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8
第1篇摘要:本文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分析词汇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建议,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尤为重要。
词汇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1.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2)词汇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
丰富的词汇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3)词汇是提高学生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的基础。
2.词汇教学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
词汇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词汇的实用性。
(2)系统性原则。
词汇教学应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注重词汇的系统性。
(3)层次性原则。
词汇教学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分层教学。
(4)交际性原则。
词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1.词汇教学的方法(1)直观教学法。
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
(2)对比教学法。
通过对比汉语和母语词汇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
(3)语境教学法。
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词汇学习效果。
(5)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词汇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词汇教学的内容(1)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汉语词汇的基础,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常用词汇。
(2)专业词汇。
针对不同专业领域,教授相关词汇,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固定搭配。
教授汉语中的固定搭配,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浅析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留学生的汉语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词汇量的多少。
词汇掌握量的多少还对留学生的汉语表达是否合适、得体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汉语的词汇一般都有其产生的理据,理解汉语词汇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运用各种方法让留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理解汉语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习得汉语,顺畅地用汉语进行交流。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1. 词义理解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对于留学生来说,最难把握的就是汉语词义的理解,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外国学生对汉语词义的理解:(1)利用实体事物、手势语等来理解词语的意义。
实体事物主要用于理解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如“讲台”,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就可以结合眼前的讲台来告诉学生“jiang tai”这两个音节形式所代表的内容及意义。
手势语主要用于帮助外国学生理解动词,如“招手”、“点头”等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很方便地用手势语来向学生做出解释。
利用实物、身势及手势向外国学生解释汉语词汇,主要利用这种方法的形象性,运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以学过的旧词解释新词。
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
解释词时,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用已学过的词自己释义,然后再加以纠正和归纳。
这样做很容易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和煦”一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熟悉的词“温暖”来理解词义;在讲“死性”一词时,可以用“死板”、“固执”等学过的词进行引导。
用所学过的汉语词汇释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外文翻译的局限,还有助于他们正确地理解词义,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也非常有效。
(3)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义。
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语境可使词义单一化、具体化。
汉语中一些简单的名词可以用上面一种方法来解决,但也有很多是用上述方法不能解决的,那么不妨放在具体语境中来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教学
在当今世界,学习汉语已成为一种时尚,引发了许多人的兴趣。
随着汉语的流行,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习汉语。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词汇是汉语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部批准的一项具有系统性的教育
形式,旨在培养外国人的汉语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掌握语言的第一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会以词汇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词汇,以此为跳板学习更多的语言。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汉语中拼音和汉字不同,非汉语人士学习汉语时涉及词汇教学的难度要比普通汉语人士高得多。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强调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而且,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记忆,还要注重词汇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积累一定的汉语词汇量,为学习更多的汉语知识打基础。
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施词汇教学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形象化教学法,利用展示、实物、图片等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记忆效果。
教师也可以使用分组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彼此帮助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同声比
较法,让学生反复听、说单词,加强单词的记忆。
总之,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实施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基本汉语知识后,就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汉语,以达到更高的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讲义初级汉语的词语记忆与词语教学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吴坚词语的教学、学习和运用是语言的教学、学习和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手段之一。
要掌握和运用大量的词语,必须依靠词语的记忆。
怎样在初级外汉教学的过程中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熟记和运用词语?从外汉教学实践出发,运用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原理,“根据(词语)记忆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新词反复出现的次数与间隔”①,采用某些循环记忆教学的方法进行词语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所谓循环记忆,具体地说,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教材预先分成若干个单元,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每一个单元包括词语识记、词语再认、词语回忆和间时复习四个环节;在相邻的单元之间,前一单元的间时复习环节需要插入后一单元的某些教学环节之间进行。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学习、记忆和运用词语,构成了外汉词语教学的基本过程。
以《初级汉语课本》第三册为例,可以以三课为一个单元,把二十课课文分为七个单元。
在第一单元的三课中,每一课都进行词语识记、词语再认、词语回忆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三课教学完成后,紧接着进入第二单元的教学,在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上完,第二课开始前,对第一单元所学的词语(共三课)作阶段复习,即完成第一单元的问时复习。
依此类推,每一单元的词语都在本单元中多次反复记忆并在下一单元的时间段中再次出现,强化记忆。
一、识记生词在词语教学的每一单元中,第一环节是识记生词。
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是保持的必要前提。
提高记忆效果,必须首先进行良好的识记。
没有识记,记忆就不可能形成,而且记忆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多次识记。
识记又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在无意间形成的记忆,只能积累零碎的知识经验,同样是学习外语,处于目的语(或目标语)环境中的学生掌握外语的速度要比处于母语环境中的学生快得多。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目的语的环境中,无意识记的机会相对要多得多。
但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必须通过有意识记才能掌握。
国际汉语教师联盟分享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法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探讨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从词汇教学入手,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拓展和教学实践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
