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第四章
- 格式:pdf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0
第四章郑州市公路网布局规划研究4.1公路网布局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纵观交通规划的发展史,公路网布局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专家经验法、OD流向流量法、节点重要度法和交通区位分析法,其中OD流向流量法和节点重要度法目前较为常用。
而交通区位分析法是一种较新的布局方法,各种布局方法的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4.1.1 专家经验法专家经验法是在区域交通规划前期所采用的主要布局方法,主要是根据权威专家与当地专家、领导的经验来确定道路的走向,从而确定整个道路网络的分布,这种方法完全依赖于专家和领导的经验,依靠主观定性分析来判断,缺乏定量分析的科学依据,但在定量预测难达要求的精度时,还往往要依靠专家的经验来弥补其不足。
4.1.2 OD流向流量法OD流向流量法是从微观出发,以定量分析为主导,以路网上的交通流现状OD调查为基础,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系统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发展对交通需求的影响,通过交通需求的集中发生预测、OD流分布预测、运输方式分担预测和路线交通量分配预测把公路网的布局同规划区的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目前常用的布局方法。
其工作流程图如图4-1所示。
OD流向流量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第一,交通小区划分以后,以小区的质心来代替小区,即以点代面,把小区上的所有交通活动均视为在质心这一点上进行,把面与面上的交通出行简化为点与点上的交通出行。
这种以点代面的合理性就值得怀疑。
第二,OD流向流量布局法在进行交通分配,即路线交通量预测时,采用现状路网信息来标定分可持续发展的郑州市公路网规划研究 第四章 郑州市公路网布局规划研究长安大学课题组 67 配参数,并以它作为未来交通量分配的依据,不考虑规划期内路网的变化,这种静态的考虑方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三,为获得基年的小区OD 资料,必须进行大规模的OD 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并不经济。
第四,该方法是在研究城市交通规划中产生的,将其应用于公路网规划中,还有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例题4-1】用Dijkstra法计算下图4-1所示路网从节点1到节点9的最短径路。
⑦⑧⑨图4-1 交通网络示意图【解】:步骤1给定起点1的P标号:P[1]=0,其他节点标上T标号:T 1(2)=… = T 1 (9)= ∞。
步骤2 节点1 刚得到P标号。
节点2、4与1相邻,且均为T标号,修改这两点的T标号:T 2 (2)=min[T 1 (2),P(1)+d 12 ]=min[∞,0+2]=2T 2 (4)=min[T 1 (4),P(1)+d 14 ]=min[∞,0+2]=2在所有(包括没修改的)T标号中,找出最小标号。
2、4为最小,任选其一,如节点2,即P[2]= T 2 (2)=2。
步骤3 节点2 刚得到P标号。
节点3、5与2相邻,且均为T标号,修改这两点的T标号:T 3 (3)=min[T(3),P(2)+d 23 ]=min[∞,2+2]=4T 3 (5)=min[T(5),P(2)+d 25 ]=min[∞,2+2]=4在所有T标号(点3,4,5…9)中,节点4为最小,给节点4标上P 标号,即P[4]= T 2 (4)=2。
步骤4 节点4 刚得到P标号。
节点5、7与4相邻,且为T标号,修改这两点的T标号:T 4 (5)=min[T(5),P(4)+d 45 ]=min[4,2+1]=3T 4 (7)=min[T(7),P(4)+d 47 ]=min[∞,2+2]=4在所有T标号中,节点5为最小,给节点5标上P标号,即P[5]= T 4 (5)=3。
步骤5 节点5 刚得到P标号。
节点6、8与5相邻,且为T标号,修改这两点的T标号:T 5 (6)=min[T(6),P(5)+d 56 ]=min[∞,3+1]=4T 5 (8)=min[T(8),P(5)+d 58 ]=min[∞,3+2]=5在所有T标号中,节点3为最小,给节点3标上P标号,即P[3]=T 3 (3)=4。
步骤6 节点3 刚得到P标号。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的含义?如何分类?2.交通规划的含义?3.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4.交通规划按规划目标时期分为哪几类?期限各是多少?5.交通需求预测分为哪四个阶段?第二章交通调查1.延误的含义?分为哪几类?2.OD调查基本术语有哪些?各自含义是什么?3.OD调查方法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4.交通小区划分原则有哪些?第三章交通与土地利用1.城市用地分为几大类?其中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土地利用模型?3.土地利用分析变量包括哪几类,具体包括什么内容?4.理解劳瑞模型相关描述第四章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1.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2.城市发展形态结构与路网形式有何关系?3.交通网络各项评价指标有哪些?各自含义是什么?4.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组成是什么?5.写出下列网络的邻接矩阵、权矩阵、邻接目录表。
6.第5题图如果以1为起点,7为终点,写出其路段—径路连接矩阵。
第五章交通发生与吸引1.什么是交通需求预测?2.原单位法计算原理是什么?3.利用原单位法计算下题,并用总量调整法调整。
各小区现状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123合计(万次)人口(万人)(基年/规划年)12812.0/16.025521.0/38.032710.0/15.0合计29503111043.0/69.04.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影响因素有哪些?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5.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优缺点各是什么?第六章交通分布1.什么是交通分布预测?2.交通分布预测中底特律法、福莱特法、福尼斯法的计算原理分别是什么?3.增长系数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4.重力模型的优缺点有哪些?5.标定乌尔希斯模型参数,假设f=c ij-r,ε<3%。
6.根据给出的现状分布交通量和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分别利用底特律法、福莱特法、福尼斯法求将来出行分布交通量,ε<3%。
第四章交通发生预测主题一概述1、出行概念☐一定年龄☐一定目的☐一定距离☐单向移动。
2、出行分类⏹基本出行(不可选择)•工作出行•教育出行⏹可选择出行(自由,弹性)•购物出行•社会活动出行•其他出行国际通常分类:•基于家的出行(Home Based)——出行的起点或者终点为家庭。
HBW、HBNW(HBS、HBE、HBO)•非基于家的出行(Non-Home Based)——出行的起点和终点都不是家庭。
NHBW、NHBO(1)土地利用 住宅用地(居民出行起讫点):指标为居住面积、住户数、人口等;相关出行:上班、上学、购物、娱乐、回家。
公共设施用地(交通吸引源):指标为办公营业面积、从业人口等;相关出行:上班、上学、娱乐、业务、回家。
工业用地(上班交通的主要源点):指标为从业人口、产值等;相关出行:上班、业务、回家。
仓储用地(货物的主要集散点):指标为仓库面积、货物吞吐量等;相关出行:上班、业务、回家。
(2)家庭构成 上班、自由出行多以家庭为起讫点;家庭为单位的走亲访友,购物等私人出行多。
家庭规模越大,人均出行数越少,例如,购物可由一人代替。
老人幼儿家庭看病出行多,年轻夫妇购物、娱乐、工作出行多。
T/人规模(人/家)⏹(4)汽车保有率 汽车保有率高,人均出行数增加。
原因:(1)出行需求高的人买车,(2)有车后容易 诱发出行。
⏹(5)自由时间自由时间=24-生活必需时间(睡眠、饮食)-约束时间(工作、学习)自由时间多 出行机会大自由出行量方程: T=at+bt:自由时间;a,b:系数和常数。
⏹(6)职业、职务 司机、推销、采购等出行多,学生、教师、科技人员出行少。
