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士站、医护办公室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5.19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一、医嘱、护嘱执行制度(一)医嘱执行制度1、医嘱必须由在本医疗机构拥有两证(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和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方可执行。
医生将医嘱直接书写在医嘱本或电脑上。
为避免错误,护士不得代录入医嘱。
2、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
如发现医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向医师提出,明确后方可执行。
3、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负责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管床的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
4、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以防差错和事故发生。
执行医嘱时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5、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
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抢救结束后,护士应及时在医师补录的医嘱后签上执行时间和执行人姓名。
6、临床科室每天对所有患者的医嘱必须在当值组长的参与下统一总核对一次。
方法是: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由助理护士担任)打印出全临床科室所有患者当日的医嘱执行单后,交给当班组长和另一位责任护士一起,将打印出的医嘱执行单和医嘱进行一次总核对。
对于无法统一核对的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7、临床科室医嘱执行单实施一人一日一单制。
医嘱执行单在科室专项保存。
(二)护嘱执行制度1、护嘱是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或专科护士为帮助责任护士达到预期护理目标,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需要而下达的护理措施。
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
护嘱下达前,护士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
护嘱是促进、维持和恢复患者身心健康所需要采取的护理行为。
2、护嘱必须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下达或制订。
高级责任护士将护嘱直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
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
护嘱下达前,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
3、护嘱由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或助理护士执行。
医院办公室相关规章制度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办公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办公室是医院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医院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
办公室下设办公室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职工数不超过十人。
第三条医院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管理:协助院长处理医院日常行政工作,制定、执行医院行政管理制度。
(二)人事管理:负责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包括人才招聘、人事档案管理、绩效考核等。
(三)财务管理:负责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资金管理等。
第四条医院办公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天上午8:00至下午5:00,中午休息1小时。
第五条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几项工作纪律:(一)遵守工作时间,按时上班,不早退、旷工。
(二)严格执行领导的工作安排,按照任务分工,忠实履行各自职责。
(三)保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医院内部的机密信息。
(四)热情为患者服务,做到礼貌待人,积极解决患者的问题。
(五)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医院的纪律。
第六条医院办公室的值班制度为每天轮流值班,每班8小时,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安排。
第七条医院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工作由办公室的职工轮流负责,要保持办公室的整洁卫生。
第八条医院办公室的办公用品要妥善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浪费。
第九条医院办公室的重要文件要妥善归档,按照规定的程序保存,便于查阅。
第十条医院办公室的办公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医院办公室的财务管理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规操作,确保财务的合法性。
第十二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根据情节轻重,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本规章制度由医院办公室负责解释,并于制定后即时执行。
以上就是医院办公室相关规章制度的详细内容,希望每位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认真遵守,共同努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院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一、会议纪律规定1.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须到办公室处签到。
2.参加会议必须穿戴整齐,佩戴工作牌,凡迟到,缺席、早退有事应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3.开会期间必须做好会议记录,会后按要求传达会议精神或按保密纪律执行。
4.保持会议期间安静,手机均应关机或是调至静音,开会期间手机不得响动。
5.如有违反会议纪律情况,视情况给以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二、会议制度1.院办公会原则上每周一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会议时间可作变更。
由院级领导主持、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
传达上级指示,医院重大问题研究、决策,布置近期重点工作安排和前期工作总结,听取行政职能部门有关工作的执行情况汇报,讨论处理医院日常行政、业务工作的协调和督查。
由院办通知并作会议记录。
2.周例会原则上每周一召开一次。
遇特殊情况会议时间可作变更。
由院长主持,院级领导、职能、临床、医技各部门主任、护士长参加。
凡参加会议者均应做好记录,会后在各科认真传达。
会议内容:传达上级指示、规定,小结上周工作,布置下周工作,听取各科室的工作汇报和反映、协调解决各科室问题。
3.科主任例会科主任例会原则上每月一次,由分管院长主持,主要内容为总结当月工作,包括医疗质量、重危患者管理、制度落实、服务态度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情况,布置下月任务4.护士长例会由业务副院长或护理部主任主持,每月一次,各科室护士长参加。
总结上月护理工作,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布置下月护理工作。
5.职能部门、科室、门诊内部办公会议有关职能部门、科室、门诊可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由本部门负责人负责建立晨会、周会、月会制度;检查各项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的执行情况以及我院有关决策的落实情况,解决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征询住院顾客及家属的意见,研究和按排下一步工作。
