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前滚翻前滚翻接球赛学校:淀山湖中心小学姓名:蔡木明一、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2. 学科:体育与健康3. 课时:第2课时4. 学生课前准备:①结合生活导入、模仿动物多种“滚”②收集与动物翻滚的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及百度视频等二、教学课题1、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基本动作方法,35%的学生能熟练的做出前滚翻2、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灵活等素质,训练其平衡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以及生动活泼、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前滚翻(主教材)前滚翻接球赛游戏教材分析:前滚翻是三年级技巧练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二年级前滚翻的基础上进行的巩固提高。
这项内容即符合这一时期儿童柔韧性最佳期生理特点,也是儿童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
通过练习,能够发展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准确、平衡能力,培养儿童勇敢、坚毅、果断和相互帮助等精神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学情分析: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通过各种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很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
鉴于上述分析,针对本课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会学生低头、提臀、蹬腿、滚翻教学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滑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简单的技巧运动知识,基本学会动作方法,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认知目标。
2、能力目标:在能力目标方面,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尤其是协调性、柔韧性,提高平衡能力。
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锻炼,克服困难,团结奋斗的精神。
教学准备:体操垫20个软式排球5个录音机一台教法及学法的运用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直观教学、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评价法、等方法。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24.1.1圆》
学校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何官初级中学
教师姓名:李彩凤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设计意图】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从而加深对圆的认识。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认识图形
学校:XX省昌乐县营丘镇阿陀小学
XX:X俊华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本例题(2)搜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立体图形
(1)看看:
①教师出示正方体积木,让学生摆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说说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②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这样的形体就
是正方体。
(二)课堂练习:
1.数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找朋友
(三)
1、能根据不同物体的不同形状进行分类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物的特征
五、课后练习:。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中学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第六中学程建华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利用百度搜索上网查阅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2)、到塔山工业园参观水的净化设备。
(3)、调查乐安江的污染情况分析原因。
二、教学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在文中具体形象地报道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却变成今天一望无际、干枯萧条的茫茫荒漠的现象和原因,向人们强调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更能唤醒和强化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通过阅读教材,通过百度上网查询罗布泊以往的历史知识,明确是什么造成了罗布泊最终的消逝?最终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家吴岗的佳作,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它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这一曾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极富文学性,有很多形象的描写,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形象鲜明的描述中,又饱含痛惜之情。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真正将本课上出语文味。
四、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消逝的原因。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信息技术与网络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信息。
2)、搜集游览黄鹤楼的信息。
二、教学课题使学生轻松选择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辨别信息的时效性及辨别信息的真假。
2、体会有用信息的时效性,提高学生探究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有用信息轻松选》是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组编小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这一课是对生活中有用信息的挑选。
作者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文中设计了三大板块:“轻松学”“快乐做”“互动评”,且在其中穿插安排了“试一试”“说一说”“读一读”栏目,以便分层教学。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了解有用信息对生活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辨别信息的时效性及真假。
教学难点:领悟并处理信息的真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搜集游览黄鹤楼的有用信息和有关黄鹤楼的信息时效的资料,在百度中搜索黄鹤楼的图片资料,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黄鹤楼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图片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黄鹤楼天气预报、黄鹤楼天文镜观赏券、黄鹤楼特产、黄鹤楼工艺品等图片。
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手机中奖图片、河边禁止游泳信息图片高压电线塔上的防止触电信息、算命先生口中的人生祸福信息图片等制作成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
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学生实施研究性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葡萄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葡萄沟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掌握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搜索、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增强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葡萄沟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互联网搜索的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搜索。
2.如何准确筛选和整合搜索结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葡萄沟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葡萄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关于葡萄沟的知识。
3.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葡萄沟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互联网搜索的方法和技巧。
3.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互联网搜索,获取葡萄沟的相关信息。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搜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5 成果展示1.各组学生展示搜索成果,分享搜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各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四章:作业布置1.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利用互联网搜索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
第五章:教学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章:评价与反馈6.1 学生自评1.学生对自己在互联网搜索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信息搜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
2.学生提出自己在搜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
6.2 同伴评价1.学生互相评价在互联网搜索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信息搜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参赛人员信息姓名钟思婉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联系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邮政编码528310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新课程标准指出: 关于综合性学习方面,其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北师大版小学第七册第七单元《纪念日》是一个开放单元, 主要要求学生能围绕纪念日展开的综合性学习。
我将以此建立起专题学习,以希望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延伸到其他学科,拓展语文知识学习的渠道。
为求让学生各大空间自主性学习,特地与信息科组合作,争取让学生能在网络下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本课程的各种学习设计。
另外《标准》还提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本次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贯穿整个课程。
课堂内,尽量让学生自给自足,让其真正拥有独立认知的权力。
真正做到放手,让课堂充满求知的活力,力求让在尊重学生的求知本性的前提下,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个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本课教学1、面向学生:小学生(四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例如正确浏览网页、下载视频,保存文件等。
♦具有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课题本单元是一个以《纪念日》为主题的开放性单元。
内容以包含纪念日最多的5月份为例,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日。
教师将以此为平台,鼓励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集更多的重大纪念日,并借鉴“开卷有益”中的两篇范文,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制作PPT交流新收集的关于纪念日的来历、意义及其纪念方式的资料,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