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概论(第三章彩色单页印刷品的复制)
- 格式:ppt
- 大小:9.48 MB
- 文档页数:50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
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的颜色来实现对原始图像的准
确复制和再现。
彩色印刷通常使用的是四色印刷,也就是CMYK印刷模式。
这种印刷模式使用四个颜色: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的混合来生成所有可能的颜色。
在彩色印刷中,红、绿和蓝三种原色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各种颜色。
但在印刷中,使用的是颜料而不是光线,所以需要另一种方法来混合颜色。
通过使用减色混合原理,可以实现对图像的准确再现。
CMYK模式中的C、M、Y和K分别代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
在印刷过程中,首先通过叠加青色和品红色来产生蓝色。
然后通过叠加青
色和黄色来产生绿色。
最后,通过叠加品红色和黄色来产生红色。
通过组
合这些颜色,可以再现几乎所有的颜色。
在印刷过程中,各种颜色的油墨分别涂在印刷网点上。
印刷网点是一
系列微小的点,通过不同的密度来创建不同的颜色。
在网点上的油墨混合
在一起,形成所需的颜色。
此外,印刷时还需考虑到颜料的透明度、颜料的混合性以及不同材料
的特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印刷效果。
总的来说,彩色印刷色彩复制原理是通过组合不同颜色的油墨来精确
再现原始图像。
通过使用CMYK模式和印刷网点的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
颜色的精确再现。
同时,印刷时还需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最终
印刷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第三章印前处理 1. 在印刷品上再现连续调图像原稿的阶调可通过两种⽅法: 利⽤墨层厚度的变化、利⽤点覆盖率 2. 亮调:印刷品上点区域为10%-30%之间 中间调:印刷品上点区域为40%-60%之间 暗调:印刷品上点区域为70%-90%之间 3. ⾊光三原⾊: 红(R)、绿(G)、蓝(B) 红(R)+绿(G)=黄(Y) 红(R)+蓝(B)=品红(M) 绿(G)+蓝(B)=青(C) 红(R)+绿(G) +蓝(B) =⽩(W) 4. 加⾊法: ⾊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光其亮度增加,故称⾊光的混合为加⾊法。
5. ⾊料三源⾊:黄(Y)、品(M)、青(C) 黄(Y)+品(M)=红(R) 黄(Y)+青(C)=绿(B) 品(M)+青(C) =蓝(B) 黄(Y)+品(M) +青(C) =⿊(K) 6. 减⾊法:⾊料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颜⾊其明度降低, 故称⾊料的混合为减⾊法。
7. 四⾊印刷:黄、品红、青、⿊ 8. 印刷过程为什么是四⾊印刷:提⾼印刷品的⿊度 9. 印刷品颜⾊合成的两种⽅式:点的并列、点的重叠 10. 点的类型:AM点(调幅点)、FM点(调频点) 11. 为什么采⽤点再现连续调图形和原稿: 为了把原稿上图像明暗层次再现出来,必须制作出加的阳图或阴图底⽚,将图像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点⼦,再转晒到印版上,⽽后⽤来印刷。
12. 点⾓度选⽤原则: 单⾊印刷:45° 双⾊印刷:45°、15°或75° 四⾊印刷:15°、45°、75°、90° 13. 设置不同的加⾓度是为了避免龟纹的产⽣。
14. 颜⾊分为:彩⾊、⾮彩⾊ 15. 彩⾊的三属性:⾊相、亮度、饱和度 16. 常⽤基本字体:微软雅⿊、⿊体、楷体、仿微软雅⿊ 17. 开本:对开(1/2)四开(1/4)⼋开(1/8)⼗六开(1/16)三⼗⼆开(1/32)。
A4是⼗六开 18. 阳图型PS版的晒版原理: 19. PS版制版⼯艺流程:曝光—显影—除脏—修补—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20. 柔性版的晒版原理: 21. 柔性版制版⼯艺流程:背⾯曝光—正⾯曝光—显影—⼲燥—去粘—后曝光。
印刷工程导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印刷综述1.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有哪些记录文字的方法?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图画、文字。
2.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有哪些文字复制方法?答:印章、拓石。
3.简述从雕版印刷到彩色套版的发展过程?答:(1)雕版印刷:产生:唐初(公元7世纪)工艺:木板(一定厚度、大小)---刷浆糊---反贴原稿(薄而透明的纸上)---刻去非图文部分---印版----印版上墨---铺纸----刷印----揭下(2)套版印刷:14世纪发明,源于朱墨本同一幅面上印两色以上的印刷方式(只套不叠)用于印刷文字书籍(3)鋀版印刷:17世纪发明根据原稿设色的深浅浓淡和阴阳背向不同分色,刻成多块印版,依据色调套印或叠印。
用于复制图画。
4.活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第一阶段: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工艺:制活字,排版,印刷(原理同铅活字印刷)第二阶段:元初(13世纪70年代)锡活字。
第三阶段:元(1297-1298)王桢发明木活字,轮转排字架。
第四阶段:15世纪末铜活字(晚于朝鲜1403)。
第五阶段:15世末16世初铅活字(晚于朝鲜1436,欧洲1450)。
5.谷登堡对近代印刷术有哪些贡献?答:(1)以字母为活字。
(2)应用压印原理制成简单的木质印刷机——为印刷机械化开创了道路。
(3)创造金属字模使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
6.什么是短版?答:短板印刷又称数字印刷,是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数据化,并将数字文件直接转换成印刷品的一种印刷方式。
数字印刷过程中不需要印版和压力。
7.什么是印刷?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印版上图文信息部分所粘附的色料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技术。
传统印刷中需要印版和压力,且压力原理是传统印刷的基础。
而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和压力。
8.常规印刷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1)原稿: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对象,是载有需要印刷复制的图文信息的实物或记录媒体。
原稿是制版、印刷的信息源和依据,是制版和印刷的基础。
印刷概论复习总结 (*^^*)第一章.印刷综论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载物上的工艺技术。
按复制方式可分为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
传统印刷:主要工艺流程,原稿—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印刷要素:原稿,印版,承载物,印刷油墨,印刷机械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对象,是载有需要印刷复制的图文信息的实物或记录媒体。
原稿的分类:按原稿的内容分类,文字原稿、图像原稿按载体的特性来分,反射原稿、透射原稿按色彩来分,彩色原稿和黑白原稿按原稿的形式分,硬件原稿和电子原稿印刷的分类:按照有无印版可以分为无印版或电子印版的数字印刷和采用印版的传统有版印刷,有印版印刷按版面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的图文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且高于空白部分;主要用于书刊报纸印刷。
1、印刷品的特点: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份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凸起的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
2、印刷特点:墨色较浓厚(墨层厚度约为7μm)。
可印刷于较粗糙的承印物。
色调再现性一般。
3、应用范围:商标、包装装潢印刷、报纸印刷等。
4、印刷原理: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原理: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
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图文部分,因此,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
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部件,在印刷压力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品的印刷。
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原理:墨斗中的油墨,在柔性版印刷部件中的网纹辊的作用下,网纹辊网穴和网纹辊的表面都带上了印刷油墨。
网纹辊表面的油墨在刮墨刀的作用下被刮去,这样,油墨只存在网纹辊的网穴中。
网穴中的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转移到柔性印版上。
最后,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平版印刷: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无明显高低之分。
1、印刷品的特点:线条或网点的中心部分墨色较浓,边缘不够整齐,而且又没有堆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