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优秀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3.46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第一篇: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1.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②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③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④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①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3.教学用具投影仪、烧杯、“ 模拟酸雨水”。
4.标签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投影] 第一组:课本P128图7—24。
第二组:课本P134图7—30、图7—31、图7—32。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讨论] [回答]可能有的答案: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 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提高能源利用率;3. 了解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方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燃料的利用效率;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政策,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燃料的分类与性质1. 燃料的分类及特点2. 常见燃料的性质3. 燃料的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二章:燃料的合理利用1. 燃料的燃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2.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3. 燃料合理利用的实例分析第三章:燃料的开发与新技术1. 我国能源现状与燃料开发的重要性2. 新型燃料的研究与开发3. 燃料开发新技术及其应用第四章: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1. 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 减少燃料利用污染的方法3. 环保型燃料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与燃料利用的关系2. 燃料利用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3.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案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燃料的利用与开发技术;4.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与讨论;3. 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4. 学生期末考试燃料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实验器材:燃料样品、燃烧设备等;3. 多媒体课件:燃料利用与开发的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报告、新闻资讯等。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忧考为⼤家准备了⼈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与开发》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学⽬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燃料是⼈类重要的⾃然资源,对⼈类⽣活起着重要作⽤;同时,知道⽯油炼制⼏种主要产品及其⽤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法:通过⼀些探究活动,进⼀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燃料的不可再⽣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化⽯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油、天然⽓三⼤化⽯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课题 播放⽣活中的图⽚,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什么燃料? 3、炼钢⼚、热点⼚等常使⽤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油、天然⽓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燃料:煤、⽯油、天然⽓等由古代⽣物的遗骸经⼀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
使学⽣联系⽣活,关⼼⽣活从已有的经验⼊⼿,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了解⽣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燃料的形成过程和⽤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途 学⽣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 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 激发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的思维 1、⽯油可以直接⽤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油直接⽤作燃料? 2、⽯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炼制的? 播放录像:⽯油的⽤途 介绍⽯油的⽤途。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燃料的基本知识,包括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 使学生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原理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成果和前景。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燃料的样品,如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等。
2.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例。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燃料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2. 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讲解各种燃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分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介绍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原理和方法。
4. 分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案例。
5. 总结与展望:总结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采用小组讨论法,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燃料的基本知识和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理解程度。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燃料的生产和利用企业,让他们亲身体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过程。
2. 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分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燃料的合理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
2. 培养学生掌握燃料合理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等。
2. 燃料的性质:燃烧值、污染程度等。
3. 燃料合理利用的方法: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选择清洁燃料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新课导入:介绍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燃料不合理利用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4. 知识点讲解:讲解燃料合理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家庭或社区在燃料合理利用方面的实践经验。
6. 总结提升:强调燃料合理利用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合理利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燃料不合理利用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实施燃料合理利用的情况。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及其利用相关章节。
2. 图片素材:不同类型燃料的图片、环境污染的图片等。
3. 视频素材:燃料利用的实例视频、环保宣传视频等。
4. 网络资源:关于燃料合理利用的新闻、文章等。
5. 实践活动材料:如实验器材、调查问卷等。
七、教学准备1. 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燃料利用的认知程度及家庭、社区燃料利用现状。
2. 布置实验室:准备相关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安全。
3. 制作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
4. 设计课后实践活动:如家庭能源利用调查、社区环保宣传等。
八、教学安全1. 课堂安全: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及性质2. 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3. 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4. 燃料利用案例分析5. 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燃料的种类、性质,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
2. 难点:燃料利用案例分析,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燃料利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状况,引发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的思考。
2. 讲解燃料的种类及性质,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特点。
3. 分析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方法。
4. 讲解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的意识。
5. 分析燃料利用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6. 实践活动:分组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并进行汇报交流。
7.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总结燃料合理利用的关键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料种类、性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认识。
4. 评价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 探讨燃料利用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