6.临时办公会议在医院经营和医疗管理工作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由总经理或院长主持召开现场临时办公会议,组建临时项目工作组,迅速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
医院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医院办公室是医院行政管理的核心部门,为了规范办公室工作,保证医院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
以下是医院办公室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的示例:1. 工作时间:办公室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12:00,下午13:00至17:30。
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为休息日。
2. 出勤制度:办公室工作人员须按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擅自缺勤。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须提前向主管领导申请并获批准。
3. 办公设备的使用: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使用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时,要妥善保管并正确使用,不得滥用、私自更改设置或移动设备。
4. 保密制度: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严守机密,不得擅自泄露、传播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对于涉及患者隐私的资料,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5. 文件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做好文件管理工作,每份文件必须按规定的流程归档,并标注相关信息以方便查找。
临时文件须及时归档或销毁,不得长期堆积。
6. 会议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按时参加相关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和会议总结,确保会议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7. 外出公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外出公务需提前向主管领导报备,并按照报备内容和时间进行外出,外出期间要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接受工作指示。
8. 纪律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要遵守医院及办公室的纪律要求,不得在工作时间进行个人事务或非工作相关的活动,不得擅自带宠物进入办公室。
9. 奖惩制度:针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优秀表现,可给予奖励或表彰;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或纪律教育。
以上是医院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一些示例,具体的规章制度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医院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2)1. 医院办公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5点,中午12点到1点为午休时间。
周六和周日为休息日。
2. 所有办公室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或早退。
若有特殊情况需要调休或请假,必须提前向上级汇报并得到批准。
一、总则为加强眼科医院住院病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病区组织架构1. 住院病区由病区主任负责全面管理,病区护士长协助主任工作。
2. 病区设立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休息室、病房等区域。
三、病区人员职责1. 医生职责:(1)严格遵守医疗法规,确保医疗安全;(2)负责患者病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指导;(3)严格执行查房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2. 护士职责:(1)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2)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病情观察、治疗和康复指导;(3)做好病区环境卫生,保持病房整洁;(4)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维护病房秩序。
3. 病区其他人员职责:(1)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2)做好病区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四、病区管理制度1. 病房管理:(1)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员、不会客,并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2)查房、治疗时间,患者不得离开病房;(3)妥善、合理安排人力,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管。
2. 患者管理:(1)患者入院后,病区工作人员应做好登记、交接工作;(2)患者住院期间,病区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3)患者出院前,病区工作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随访工作。
3. 医疗安全:(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院内感染;(2)加强医疗设备、药品管理,确保医疗安全;(3)做好医疗废物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 病区环境卫生:(1)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2)室内物品和床单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说明并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3)经常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5. 探视和陪护管理:(1)加强探视和陪伴管理,保持病房安静,维持正常秩序;(2)探视时间、人数由病区规定,确保患者休息;(3)陪护人员应遵守病区规定,服从管理。
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一、普通病区【设置和布局】每个病区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一般设30-50张病床,抢救床1-2张。
病区要求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消毒隔离设施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地面平整、易清洁、易干燥、有排水孔,设有防滑、扶手等设施,有防火设备及安全通道病区分病房和附属用房两部分。
病房包括普通病房、抢救室、隔离室。
附属用房包括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内科病区则设诊疗室)、医师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站)、医师值班室、护士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更衣室、示教室、会客室(接待室)或活动室、库房、配餐室、杂物间、洗涤间、洗手间、洗漱间(浴室)、污衣室等。
1. 普通病房病房可设置为单人、双人及多人间,病床的摆放应便于诊疗护理操作,与墙壁垂直摆放。
多人简单牌一般不超过3张病床,双排不超过6张病房;每张病床占用面积6-7㎡,床间距≥1.0m;床沿距墙壁面≥0.6m;单排病房通道净宽≥1.1m,双排床(床尾端)通道净宽≥1.5m。
两床之间设活动隔帘。
病房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门净宽≥1.1m,门扇应设观察窗。
病房空间高3-3.3m,墙角为钝角,房间色调柔和、安静、阳光充足,光照适度2. 抢救室临近护士站,单独房间,以1~2张病床为宜,床间距≥2,以隔连隔开。
