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七) 直线与方程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七) 直线与方程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七)  直线与方程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七)  直线与方程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七) 直线与方程

[A 级 基础题——基稳才能楼高]

1.(2019·合肥模拟)直线l :x sin 30°+y cos 150°+1=0的斜率是( ) A.

3

3

B. 3 C .- 3

D .-

33

解析:选A 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k =-sin 30°cos 150°=3

3

.

2.(2019·永州模拟)已知直线l 1:x +y +1=0,l 2:x +y -1=0,则直线l 1与直线l 2之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

D .2

解析:选B 由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可知,直线l 1与直线l 2之间的距离为|1+1|2= 2.

3.(2019·成都月考)当点P (3,2)到直线mx -y +1-2m =0的距离最大时,m 的值为( ) A. 2 B .0 C .-1

D .1

解析:选C 直线mx -y +1-2m =0过定点Q (2,1),所以点P (3,2)到直线mx -y +1-2m =0的距离最大时,P Q 垂直直线,即m ·2-13-2

=-1,∴m =-1,故选C.

4.(2019·济宁模拟)过点(-10,10)且在x 轴上的截距是在y 轴上截距的4倍的直线的方程为( )

A .x -y =0

B .x +4y -30=0

C .x +y =0或x +4y -30=0

D .x +y =0或x -4y -30=0

解析:选C 当直线经过原点时,此时直线的方程为x +y =0,满足题意.当直线不经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x 4a +y a =1,把点(-10,10)代入可得a =15

2,故直线方程为x 30+2y 15=

1,即x +4y -30=0.综上所述,可知选C.

5.(2019·深圳月考)若两直线kx -y +1=0和x -ky =0相交且交点在第二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B .(0,1]

C .(0,1)

D .(1,+∞)

解析:选A 由题意知k ≠±1.联立?

??

??

kx -y +1=0,

x -ky =0,解得???

x =

k 1-k 2

,y =

1

1-k 2

???

k

1-k 2<0,1

1-k 2

>0,

∴-1<k <0.故选A.

6.(2019·银川月考)点P (2,5)关于x +y +1=0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6,3) B .(3,-6) C .(-6,-3)

D .(-6,3)

解析:选C 设点P (2,5)关于x +y +1=0的对称点为Q (a ,b ),则?????

b -5

a -2·

(-1)=-1,a +22+b +52+1=0,解得?

????

a =-6,

b =-3,即P (2,5)关于x +y +1=0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6,-3).故选C.

[B 级 保分题——准做快做达标]

1.(2019·广州月考)已知点A (1,3),B (-1,33),则直线AB 的倾斜角是( ) A .60° B .30° C .120°

D .150°

解析:选C 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α. ∵A (1,3),B (-1,33), ∴k AB =

33-3

-1-1

=-3,∴tan α=-3,

∵0°≤α<180°,∴α=120°.故选C.

2.(2019·惠阳月考)点A (2,5)到直线l :x -2y +3=0的距离为( ) A .2 5 B.5

5

C. 5

D.255

解析:选C 点A (2,5)到直线l :x -2y +3=0的距离为d =|2-10+3|

1+4= 5.故选C.

3.(2019·安庆模拟)若直线l 1:x +3y +m =0(m >0)与直线l 2:2x +6y -3=0的距离为10,则m =( )

A .7

B.17

2

C .14

D .17

解析:选B 直线l 1:x +3y +m =0(m >0),即2x +6y +2m =0,因为它与直线l 2:2x +6y -3=0的距离为10,所以

|2m +3|

4+36

=10,求得m =17

2.

4.已知点P (x ,y )在直线x +y -4=0上,则x 2+y 2的最小值是( ) A .8 B .2 2 C. 2

D .16

解析:选A 因为点P (x ,y )在直线x +y -4=0上,所以x 2+y 2的最小值即为原点到直线x +y -4=0距离的平方,d =

|-4|

1+1

=22,d 2=8.

5.(2019·重庆第一中学月考)光线从点A (-3,5)射到x 轴上,经x 轴反射后经过点B (2,10),则光线从A 到B 的距离为( )

A .5 2

B .2 5

C .510

D .10 5

解析:选C 点B (2,10)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B ′(2,-10),由对称性可得光线从A 到B 的距离为|AB ′|=(-3-2)2+[5-(-10)]2=510.故选C.

