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 实战演练
- 格式:doc
- 大小:419.02 KB
- 文档页数:5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 实战演练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 实战演练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 实战演练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18·南京高三模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选D。
A项,“朱门"指红色的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B项,“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C项,“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符信,这里代指将帅,“凤阙”代指长安.D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解析:选D。
A项,以“征蓬”“归雁”自比,使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以“浮云”喻“游子意",以“落日”喻“故人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C 项,以“城”喻“愁”,使用了比喻的手法;D项,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B.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请在“思念”和“家园”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且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示例一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树,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
示例二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屋舍,随时等我,随时欢迎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然有些残破,也让人心安,让人心有依托。
【解析】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做到句式一致,还应特别注意每个句子都要用到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2.根据以下两种情境,以“微笑”为重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扩展成不少于30个字的语段。
情境一:课堂上老师微笑情境二:病房里护士微笑【答案】示例一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像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我心头自卑的阴影,使我扬起生活和学习的风帆。
高考专题复习系列(1-33)》高考专题复习(二十四)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目标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时数:三教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考试要求:《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二、考查方式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
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三、八种常见修辞格近年来的《考试说明》仍然规定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近年高考命题,修辞考查重在语言实践,主要是考查对其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境判断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等。
下面简介一下这几种修辞方法。
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1.(2018·南京高三模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选D。
A项,“朱门”指红色的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B项,“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C项,“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符信,这里代指将帅,“凤阙”代指长安。
D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解析:选D。
A项,以“征蓬”“归雁”自比,使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以“浮云”喻“游子意”,以“落日”喻“故人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C项,以“城”喻“愁”,使用了比喻的手法;D项,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B.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C.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解析:选C。
A项,“嫩叶商量”中的“商量”运用拟人的手法;B项,“带得钟声到海幢”中的“带得”运用拟人的手法;C项,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D项,“草树知春”中的“知春”运用拟人的手法。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D.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解析:选C。
A.本体是“旧恨”和“新恨”,喻体是“流不尽”的“春江”和“千叠”的“云山”。
B.古人形容女子貌美,常将女子的眼睛比作秋水,眉毛比作远山,这两句是倒过来作比。
C.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云彩连接床榻,举起的杯子和天一样高,这两句诗是形容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的。
D.描写闲情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一样繁多,像狂飞乱舞的满城风絮一样纷乱,像淅沥不止的黄梅雨一样绵长。
5.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初生牛犊不怕虎
C.不为五斗米折腰
D.埋骨何须桑梓地
解析:选B。
A项中的“罗马”代指目的地。
B项中的“牛犊”和“虎”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
C项中的“五斗米”代指俸禄。
D项中的“桑梓”代指家乡。
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析:选D。
A项,“帆”指代船。
B项,“红颜”指代美女。
C项,“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
D项,“白银盘”比喻洞庭湖,“青螺”比喻湖中山,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
7.(2018·镇江中学高三月考)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C.月仄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
D.东风夜放花千树
解析:选B。
A项,将人生留下的踪迹比作飞鸿踏雪泥;C项,将月亮比作金盆;D项,将焰火比作千树开花。
8.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解析:选D。
A、B、C项,均为夸张;D项,为借代。
9.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解析:选C。
A项,“青丝”变“雪”为夸张。
B项,“三百杯”为夸张。
D项,“万古”为夸张。
C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10.下列诗词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C.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D.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解析:选D。
D项,是比喻;其余三项,是拟人。
11.下列语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选C。
C项,是夸张,其余三项,均为比喻。
1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C.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D.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解析:选A。
A项,没有使用夸张手法。
B项,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好像没有了期限,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表现长门的夜长;C项,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是夸张;D项,乐曲如此美妙,应是“天上有”的东西,是夸张。
1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析:选B。
比喻,其他拟人。
1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那田头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
B.我的师傅就像刘半农在《铁匠》中所塑造的那位粗犷、刚健的劳动者一样,凭借手中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服务远近乡亲。
C.那晚,我美美地睡了一觉,梦到那草地上仰面躺着两个人,看着闪闪烁烁投下来的金币般的光斑,四周堆满了鲜花。
D.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
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地陷,万劫不复。
解析:选B。
B项是比较。
1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D.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解析:选C。
A.“才思”,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
B.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比喻,“豺狼”喻指金朝治统治者。
D.“斜阳”本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人却直接同它进行对话,这就赋予它以生命。
这是拟人手法。
16.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B.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选A。
A项,是比喻,其余三项,为借代。
17.下列诗词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D.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解析:选C。
C项,是反复;其余三项,是对偶。
18.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它悬挂在那里,模糊的群山轮廓线托扶着它。
B.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
C.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D.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解析:选C。
C项使用夸张手法,其余三项使用的是拟人手法。
19.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B.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C.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
D.刻薄的人也许会敷演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解析:选C。
此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