3.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企业,加深对燃料开发与利用的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多媒体课件:燃料种类、性质、利用方法及案例分析3. 实践活动素材: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所需资料4. 网络资源:关于燃料利用与开发的新闻、论文、报告等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多向度平台,体验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团队交流等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激发民族自豪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化石燃料的一些基本知识。
难点: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以及对充分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课中我以合作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有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共同特征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通过前面6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经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也具有一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此外,初三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做实验,很想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3、我校学生情况我校学生生源中上,但是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差,好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上总是显得被动;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认为自己考上高中无望,便有所放弃,不愿意认真学习。
因此,让更多学生动手去做实验,既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
此外,学生对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有所认识,兴趣较高。
这节课总体难度不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测试题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但是个别题目错误较多,比如2、4、17等题,反映出学生对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仍然不是十分清楚,需要多做练习,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问题理解不够,需要课下继续交流讨论。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性质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的性质、用途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具体实践。
三、教学准备1. 燃料样品: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燃料等。
2. 相关图片:燃料开采、利用过程的图片。
3. 教学视频:燃料利用与开发的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燃料开采、利用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意义。
2. 讲解:介绍不同燃料的性质、用途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3. 实践:观看燃料利用与开发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家中、学校等进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5. 总结:总结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调查生活中燃料的利用与开发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2. 研究新型燃料的开发与应用,介绍其优势和前景。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不同燃料性质、用途和合理利用与开发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3. 环保意识: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表现出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策略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不同燃料样品,增强学生对燃料实物的认识。
2. 图片和视频资料: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燃料的利用与开发过程。
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燃料开发企业,了解燃料生产与加工过程。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
3. 开展校园节能减排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doc教案章节一:燃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基本概念,理解燃料的分类及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的燃烧原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燃料的基本概念:燃料的定义、燃料的来源。
2. 燃料的分类: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燃料。
3. 燃料的燃烧原理:燃烧反应、燃烧产物、燃烧效率。
4.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资源枯竭。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提问方式了解燃料的基本概念。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燃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3.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验演示燃料的燃烧原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燃料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燃料分类及其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实验或演示中对燃料燃烧原理及其环境影响的认知表现。
教案章节二:燃料的合理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让学生掌握燃料合理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1. 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能源节约、减排、可持续发展。
2. 燃料合理利用的方法和技巧:燃烧设备优化、燃烧过程控制、能源回收利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提问方式了解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案例分析,展示燃料合理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实现燃料的合理利用。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重要性的认识。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燃料合理利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燃料合理利用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案章节三:燃料的开发与替代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开发与替代的必要性,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
2. 让学生掌握燃料开发与替代的技术和途径。
教学内容:1. 燃料开发与替代的必要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能源安全。
2. 燃料开发与替代的技术和途径:新能源开发、燃料添加剂、燃料改性。
燃料的合理利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微课自学,了解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证明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3、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4、通过当堂训练,极速反馈。
【学习重点】化石燃料种类、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学习难点】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识燃料
活动二利用燃料
活动三节约燃料
活动四当堂训练,极速反馈
活动时间活动
形式
活动
任务
活动过程及结果
15 min 当堂
训练
完成
1-7
题,
并将
1-6
题填
写在
答题
卡上
1、点燃某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
有水珠出现,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
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可能是()
A.CH4
B. C2H4
C.CO
D. CO和H2的混合气体
2、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可再生能源
B.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C.都是可能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D.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
是有限的
3、“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一定条件下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
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
每0.1m3“可燃冰”能释放出
20 m3的甲烷气体,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B.“可燃冰”是水变油,是化学变化
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新的后继能源
D“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
4、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10%乙醇)代替车用汽油,是目
前缓和石油紧张的有效办法,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不具有的优
点是
A.改善空气质量
B.有效抑制温室效应
C.避免石油过度开采
D.拓展农产品综合利用空间
5、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管道煤气(主要
成分是H2、CH4、CO)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
C4H10、C3H6、C4H8)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
厨房中安装泄气报警器(如图所示)。
(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罐装液化石油
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填“A”
或“B”)图安装,原因
是。
(2)如果夜里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是
否可以开灯检查。
(填
“是”或“否”)
(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
气灶(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或调小气
灶(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
(4)“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南部城市送来了优质的生活燃
气——天然气。
某居民家庭以前使用的生活燃气为管道煤气,现
准备改烧天然气。
①请分别写出下列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Ⅰ. CH4+O2;
Ⅱ.H2+O2;
Ⅲ. CO+O2。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其分子个数成正比。
改烧天然气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