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11
基于“4S”工作过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摘要】汽车产业的飞跃发展必然导致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汽车从制造、销售到运用、维修,直至报废、回收形成一条产业链。
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作为汽车后市场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多方位调研的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基于“4s”工作过程的“校企轮转分步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4s”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具有两方面的特点,既要抓好技术服务方面教学又要肯定营销的重要性。
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握住这两个关键点,才能使毕业生在这专业领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在经过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探索以就业为根本、以能力为本位、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校企轮转分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现实背景汽车产业是盐城市支柱产业,并且是盐城市重点培植的产业。
2011年盐城市全年产销汽车达60万辆。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盐城市现有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254家,形成了以轿车、客车、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制造体系。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从制造、销售到运用、维修,直至报废、回收的一条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上汽车销售和技术服务定位于汽车后市场。
主要包括汽车销售、零配件、汽车保养快修、汽车信贷、汽车保险、汽车美容装饰、二手车交易以及汽车租赁等服务。
庞大的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拉动了对汽车销售、服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最新技能型人才需求报告,“我国汽车服务相关行业的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高技能人才比例严重偏低,仅汽车维修行业全国每年就需要新增近35万从业人员,未来3年将新增近100万个就业岗位”,江苏省未来三年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在8万人以上。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汽车技术和营销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汽车售后服务、维修、保养、销售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涵盖了广泛的汽车领域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对汽车行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专业介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以汽车技术与维修、汽车销售与服务管理等方面为重点培养目标的一门专业。
学生将学习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销售与服务管理等相关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就业前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受到广泛的欢迎。
他们可以在汽车4S店、汽车维修中心、汽车保险机构、汽车制造厂等单位就业,从事汽车维修、保养、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
同时,也可以在汽车行业的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领域就业。
三、专业特点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外实习、参观考察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内容涵盖了汽车技术、汽车销售与服务管理等方面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
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获得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专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选择这个专业不仅可以满足个人对汽车行业的热爱,还可以拓展个人职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希望有志于从事汽车行业的同学,能够抓住机会,努力学习,成为这个领域中的精英人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简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门涉及汽车维修、保养和销售等方面的专业。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汽车技术和销售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进行详细介绍。
一、专业特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汽车类专业中的一种,主要培养学生在汽车维修和销售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相关技能的汽车维修与销售人才。
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将接受汽车维修基础知识、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培训。
二、培养目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汽车维修、保养、销售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专业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实习实训等方式,掌握汽车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汽车维修设备,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同时还具备灵活的销售技巧和市场营销策略。
三、课程设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汽车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
其中,汽车维修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机械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与电子装置、汽车发动机与燃料系统等内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子诊断技术等内容;汽车市场营销课程主要包括汽车销售管理、汽车市场调查与分析、汽车品牌推广与营销策略等内容。
四、就业前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汽车行业的各个领域就业。
例如,他们可以在汽车维修保养企业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包括汽车机械维修、汽车电器维修和汽车电子设备维修等;他们也可以在汽车销售企业担任汽车销售顾问或市场营销人员,负责汽车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工作。
同时,他们还可以选择在汽车相关的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或政府机构从事相关岗位,例如汽车技术研发、汽车教育培训或汽车政策制定等。
总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到汽车维修与保养的技术以及汽车销售与市场营销的知识。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广泛的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面向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车辆鉴定、评估、理赔;车辆事故查勘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成绩合格毕业时能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二手车鉴定估价师)二、人才培养要求(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1.汽车机电维修能力。
1)有良好的班组内部协调能力,能较好地与部门领导、业务人员及客户进行沟通;2)精通汽车各系统总成检测、诊断和维修;3)精通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诊断和维修;4)熟悉汽车维修作业流程。
2.汽车前台接待能力。
1)有较好的部门组织协调能力,能较好地与部门领导和维修人员进行沟通;2)能够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准确了解客户需要,正确了解汽车故障现象;3)熟悉汽车构造,掌握汽车维修诊断能力,能够对车辆故障做初步的分析判断,正确填写报修通知单,出具接车单;4)掌握汽车售后服务作业流程及电脑操作,熟练使用维修企业管理软件。
掌握软件工程、项目开发以及文档管理的基本知识,能从事文档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3.车辆事故估损能力。
