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5.25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历史第6单元和平与发展综合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是()A.世贸组织的会徽 B.联合国国徽C.国际联盟的标志 D.世界银行的标志2.与其它国际组织相比,联合国()①最具普遍性②最具影响力③规模最大④发挥最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联合国日”是()A.6月26日B.9月2日C.10月24日D.10月25日4.联合国名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A.《大西洋宪章》的签署B.《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的签署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联合国宪章》的签署5.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总部分别位于()A.日内瓦华盛顿 B.日内瓦旧金山C.日内瓦纽约D.伦敦日内瓦6.联合国各成员国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善于履行宪章义务B.和平解决国际争端C.不公开干涉他国内政D.不得武力威胁他国独立自主7.下列关于联合国安理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②目前拥有15个成员国③目前美、英、苏、法、中五国拥有“否决权”④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联合国秘书长的产生办法是()A.由联合国大会推荐B.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产生C.由安理会委派D.由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委派9.联合国的第一次维和行动是()A.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B.强制性通过要求两伊停火的决议C.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D.出兵朝鲜,维护“集体安全”10.1974年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其直接目的是()A.反对殖民主义B.反对霸权主义C.反对南非当局的难民政策D.反对南非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11.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两个国家同时举行,它们是()A.法国奥地利B.法国捷克斯洛伐克C.德国捷克斯洛伐克D.德国瑞典12.1952年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是()A.刘少奇B.宋庆龄C.周恩来D.邓颖超13.下列著名宣言发表的先后顺序是()①《罗素—爱因斯坦宣言》②《国际和平年宣言》③《斯德哥尔摩宣言》④《世界人权宣言》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D.②①④③14.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右图,该图中的示威活动发生在()A.美国西雅图B.美国华盛顿C.法国巴黎D.英国伦敦15.国际和平日是()A.9月1日B.9月10日C.9月11日D.9月21日16.联合国大会倡导在国际和平日这一天,所有国家和人民()A.停止敌对行动 B.停止工作一天 C.停止武器生产 D.化解一切恩怨17.二战后的下列著名世界和平人士属于同一国家的是()①沃尔特·李普曼②罗素③爱因斯坦④约里奥·居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8.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①和平②繁荣③平等④发展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19.两次世界大战告诫我们()①谨防局部战争升级②悲剧不能重演③团结就是力量④避免世界大战完全是发达国家的责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20.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彼此孤立,无必然联系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④发展是和平的保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21.新世纪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①局部战争②恐怖主义③霸权主义④国家间悬殊⑤环境恶化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⑤22.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①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②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③是战时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④有利于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⑤对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3.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①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①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①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2.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A.美、苏“冷战”的加剧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D.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3.“9·11”恐怖事件后,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导弹轰炸不值十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
”其原因是()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①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①平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①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4.有人这样介绍下图所示国际组织:“该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
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下列哪些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①时间①地点①性质①作用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5.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却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19年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说明()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软弱无力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6.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祖国尊严7.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2012年5月21日,中国第十七支赴东帝汶维和警队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赴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这支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其主要领导机关是(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B. 联合国 C. 派往国的军队最高统帅 D. 当地医院领导2.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是在1943年10月苏、中、美、英四国共同签署的( )A. 《大西洋宪章》B. 《联合国家宣言》C. 《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D. 《联合国宪章》3.“斯德哥尔摩宣言”发表于()A. 1949年4月B. 1950年3月 C. 1950年7月 D. 1950年11月4.联合国的发展目标不包括()A.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 维护世界和平C. 促进全人类的发展D. 体现大国意志的全球性组织5.1974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 联合国是大国控制下的压制第三世界的工具B. 联合国是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C. 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D. 联合国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世界领导6.下列事情在通常情况下由联合国安理会来决定的是()①要求交战两国立即停火②推荐联合国秘书长人选③《联合国宪章》生效④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 ③④B. ①④C. ②④D. ①②7.“国际和平年”是指()A. 1986年B. 1987年 C. 2001年 D. 2002年8.联合国发挥的重要作用有①裁军和防止核扩散②推动地区性和平③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④防止局部武装冲突⑤彻底消除了大国霸权行为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9.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战略手段变化是A. 继续战略防御B. 进一步妥协退让 C. 采取强硬态度 D. 退出一些冲突地区10.《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须“五大国一致”,各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同步练习一、选择1.和平与发展()A.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和发展B.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与发展C.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D.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与繁荣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
和平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
点评:考查和平与发展的内涵2.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本质上反映了( ) 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提高综合国力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A项说法片面,没有涉及经济发展;B项只涉及经济发展,不符合题干含义;C项是史实,但与题干不相符;只有D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当今时代主题3.21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教育了各国人民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制约了战争的爆发。
缩小南北差距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点评: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4.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
”这句话最能说明(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B.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发展辩证关系的理解。
邓小平讲话中前两句话指发展,后一句话是指发展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点评:考查发展对世界和平的保障作用5.在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用舞蹈的形式传达出了世界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愿望。
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这是因为(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强化训练强化训练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A.①②B.③④.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强调的是发展对和平的作用,②强调的是和平对发展的作用,④没有表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2.自新世纪以,中、朝、日、韩、俄、美等国多次在北京进行六方会谈,各方均表示将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事件说明了( )。
①和平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②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④朝鲜半岛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A.①②③B.①②④.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朝核问题是与我国国家利益相关的当前重大国际时事问题,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对各国都是有利的,中方主持召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达成共识:无核将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但六方会谈各方表示将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并不表明朝鲜半岛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
答案 A3.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
①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恐怖主义④分裂势力和极端势力A.①②③B.①②④.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4.关于经济全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B.经济全球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经济全球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D.经济全球和经济区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解析A、、D三项均为正确表述。
经济全球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同步练习一、选择1.和平与发展()A.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和发展B.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与发展C.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D.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与繁荣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
和平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