6.(2019·黄陵期中)不论m 为何值,直线(m -1)x +(2m -1)y =m -5恒过定点( ) A.????1,-12 B .(-2,0) C .(2,3)

D .(9,-4)

解析:选D ∵直线方程为(m -1)x +(2m -1)y =m -5, ∴直线方程可化为(x +2y -1)m +(-x -y +5)=0.

∵不论m 为何值,直线(m -1)x +(2m -1)y =m -5恒过定点,∴?????

x +2y -1=0,-x -y +5=0,∴

?

????

x =9,

y =-4.故选D. 7.(2018·成都五校联考)已知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A |=|PB |,若直线P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PB 的方程是( )

A .2x +y -7=0

B .x +y -5=0

C .2y -x -4=0

D .2x -y -1=0

解析:选B 由|PA |=|PB |得点P 一定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直线PA 的方程为x -y +1=0,可得A (-1,0),将x =2代入直线x -y +1=0,得y =3,所以P (2,3),所以B (5,0),所以直线PB 的方程是x +y -5=0,选B.

8.(2019·大庆一中期末)设点A (-2,3),B (3,2),若直线ax +y +2=0与线段AB 没有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52∪????4

3,+∞ B.????-43,52 C.???

?-52,43 D.????-∞,-43∪???

?5

2,+∞ 解析:选B 直线ax +y +2=0过定点P (0,-2),可得直线PA 的斜率k PA =-5

2,直

线PB 的斜率k PB =43.若直线ax +y +2=0与线段AB 没有交点,则-52<-a <43,解得-4

3<

a <5

2

,故选B.

9.(2019·河南新乡期末)三条直线l 1:x -y =0,l 2:x +y -2=0,l 3:5x -ky -15=0构成一个三角形,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R

B .k ∈R 且k ≠±1,k ≠0

C .k ∈R 且k ≠±5,k ≠-10

D .k ∈R 且k ≠±5,k ≠1

解析:选C 由l 1∥l 3,得k =5;由l 2∥l 3,得k =-5;由x -y =0与x +y -2=0,得x =1,y =1,若(1,1)在l 3上,则k =-10.若l 1,l 2,l 3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则k ≠±5且k ≠-10,故选C.

10.(2019·淮安期末)若三条直线x +y -2=0,mx -2y +3=0,x -y =0交于一点,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直线x +y -2=0,x -y =0的交点为(1,1),所以m -2+3=0,解得m =-1. 答案:-1

11.与直线l 1:3x +2y -6=0和直线l 2:6x +4y -3=0等距离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l 2:6x +4y -3=0化为3x +2y -3

2=0,所以l 1与l 2平行,设与l 1,l 2等距离的直

线l 的方程为3x +2y +c =0,则|c +6|=????c +32,解得c =-15

4,所以l 的方程为12x +8y -15=0.

答案:12x +8y -15=0

12.直线l :x cos α+3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θ,依题意知,θ≠π2,直线l 的斜率k =-3

3

cos α,∵cos α

∈[-1,1],∴k ∈?

?

??-

33,33,即tan θ∈????-33

,33.又θ∈[0,π),∴θ∈????0,π6∪????5π6,π. 答案:????0,π6∪???

?5π

6,π 13.已知直线l :x -my +3m =0上存在点M 满足与两点A (-1,0),B (1,0)连线的斜率k MA 与k MB 之积为3,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M (x ,y ),由k MA ·k MB =3, 得

y x +1·y x -1

=3,即y 2=3x 2-3. 联立???

x -my +3m =0,y 2=3x 2-3,

得????1m 2-3x 2+23m x +6=0. 要使直线l :x -my +3m =0上存在点M 满足与两点A (-1,0),B (1,0)连线的斜率k MA

与k MB 之积为3,

则Δ=

???

?23m 2-24????1m 2-3≥0,即m 2≥16.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66∪???

?66,+∞. 答案:??

??-∞,-

66∪???

?66,+∞ 14.(2019·江苏如皋联考)“m =3”是“两直线l 1:mx +3y +2=0和l 2:x +(m -2)y +m -1=0平行”的________条件.(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一个填空)

解析:若l 1∥l 2,则m (m -2)-3=0,解得m =3或m =-1(此时两直线重合,舍去),所以m =3,必要性成立;若m =3,k 1=k 2,l 1∥l 2,充分性成立,所以“m =3”是“两直线l 1:mx +3y +2=0和l 2:x +(m -2)y +m -1=0平行”的充要条件.