⏹(7)外出率 工种、年龄相关。
⏹(8)企业规模、性质 企业大,业务多,工作出行量大。
⏹(9)家庭收入收入高,汽车拥有率高,购物娱乐出行机会多。
⏹(10)其他 天气、周日、工作日、季节等。
二、出行发生(Trip Generation)⏹概念⏹作用出行发生预测(Trip Generation)包括:•出行产生(Trip Production);•出行吸引(Trip Attraction);•出行平衡(Trip Balance)。
铁路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第一章:绪论铁路交通一直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的增加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铁路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工作。
第二章:铁路交通规划铁路交通规划是保证铁路交通安全、高效、经济运营的基础。
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安全、便捷、节能、环保”的原则,制定合理的铁路交通规划。
具体来说,应该重点考虑以下方面:1.铁路网规划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在连接城市、稳定人口迁徙、救灾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因此,铁路网规划的制定将会影响到我国目前或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形态。
以此为基础,应建立科学的铁路网络规划。
2.铁路技术规划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铁路技术规划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
铁路交通技术规划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铁路技术的自动化、高效性和可靠性。
3.铁路设施规划铁路设施规划应该因地制宜,对于不同地区设施和需求的不同,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置,确保铁路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应重视维修和保养,以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铁路交通运营管理铁路交通运营管理功能是确保铁路运输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保障乘客安全和利益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应该重点考虑以下方面:1.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近年来,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使得铁路交通的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双重努力,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
2.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铁路运输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是铁路交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运输的质量。
因此,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3.注重安全管理铁路交通是安全问题最为严重的运输方式之一,铁路交通的运营管理工作必须注重安全问题。
交通规划规章制度汇编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促进交通顺畅,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交通管理。
第三条交通规划应符合国家交通发展政策和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维护城乡交通平衡发展。
第四条交通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交通设施和运输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交通规划应注重公平公正,保障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交通资源的共享和交通服务的公平。
第七条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和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和谐共享。
第八条交通规划应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
第二章交通规划管理第九条交通部门应加强交通规划的组织和统筹管理,建立健全交通规划管理机制。
第十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编制本地区交通规划,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交通规划管理机构应建立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保障交通规划的实施效果。
第十二条交通规划管理机构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交通规划的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交通规划管理机构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第十四条交通规划管理机构应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交通规划编制第十五条交通规划编制应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确保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六条交通规划编制应综合考虑交通设施、技术手段、管理措施等要素,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第十七条交通规划编制应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预测交通需求,规划运输网络。
第十八条交通规划编制应注重环保和节能,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交通排放。
第十九条交通规划编制应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道路交通规划目录模板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
第二章国内外道路交通规划现状
2.1 国内道路交通规划发展历程
2.2 国外道路交通规划经验借鉴
第三章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1 安全性原则
3.2 便捷性原则
3.3 环保性原则
3.4 经济性原则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4.1 城市道路规划
4.1.1 道路网配置
4.1.2 道路等级划分
4.1.3 道路容量评估
4.2 高速公路规划
4.2.1 高速公路网布局
4.2.2 高速公路出口与服务设施规划 4.2.3 高速公路建设投入评估
4.3 公交路线规划
4.3.1 公交线路分布规划
4.3.2 站点设置规划
4.3.3 公交运营效果评估
4.4 自行车道规划
4.4.1 自行车道网络规划
4.4.2 自行车停放点规划
4.4.3 自行车道建设投资评估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5.1 规划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5.1.1 规划编制
5.1.2 规划审批
5.1.3 规划实施监测
5.2 规划评价与优化
5.2.1 规划目标实现评价
5.2.2 规划方案优化调整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6.3 对未来道路交通规划的展望参考文献
以上为道路交通规划目录模板,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