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乾清门图片(8张)
- 格式:doc
- 大小:900.50 KB
- 文档页数:6
故宫前三大殿的简介故宫前三大殿的简介故宫是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宏伟宫殿,也被称为紫禁城。
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集中体现了古代宫殿建筑的精髓和华丽。
其中,位于故宫中轴线上的前三大殿是故宫最为重要和庄严的建筑群,包括了午门、乾清门和太和门。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故宫前三大殿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1. 午门午门也被称为“午宫”或“玄武门”,是故宫的主要门户之一。
午门位于故宫的南中轴线上,是连接太和殿与外朝的重要通道。
午门始建于明代,经过多次修复和重建,如今的午门已恢复了其原貌。
午门内外的城墙是故宫建筑群的外围墙壁,墙体高大厚实,体现了古代城市建筑的防御特点。
午门上方还有着金碧辉煌的宫墙、宫门和宝顶,华丽壮观,彰显了皇宫的权威与尊贵。
2. 乾清门乾清门位于故宫的内城边界,是连接午门与太和殿的重要通道之一。
乾清门的建筑风格受到了明代宫殿建筑的影响,建筑造型简洁大方却不失尊贵庄重。
门上有殿楼,殿楼上部有碧绿琉璃瓦,增添了整体建筑的色彩和艺术感。
乾清门内外的墙壁上装饰着华丽的壁画和浮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精髓。
3. 太和门太和门是故宫内的最后一个门,位于乾清门后面,连接乾清门和太和殿。
太和门是故宫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门,也是整个故宫的南大门。
太和门的建筑风格恢弘壮丽,结构复杂,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规模宏大的气势。
太和门正面有着厚实的红墙,墙上装饰着雄伟的门楼和金碧辉煌的宝顶,彰显了皇宫的尊贵和威严。
太和门内外的墙壁上砌着许多玉雕和浮雕,展示了古代建筑装饰的精美和精细。
总的来说,故宫前三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最为重要和庄严的部分。
这三座门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卓越工艺,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如今,故宫前三大殿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编辑本段宫殿介绍故宫建筑(20张)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3]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故宫外朝三大殿(12张)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编辑本段故宫风云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
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故宫详细游览图[4]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
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
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
溥仪在此居住14年后,即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
溥仪被迫出宫后,段祺瑞以及清朝遗老们都策划着让溥仪再次回宫,形势紧迫,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在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
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
故宫博物院参观指南(2)九张详图带你玩转故宫博物院⽂章导读故宫博物院的平⾯布局故宫博物院展馆和服务分布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指引故宫博物院春季寻花图本⽂约5150字,阅读⼤约需要15分钟成⽴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