答案:充要

15.(2019·四川达州月考)已知直线l 过点(1,2)且在x ,y 轴上的截距相等. (1)求直线l 的一般方程;

(2)若直线l 在x ,y 轴上的截距不为0,点P (a ,b )在直线l 上,求3a +3b 的最小值. 解:(1)①截距为0时,l :y =2x ;②截距不为0时,k =-1,l :y -2=-(x -1),∴y =-x +3.

综上,l 的一般方程为2x -y =0或x +y -3=0.

(2)由题意得l :x +y -3=0,∴a +b =3,∴3a +3b ≥23a ·3b =23a +

b =63,当且仅当a =b =3

2

时,等号成立,∴3a +3b 的最小值为6 3.

16.已知点P (2,-1).

(1)求过点P 且与原点的距离为2的直线l 的方程;

(2)求过点P 且与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l 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1)过点P 的直线l 与原点的距离为2,而点P 的坐标为(2,-1),显然,过P (2,-1)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满足条件,此时l 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为x =2.

若斜率存在,设l 的方程为y +1=k (x -2), 即kx -y -2k -1=0.

由已知得|-2k -1|k 2+1=2,解得k =3

4.

此时l 的方程为3x -4y -10=0.

综上,可得直线l 的方程为x =2或3x -4y -10=0.

(2)作图可得过点P 与原点O 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是过点P 且与PO 垂直的直线,如图.

由l ⊥OP ,得k l k OP =-1, 所以k l =-1

k OP

=2.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 +1=2(x -2),即2x -y -5=0. 所以直线2x -y -5=0是过点P 且与原点O 的距离最大的直线, 最大距离为|-5|

5

= 5.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A 级——学考合格性考试达标练 1.已知sin 2α=1 3,则cos 2? ????α-π4=( ) A .-1 3 B .-23 C .13 D .23 解析:选D cos 2? ????α-π4=1+cos ? ??? ?2α-π22=1+sin 2α2=23. 2.已知α∈? ?? ??-π2,0,cos α=45,则tan α 2=( ) A .3 B .-3 C .1 3 D .-13 解析:选D 因为α∈? ????-π2,0,且cos α=45,所以α2∈? ?? ??-π4,0,tan α 2=- 1-cos α 1+cos α =- 1- 4 51+ 45=-13. 3.若sin(π-α)=-5 3且α∈? ????π,3π2,则sin ? ?? ?? π2+α2等于( ) A .- 63 B .- 66 C . 66 D . 63