词汇教学的方法拓展1、进行语素教学。
“除了讲解目标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外,还要将词语中的语素(字)加以离析,然后以一定的义项为单位与其他已学或未学的语素再行组合,从而巩固所学词语(包括目标词语和已学词语)和扩大新词的学习范围。
”进行语素教学的重点在于,语素拓展成词语和“核心”语素的学习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构词能力极强的汉字(即核心语素),因为这些字的基本含义与包含有这些汉字的词语的整体意义关系密切。
学生在学会了一个语素的基本意义之后,再接触由这个语素组成的其它新词时,就会根据该语素义去理解和记忆新词词义,方便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
2、注重“语境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所教授的不是语言中的词汇,而是言语中的词汇。
语言中的词汇是静态的,用描述的方式来释义,例如词典中的释义。
而词汇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词,应该是动态的,即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词,如何用这个词来表达。
一个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句子或上下文中,正是语言环境的存在,才使一个词有了其中一种特定的含义。
大多数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词汇释义和使用都离不开语言环境。
因此,掌握词汇的具体意义应从不同的语境入手,要结合语境和句子来进行词汇教学。
3、重视“语用色彩”教学。
词汇的语用色彩往往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用色彩的教学,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色彩。
如“第一次到昆明,我下榻在翠湖宾馆”和“放假回家,我会晤了很多老同学”,这两个句子的错误均是由于“语用色彩”使用不当而造成的。
因此,我们在词汇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两个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要用在郑重场合,并且用在大人物身上,这样学生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论文关键词:语言教育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论文内容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探讨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从词汇教学入手,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拓展和教学实践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教学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几乎每一篇关于词汇教学的论文中都谈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详细论述:杨惠元先生从词汇教学与句法教学的关系角度提出“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①的观点;齐春红先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对词汇教学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详细论述了词汇教学的特点与认知理据②;胡明扬先生以语言的实质情况为视角,认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
”③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因此,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提升留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贯穿学习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体水平。
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因此,词汇的学习也涉及到语音和语法。
词汇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现象的分类、归类和命名,词汇具有音节的整齐性、组词的灵活性以及复合词的构成方式跟词与词的结合方式的一致性等特点④。
词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汉语认知能力的一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如何通过对词汇本质和特点的把握来实现词汇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以汉字为基础的词汇讲解是基础,因为学生学习汉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与中国人交流,能够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一、概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框架中,词汇教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是因为语言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有效的沟通,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无论是听、说、读、写哪一方面的技能培养,都离不开词汇的支撑。
将词汇教学置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位置,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各种需求开始学习汉语,这使得对外汉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是语言学习的基石,更在于它在提高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一个学习者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就越高,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将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不仅是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如何更好地以词汇教学为中心,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1.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学习汉语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其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往往注重语法和句子的教学,而词汇教学相对被忽视。
这导致许多学习者在掌握基本语法后,仍然难以运用汉语进行实际交流,因为词汇量的不足限制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新审视并强调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关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加强词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理解汉语,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生词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生词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制约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词汇量不足。
生词的讲解包括词义的讲解和用法的说明。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生词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的知识,欢迎阅读。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生词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1、直接讲解:用学生能理解的话语讲解词义和用法。
2、对比讲解:通过分析、对比相关词的语义、语用及结构、搭配差异来加深对所学词语的理解。
3、直观释义:用实物、图画、动作等形象、直观的手段说明词义。
4、语素释义:通过分析合成词中的语素的.意义来讲解词义。
5、翻译释义:利用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来解释词义。
6、例句释义:例句最好能结合实际,情景为学生所熟悉。
7、语境释义:结合上下文或背景语境来解释词义。
8、提问释义:通过巧妙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词义或正确使用生词。
9、近义词释义:用学生学过的语义相近的词来解释说明。
10、反义释义:用学生学过的语义相反的词来解释说明。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生词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
1.语境导入法:通过给学生提供词汇的实际使用语境来引导学生理解
和记忆词汇。
例如,教师可使用图片、视频、文章等资源来呈现词汇的真
实应用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词汇。
3.个性化学习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
趣爱好等因素,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4.循序渐进法:将词汇分为易、难、超纲等级,按照难易程度逐步教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词汇。
例如,从基础的常用词汇开始,逐
步引入更高级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5.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种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
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例如,教师可通过播放录音、展示图片等
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可理解性原则: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词汇的意义和用法,避免机
械记忆。
2.灵活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
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
3.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4.系统性原则:将词汇纳入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中,使学生能够系
统地学习和掌握词汇。
5.循序渐进原则:将词汇分为易、难、超纲等级,逐步引入新的词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词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