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传热学
- 格式:doc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6
材料学学科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材料学学科(报考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
一、复试比例及主要内容1、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
2、复试笔试科目(1)材料科学基础部分,占80分。
主要内容:①材料的结构,化学键,晶体学,晶体结构,晶体缺陷②纯金属的凝固,纯金属的结晶,形核,二元与三元相图③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位错与强化,断裂④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金属的热变形⑤扩散定律,扩散机制,影响扩散的因素,反应扩散参考书目: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主编,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冯端,师昌绪,刘治国主编,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材料性能学部分,占70分。
主要内容:①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韧性,疲劳,磨损②材料的热学性能:热容、热膨胀、热传导③材料的磁性能:抗磁性与顺磁性,铁磁性与反铁磁性④材料的电学性能:导电与热电性能,半导体,绝缘体⑤材料的光学性能:线性光学与非线性光学性能参考书目:冯端,师昌绪,刘治国主编,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王从曾主编,材料性能学(前11章),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3)材料分析方法部分,占50分。
主要内容:①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②材料电子显微分析参考书目:周玉主编,材料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面试,占80分。
学科将组成专家组对考生进行面试。
主要是了解考生的特长与兴趣、身心健康状况;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主要内容包括:1)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2)外语听力及口语;3)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4)对材料学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5)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
在参加面试时,考生可以提供能够反映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传热学_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小于灰体的辐射力。
答案:错误2.黑体是在相同温度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答案:正确3.热辐射是依靠电磁波传递能量的,它不可以在真空进行。
答案:错误4.当采用加肋片方法强化传热时,肋片应该加在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会最有效。
答案:错误5.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内结了一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提高。
答案:正确6.下列材料中常温下导热系数最大的是()。
答案:7.在定温边界条件下,稳态、无内热源、导热系数为【图片】、内外径分别为【图片】和d【图片】、长度为l的单层圆筒壁的导热热阻为( )。
答案:8.对于内外表面维持均匀恒定温度的空心球壁导热(导热系数为【图片】、内外半径分别为【图片】和【图片】)的热阻()。
答案:9.按照导热机理,水导热系数最小的状态是()。
答案:10.对流换热系数为100W/(m【图片】·K)、温度为20℃的空气流经50℃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答案:11.用于表示强制对流换热时流态的准则称为()准则。
答案:Re (雷诺)12.角系数是纯几何因素,与物体的黑度()。
答案:无关13.格拉晓夫准则 Gr 越大,则表征()。
答案:14.液体沸腾时,汽泡内的压力大于汽泡外液体的压力,主要由于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答案:15.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沸腾工况是指()。
答案:16.同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强、吸收能力最弱。
答案:17.由表面1和表面2组成的封闭系统中:【图片】()【图片】。
答案:18.试判断( )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最小答案:19.若已知对流传热系数为78W/(m【图片】·K),则其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为()。
答案:20.深秋季节,空气温度高于0℃,树叶却会结霜,这主要是由于树叶通过( )散失了热量。
答案:21.关于非稳态导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22.下述()可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哈工大机械专业必修课
自然科学:工科数学,代数与几何,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技术科学:C语言,理论力学,电工技术,工程图学,电子技术,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计算机组成技术,互换性与检测技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及CAD,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流体力学,电工学新技术实践,测试技术与仪器,自动控制原理,机电液控制元件,数控技术,传热学,液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专业课: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液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作为一个核心的工科专业,很多东西都学,首先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科目就不说了。
主要的专业课是机械设计,其次是机械加工。
作为工科专业,其他工科课程也要学习,如金属学,电工学,电气,计算机,自动化等课程的基础部分。
工科专业的课程其实都有很大的相似度,只是专精不同。
机械设计和机械加工是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
研究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2019年)课程名称流体与热学基础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涉及到的流体与热学基础,包括流体力学、土木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工程实际,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知识进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相关问题的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能力。
考试为笔试、闭卷形式,允许使用不带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二.考试内容1.流体力学(1)流体静压强的计算、作用于平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和作用于曲面壁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2)运用三大方程,即连续性方程、伯诺里方程和动量方程求解具体问题;(3)雷诺实验及实际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尼古拉兹实验、圆管中的层流及紊流运动规律、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4)不可压缩流体有压管流的水力计算及恒定总流水头线的绘制。
2.土木工程热力学(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熟练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和导出各种热力过程,进行功和热量的计算。
(2)熟练掌握分析热力过程的一般方法,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及多变过程的计算,在p-v图和T-s图表示热力过程和进行热力过程的定性判断。
(3)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及表述;熟练利用熵方程进行热力计算以及作功能力损失的计算,并能判断热力过程进行的方向性。
(4)掌握气体在喷管中的绝热流动特性,熟练进行喷管中流速及流量计算。
3.传热学(1)基于三大守恒定律,建立传热过程(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完整的数学描述,包括控制微分方程(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等,或代数方程组。
(2)热阻的概念及其应用条件,稳态导热问题(多层平壁、复合平壁、多层圆筒壁、肋壁)的基本规律、分析与计算。
(3)强迫对流、自然对流和凝结换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规律,类比法以及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在对流换热中的应用。
(4)辐射换热的基本概念(辐射力、辐射强度、发射率、吸收率等),应用角系数、表面热阻、空间热阻等构建热阻网络图或者辐射换热方程组进行净辐射换热量的计算,绝热面、遮热罩问题的分析。
报考学科代码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编(著)者出版社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801 控制原理《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Katsuhito Ogata 电子工业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上、下册裴润,宋申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科学出版社0801力学(航天学院)808 理论力学《理论力学》(第7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09 材料力学新编材料力学(第2版)张少实机械工业出版社材料力学(第三版上、下册)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810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上册)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082501飞行器设计、082504人机与环境工程807 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鄢景华哈工大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国防工业出版社816 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程靳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张少实机械工业出版社0803光学工程805 物理光学Ⅰ《物理光学》梁铨廷机械工业出版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2000080901 物理电子学817 激光原理«激光原理»第五版周炳琨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光电子学原理与应用»王雨三等哈工大出版社2002842 物理光学Ⅱ«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2000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5209集成电路工程806 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第七版)刘恩科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803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王宝祥哈工大出版社《信号与系统》(上、下)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路》龚之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804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邱景辉哈工大出版社2001《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解答》马汉炎哈工大出版社2002《电磁场与电磁波》赵家升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电磁场与电磁波》陈抗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820 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陈卓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4年(选答试题: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严家騄中国电力出版社传热学《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理燃烧学《燃烧理论与设备》徐旭常机械工业出版社空气动力学)《气体动力学基础》潘锦珊国防工业出版社085212软件工程834 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_原理、方法与应用》史济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826 电子技术基础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王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杨春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王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2次印刷)8.《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王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3次印刷)注:在(1)(2)(7)(8)、(3)(4)(7)(8)和(5)(6)(7)(8)中任选一套0808电气工程827 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电路部分教材:《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高教出版社,2004年《电路(第五版)》邱关源高教出版社,2006年电路部分参考书:《电路考研大串讲》孙立山科学出版社,2006年《电路名师大课堂》,孙立山科学出版社,2006年数字电子技术部分: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杨春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④《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王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次印刷)注:在(1)(4)、(2)(4)和(3)(4)中任选一套。