旋转是新课标⼈教版数学⼆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活中⽐较常见的⼏何现象。
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定义,更不需要学⽣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紧密联系⽣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年级学⽣在⽣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式的本质。
知识⽬标:(1)通过⽣活事例,使学⽣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的⽣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操作,使学⽣会在⽅格纸上把⼀个简单图形沿⽔平⽅向、竖直⽅向平移。
技能⽬标:使学⽣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法。
情感⽬标: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
⼀:知识铺垫1、平移上下平移前后移动只要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2、旋转旋转风扇叶⽚、螺旋桨和钟的指针的运动都是旋转。
摩天轮旋转⽊马旋转:物体围绕⼀个点或⼀个轴作圆周运动。
3、⽣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的现象?(1)像滑梯、电梯、缆车、⽕车这样的运动,在数学⾥我们叫它平移。
(2)像风车、扇⼦、螺旋桨、钟表这样的运动,在数学⾥我们叫它旋转。
家长可以引导孩⼦⽤⼿势模仿所看到的物体的运动。
⼆、练习(1)把抽屉拉出来是属于()运动。
(2)国旗从旗杆下部慢慢地升上去是()现象。
(3)车轮的滚动属于()现象。
(4)风车的转动属于()运动。
答案:平移、平移、旋转、旋转(5)(6)(7)(8)说⼀说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1)(2)(3)(4)三、总结1.认识⽣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