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旅游区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36
第四章华北旅游大区——燕赵齐鲁黄河文明旅游大区第一节旅游地理环境概况华北旅游大区主要是指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组成的旅游区域。
人口约3亿,面积7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7.3%。
该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北、西北的重要枢纽;经济发达,是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圈等重要经济区域的组成部分。
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造就了类型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得人文魅力独具特色。
一、自然地理条件(一)地貌类型齐全本区主要位于黄河下游地区。
东临渤海和黄海,西临陕甘宁旅游资源区,北同内蒙古旅游资源区、东北旅游资源区相接,南面与华东旅游资源区接壤。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
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
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
山东丘陵分布于山东东部和中部,为海拔500米左右的断块山。
泰山是山东丘陵的最高峰,其主峰玉皇顶高1545米,平地拔起,气势雄伟,为我国五岳之首。
黄河之滨的崂山海拔1131米,山海相连,为著名旅游胜地。
冀北山地主要包括辽西低山丘陵、冀北山地、晋北山间盆地。
这是一个从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由山地和山间盆地组合而成的区域。
太行山地位于本区西部,绵延4000多千米,平均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二)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本区位于大陆东部,中纬地带,除汉中盆地以外,皆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其中,秋季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是本区域旅游的最佳黄金季节。
本区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三)黄河横贯,库湖散布华北旅游区兼有海河、黄河、淮河等水系,而以黄河水系为主。
黄河贯穿该区山西、河南、山东三省。
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教学设计说明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掌握华北旅游区的旅游景观以及旅游资源特征,并能根据主题构思,设计出符合新颖合理为主题要求的旅游线路并能编写创作导游词,能在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进行巧妙的搭配组合;能力与情感:2. 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将其用于自己的专业中;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同时,通过主题教学实施,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对涉及主题的相关人文学科、旅游内涵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其专业热爱之情。
素养与价值:3.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对涉及主题的相关人文学科、旅游内涵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其专业热爱之情。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2 课时《10.1 华北旅游区概况》《子10.2 北京市》2课时《10.3 天津市》2课时《10.4 河北省》2课时《10.5 山东省》2课时《10.6 河南省》2课时《10.7 山西省》2课时《10.8 陕西省》课时2三、教学策略四、资源开发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一节《概述》教案、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学生思考华北旅游区 通过此情景让学生进入思 有哪些特色旅游资源。
考状态,有利于快速有效 的进入课堂导入观看华北旅游区旅游宣传片,介绍华北 旅游区著名历史旅游古迹。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华北旅游区地图1、华北旅游区(1)、本区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2)、本区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
二、旅游地理环境1、地貌旅游资源:山地——冀北山地、太行山、陕南山 地。
高原——秦晋高原平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 丘陵——山东丘陵(1)冀北山地:总称燕山,包括燕山山脉和辽西一带的 山地,在华北平原北部。
中国八大旅游区区域概况1.华北旅游区(1)华北旅游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5省二市。
(2)华北旅游区地貌类型种类齐全,自然景观丰富。
(3)华北旅游区具有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
(4)华北旅游区水体旅游资源丰富。
(5)华北旅游区有便捷的交通网。
(6)本区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又有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发展空间,是我国旅游热点地区之一。
2.东北旅游区(1)东北旅游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该区面积为80万平方千米,民族以汉族为主,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和赫哲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2)东北旅游区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地貌形态。
(3)东北旅游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4)东北旅游区林海茫茫物产丰富。
(5)东北旅游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
(6东北旅游区有发达便利的交通网3.华东旅游区(1)华东旅游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等四省一市。
(2)华东旅游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岛屿众多。
(3)华东旅游区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是本区的气候特点,秋季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4)华东旅游区物种丰富,物产富饶。
(5)华东旅游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6)华东旅游区是国内交通发达地区之一,旅游设施完善4.华中旅游区(1)华中旅游区包括湖南湖北两省,总面积39.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29亿。
(2)华中旅游区有复杂的地形结构,本区地貌以平原为主,四周低山丘陵环抱。
(3)华中旅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4)华中旅游区有丰富的生物和水利资源。
(5)华中旅游区水陆并举,交通发达(6)本区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物质条件,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
5.华南旅游区(1)华南旅游区位于我国最南部,包括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海南省四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旅游地理—《华北旅游区》教案教案名称:中国旅游地理—《华北旅游区》教学目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了解华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3.培养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对华北旅游区地理位置的掌握;2.学生对华北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了解;3.学生对华北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的认识。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旅游区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Step 2:知识讲解(30分钟)1.分组策划: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华北旅游区一个省份,包括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2.小组报告: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报告,分享他们所研究的省份的情况。
Step 3:教师讲解(20分钟)1.介绍华北旅游区的概念,包括华北地理位置和边界,以及主要城市等。
2.讲解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包括黄河、太行山、白洋淀等地理特点。
3.讲解华北旅游区的人文景观,包括长城、颐和园、故宫等历史文化遗址的介绍和意义。
Step 4:讨论与思考(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华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的优势与挑战。
2.分组报告:每个小组就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报告,分享他们对华北旅游区的开发和规划的见解。
Step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华北旅游区的地理特点、旅游资源和规划,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小组合作、报告和讨论,学生在本节课中获得了对华北旅游区的全面认识。