除配备普通病房基本设施以外,还配有抢救车、抢救药品、抢救仪器设备等。
抢救床应配置有滑轮、能力等的多功能抢救床,必要时备心脏按压用得硬板一块;张贴抢救流程或放在抢救车内3. 隔离病房以单人房间为宜,门外及病床尾悬挂隔离标志。
配隔离用物,如隔离衣、鞋套、洗手设备、带盖垃圾桶、避污纸,专用食具、便器、存放清洁用物储物柜等。
有条件的医院设层流装置,一净化空气。
4. 治疗室设在办公室附近,面积不小于12,用语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室内布局合理,配置易清洁消毒的治疗操作台、检验灯、药柜、无菌物品存放柜、冰箱、空气消毒设备。
必要时安装纱门、纱窗,光线充足;治疗师有“三查八对一注意”提示和药物配伍禁忌表;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生物安全柜。
医院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医院办公室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医院的行政管理和协调工作。
为了规范医院办公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医院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办公室的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办公室的工作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高效。
第三条医院办公室的任务是:参与决策、协调管理、提供服务。
第四条医院办公室的职责是:行政管理、内外联络、信息传递。
第五条医院办公室的工作目标是:为医院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六条医院办公室设立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科员等职位。
第七条办公室主任负责医院办公室的全面工作。
第八条办公室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并代理主任职务。
第九条办公室科员协助主任和副主任开展工作。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条办公室主任的职责是:组织、协调、监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参与医院的决策、规划和管理。
第十一条办公室副主任的职责是:协助主任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代理主任工作。
第十二条办公室科员的职责是: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资料整理、会议组织等工作。
第四章工作机制第十三条办公室采用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第十四条办公室每月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工作情况、解决问题、制定工作计划等。
第十五条办公室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汇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问题。
第五章工作事项第十六条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管理、会务管理、会议记录、保密工作、信息管理等。
第十七条文件管理包括:文件收发、文件归档、文件传递等。
第十八条会务管理包括:会议组织、会议记录、会议资料准备等。
第十九条保密工作包括:保护患者隐私、保护医院重要信息等。
第二十条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收集、整理、传递等。
第六章工作流程第二十一条文件流程:起草-审批-签发-传达-归档。
第二十二条会议流程:计划-召开-记录-反馈。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一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1.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格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护理部定期考核。
3、工作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
4、进行各项操作均需履行告知制度,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有创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5、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新入院、急诊、老年体弱、手术、行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严格进行床头交按班。
6、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四查八对”四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查配伍禁忌。
八对:对床号、姓名、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7、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进行封存和启封。
8、护理文书书写要规范,严格涂改、粘贴,准确执行医嘱。
9、进一步坚持输液卡签字制度。
10、液体一定要现配现用,严格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换液体时要做到查对制度。
湘潭市中心医院护士站管理制度1、护士站实行责任制管理,按《湖南省医院护理工作规范》及医院相关工作要求进行规范管理。
2、护士站是护理人员办公场所,要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安静、严肃,物品放置整齐、合理、定位、有序,标识清晰,台面禁止放置杂物,病历等使用后及时归位。
3、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必须穿戴整齐,着装、仪表符合规范。
4、当班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值班制度,不在护士站玩手机、吃东西、打私人电话,工作时间不办私事,不扎堆议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爱护站内公共财物,非本院工作人员严禁使用电脑,严禁使用电脑进行游戏等与医疗无关的活动。
6、对患者和来访人员咨询要做到首问负责制,热情大方,电话铃响三声内接听,接打电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患者呼叫铃响,及时接听及时处理。
7、护士站白板信息、一览表信息齐全、真实并动态更新。
8、保管好护士站内物品,及时做好物品维护,交接班时应做到事清、物清、室内清洁整齐。
9 每天下班前对护士站台面、抽屉等进行清理,并督促保洁人员及时完成清洁卫生工作。
护士站地面、墙面、玻璃清洁与消毒按《医院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进行管理。
本区管理责任人:.湘潭市中心医院医生办公室管理制度1、医生办公室实行责任制管理,按医院相关工作要求进行规范管理。
2、医生办公室是医务人员办公场所,要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安静、严肃,物品放置整齐、合理、定位、有序,标识清晰,办公桌台面禁止放置杂物,抽屉内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3、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必须穿戴整齐,着装、仪表符合规范。
4、当班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值班制度,不在医生办公室玩手机、吃东西、打私人电话,工作时间不办私事,不扎堆议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爱护办公室公共财物,非本院工作人员严禁使用电脑,未经许可,严禁翻阅病历资料,严禁使用电脑进行游戏等与医疗无关的活动。
6、对患者和来访人员咨询要做到首问负责制,严禁态度冷漠、推诿等行为。
7、保管好办公室内物品,及时做好物品维护,交接班时应做到事清、物清、室内清洁整齐。
病房管理制度
第一条病房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管理,全体病房工作人员积极协助。
第二条医护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服装整洁,佩戴胸卡上岗。
第三条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
第四条办公室、休息室和值班室内家具摆放整齐、固定、整洁无灰尘。
;台布、窗帘无破损、无污迹。
第五条治疗室和护士站台面、水池及周围环境干净、整齐,无食物及私人用品。
第六条各抽屉、柜内物品按要求放置,干净、整齐。