点评:考查和平与发展的内涵2.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本质上反映了( )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提高综合国力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A项说法片面,没有涉及经济发展;B项只涉及经济发展,不符合题干含义;C项是史实,但与题干不相符;只有D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当今时代主题3.21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教育了各国人民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制约了战争的爆发。
缩小南北差距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点评: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4.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
”这句话最能说明(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B.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发展辩证关系的理解。
邓小平讲话中前两句话指发展,后一句话是指发展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点评:考查发展对世界和平的保障作用5.在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用舞蹈的形式传达出了世界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愿望。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班级——姓名——学号——第一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以来,人类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认识不断深入。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规定出自()A.《国际联盟盟约》B.《联合国家宣言》C.《联合国宪章》D.《万隆会议宣言》2、联合国成立的标志是()A、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B、1943年苏、中、美、英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C、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D、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3、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①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②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结果③是战时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④有利于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下列对它的描述和评价不正确的是()A、它的成立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B、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和妥协的产物C、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D、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5、联合国机构中主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是()A、联合国大会B、安全理事会C、国际法院D、和平委员会6、联合国维护人权的活动包括()①联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②人道主义援助③《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④《儿童权利宣言》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
人类同歌唱崇高希望,赞美新世界的诞生。
……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的新世界,携手并肩……”这首《联合国歌》所倡导的“新世界”的核心()A、保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B、和平自由C、反法西斯国家间的团结D、争取民族独立8、有关联合国裁军的说法,正确的有()①50年代初联合国成立裁军委员会②1978年成立了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③设立了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④有利于世界的安全、和平与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工作的重点主要有()①防止局部武装冲突②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③裁军和防止核扩散④推动地区性的和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确立联合国“五大国一致”原则的会议是()A、联合国大会B、雅尔塔会议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11、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2019最新】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③美苏冷战的威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人物中曾因抗议政府的核军备计划而被捕的是( )A.马丁·路德·金B.爱因斯坦C.曼德拉D.罗素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和平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拉开序幕,这是因为( )A.青年学生思想活跃B.美国青年民主意识强C.战争对青年的危害更直接D.美国青年是和平运动的先锋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B.推动了裁军进程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D.制止了军备竞赛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2年12月,宋庆龄作为新的和平使者,率领一个59人的代表团去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宋庆龄当选为会议执行主席之一。
在会上,宋庆龄以有力的声音发表了题为《人民能够扭转局势》的演讲,她指出:“各国人民有力量扭转事态的进程,恢复人们对和平未来的信心。
”她还对巩固世界和平提出了建议。
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
材料二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请完成:(1)材料一中宋庆龄所指的“局势”是什么?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宣言的发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核心思想:现代化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世界各国必须放弃战争,通过和平办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影响:使和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强化了人们的反战意识,壮大了世界保卫和平的力量。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同步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联合国负责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职能机构是( )A.联合国大会B.安理会C.非殖民化特委会D.联合国秘书长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2.读下面两幅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对战争,珍爱和平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反对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D.加强国际合作,共谋发展解析:选A。
从材料中的文字和和平鸽的寓意不难得出答案。
3.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都包括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解析:选D。
二战的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A项不正确;美国在一战后倡议建立国联但没有参加,所以B、C两项也不正确。
4.下列对罗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B.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C.成立“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D.反对美国侵略越南解析:选C。
C项是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决议。
5.(2011年嘉兴高二检测)200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纪念国际和平日”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这一天”是每年的 ( )A.5月1日B.9月21日C.10月1日D.10月24日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6.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
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就要求( )A.销毁并停止制造核武器B.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C.进行全面裁军D.禁止核能研究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一、选择题
1.1945年10月,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
①各国主权平等②各国都可在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③各国善意履行宪章义务④各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⑤不得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答案 C
2.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见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B.会徽符号语言复杂,视觉形象逼真
C.会徽中心处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D.世界地图由橄榄枝环相托,寓意世界和平
答案 D
3.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
D.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多极化
答案 B
4.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是( ) A.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共管之下
答案 B
5.“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上述材料出自( )
A.《波茨坦公告》B.《联合国家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 C
6.1985年,“加拿大非暴力行动联盟”呼吁对武器玩具进行联合抵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B.武器玩具会造成儿童意外伤害
C.加拿大是和平国家
D.加拿大人注意培养儿童的和平意识
答案 A
7.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D.经济区域化发展的结果
答案 A
8.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 )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9.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答案 C
10.反战和平运动在二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 )
①以学生为主要力量②以反核运动为中心③具有真正的全球性④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11.自1990年到2008年11月,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2项,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
2008年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有1 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这充分说明( )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②维和行动有利于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④维和行动有利于扩大中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军事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12.“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材料二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也未能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来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下图漫画: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请回答:
(1)材料中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的?
(3)从上述材料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和平与安全。
(2)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大国间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没有起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原因:一些大国为谋求霸权推
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世界核弹头总数的97%,足以把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大国与我国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等。
江泽民同志对日本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后,中日双方宣布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1950~1990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长了311倍,1989~1996年,商品、服务越过边境的贸易额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一时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
到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达6.7万亿美元。
材料三高技术武器造价非常昂贵,如一枚“爱国者”导弹价值110万美元,一枚空对空“麻雀”导弹价值169万美元。
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各类导弹5 500多枚,仅导弹一项一天耗资就有1亿美元。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制约现代战争的因素。
(2)根据材料指出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因素:核战争毁灭性后果;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
(2)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理由:制约战争发生的因素增多:①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发展。
②多极化趋势加强。
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