2 解析:选B 由题意知sin α=-5 3,α∈? ???? π,3π2, 所以cos α=-2 3. 因为α2∈? ?? ?? π2,3π4, 所以sin ? ?? ??π2+α2=cos α 2=- 1+cos α 2 =- 66 .故选B. 4.已知tan α=43,且α为第一象限角,则sin α 2的值为( ) A .- 55 B . 55 C .± 55 D .±1 5 解析:选C 因为tan α=43,所以sin αcos α=4 3. 又sin 2α+cos 2α=1, 所以???? ?sin α=45 , cos α=3 5 或? ????sin α=-45 , cos α=-3 5 . 因为α为第一象限角, 所以α 2为第一、三象限角,且???? ?sin α=45 , cos α=3 5,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在△ABC 中,a 、b 分别是角A 、B 所对的边,条件“a cos B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惠州模拟)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π3,b = 1,△ABC 的面积为 3 2 ,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32 D. 3 3.(2019·“江南十校”联考)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23,c =22,1+tan A tan B =2c b ,则C =( ) A .30° B .45° C .45°或135° D .60° 4.(2019·陕西高考)在△ABC 中 ,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若a 2+b 2 =2c 2,则cos C 的最小值为( ) A.3 2 B. 22 C.12 D .-1 2 5.(2019·上海高考)在△ABC 中,若sin 2 A +sin 2B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电流 电阻 电功 电功率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电流 电阻 电功 电功率 [A 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 1.(2020·山东淄博一中模拟)某家用电热水壶铭牌如图所示,其正常工作时电流的最大值是( ) A .0.2 A B .52 2 A C .5 A D .5 2 A 解析:选D 电热水壶的有效电流为I =P U =1 100220 A =5 A ,故电流的最大值为:I m =2I =5 2 A ,D 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R =U I 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B .由R =ρl S 可知,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系 C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所谓超导现象,就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的现象 解析:选D R =U I 是电阻的定义式,R 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 错误;而R =ρl S 是电阻的决定式,即电阻与ρ、l 、S 都有关系,故B 错误;电阻率一般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 错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故D 正确。 3.(2019·宿州模拟)白炽灯接在220 V 的电源上能正常发光。现将其接在一可调电压的电源上,使电压从零逐渐增加到220 V 。在电压从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 ) A .灯丝的电阻值不变 B .电流将逐渐减小 C .每增加1 V 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逐渐增大的 D .每增加1 V 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逐渐减小的 解析:选D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电后,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流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七)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分A 、B 卷,共2页) A 卷:夯基保分 一、选择题 1.设某项试验的成功率是失败率的2倍,用随机变量X 去描述1次试验的成功次数,则P (X =0)等于( ) A .0 2.(2015·长沙模拟)一只袋内装有m 个白球,n -m 个黑球,连续不放回地从袋中取球,直到取出黑球为止,设此时取出了X 个白球,下列概率等于?n -m ?A 2 m A 3 n 的是( ) A .P (X =3) B .P (X ≥2) C .P (X ≤3) D .P (X =2) 3.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 则q 的值为( ) A .1 ± 336 -336 + 336 4.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规律为P (X =n )=a n ?n +1? (n =1,2,3,4),其中a 是常数, 则P ? ????1 2 <X <52的值为( ) 5.(2015·厦门质检)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m ? ?? ??23k (k =1,2,3),则m 的值 为( ) 6.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则当P(X<a)=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1,2] C.(1,2] D.(1,2) 二、填空题 7.若P(X≤x2)=1-β,P(X≥x1)=1-α,其中x1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A 级——学考水平达标练 1.已知sin α= 5 5 ,则cos 4α-sin 4α的值为( ) A .-3 5 B .-15 C .15 D .35 解析:选D cos 4α-sin 4α=(cos 2α+sin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1-2sin 2α=1-25=3 5 . 2.化简sin 235°- 1 2 sin 20°等于( ) A .12 B .-1 2 C .-1 D .1 解析:选B 原式=1-cos 70°2-1 2sin 20°=-cos 70°2sin 20°=-sin 20°2sin 20°=-1 2. 3.已知sin θ=4 5,sin θcos θ<0,则sin 2θ=( ) A .- 2425 B .- 1225 C .-45 D .2425 解析:选A ∵sin θ=45>0,sin θcos θ<0,∴cos θ<0.∴cos θ=-1-sin 2θ=-3 5. ∴sin 2θ=2sin θcos θ=-24 25 . 4.已知tan ????α+π 4=2,则cos 2α=( ) A .-3 5 B .35 C .-45 D .45 解析:选D 由tan ????α+π4=tan α+11-tan α=2,解得tan α=13,则cos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sin 2αsin 2α+cos 2α=1-tan 2α 1+tan 2α =1- 1 91+19 =45.故选D.

5.计算:sin 65°cos 25°+cos 65°sin 25°-tan 222.5° 2tan 22.5°=( ) A .12 B .1 C . 3 D .2 解析:选B 原式=sin 90°-tan 222.5°2tan 22.5°=1-tan 222.5°2tan 22.5°=1 tan 45°=1. 6.已知sin 2θ=3 4 ,则cos 2????θ-π4=________. 解析:cos 2????θ-π 4=1+cos ????2????θ-π42 =1+cos ????2θ-π22=1+sin 2θ2,∵sin 2θ=3 4, ∴cos 2????θ-π 4=1+3 42=78. 答案:7 8 7.已知θ∈????π2,π,1sin θ+1cos θ=22,则sin ? ???2θ+π3=________. 解析:1sin θ+1 cos θ=22?sin θ+cos θsin θcos θ=22?sin θ+cos θ=22sin θcos θ?1+sin 2θ =2sin 22θ,因为θ∈????π2,π,所以2θ∈(π,2π),所以sin 2θ=-1 2,所以sin θ+cos θ<0,所以θ∈????3π4,π,所以2θ∈????3π2,2π,所以cos 2θ=32,所以sin ????2θ+π3=sin 2θ·cos π 3+sin π3 ·cos 2θ=????-12×12+32×32=12. 答案:1 2 8.若1+tan α1-tan α=2 019,则1cos 2α+tan 2α=________. 解析: 1cos 2α+tan 2α=1 cos 2α+sin 2αcos 2α =1+sin 2αcos 2α=(cos α+sin α)2 cos 2α-sin 2α =cos α+sin α cos α-sin α = 1+tan α 1-tan α =2 019.