历经600年兴衰荣辱,帝王宫殿的⼤门终于向公众敞开。
因此,故宫博物院的⽣命线,就依附在紫禁城宫殿中,顺着它的⽂化脉络⽣长、延伸……⾛进故宫博物院,您沿中轴线前⾏,从起伏跌宕的建筑乐章中可以感受盛世皇朝的博⼤胸怀;可以透过东西六宫精巧的陈设和内廷园囿雅致的格局,捕捉宫廷⽣活的温婉⽓息;可以从养⼼殿东暖阁卷起的黄纱帘中,追溯百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历史沧桑……上⼀篇我们已经介绍了如何预约购票,如何前往故宫博物院及注意事项,请点击下⽅图⽚阅读今天,我们将⼀起⾛进故宫博物院,⼀同来了解如何参观游览这座世界上最⼤的皇家宫殿建筑群,领略中华⽂明的博⼤精深。
紫禁城平⾯布局⽬前,故宫博物院的布局如下图故宫博物院平⾯图(点击图⽚看⼤图)传说故宫的房间数不清:有⼈说,故宫有9999间房;有⼈说,故宫的房间应该有9999间半......故宫房屋到底有多少呢?据实地测量有8600余间。
只不过,古⼈说的“间”是指四根⽴柱围合的空间。
故宫南北长961⽶,东西宽753⽶,⾯积约为72.5万平⽅⽶。
建筑⾯积15.5万平⽅⽶。
故宫博物院并⾮全都开放给观众参观,⽬前开放的区域如图: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图(点击图⽚看⼤图)上图中灰⾊区域为未开放区。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前2021年5⽉的开放图。
疫情之前,东半部的城墙是开放区域,可以在午门-神武门之间,延东半部城墙⾏进,从⾼处俯瞰紫禁城,⽬前暂闭。
⽬前关闭的还有:东半部城墙:⽬前疫情原因暂不开放。
养⼼殿⼀直在维修,暂未开放。
⽂华殿属于书画馆,只有在有书画展览的时候开放;⽂渊阁因为维修暂不开放。
乾隆花园因维修,暂未开放。
奉先殿在钟表馆腾退后进⼊维修,暂不开放。
北京故宫图文详解北京故宫图文详解文史画廊2020-04-30 22:03:49故宫平面图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
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
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
走进故宫|真实的乾清宫我们今天讲乾清宫。
乾清宫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现在看到的是在清朝顺治十二年即1655年重修后的样子。
外朝大臣、皇亲国戚若非特别允许,不能跨入乾清门,内廷嫔妃宫女未经皇帝许可,也不能跨出乾清门。
乾清门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绘金龙和玺彩画,坐落在高1.5m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门高约16m。
琉璃影壁特写门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影壁,高8m,长9.7m,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花形自然逼真。
乾清门前鎏金铜狮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有铜鎏金狮子一对,此处铜狮与其他处不同,为垂耳状,意为警示后宫嫔妃,严禁干涉前朝政事。
明《徐显卿宦迹图》之御门听政乾清门在清代为康熙皇帝“御门听政”场所,许多重要决策是在乾清门做出的。
御门听政是明清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一种重要会议形式。
在这里举行的叫早朝,在太和殿举行的朝会,叫做大朝;乾清门则是处理日常朝会。
当听政之日,门中设宝座,辰时(早上7-9点)皇帝御门,户、礼、兵、工、吏各部轮流奏事,然后由皇帝作出决策。
清朝康熙在此听政最多,到咸丰以后就不在此听政了。
乾清宫老照片门内有高台甬路连接乾清宫月台。
乾清宫月台模型月台上东侧有日晷、嘉量各一,宝鼎四个。
嘉量东侧有日晷,它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西侧设有嘉量,它是古代的计量器具。
这两件陈设,象征皇帝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公正无私的,对天下百姓都是坦诚、平等的。
乾清宫前赑屃月台上的铜龟下铸有托盘,盘内雕有海水浪花。
这里的铜龟长的是龙头,为赑屃。
是财富、长寿、吉祥的象征。
乾清宫铜鹤铜鹤的底座托盛中,雕有山石。
仙鹤是仙人的坐骑,是道的永恒。
而龟代表永恒与长寿,它们在一起取龟鹤延年之意,象征江山社稷万代相传。