1)有较好的部门组织协调能力,能较好地与客户、维修企业进行沟通;2)精通事故车查勘作业流程和操作;3)熟悉汽车构造,掌握汽车维修诊断能力;4)了解保险理赔知识和流程,熟悉事故车估损管理软件使用,掌握电脑操作。
4.汽车鉴定评估能力1)有较好的部门组织协调能力,能较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2)精通二手车鉴定和评估方法;3、熟悉汽车市场和国家有关二手车管理规定;4)熟悉汽车构造,掌握汽车维修诊断能力,熟悉电脑操作。
(二)职业岗位知识要求1、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控制基础2、掌握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技术及检修、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技术及检修、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技术及检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综合故障诊断3、掌握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汽车维修接待实务、汽车鉴定与评估4、掌握专业英语(三)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各门课程考试合格,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同时应取得以下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应取得下列证书之一:(1)CEAC办公信息化应用专家证书(信息产业部);(2)微软认证办公应用系统专家证书(微软MLC)。
7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2006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类别:汽车类专业代码:580405学制:三年一、培养目标面向“汽车中、后市场”,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具有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维修与营销方向)(汽车维修与营销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充分的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营销、管理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掌握扎实的汽车结构、性能、维修以及营销、电子商务、汽车保险与理赔、管理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的证书包括:大学英语三级、计算机一级、汽车修理工中级、营销师、汽车驾驶执照C 级以上。
学生可以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维修、运用、营销行业从事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维修、售前售后技术服务、销售、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职业导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单位与部门:汽车及其他行业营销部门、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单位与部门:汽车及其他行业营销部门、4S 4S 店、汽车销售公司、汽车修理厂、汽车运输公司、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厂,以及汽车安全管理部门、汽车质量行政管理部门等。
能从事的职业岗位: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销售现场服务、汽车售前售后服务,汽车驾驶、汽车运行管理、汽车企业管理、汽车修理、汽车维护、汽车装配、汽车装配、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汽车零部件修理、汽车零部件修理、汽车零部件修理、汽车配件营销与保管以及其他行业营销汽车配件营销与保管以及其他行业营销工作等。
在二手车贸易市场从事旧车性能评估、旧车估价工作和二手车的贸易工作;可在汽车保险公司从事汽车贷款、汽车保险与事故车的理赔等工作三、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职业职业能力能力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 知识与技能构成知识与技能构成课程序号课程序号 基 本 素 质 与 能 力 基本政治素质基本政治素质 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 法律法规及政策水平法律法规及政策水平 身体素质与劳动素质身体素质与劳动素质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 合作精神合作精神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 数学计算与逻辑思维数学计算与逻辑思维 大学英语三级水平大学英语三级水平 计算机一级水平计算机一级水平 知识:知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体育、应用文写作、军训及军事理论、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算机信息技术技能:技能:体能、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英语日常会话、计算机打字、计算机检索检索职 业 专 业 基 础 能 力 读懂中等复杂装配图读懂中等复杂装配图 运用CAD 绘制简单零件图绘制简单零件图 机械零件的公差与测量机械零件的公差与测量 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 钳工操作能力钳工操作能力 会计与统计能力会计与统计能力 知识:知识:机械制图、机械制图、CAD CAD 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基础会计、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技能:技能:CAD 绘图、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装配图读图、简单零件车钳加工、零部件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运用、会计与统计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应用能力 1.1.对汽车发动机、对汽车发动机、底盘、整车的性能与故障进行检测、诊断的能力能力 2.对汽车零件与性能进行检测与合格性评价的能力和零件修复能力修复能力 3.3.对汽车整车、对汽车整车、总成及部件拆装、检修、装、检修、维护的能力。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80405 )执笔人:蔡伟学审核人:谢娟烘一、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二、学制与学历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分制;大专三、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和相关行业及其企业,培养能够从事汽车及配件销售、售后服务、营销策划;二手车辆交易与评估、保险、理赔和事故查勘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四、人才规格(一)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和培养途径见表1。
(二)证书要求1、获得以下技能等级证书(1)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 级或A 级证书。
(2)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一级证书。
2、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见表2) (三)学分要求本专业按学年学分制安排课程,学生最低要求修满总学分120.5学分。
必修课要求修满106.5学分,占总学分的88.38%;选修课要求修满14学分,占总学分的11.62%。
五、就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汽车经销商的“4S ”店、二手车交易中心、汽车维修、汽车保险、汽车保修设备销售等汽车“后市场”各类企业。
主要就业部门:汽车整车销售、配件和用品销售、二手车销售、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检测与保修设备销售、汽车保险理赔等部门。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汽车销售顾问、配件和用品销售员、汽车营销企业策划人员、二手车鉴定评估人员、汽车售后服务顾问、汽车按揭贷款人员、汽车保险人员、中/高职类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实训教师、汽车润滑油、维修专用机具、设备和仪器的销售员和培训员等。
六、工作岗位能力分析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要求分析见表3。
七、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职业能力课程应开展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情境式教学,对其课程基本要求见表4。
表4 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基本要求续表4续表4(完)八、教学安排(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见表5)备注:(1)“√”表示在各学期分散安排;“W”表示“周”(2)公共选修课一般应在第3、4学期获得2学分,未能正常获得的可在第5学期修读;(3) 18个学时折算一个学分,一周实训折算18个学时;(4)在职业延展课程的模块中还应分别对每门课程注明是限选课或是任选课。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本专业分技术服务和营销服务两个方向,学生进校后志愿选择。
1、技术服务方向