语文浙江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一)如今,许多外国人非常 ..①热衷于.②学习中文,有些还要学习使用筷子。他们把筷子 称之.③为东方饮食文化的象征。中国人对于筷子来说 ..④是.⑤再熟悉不过了,但其背后的文 化却未必人人清楚。筷子的历史起码 ..⑥有三千多年,其名称源自于.⑦江南水乡,筷子最早的名称为“箸”,但古代水乡船家忌讳言“住”,希望快快行船,故改“箸”为“筷”,并沿用至今。 (二)筷子有诸多美好寓意。民间吉祥话,说“筷子筷子,快快生子”;筷子送恋人,寓意“”;筷子送朋友,意味着“平等友爱,和睦同心”。使用筷子也有一些禁忌。如“执箸巡城”(满桌巡视,随意翻拣),“”(吮嘬筷子,品咂有声),“泪箸遗珠”(夹菜带汤,沿途淋漓),等等。 (1)文段(一)中有些加点的词语必须删去,请将其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2)在文段(二)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内容相关、句式一致。(4分) 答: 答案:(1)①③④⑦(2)成双成对,永不分离品箸留声 2.阅读下面一段话,本着文字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把序号填在横线处)(4分)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②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以聚集人才,③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不再问毕业学校。他们认为,④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⑤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选择人才的话,将很难发展。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可简略为。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介绍深圳南方公司用人的新理念,①是介绍时代背景,与选拔人才没有必然关系,应删去;④说的是“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这与本公司用人的新理念没有关系,所以是多余的。②句冗长难以理解,应予以删减压缩。 答案:(1)①④(2)②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端 3.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请指出必须改动和删掉的词语。(只填写应删词语的序号)(4分) 2018~2019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 ①,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级 ② 增加到28个。由于 我校教室本已十分 ③严重 ④ 不足,因此亟须新建教室。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进行 ⑤ 筹措,但经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解析:选C此时中国积极进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的基础,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2.新中国成立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 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解析:选A依据题干材料“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递增快于农业总产值,符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向苏联学习的模式,故A项正确。 3.1960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 A.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 B.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 C.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 D.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生成沉淀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符合一般平衡的特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A项错误;平衡时,沉淀的生成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B项正确;平衡时,离子浓度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移动,D 项错误。 答案:B 2.(2017届保定市高阳中学月考)对饱和AgCl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Ag+)减小而K sp(AgCl)均保持不变的是( ) A.加热B.加水稀释 C.滴加少量1 mol/L盐酸D.滴加少量1 mol/L AgNO3溶液 解析:含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aq)+Cl-(aq) ΔH>0,加热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K sp(AgCl)也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由于饱和AgCl溶液中有AgCl固体存在,加水AgCl固体溶解,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Ag+)不变,B项不符合题意;滴加少量1 mol/L盐酸,c(Cl -)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 sp(AgCl)保持不变,C项符合题意;滴加少量1 mol/L AgNO3,溶液c(Ag+)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7届玉溪第一中学月考)物质间的反应有时存在竞争反应,几种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2-3+H2O―→Cu(OH)2↓+CO2↑ 次要:Cu2++CO2-3―→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 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Cu(OH)2>CuCO3>CuS B.CuS>Cu(OH)2>CuCO3 C.CuS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原 子 核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原子核 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天津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2011·浙江高考)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 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 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 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 3.(2013·丽水模拟)如图1所示,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射线x1,轰击铍(94Be)时会产生粒子流x2,用粒子流x2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x3,经研究知道() 图1 A.x1为α粒子,x2为质子B.x1为α粒子,x3为质子 C.x2为质子,x3为中子D.x2为质子,x3为光子 4.(2012·上海高考)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2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 图2 A.X射线B.α射线 C.β射线D.γ射线 二、双项选择题 5.(2012·吉林二模)目前,在居家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都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并发射出来的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 g氡放在天平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7.6天后,需取走0.75 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2 6.(2012·广东高考)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A.31H+21H→42He+10n是核聚变反应 B.31H+21H→42He+10n是β衰变 C.23592U+10n→14456Ba+8936Kr+310n是核裂变反应 D.23592U+10n→14054Xe+9438Sr+210n是α衰变 7.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93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Bi,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20983Bi的原子核比23793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 B.20983Bi的原子核比23793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94Be+42He―→126C+10n B.20个23892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23892U C.23592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9438Sr和14054Xe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D.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9.(2012·湖北八校二联)已知氢原子基态的轨道半径为R0,基态能量为-E0,将该原子置于静电场中使其电离,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电子电荷量大小为q。则() A.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E0 B.静电场提供的能量至少为2E0 C.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k q R20 D.静电场场强大小至少为2k q R20 三、填空、计算题 10.一静止的氡核(22286Rn)发生α衰变,放出一个速度为v0、质量为m的α粒子和一个质量为M的反冲核钋(Po),若氡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钋核的动能。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电场能的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电场能的性质 [A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 1.(2019·湖北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动能一定增加 C.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一定降低 D.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解析:选D只有电场是匀强电场时,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A 错误;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小,B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小,负电荷从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2.(2020·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P、Q连线中点 处有一电子,在外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让电荷Q沿连线向右 移动一小段距离,此过程中电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B.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D.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外力F向右,则电场力向左,可知P带正电,Q带负电;当电荷Q沿连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电子所在的位置场强减小,电势升高,则电子受的电场力减小,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降低,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3.(2019·浙江东阳中学模拟)如图所示,MN是由一个正点电荷Q产生的 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q飞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 下沿一条曲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a点电势φa小于b点电势φb C.粒子在a点的动能E k a小于在b点的动能E k b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E p a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E p b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粒子受力应向左方,因粒子带正电,故电场线的方向应向左,故正点电荷Q应在N一侧,故a处的场强大于b处的场强,故粒子在a处的电场力大于b

