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华北旅游区(5)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旅游地理—《华北旅游区》教案《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教学设计说明一、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三、教学策略四、资源开发五、教学方法《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一节《概述》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二节《北京市》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景。
市的热情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北京市1、概况地位:首都,四个直辖市之一,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位置:河流:永定河、潮白河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世界遗产名录》: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特色:京味胡同——四合院、民间艺术、美味佳肴代表——琉璃厂文化街现代景观:北京图书馆、中国剧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都机场、钓鱼台国宾馆二、主要游览胜地1、北京市中心游览区天安门旅游景点示意图回顾我国四个直辖市、七大古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河流所在位置同学根据收集的资料,通过讨论列举北京著名旅游景点、美食、民间艺术以及表演民间艺术。
模拟导游:假设你是一获取知识:1北京市周围著名的名胜古迹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收集的资料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也丰富他人。
能力提高:1、模拟导游在学生包括老师之中讲解着重讲解: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故宫:“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始建于1406年。
分前朝(太和、保和、中和、文华、武英)和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东西六宫)。
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
景山公园:当年明崇祯皇帝自缢处北海公园:北海与中海、南海并称三海我国历史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园林、时间上建设的最早、迄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苑。
团城:栝子松,金代所植,乾隆封其“遮阴侯”琼岛之上的白塔是北海公园的标志。
天坛:我国目前最大的坛庙建筑位导游人员,设计游览线路,并向游客一一介绍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景山公园、中国国家博物院、人民大会堂等建筑以及旅游景观内涵。
中国旅游地理——第10章华北旅游区相关习题(含答案).doc第九章《华北旅游区》学案⼀、学习⽬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2、掌握华北旅游区主要游览地概况及旅游线路3、掌握华北旅游区重点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旅欧资源特点⼆、知识点梳理1.华北旅游区包括、、、、、、五省⼆市。
本区地理位置重要,⾃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同时该区⼜是华夏⽂明的主要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
2.华北旅游区在地理上主要包括、、、、、和等⼉个地貌区域。
3.冀北⼭地包括和,它横亘于华北平原北部,西接太⾏⼭,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原的过渡地带,它由和许多组合⽽成,总称燕⼭。
4.太⾏⼭主耍绵延于、、三省交界处,⼭势⼤致⾛向为。
5.秦晋⾼原由和两部分组成,是我国黄⼟⾼原的⼀部分。
东部是以⽯质断块⼭为主体的⾼原,西部为,是个盆地形⾼原,因黄河、渭河河⾕深切,⾼原东侧和南侧都成陡峭坡壁,使整个盆地显不出局原形态。
6.关中平原位于陕西中部断层陷落地带,主要由及其⽀流泾河等冲积⽽成,它东起,西⾄,北抵,南接O7.陕南⼭地包括由秦岭和⼤巴⼭组成的,以及其间的- 横亘于我国中部,是我国⾃然地理南北差异的分⽔岭,⼭地多花岗岩⾼峰及峡⾕, 如太⽩⼭、华⼭等,巍峨险峻,成为我国名⼭。
8.华北平原主要遍布于、—、—、—、—等省市的⼀部或⼤部地区。
平原地区经、等多条河流冲积⽽成,⼟层深厚,地势平坦,地形单调,但冲积平原上也有许多孤⼭、台地、沙丘、湖泊等分布,形成许多微地貌景观,9.⼭东丘陵海拔约为200-500 m,主要由多处断块⼭地组合⽽?成,其中是⼭东丘陵的最⾼峰,其主峰⽟皇顶⾼1545 m,平地拔起,⽓势雄伟,为我国五岳之⾸。
10.华北旅游区兼有、、和四⼤⽔系,但以和为主。
黄河穿⾏在本区的晋、陕交界的黄⼟⾼原,造成壶⼝瀑布及龙门急流,有“黄河之⽔天上来”之势。
11.华北旅游区位于⽓候区,东临渤海,西北及西南部以群⼭为屏,在东亚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形成以暖温带⼤陆性季风⽓候为主的⽓候特征,春早多风,夏热多⾬,秋⾼⽓爽,冬寒少雪。
中国八大旅游区区域概况1.华北旅游区(1)华北旅游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5省二市。
(2)华北旅游区地貌类型种类齐全,自然景观丰富。
(3)华北旅游区具有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
(4)华北旅游区水体旅游资源丰富。
(5)华北旅游区有便捷的交通网。
(6)本区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又有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发展空间,是我国旅游热点地区之一。
2.东北旅游区(1)东北旅游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该区面积为80万平方千米,民族以汉族为主,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和赫哲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2)东北旅游区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地貌形态。
(3)东北旅游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4)东北旅游区林海茫茫物产丰富。
(5)东北旅游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
(6东北旅游区有发达便利的交通网3.华东旅游区(1)华东旅游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等四省一市。
(2)华东旅游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岛屿众多。
(3)华东旅游区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是本区的气候特点,秋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4)华东旅游区物种丰富,物产富饶。
(5)华东旅游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6)华东旅游区是国内交通发达地区之一,旅游设施完善4.华中旅游区(1)华中旅游区包括湖南湖北两省,总面积39.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29亿。
(2)华中旅游区有复杂的地形结构,本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四周低山丘陵环抱。
(3)华中旅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4)华中旅游区有丰富的生物和水利资源。
(5)华中旅游区水陆并举,交通发达(6)本区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物质条件,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
5.华南旅游区(1)华南旅游区位于我国最南部,包括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四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旅游地理_《华北旅游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熟悉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了解并能够描述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1.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并了解华北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华北的特点。
2.知识讲解(20分钟)(1)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华北旅游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五个省份,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
这一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华北旅游区的特点主要有: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河流、湖泊、草原等;人文景观世界闻名,如长城、故宫等;经济发展较快,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2)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师介绍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秦岭、太行山等山脉,三峡、洞庭湖等湖泊,草原、黄河等自然景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人文景观。
教师可以辅以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华北旅游区的美景。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呈现。
给出问题:1.你认为华北旅游区最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为什么?2.你最想参观的人文景观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华北旅游区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哪些亮点和挑战?4.你个人对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有何建议?4.总结展示(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总结展示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5.课堂练习(15分钟)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1)简述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列举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你认为华北旅游区的发展亮点是什么?面临的挑战有哪些?(4)你个人对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有何建议?6.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以课堂讨论为基础,撰写一篇关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