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北京故宫
- 格式:ppt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6
∙延禧宫古...∙2015.09.30-2016.08.31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午门及东...∙2015.10.10-2016.01.10清代军机处史料展(暂闭)∙乾清门广...∙常设展览溥仪生活展(暂闭) ∙ 储秀宫丽景轩 ∙ 常设展览清宫卤簿仪仗展(暂闭) ∙ 太和门西庑 ∙ 常设展览皇朝礼乐展(暂闭) ∙ 弘义阁 ∙ 常设展览清宫武备兵器展(暂闭) ∙ 弘义阁迤南西庑 ∙ 常设展览天子万年——清代万寿庆典展 ∙乾清宫西庑 ∙ 常设展览城池区1. 午门在紫禁城南面城垣正中,为禁城正门,是紫禁城四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午门又被称作“五凤楼”,因其主城楼两侧向前延伸出的城台上东、西各有两座方亭与中央的主楼形成呼应,形若朱雀展翅。
其形制实际上继承了中国历代王朝宫殿的传统——即南以朱雀门为皇宫正门。
城台中央门洞为皇帝出入的“御路门”,此外只有皇后大婚时喜轿入宫,殿试高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出宫时可以走中门,以示皇帝的优崇。
宗室王公则出入西门,文武官员出入东门。
城台左右转角各辟一掖门,只在大朝日开启。
城楼上置钟鼓,皇帝出午门祭太庙时击鼓,祭社稷时鸣钟,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
午门也是皇帝经常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遇有大规模的凯旋献俘礼,皇帝登上午门城楼,午门前举行庄严的大型仪式,尽显皇权的威仪。
明代,皇帝施淫威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此进行,“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即由此讹化而来。
现午门中央城楼已辟为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展厅。
2. 神武门在紫禁城北面城垣正中,为禁城北门。
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即以中国古代四方神中北方的玄武为名,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玄”字为“神”字。
城门楼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
皇帝居宫中时则不鸣钟。
神武门是宫中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皇后祭先蚕,清代选秀女,将妃嫔迎入宫等都要走神武门。
北京故宫深度讲解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因此,故宫资料详细介绍的有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
故宫资料详细介绍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曾经有24位皇帝居住,是明清两代(1368-1911)的皇宫,现在被称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紫禁城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超过72万平方米。
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
它宏伟壮丽。
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紫禁城一条中轴贯穿整个紫禁城,而这条中轴在北京城的中轴上。
三大殿、后三宫和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都富丽堂皇。
这些宫殿可以分为两部分:外朝和内廷。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
紫禁城的四角都有精巧精巧的角楼,精巧美观。
宫墙高10米,长3400米。
城墙外有一条52米宽的护城河。
北京城紫禁城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个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宏伟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大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1米的92根柱子,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着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无聊时整理的故宫地图及其各个宫殿的用途东六宫在故宫中轴线东侧,分别为: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西六宫分别为: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太极殿*东西十二宫多为妃嫔住所,也有太后级别的住过西六宫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是宴客和殿试的地方(乾隆五十四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文华殿前有文华门,后有主敬殿,东西向有配殿。
东侧还有跨院称传心殿。
是“经筵”前祭祀孔子的地方;文渊阁是清宫藏书楼。
武英殿与位于外朝之东的文华殿相对应,即一文一武。
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
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举行小型朝贺、赏赐、祭祀等仪典。
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宫等处维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
此后敬思殿作为存储版片之处。
乾清宫是后三宫之首,它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养心殿,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
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
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
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坤宁宫,皇后举行祭祀的地方;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
清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清代的皇子们,只有在幼年时候可以居住在东西六宫享受父母之爱,十岁迁出后宫,暂居毓庆宫或更为偏远的“南三所”,受封亲王后便彻底迁出紫禁城,到父皇赏赐的王府居住。
毓庆宫是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允礽所建,后作为皇子居所。