数学(理)二轮复习通用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专题六”补短增分(综合练)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专题六”补短增分(综合练) A 组——易错清零练 1.(2018·山东日照联考)已知函数f (x )=ln ????2x 1+x +a 是奇函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4 解析:选B 由题意知f (-x )=-f (x )恒成立,则ln ? ?? ??-2x 1-x +a =-ln ????2x 1+x +a ,即-2x 1-x +a = 1 2x 1+x +a ,解得a =-1.故选B. 2.已知f (x )是奇函数,且f (2-x )=f (x ),当x ∈(2,3)时,f (x )=log 2(x -1),则当x ∈(1,2)时,f (x )=( ) A .-log 2(4-x ) B .log 2(4-x ) C .-log 2(3-x ) D .log 2(3-x ) 解析:选C 依题意得f (x +2)=f (-x )=-f (x ),f (x +4)=-f (x +2)=f (x ).当x ∈(1,2)时,x -4∈(-3,-2),-(x -4)∈(2,3),故f (x )=f (x -4)=-f (4-x )=-log 2(4-x -1)=-log 2(3-x ),选C. 3.已知函数f (x )为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e x +e - x -m cos x ,记a =-2f (-2),b =-f (-1),c =3f (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0),若关于x 的方程f 2(x )-(a +2)f (x )+3=0恰好有六个不 同的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3-2,23-2) B .? ???23-2,3 2

2020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只要给感受器一个刺激,就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 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在某处给予一有效刺激,电流计一定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 D.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说明发生了反射 解析:选C给感受器一个适宜刺激、且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A错误;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内,若给予的一有效刺激部位位于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之间、且距离两电极相等,则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计的两极,灵敏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错误;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K+外流,因此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C正确;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若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则没有发生反射,D错误。 2.(2019·潍坊期末)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解析:选B反射弧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错误;胞外Na+内流产生了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错误;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受激素的影响,D错误。 3.(2019·济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B.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 C.反射过程中,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解析:选C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反射过程中,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