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应用现代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对汽车整体和主要构成进行检测及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利用汽车技术进行汽车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汽车技术服务,熟练汽车驾驶技术,具备汽车技术服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能胜任在汽车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部门、质检部门、汽车维修企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品牌专营店等从事汽车专业技术应用、汽车检测、特约服务、维修和汽车售后服务等技术服务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基础与制图、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评估与鉴定、汽车电气电控实训、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
2、营销服务方向
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了解现代汽车的构造原理和汽车文化,具备汽车基本应用技术,汽车市场和汽车营销相关职业的技能,熟练掌握现代汽车营销理论和技巧,熟悉汽车金融业务、汽车销售和进出口报关业务,具有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商务综合业务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能利用汽车技术进行汽车产品的营销管理、汽车销售和汽车后市场服务,培养“懂技术、善营销、会服务”的汽车综合应用型人才。
能胜任在汽车销售公司、汽车品牌专营店等从事前台接待、商务谈判、汽车(汽车用品)销售、汽车信贷、保险理赔、旧机动车交易和汽车售后服务工作以及汽车整车或配件企业从事营销工作。
主干课程: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汽车专业英语、汽车营销、汽车信贷与保险、财务会计、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剖析报告二○一二年七月目录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41.专业设置与定位......................... 5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73.专业人才培养.......................... 84.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0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11.课程体系............................112.课程建设................................ 123.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12三、教学基本条件...........................131.教学基础设施............................ 132.实践教学条件............................ 133.教学经费投入............................ 14四、教学专业团队............................ 151.教学团队结构............................ 152.教学团队素质水平............................ 153.教学团队建设............................ 15五.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171.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72.实践教学............................ 183.教研教改成果............................ 204.产学结合............................ 225.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22六、人才培养质量............................ 241.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 242.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 243.学生满意度............................ 254.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25七、专业特色和创新............................ 261. 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62. 课程建设与改革............................ 283. 教学基本条件特色............................ 284.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85. 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28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和措施............................291. 存在的主要问题................................292. 今后的整改思路和措施............................ 32汽车技术与营销专业剖析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1专业设置与定位1.1.1专业名称规范科学本专业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为制造大类汽车类中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课程设置:根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包括汽车技术原理、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销售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
2.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实验等,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领域的工作。
3.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汽车维修、汽车销售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教学的场所和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4. 专业导师制度:设立专业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和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5.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如汽车维修与保养项目、汽车销售推广项目等,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实训设备和工具:提供先进的汽车维修设备和工具,供学生使用,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汽车技术和维修方法。
7. 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8.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领域的就业形势和要求,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汽车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汽车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能力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代码:580405)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学制】三年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精神,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汽车检测、维修、销售、保险能力(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2.2 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系统学习,要求学生达到:
基本素质:
掌握汽车市场营销、机械制图、汽车机械、电子电工基础的基本原理,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熟悉计算机运用的相关知识,熟悉有关法规,具备一定的日常办公文件写作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
专业知识与技能:
1.专业理论知识方面:能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大学专科文化程度、重点掌握汽车市场营销和现代汽车结构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
在汽车的技术应用方面,能利用现代化仪器对汽车进行基本检测、维修,能从事各类进口、国产大中小型汽车的销售及技术服务工作。
2. 专业实务操作方面:具有较强的汽车销售和市场推广能力和基本的应用计算机进行汽车检测和故障维修的能力。
3. 专业综合能力方面:毕业生具备应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实力。
3.毕业条件与职业资格证书
3.1 学分要求
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达到毕业最低要求总学分116学分。
3.2 证书要求
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证书之一
4.课程结构