灯杆石座乾清宫月台东西两侧台阶下还有两个灯杆石座,石座中心有铸铁胆,节庆时,立灯杆用。
江山社稷金殿在月台台阶下有两座汉白玉雕刻的石台,石台之上是一座微小的仿木构建筑铜质镀金宫殿,东侧的叫社稷金殿,西侧的叫江山金殿,合称江山社稷金殿,金殿重檐,上层圆形攒尖,安宝顶。
清朝紫禁城各宫殿用途清朝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之一,是清朝皇室的行宫和居住地,也是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紫禁城内有多个宫殿,每个宫殿都有不同的用途和重要性。
下面我将逐一介绍紫禁城各宫殿的用途。
1. 午门:紫禁城的正门,是皇帝出入紫禁城的主要通道,也是举行重要仪式和接待外宾的地方。
2. 太和门:位于午门之后,是进入内廷的门户。
太和门两侧有六根华表,象征尊贵和庄严。
太和门内是永安殿和乾清宫。
3. 故宫正院:位于太和门内,包括皇极殿和太和殿。
- 皇极殿:是紫禁城中规模最大的宫殿之一,是举行皇帝即位典礼的地方,也被用于举行重要宗教仪式。
- 太和殿:是清朝皇帝举行重大政治活动和祭祀活动的场所,如朝贡仪式、颁赏仪式、招待外国使节和举行闹革命等。
4. 乾清宫:位于太和门内,是清朝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也是皇后和后妃居住的地方。
乾清宫有三个主要建筑物:乾清殿、顺治犁皇后宫和孝庄文皇后宫。
5. 坤宁宫:是皇后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坤宁宫有三个主要建筑物:坤宁殿、孝庄和奎宁宫。
6. 保和殿:是清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接待军政要人和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
7. 奉先殿:是清朝皇后和妃嫔们进行仪式和礼仪活动的场所,也是皇帝举行典礼和仪式的地方。
8. 享年殿:是皇帝进行祭祀活动的地方,祭祀先祖和神明。
紫禁城的其他重要宫殿还包括专为皇后举办婚礼和妾室举行敬酒仪式的雅地宫,以及专为皇帝妃嫔等女性提供居住和活动的瑾华宫、展德宫、钟粹宫等。
此外,紫禁城内还有一些宫殿被用作收藏、展览和研究皇家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如文华殿、景仁宫和东华门。
紫禁城作为清朝的皇家宫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皇权和文化的象征。
它的独特性和价值被人们广泛称赞,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营造之道(四十一)一一故宫乾清宫营造之道(四十一)一一故宫乾清宫当你进入内廷亁清门后,是一条宽敞高台的甬道,直通乾清宫。
我们在这里应该放慢脚步,好好看看这片当年布满皇帝一层层脚印的地方。
乾清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
乾是《周易》中的卦名,乾代表天。
乾清宫名称含义就是皇帝遵循天的法则,永清海内。
故宫平面图(此图来自网络,谢原制图者)乾清宫是内廷的正宫,其结构与外朝太和殿相似,但形制略小。
这是一座面宽九间、进深五间的重檐庑殿顶建筑。
乾清宫建在一层汉白玉台基上。
台基上的甬道连亁清门和乾清宫。
宫前的露台上,陈列着与太和殿相仿而略逊一级的龟、鹤、日晷、嘉量、铜鼎。
在丹墀下面有两座文石台,分别位于殿阶的东侧和西侧。
殿阶的东侧和西侧汉白玉雕镂的台座上,各安放着一个镀金微型宫殿。
左边的微型宫殿叫社稷金殿。
右边的微型宫殿叫江山金殿。
镀金微型宫殿是顺治年间重建乾清宫时增设的。
微型宫殿里面用香烛供奉,有太监专司其事。
乾清宫内东西暖阁,藏有清代历朝实录、圣训和玉牒,皇帝每天清晨都要在此恭读前朝实录一卷(后移养心殿恭读)。
东暖阁的匾额“抑斋”,西暖阁的匾额“温室”,都出自乾隆御笔。
东西暖阁也是皇帝在乾清宫的寝宿处。
乾清宫内,高悬顺治帝书写的匾额“正大光明”。
殿堂的楹联,前面一对是康熙帝的御笔︰“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
”后面一对是乾隆帝御笔︰“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
”殿堂中有五扇屏风,每扇屏风上面镌刻着康熙帝从经书中集出来的格言。
乾清宫内的“正大光明”匾后,是清代雍正帝创立秘密建储制存放建储匣之处,匣内藏皇帝选定并御笔亲书的皇位继承人名字。
皇帝死后,取下匣子共同验证,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
乾清宫临北窗处有一组阁楼,栏杆和槛窗都用楠木制成的。
此阁楼主要用于供佛或存放备用物品。
乾清宫从明代永乐年间至清代康熙年间,一直是皇帝处理政务并居住寝宫。