课时跟踪检测 (四十六) 三角函数的应用

课时跟踪检测 (四十六) 三角函数的应用 层级(一) “四基”落实练 1.如图所示,一个单摆以OA 为始边,OB 为终边的角θ与时间t (s)满足函数关系式θ=1 2sin ????2t +π2,t ∈[0,+∞),则当t =0时,角θ的大小及单摆频率是( ) A.12,1 π B .2,1 π C.1 2 ,π D .2,π 解析:选A 当t =0时,θ=12sin π2=12,由函数解析式易知单摆周期为2π 2=π,故单摆 频率为1 π ,故选A. 2.在两个弹簧上各挂一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小球,它们做上下自由振动.已知它们在时间t (单位:s)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1(单位:cm)和s 2(单位:cm)分别由下列两式确定: s 1=5sin ????2t +π6,s 2=5cos ? ???2t -π3. 则在时间t =2π 3时,s 1与s 2的大小关系是( ) A .s 1>s 2 B .s 1<s 2 C .s 1=s 2 D .不能确定 解析:选C 当t =2π 3时,s 1=-5,s 2=-5,∴s 1=s 2.选C. 3.下表是某市近30年来月平均气温(℃)的数据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温度 -5.9 -3.3 2.2 9.3 15.1 20.3 22.8 22.2 18.2 11.9 4.3 -2.4 则适合这组数据的函数模型是( ) A .y =a cos πx 6 B .y =a cos (x -1)π 6+k (a >0,k >0) C .y =-a cos (x -1)π 6 +k (a >0,k >0)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层级(一) “四基”落实练 1.计算: -x 3=( ) A .x -x B .-x x C .-x -x D .x x 解析:选C 由已知,得-x 3≥0,所以x ≤0,所以-x 3= (-x )·x 2= -x ·x 2= -x ·|x |=-x -x ,选C. 2.设2a =5b =m ,且1a +1 b =2,则m 等于( ) A.10 B .10 C .20 D .100 解析:选A ∵2a =m,5b =m ,∴2=m 1a ,5=m 1b ,∵2×5=m 1a ·m 1b =m 1a +1b ,∴m 2=10,∴m =10.故选A. 3.已知a >0,将 a 2a ·3 a 2 表示成分数指数幂,其结果是( ) A .a 12 B .a 56 C .a 7 6 D .a 3 2 解析:选C a 2 a ·3 a 2 =a 2÷23·a a ?? ???1 2=a 526 -=a 76,故选C. 4.计算(2n +1)2·??? ?122n +14n ·8 -2 (n ∈N *)的结果为( ) A.1 6 4 B .22n + 5 C .2n 2-2n +6 D .????122n - 7 解析:选D 原式=22n +2·2-2n -1(22)n ·(23)-2=21 22n -6=27-2n =????122n -7. 5.(多选)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27a 3) 1 3 ÷0.3a - 1=10a 2