4.1课程总体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开设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
4.1.1基本素质课程(公共课):
本类课程为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身心素质。
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
4.1.2职业能力课程(专业课):
本类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包括专业必修课: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专业选修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职业能力提高课程。
●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
●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直接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需求,是形成本专业特有的核心能力的关键课程。
●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是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横向拓展。
职业能力提高课程:
是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纵向提高深化。
4.2实践教学安排
在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主要以以下方式进行:
4.2.1 理论+实践: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4.2.2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设计,且实践部分达到50%以上的课程,在专业实训室或机房进行。
4.2.3 实际项目: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4.2.4 实习: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假期社会实践、其他各类实习等。
5.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5.1 核心工作任务分析
5.2 核心课程说明
5.2.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程代码:27000513;4学分;72学时。
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知识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课程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制冷系统、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故障排除等内容。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有完整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基本理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思维及能力,因而本课程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
5.2.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程代码:27000453;4学分;72学时。
能力目标:
1. 掌握汽车底盘拆装的方法。
2. 掌握正确使用、操作汽车底盘维修与检测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3. 掌握检测、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方法。
4. 掌握汽车底盘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方法。
5. 掌握自我学习新知识、适应汽车底盘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的方法
知识目标:
1.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各总成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 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 掌握汽车底盘合理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课程内容: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传动系、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的结构、原理、故障排除等内容。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结构有完整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基本理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思维及能力,因而本课程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
5.2.3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A
课程代码:27001513;4学分;72学时。
能力目标:
1. 具有汽车电气设备各部件的拆装能力;
2. 具有正确使用和熟练操作汽车电器设备的维修与检测工具、设备的能力;
3. 具有检测、分析、诊断与排除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能力;
4.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具有自学能力,以适应现代汽车电器设备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
知识目标:
1. 熟悉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各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电气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掌握汽车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方法。
课程内容: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线路的总体布置、汽车电源系统、汽车起动系统、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原理、故障排除等内容。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整车电气了解线路有完整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基本理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思维及能力,因而本课程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
5.2.4汽车市场营销学A
课程代码:27001533;4学分;72学时。
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市场动态,并选择对应的市场策略,进行市场推广。
(2)能与客户沟通,进行汽车产品的销售。
知识目标:
(1)营销的基本理论
(2)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市场定位
(3)基本定价策略和促销策略
课程内容:
汽车市场营销学是本专业的必修课。
是现代汽车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熟悉市场营销系统和营销环境,初步掌握市场营销的各项具体策略及其综合运用的基本方法,树立消费者及其需要是市场营销的中心观念,为毕业后从事汽车经营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2.5销售心理学
课程代码:27000783;4学分;72学时。
能力目标:
1.具有解读顾客基本性格特征的能力;
2.具有分析和判断顾客购买动机的能力;
3.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汽车营销中遇到困难的能力
知识目标:
1.熟悉消费者的基本性格类型;
2.不同性格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的购买行为特点;
3.与不同类型顾客沟通的常见方法。
课程内容:
本课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和营销学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参与市场营销各环节中的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目的就是了解这些市场营销活动参与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以提高市场营销的绩率。
销售心理学虽然被看成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但更应当被看成是市场营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成功市场营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
6.教学进程安排
6.1课程学时学分安排表
------------------------------------------------
------------------------------------------------
1.考核方式:试-考试,查-考查,证-考证。
2.实践教学安排: A-理论+实训,B-教学做一体化,C-实际项目,D-顶岗实习、其他实习,E-其他。
3.跨学期开设的课程,课程考核在开课的最后一个学期期末进行。
------------------------------------------------
-------------------------------------------------- 6.2分类学时学分统计表
6.3各学期教学环节总体安排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