乾隆皇帝12岁到17岁间一直居于此宫。
嘉庆皇帝5岁时曾与兄弟子侄等人居于此宫,后迁往撷芳殿,乾隆六十年(1795年)退位后又迁回毓庆宫。
小学生手画故宫路线图小学生手绘的故宫路线图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我在这次学校的旅行中,有幸前往故宫参观,我用手画了一张故宫的路线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进入故宫的正门——午门。
午门是狮子义门,门楼上面有两只石狮子,非常威武。
从午门进入故宫,正前方就是皇帝的居住地——太和殿。
太和殿是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皇帝召开大典的地方。
太和殿前是一个宽广的广场,叫做太和殿前广场。
故宫里还有很多重要的建筑,太和殿只是其中之一。
从太和殿继续往前就是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后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
这里的建筑很高大,也很漂亮,让人流连忘返。
离乾清宫不远处就是坤宁宫,坤宁宫是负责储存皇帝的礼器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珍贵的文物,非常值得一看。
从坤宁宫出来,我们可以继续往东走,抵达内廷的中心——乾清门。
乾清门是内廷的大门,但我们只能在门外观看,不能进入内廷。
乾清门的两侧有一些小建筑,其中有一个叫做石鼓文庙。
石鼓里存放着很多古代的手卷和碑刻,是文化的宝库。
继续往东,就是内廷的东北角,那里有一座宫殿叫做麟德殿。
麟德殿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也是处理国家重要事务的地方。
麟德殿的背后是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叫做煤山,山上有一座叫做煤山行宫的建筑,是清朝皇帝休息的地方。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画的路线图只包括故宫内廷的一小部分。
实际上,故宫非常大,有乾清门、十二宫、乾清宫等很多宫殿。
我只能画出了一些我所了解的部分,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了解故宫的美丽和历史价值。
故宫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故宫,保护好这座珍贵的建筑,让更多的人们欣赏到故宫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到故宫亲身参观,领略其中的美丽与庄严。
进午门,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故宫了,进午门后,不要着急直行到太和门,先要向西走,过熙和门,先到武英殿,那里曾是清入关后,最开始的权力集中地。
游过武英殿,从熙和门返回,可沿着一侧的阁、楼而行,一侧房间,都有历代的珍品艺术展览,是不收钱的。
穿过西侧长廊,可以养心殿、永寿宫、长春宫、储秀宫、太极殿、体和殿等西侧一些殿,传说中的西宫,是慈禧太后,长期活动的地方。
过了储秀宫后,就到了御花园了,简单玩玩,就可以沿着中线往回走了,穿过坤宁门,到坤宁宫,交泰殿等,是皇帝大婚时的宫殿。
再往前就是乾清宫,是皇上的办公室。
,再往前是乾清门,以乾清门为界,前面是前殿,故宫三大殿,后面是后宫,以前是不许人随便进的。
三大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没啥说的,都是宏伟建筑。
看了就知道了。
游过太和殿,可沿东侧配殿继续向后走,可经景运门,到珍宝馆,这个地方要收费了,交了门票,可经锡庆门看九龙壁,经皇极门到原来的乾隆当太上皇时居住的地方,也也是一串殿。
其间殿内有奇珍异宝展示。
从这一串殿最后珍妃井转出,要沿着一排红墙下的一条宫道往回行,回到锡庆门一带。
再购门票进入钟表馆一带的东宫游览。
东宫游过,就又到了御花园了,这时候,如果时间充足,可小休一会儿。
如果到了17时,那只能快快的从神武门出去了。
出神武门后,(不要以为可以游景山,一是景山也关园了,二是时间也不够,三是身体也累完了)可以向西绕行,经景山前街走南长街,交汇处,可以看到故宫的角楼,非常的漂亮。
沿着南长街向前走,可以看到故宫的西华门。
(西华门对着的,可是北海下面的海的一个侧门哦。
南长街一侧是故宫,另一侧建筑后面就是中南海),南长街上,有许多小饭店、商店,可以稍稍解决一下饥饿问题。
走出南长街,可以看到中山公园,现在夏天,天黑的晚,可以顺便游览中山公园,中山公园较幽静,可以随处歇息,如果能歇到天黑,就可以出中山公园,观天安门广场夜景从午门进入,先看三大殿,然后到后三殿,其中乾清宫四周廊庑常有展览,可以看看,出了坤宁宫,来到御花园,从御花园西侧返回,游览西六宫和养心殿,出来回到三大殿和后宫之间的小广场,这时有两个选择,1)三大殿周围廊庑有古玩字画展览,就是围着三大殿周围廊庑再转一圈,2)不愿看那些展览了,从乾清门东进入东六宫参观,再从东六宫回到乾清门前小广场,向东进入外东路,看看钟表展览,再看看珍宝展览,接着走外东路皇极殿、乾隆花园,最后从神武门出故宫,或者原路返回从午门出故宫(如果你存包的话)不管怎么走,这样下来需要一天时间,此外三大殿外侧的文华殿、武英殿还没有参观,如果从东华门出故宫可以顺道参观下文华殿游览故宫,可以从天安门进,也可以由后门----神武门进。
北京故宫各宫殿讲解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积超过720,000平方米,相传有9999个殿堂,号称“殿宇之海”,恢弘大气。
无论是平面布置,立体效果,还是造型上的恢弘大气,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绝世之作。
一条中轴贯穿了故宫,而这条中轴也是北京的中心。
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均在此中轴。
而在中央的大殿两侧,则是一座座恢弘的建筑。
它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区域,即外殿和内殿。
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是外朝的核心,文华和武英殿是两个侧翼。
内宫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东西六宫为两翼,结构严密,井然有序。
故宫的四个角上都有精美的尖塔,建筑精美而美丽。
宫城周围环围着高达10公尺、3400公尺、护城河52公尺的宫墙。
故宫的后院叫做“内院”,“乾清门”是“内宫”,“四面”都是“琉璃墙”,“后”是“后三宫”。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东六宫、西六宫位于东西两侧,既是皇上处理政务的场所,也是皇后、皇后们的居所。
后半部分的建筑风格与前面部分有很大的区别。
前半部分的建筑形象庄严、庄严、雄伟,是帝王的象征。
后半部分的内殿充满了生机,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独立的庭院,故宫的“内庭”的最后一个花园。
大殿的屋顶,有一座高耸的殿宇。
坤宁宫是明代乾隆皇帝和乾隆皇帝以前的寝宫。
清朝时,这里成了祭祀的地方。
雍正之后,萨满祭拜西暖阁。
其中,东暖阁是皇帝新婚之地,康熙、同治、光绪三位帝王都曾在这里举办过婚礼。
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外朝是皇帝举行朝会、处理政务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等。
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也是外朝的主体建筑,位于故宫中轴线的中心。
