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特点及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90.17 KB
- 文档页数:4
右枕叶胶质瘤一例
患者:男9岁
临床诊断:右枕颞叶占位性病变。
病史:患者近半月来频繁头痛,MRI检查:右侧枕叶、颞叶4.0*3.9*4.0cm囊实性占位,多考虑胚胎来源肿瘤。
患者无发热,呕吐等情况,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患者于11月份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教授团在上海举办年会期间,找到了德国Bertalanffy教授进行长达30分钟的面对面咨询,教授向患者解答了很多疑问,表示肿瘤位于视觉中枢,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将会造成视力的缺陷,期间患者多次向教授询问手术切除率以及复发率。
教授给与了十分肯定的答复100%切除,99%不会复发,并且不需要进行放化疗。
在得到了世界著名神经外科教授如此振奋人心的肯定答复,患者没有迟疑,立马预约了教授的手术时间,前往德国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影像:右侧枕颞叶囊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囊壁及实性部分强化明显。
手术:Betalanffy教授研究了患者的病历资料,决定采取右顶枕骨成形开颅术,对肿瘤进行扩大切除。
手术历时4小时,术后患者被送往神经外科监护室,术后情况稳定,没有颅内出血,积气等。
术后第二天早上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并开始进行下床锻炼。
手术切口:
术后影像:术后肿瘤占位被全部切除,无出血迹象,无颅内压增高迹象,术后咬合正常,骨盖位置正常。
术后一周,患者情况稳定,能自行行走,跟入院前基本情况一致。
予办理出院。
术后病理证实为:节细胞神经胶质瘤(DIG ),WHO:I 级。
术前术后影像对比:
术前
术后。
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姜中利;王忠诚;江涛;刘福生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44)5
【摘要】目的:分析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39例,按WHO分类为Ⅱ级。
星形细胞瘤2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瘤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2例。
患者年龄7~61岁,平均41.5岁。
临床表现颞叶癫痫发作26例。
术后30例接受放射治疗。
结果:肿瘤均行广泛性切除,无手术死亡。
术
后随访31例,随访期3月至4年,癫痫发作消失13例,癫痫症状明显缓解8例,证实肿瘤复发2例。
结论: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广泛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4页(P481-484)
【关键词】颞叶;低级别胶质瘤;外科手术
【作者】姜中利;王忠诚;江涛;刘福生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6
【相关文献】
1.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手术效果 [J], 宾学晖;任绍兴;
2.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手术效果 [J], 宾学晖;任绍兴
3.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效果分析 [J], 华栋;白向飞
4.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 [J], 郭尚林;马辉;郝少才;牛占峰;夏鹤春
5.不同手术入路切除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手术效果 [J], 姜中利;王忠诚;江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胶质细胞,是导致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是指在组织学和细胞学层面上观察到的一系列特殊特征和变化。
在组织学上,胶质瘤的特点主要包括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浸润性生长。
与正常的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细胞数量增多,并且排列紧密。
此外,胶质瘤细胞的胞质核比率高,细胞核具有异型性,即形态和大小不一致。
瘤细胞常常形成集结体、索状结构和囊腔等特征,交织在胶质纤维网中。
在瘤组织中还可能存在瘤周血管增生、坏死和出血等变化。
从细胞学上观察,胶质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
不同于正常神经细胞具有特定的神经元功能和形态特征,胶质瘤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和多样性。
胶质瘤细胞常常失去正常胶质细胞的限制性生长特性,导致无控制地增殖和扩散。
此外,胶质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颗粒物质,如胶质纤维和胶质结节等。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研究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特点,可以确定胶质瘤的类型、分级和预后。
病理学特点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此外,对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揭示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预测治疗效果。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重要发现,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深入了解胶质瘤细胞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机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
此外,研究人员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并通过病理学特点的发现和应用,不断改进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胶质瘤病理学特点在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胶质瘤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改善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上由低级别的神经胶质成分组成。
它们被认为是良性和生长缓慢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低。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偏重于颞叶,常伴有癫痫发作,约占所有致痫性肿瘤的40%。
完整和及时的切除神经节胶质瘤可以获得更好的癫痫控制和预后。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在我们中心接受手术切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的24例患者的资料。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这一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亚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磁共振(MR)成像,并有癫痫病史,接受了一项或多项脑电图检查。
手术的目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完全切除肿瘤。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后脑部MR成像扫描,其中大多数是在术后6个月进行的。
通过检查术后MR影像和手术记录来确认切除范围。
患者人群如果在术后对比MR成像中未发现残留肿瘤,则将切除定义为“总体”。
如果切除了80%以上的肿瘤,则为“小计”;如果切除的肿瘤少于80%,则为“部分”。
在门诊部定期评估癫痫发作的结果,并通过电话采访进行评估。
恩格尔(Engel)等人提出的分类方法。
用于对术后癫痫发作的结局进行分级。
在我们的研究中,男性13例(54%),女性11例(46%)。
ICP升高的体征和症状出现在16名(66.6%)患者中。
出现癫痫病的患者12例(50%)(七例伴有颞叶肿块的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五例单纯性复杂性癫痫伴继发性颞叶病变的患者),四例有锥体束征的患者和五例颅神经麻痹; 1例患者也有小脑体征。
癫痫发作和手术之间的平均间隔为3.9年(范围为1个月至15岁),手术的平均年龄为20.2岁(范围为7-50岁)手术结果3例颞叶病变患者单独使用术中皮质电图(ECoG)(2例患有癫痫,1例不患有癫痫),2例患者单独使用影像指导(1例患有癫痫的颞叶病变,1例上睑上皮肿瘤)。
一名颞叶病变伴癫痫的患者同时使用了ECoG和图像指导。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王强;朱玉辐;沈志刚;凌南;施恒亮【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nglioglioma.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11 patients with ganglioglioma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11 cases in this group were mean followed up 12 months.The prognosis of all patients was good without recurrenceof the tumor or epilepsy.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for ganglioglioma has good outcomes.Intraoperative neuronavigation, electrocorticography,ultrasound and other techniquesare the key to sugical resection.%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结果本组1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预后均良好,均无癫痫再发作及肿瘤复发。
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预后较好,术中神经导航、皮层脑电图、术中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是外科手术全切治疗的关键。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13)005【总页数】3页(P332-334)【关键词】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癫痫;外科治疗;预后【作者】王强;朱玉辐;沈志刚;凌南;施恒亮【作者单位】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临床上少见的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一般认为是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成分混合构成的,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为难治性癫痫和头痛,是肿瘤性难治性癫痫最常见的原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