紫禁城消失的“三座门”牌坊(上)一、精美无比的“三座门”牌坊在北京故宫筒子河北岸,景山以西,北海以东,有一组俗称“三座门”的宏伟建筑。
它就是全国仅存的明清两朝御用道观大高玄殿,迄今已有460年的历史。
内存大高玄殿、钟鼓楼、东西配殿等,其中象征天圆地方的乾元阁,造型与天坛祈年殿相似,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内部彩画及藻井精美,堪称京城一绝。
大高玄殿位于景山西侧,北海的东侧,原来属于皇城,1913年民国政府打通沙滩至府右街路段的皇城墙,修建景山东街,在京城修建中心区的东西向交通大道,方便了北京人东西城之间穿行,自此北京城市道路格局才发生了变化。
上图拍摄于1931年,为大高玄殿牌坊修缮竣工后的留影。
这是从东向西拍照。
前面牌坊为东牌坊,上有“孔绥皇祚”题词。
后面牌坊为西牌坊,上有“太极仙林”题词。
左侧为两座木阁,右侧为大高玄殿的三座琉璃随墙门。
下图是从西向东拍摄的,道路还是土路和方石。
另一张图片明显是解放后拍摄的,还有人民警察,在图中还能清晰看到左侧两座并排的木阁,其构造与故宫角楼一样,这就是1956年没有扩宽时的景山前街。
大高玄殿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骢的斋醮(道教法事)之所。
历史上,嘉靖皇帝被称为“道士皇帝”。
嘉靖皇帝酷好道教,醉心于炼丹服药,祈求长生,数十年不上朝。
他15岁登基为帝,17岁起即在皇宫广建道场。
18岁时拜江西龙虎山道士邵元节为师,封他为真人,在京城为他营建真人府,后又提拔他做了礼部尚书。
为推崇道教,1542年的农历四月,嘉靖景山西侧建造了大高玄殿,正门叫“始青道境”,二门叫“大高玄门”,正殿称“大高玄殿”,后殿称“九天万法雷坛”,最后面还有一座上圆下方的乾元阁。
乾元阁供奉着玉皇大帝,外形酷似天坛祈年殿,人称其为“小天坛”。
大高玄殿院中还曾有一座“象一宫”,里面供奉着一尺多高用黄金铸造的“象一帝君”,那就是嘉靖皇帝道教装束的金像。
殿前立下马石。
神殿建成后,百官斋戒、行香、禁刑屠10日。
故宫乾坤宫简介乾坤宫,是位于北京故宫的一处重要建筑,也是故宫建筑群中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乾坤宫位于紫禁城的正中心,是故宫的核心部分。
乾坤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代皇帝朱棣为了彰显皇权威严而修建的。
乾坤宫的布局非常宏伟庄严,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乾坤宫的整体建筑形状呈方形,占地面积广阔,四周被高墙围绕。
宫殿的主体建筑由前殿、中殿和后殿组成,中殿居中,两侧是前殿和后殿。
整个宫殿的屋顶采用黄琉璃瓦,金碧辉煌,非常壮观。
乾坤宫的内部装饰非常豪华,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富丽堂皇。
宫殿内的家具、陈设等也都是精心制作的,彰显了皇家的尊贵和权威。
乾坤宫的内部空间布局非常合理,主要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
前殿是宫殿的入口,通向中殿和后殿。
中殿是整个宫殿的核心,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和接见重要宾客的地方。
后殿是皇帝休息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乾坤宫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典礼和仪式的地方。
每当皇帝举行大典或重要活动时,乾坤宫都会被布置得庄严肃穆,以展示皇权的威严和统治的力量。
乾坤宫的修建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制度的特点。
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之一。
乾坤宫作为故宫的核心部分,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乾坤宫,感受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独特魅力。
乾坤宫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一下,乾坤宫是位于北京故宫的一处重要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豪华,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制度的特点。
乾坤宫作为故宫的核心部分,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