同时,通过互相分享和交流,学生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也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我国旅游地理_《华北旅游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熟悉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了解并能够描述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1.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并了解华北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华北的特点。
2.知识讲解(20分钟)(1)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华北旅游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五个省份,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
这一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华北旅游区的特点主要有: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河流、湖泊、草原等;人文景观世界闻名,如长城、故宫等;经济发展较快,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2)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师介绍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秦岭、太行山等山脉,三峡、洞庭湖等湖泊,草原、黄河等自然景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人文景观。
教师可以辅以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华北旅游区的美景。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并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呈现。
给出问题:1.你认为华北旅游区最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为什么?2.你最想参观的人文景观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华北旅游区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哪些亮点和挑战?4.你个人对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有何建议?4.总结展示(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总结展示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5.课堂练习(15分钟)请学生完成以下练习,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1)简述华北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列举华北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你认为华北旅游区的发展亮点是什么?面临的挑战有哪些?(4)你个人对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有何建议?6.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以课堂讨论为基础,撰写一篇关于华北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作文。
华北地区旅游景点
华北地区是中国地理区划中的一个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以及山西省。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下面是华北地区的一些推荐景点:
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2. 长城:位于河北省境内,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 天坛:位于北京市,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4.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因遭到英法联军的破坏而闻名于世。
5. 北戴河:位于河北省,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和美丽海滩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
6.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拥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7. 天津意式风情区:位于天津市,是中国最早的一片欧式建筑聚集地,保留了很多意大利风格的建筑。
8.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朝时期皇帝的夏季
居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这些景点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貌,都值得游客前往体验。
学习-----好资料第九章《华北旅游区》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华北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2、掌握华北旅游区主要游览地概况及旅游线路3、掌握华北旅游区重点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旅欧资源特点二、知识点梳理1.华北旅游区包括、、、、、、五省二市。
本区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同时该区又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
2.华北旅游区在地理上主要包括、、、、、和等几个地貌区域。
3.冀北山地包括和,它横亘于华北平原北部,西接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它由和许多组合而成,总称燕山。
4.太行山主要绵延于、、三省交界处,山势大致走向为。
5.秦晋高原由和两部分组成,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东部是以石质断块山为主体的高原,西部为,是个盆地形高原,因黄河、渭河河谷深切,高原东侧和南侧都成陡峭坡壁,使整个盆地显示出高原形态。
6.关中平原位于陕西中部断层陷落地带,主要由及其支流泾河等冲积而成,它东起,西至,北抵,南接。
7.陕南山地包括由秦岭和大巴山组成的,以及其间的。
横亘于我国中部,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差异的分水岭,山地多花岗岩高峰及峡谷,如太白山、华山等,巍峨险峻,成为我国名山。
8.华北平原主要遍布于、、、、等省市的一部或大部地区。
平原地区经、等多条河流冲积而成,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地形单调,但冲积平原上也有许多孤山、台地、沙丘、湖泊等分布,形成许多微地貌景观,9.山东丘陵海拔约为200~500 m,主要由多处断块山地组合而成,其中是山东丘陵的最高峰,其主峰玉皇顶高1 545 m,平地拔起,气势雄伟,为我国五岳之首。
10.华北旅游区兼有、、和四大水系,但以和为主。
黄河穿行在本区的晋、陕交界的黄土高原,造成壶口瀑布及龙门急流,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
11.华北旅游区位于气候区,东临渤海,西北及西南部以群山为屏,在东亚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形成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
华北旅游区单个景区详细介绍300
1、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
颐和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郊,主要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是我国现有保存最完整的古典皇家园林。
慈禧每到夏季即来此避暑长住,并例行朝政,故颐和园又有“夏宫”之称。
2、八达岭长城(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比如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就是指的八达岭长城。
3、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五A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已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等。
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华北旅游区地貌单元
华北旅游区地表形态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
其中,黄土高原以及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的黄淮海平原占据了本区绝大部分区域。
风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秦岭、西抵祁连山、东至太行山,总面积达5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区,其厚度可达180 ~ 200米,所形成的塬、梁、峁、壑等特有黄土地貌形态极富美感。
平原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本区山地景观独树一帜,以其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五岳中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都在本区,此外还有佛教名山五台山、道教名山崂山等。
华北旅游区有漫长的海岸线,沿线有众多的避暑度假胜地。
独特的北方海滨风光、金色柔软的沙滩、天然海水浴场等构成了消暑避夏的良好条件。
随着海滨城市天津、青岛、烟台、威海、蓬莱、秦皇岛等地的海滨旅游度假区不断完善,它们已成为理想的阳光海滩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