第七条各辅助用房物品按要求放置,做到干净、整齐。
第八条保证病房安全、舒适,安静,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严禁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第九条病房布局有序,病室内床单位和物品按规范摆放。
病室床单位无多余杂物,无悬挂衣物;桌面、窗帘保持清洁、无破损、无污迹。
第十条保持病房清洁,保洁员认真执行清洁卫生计划;注意通风,严禁吸烟和随地吐痰。
第十一条护士长全面负责病房财产、设备的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参加,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流,征求意见并进行健康宣教。
第十三条医疗护理操作尊重病人隐私。
妥善保管好病人的各种医疗记录。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陪伴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陪护人员。
医院护理部工作制度目录一、医院护理部事情制度1、根据院长工作计划,结合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2、经常督促检查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
3、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基本平衡。
加强对护士长工作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
4、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
开展业余教育和短时间研究班。
加强护理事情的手艺管理,定期进行护理业务手艺考核和手艺训练,统一常规手艺操作流程。
开展护理事情科研和手艺刷新活动,不竭提高护理手艺水平。
5、做好病房管理,达到整洁、肃静、安全、舒适的要求。
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格化。
6、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的清领、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7、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预防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1二、工休座谈会制度1.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由护士长或其指定的高年资护士召集,也可由经治医师召集。
2.工休座谈会除向病人宣传医院制度及健康教育外,着重听取病人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
3.开会前二天召集人应通知病人代表收集意见、建议。
4.临床科室应建立工休座谈会记录卡,每次记录须有病人代表签字。
5.有关部门某人员接到临床科室送交的病人意见应在三个事情日内做出反应,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临床科室。
由临床科室负责在下次工休座谈会上向病人代表反馈。
6.医务人员不得因病人提出意见而以任何方式难、报复病人。
三、护理人员会议制度1.护理部部务会:每周一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总结本周工作,研究部署下周工作和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医疗工作站使用规范制度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内医疗工作站的使用,保障医疗信息的安全和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医疗工作站的使用和维护。
第二条:定义和术语解释1.医疗工作站:指医院供应给医护人员使用的电子设备,用于管理病患信息、查阅医疗资料、开具处方等工作。
2.医护人员:指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疗工作站的安全管理1.医护人员应保管好个人的账号和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告知他人。
如发现账号和密码泄露,应立刻通知信息管理部门。
2.医疗工作站应定期进行系统和数据备份,以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
备份数据应妥当保管,并设置访问权限,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
3.医疗工作站应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工具,并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保持系统的安全性。
第四条:医疗工作站的使用规范1.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工作站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依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2.医护人员应及时更新个人的信息和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工作站时,应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医护人员应合理使用医疗工作站的资源,避开恶意占用资源或进行非法操作。
5.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工作站时,应保护好用户的隐私信息,不得私自泄露、窜改或删除他人信息。
第五条:医疗工作站的维护和保养1.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工作站后,应及时关闭电脑,避开长时间待机,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医护人员应定期清理医疗工作站的缓存和临时文件,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3.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医疗工作站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医护人员,医院将依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处理,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工整顿、降职或解雇等。
2.对于有意泄露、窜改患者信息或进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医护人员,医院将保存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七条:附则1.医务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禁进行违法违规的操作。
医院护理最新管理制度内容(最新11篇)医院护理最新管理制度内容篇1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
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安全护理分析,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
对危重、手术、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6.抢救器材做到五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定时消毒灭菌)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9、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0.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医院护理最新管理制度内容篇21、凡在护理业务、技术及其他方面遇有疑难,本科室(病区)难以解决时,可申请会诊。
2、会诊前申请科室(病区)应做好各种资料准备,目的明确,会诊时报告病情及有关内容,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后认真组织实施会诊意见。
3、病区会诊:由病区护士提出申请,病区护士长召集有关人员参加。
4、科间会诊:由病区护士长提出申请,填写会诊单,经科护士长同意或直接送被邀科室(病区)。
被邀科室(病区)的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参加会诊。
()会诊一般要求在两天内完成,会诊由护士长主持,科护士长及病区有关人员参加,责任护士书写会诊记录。