B.2233a b ?? ???-÷1133a b ?? ??? +=a 13 -b 1 3 C.[]()22+32(22-3)2 1 2 =-1 D.4 a 3 a 2a =24 a 11 解析:选ABD 对于 A ,原式=3a ÷0.3a -1= 3a 2 0.3 =10a 2,A 正确;对于B ,原式=1111 3333113 3 a b a b a b ???? ???????-++=a 13-b 13,B 正确;对于C ,原式=[(3+22)2(3-22)2] 12=(3+ 22)(3-22)=1.这里注意3>22,a 12 (a ≥0)是正数,C 错误;对于D ,原式= = a 1124 = 24 a 11,D 正确. 6.使等式 (x -2)(x 2-4)=(x -2)x +2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若要等式成立.需满足x ≥2. 答案:[2,+∞) 7.计算:(0.008 1) 14 --????3×????560×130.2527818? ????? ????? ?? --+1 2 - -10×(0.027) 13 = ________. 解析:原式=103-3×????13+231 2--3=-83. 答案:-8 3 8.若a =2,b >0,则 12 2 12 a b a a b ++(a 12 -b 13 - )(a +a 12 b 13 - +b 23 -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原式=a 3 2 +b -1+12a ?? ???3-13b ?? ??? -3=a 32+b -1+a 32-b -1=2a 32=2×232=4 2. 答案:4 2 9.计算下列各式: (1)(-x 13 y 13 -)(3x 12 - y 23)(-2x 16y 23 );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理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理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ax +by =1经过点(1,2),则2a +4b 的最小值为( ) A. 2 B .2 2 C .4 D .4 2 解析:选B 因为直线ax +by =1经过点(1,2),所以a +2b =1,则2a +4b ≥22a ·22b =22 a +2b =22,当且仅当a =2b =1 2 时等号成立. 2.(xx 届高三·湖南五市十校联考)已知函数f (x )=x +sin x (x ∈R),且f (y 2 -2y +3)+f (x 2 -4x +1)≤0,则当y ≥1时, y x +1 的取值范围是( ) A.???? ??14,34 B.??????14,1 C .[1,32-3] D.???? ??13,+∞ 解析:选A 函数f (x )=x +sin x (x ∈R)为奇函数,又f ′(x )= 1+cos x ≥0,所以函数f (x )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则f (x 2 -4x +1)≤f (-y 2 +2y -3),即x 2 -4x +1≤-y 2 +2y -3,化简得(x -2)2 +(y -1)2 ≤1,当y ≥1时表示的区域为上半圆及其内部,如图所示.令 k =y x +1= y x -- ,其几何意义为过点(-1,0)与半圆相交或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斜率最 小时直线过点(3,1),此时k min = 1 3-- =1 4 ,斜率最大时直线刚好与半圆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k -1+k |k 2+1 =1(k >0),解得k max =3 4,故选A. 3.(xx·石家庄质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 ? x +y ≤0,x -y ≤0, x 2+y 2≤r 2 (r 为常数)表示 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π,若x ,y 满足上述约束条件,则z = x +y +1 x +3 的最小值为( ) A .-1 B .-52+1 7 C.1 3 D .-7 5 解析:选 D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由题意,知14πr 2 =π,解得r =2.z =x +y +1x +3=1+y -2x +3 ,表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四)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四)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A 级——学考水平达标练 1.已知2sin α=1+cos α,则tan α 2=( ) A .1 2 B .1 2或不存在 C .2 D .2或不存在 解析:选B 2sin α=1+cos α,即4sin α2cos α2=2cos 2α2,当cos α2=0时,tan α 2不存在, 当cos α2≠0时,tan α2=1 2 . 2.若cos 2α=-4 5,且α∈????π2,π,则sin α=( ) A .310 10 B . 1010 C .35 D .- 1010 解析:选A 因为α∈????π 2,π,所以sin α≥0,由半角公式可得sin α= 1-cos 2α 2 =310 10 . 3.设a =12cos 6°-3 2sin 6°,b =2sin 13°cos 13°,c = 1-cos 50° 2 ,则有( ) A .c <b <a B .a <b <c C .a <c <b D .b <c <a 解析:选C 由已知可得a =sin 24°,b =sin 26°,c =sin 25°,所以a <c <b . 4.已知tan 2α=-22,π4<α<π 2,则2cos 2α 2-sin α-1 2sin ????α+π4=( ) A .-3+2 2 B .3-2 2 C .- 2 D . 2 解析:选A 因为tan 2α=-22,π4<α<π 2, 所以tan 2α=2tan α 1-tan 2α =-22,解得tan α=2,

所以2cos 2α 2 -sin α-12sin ????α+π4=cos α-sin αcos α+sin α=1-tan α1+tan α=1-2 1+2=-3+2 2. 5.若sin θ=35,5π 2<θ<3π,则tan θ2+cos θ2=( ) A .3+ 1010 B .3- 1010 C .3+310 10 D .3-310 10 解析:选B 因为5π 2<θ<3π,所以cos θ=- 1-sin 2θ=-45.因为5π4<θ2<3π 2,所以sin θ2 <0,cos θ2<0,所以sin θ 2 =- 1-cos θ2=-310 10,cos θ2 =- 1+cos θ2=-10 10 ,所以tan θ2=sin θ 2cos θ2 =3.所以tan θ2+cos θ2=3-10 10. 6.若3sin x -3cos x =23sin(x +φ),φ∈(-π,π),则φ=________. 解析:因为3sin x -3cos x =23 ??? ?32sin x -12cos x =23sin ??? ?x -π6, 又φ∈(-π,π),所以φ=-π 6. 答案:-π 6 7.若sin α1+cos α=1 2 ,则sin α+cos α的值为________. 解析:∵sin α1+cos α=tan α2=1 2,∴sin α+cos α=2tan α2 1+tan 2α2+1-tan 2α21+tan 2 α2=2×12+1- 1 41+ 14=75. 答案:7 5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正弦值为5 13,则它的底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α,则底角为π-α2,由题意可知sin α=5 13 ,所以cos α=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 1.(2014·苏州模拟)下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 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 +C(g) 2.(2014·怀远联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或Na2SO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 B.等质量的锌片分别与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反应,反应速率不相等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加入反应物,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 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坐标曲 线来表示。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t>c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D.t=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5.(2014·福州模拟)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催化剂 △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