太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高悬“正大光明”匾额。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册封等重大典礼的地方。
中和殿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是皇帝举行朝会前的休息场所。
故宫博物院PPT课件•故宫博物院简介•主要宫殿与展区介绍•珍贵文物赏析与解读•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参观指南与实用信息•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故宫博物院简介成立于1925年,基于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
创建背景历史地位文化遗产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030201历史沿革与地位沿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布局风格采用黄、红等色彩,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富丽堂皇。
建筑色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寓意吉祥如意,彰显皇家气派。
装饰细节建筑风格及特色藏品数量庞大,涵盖陶瓷、书画、铜器、玉器等各类文物。
文物数量拥有许多国宝级文物,如《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
珍贵文物按材质、年代、用途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方便观众了解和学习。
文物分类馆藏文物概述学术研究与交流研究机构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文物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国内外博物馆和学术机构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
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为学术界和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02主要宫殿与展区介绍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在大典前休息和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
中和殿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美学理念。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之一。
殿内陈设豪华,彰显皇家气派。
保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冬至祭天、颁布重要诏书等大典的场所。
保和殿内的陈设和装饰也充满了皇家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1 2 3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乾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体现了古代皇宫的等级制度。
乾清宫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是皇后接受妃嫔朝拜的地方。
北京故宫图文详解北京故宫图文详解文史画廊2020-04-30 22:03:49故宫平面图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
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
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
故宫景点详细讲解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木构古建筑群之一。
故宫建于1406年,用了14年的时间完成,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在占地面积约为720,000平方米,共有院落980座,房屋8703间。
故宫整体呈南北走向,占地面积非常广阔,被高大厚重的城墙包围,宫墙上有角楼、望楼、砲台等建筑,相连的角楼之间通常有通道相连,用于守卫和巡视。
城墙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是皇宫主体部分,外城是宫廷的次要办公区。
进入故宫,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外朝区和内廷区的分界线。
午门中央有五座石雕凌狮,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威严。
走过午门,便进入了太和门,太和门是故宫的第一次大门,内有五座木构凌狮,与午门的石凌狮形成对应。
太和门过后,来到了最重要的大内,大内是故宫的核心区域,也是皇帝和皇后的居住和办公场所。
大内的中心是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和朝会的地方,殿内有一座九龙宝塔,代表着皇帝的尊贵和权力。
中和殿是皇帝享受宴席的地方,也是皇帝决策、处理政务的地方。
保和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也是举行重要婚礼和宴会的场所。
除了三大殿,大内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建筑和景点。
例如南北两侧的大红殿,分别是文华殿和武英殿,是皇帝举行庆典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还有瓜州、正字库、藏书楼等建筑,用于存放和管理宫廷的文物和图书。
此外,大内还有一些神秘的地方,如紫禁城的后宫,是皇帝的妃嫔居住的地方,外人是无法进入的。
大内区过去是外人无法进入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开放给游客参观。
游客可以在大内区欣赏到丰富的古建筑和文物,感受到皇帝的庄严和威严。
从大内出来,便进入了外朝区,外朝区是宫廷的次要办公区,主要有会花楼、奉先殿、至诚斋等建筑。
外朝区过后,进入到了内廷区,内廷区是皇帝和皇后生活和办公的地方。
内廷区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代生活氛围,建筑以宫殿和庙宇为主,如颐和宫、御花园等。
当你和家人游故宫,请会址平面图并你向家人介绍故宫平面图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
这是一座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留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
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个长方形小广场。
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
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