5、院内会诊:由病区护士长提出申请,填写会诊单,经科护士长,护理部同意后送被邀科室(病区),并确定会诊时间,被邀科室(病区)派出有丰富经验的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或护士长参加。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科室内卫生管理,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科室内卫生管理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科室内设立卫生监督员,负责日常卫生监督和管理。
2. 科室主任定期召开卫生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三、卫生责任区划分1. 科室内部卫生责任区划分为: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病房、卫生间等。
2. 每个责任区由专人负责,明确卫生责任。
四、卫生标准1. 科室内部环境整洁、干净,无积尘、蛛网、痰迹、污垢等。
2.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时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
3. 床位、桌椅、地面、墙壁等设施保持清洁、卫生。
4. 空气流通,无异味,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5. 消毒设施齐全,定期进行消毒。
五、卫生管理制度1. 科室内部实行分区管理,各责任区责任人负责本区域卫生。
2. 科室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必须对本岗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3. 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卫生大扫除,对科室内部进行彻底消毒。
4. 科室内部禁止吸烟、乱扔垃圾,禁止将食物带入科室。
5.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禁止乱扔、乱倒。
6. 科室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7. 科室主任定期对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等处罚。
3. 对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的科室,追究科室主任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办公室负责解释。
3. 科室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医院办公室备案。
一、总则为了规范护理站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配置1. 护理站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护士执业资格,并熟悉护理专业知识。
2. 护理站人员应根据病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岗位职责1. 护理站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范。
2. 护理站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患者负责,对工作认真。
3. 护理站人员应负责病区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4. 护理站人员应做好病区环境的管理,保持病区整洁、舒适、安全。
5. 护理站人员应积极参与护理团队建设,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与协作。
四、工作流程1. 护理站人员应按时参加交接班,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等。
2. 护理站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输血、手术等操作的准确无误。
3. 护理站人员应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4. 护理站人员应定期参加护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业务水平。
五、考核与奖惩1. 护理站人员应定期接受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
2. 对表现优秀的护理站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护理站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护理站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具体内容如下:一、室内管理1. 护理站室内陈设按护理部规定定点、整齐、有序摆放,标识清晰。
2. 护理站室内无私人物品,交接班时做到事清、物清、室内清。
二、人员管理1. 护理人员不得在护士站闲谈,非科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护士站。
2. 患者、家属及探视人员不得翻阅病历资料。
3. 护士站备有记事板,记载有关特殊护理事宜。
三、呼叫系统管理1. 保持病区呼叫系统性能良好,随叫随到。
2. 护理站人员应熟练掌握呼叫系统的使用方法,确保患者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医院护士站管理制度
一、总则
二、组织机构
1、我院护士站主管部门:护士站管理部门,由总院领导确定,根据各病区需要,划分具有专业性的护士站,由护士站主任负责管理。
2、护士站副主任:聘请具备临床经验和护理管理能力的副主任,协助护士站主任管理,并承担特定的护理工作。
3、护士站护士长:护士站护士长直接报告护士站主任,负责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4、护士站护士:为护士站的基础人员,主要负责护理及病人管理工作,由护士站主任和护士长指派具体任务。
三、管理职责
1、护士站主任:负责护士站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护士招募、培训、班次调动、考勤等,贯彻执行医院的护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符合标准。
2、护士长:护士长负责护士站的护理质量控制,督导护士正确开展护理工作,保证护理标准的有效实施。
3、护士:护士负责完成护理站分配的护理工作,要按照护理计划正确开展护理。
护士站工作制度护士站工作制度护士站是护理人员办公场所,要保持工作地区寂静,严肃。
2、护士站摆设按门诊地区功能需求规定,物件搁置齐整、合理、定位、有序。
护士站内桌面不得放个人物件。
3、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一定穿着工作衣帽,着装、仪表切合标准。
4、工作人员不得在护士站聊天,非本地区工作人员未经赞同禁止进入护士站。
5、接听时使用文明用语,无特别状况不打个人。
6、保留好护士站内物件。
交接-班时应做到事清、物清、室内洁净齐整7、做好首接负责制。
8、实时做好护士站内物件的保护。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拟订并对护理管理实行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推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由2~3人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依据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行全面控制,实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少,对出现的质量缺点进行剖析,拟订改进举措。
检査有登记、记录并实时反响,每个月填写检査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每个月有计划地或依据科室护理质量的单薄环节进行检査,填写检査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护理部控制组,关于检査中发现的问题实时硏究剖析,拟订确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个月按护理质量控制工程有方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査评论,填写检査登记表及综合报表。
实时研究、剖析、解决检査中发现的问题。
每个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响检査结果,提出整顿建议,限时整顿。
三.成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担当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査。
每个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査评论,不按期来临床科室抽査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査登记表上报护理部四.对护理质量缺点进行追踪监控,实行护理质量的连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